《北京不向北》观后感
二世
一个北京广告人,在充满着尔虞我诈的商界里殚精竭虑的为生存卖命,在欺骗与被欺骗中中步步为营,竞争从来不会是单方面胜利的,夹杂着太多的不可估量的元素,无论是情感、财富还是地位,又或是自己的喜好,偏爱。胜和败的标准如此复杂,那么所谓成功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我在华信诺达的图书馆发现这本书,打动我无非就是两个让我听起来就十分火热的关键字,北京和广告策划能出现在同一部书的封面上,于是内心中的渴望与迫切足以让自己燃烧起来,那种对症下药的快感,让我觉得无论是从行为还是思想上都没有一丝浪费,所有的努力全部用在正确的事上,所以我花了十几个小时便完这本将近三百页的商战小说,这种狼吞虎咽式的看法,让我自己也感到吃惊,毕竟桌子上明晃晃摆着几本几个月都没看完的书,面对这种无言的讽刺,也颇感无奈,人对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愿意多花精力的。
读完这本书其实我并没有太多感悟,一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商战小说,仅仅只是被好看的皮囊吸引,整本都是食之无味的灵魂。小说想要塑造的人物太多了,但说话的口吻语气几乎都是一个调,遮住名字完全分不清谁是谁,人物形象又该如何饱满?整个就像是游戏里NPC,在指定的时间出现,完成指定的任务,保证故事情节的持续推进,变成一部单纯的工具书,如此,我何不读我的大学课本,想来也更加权威些,详细些。
男主的感情线也实在是粗糙无比,感情细腻的我,也倾向于书中事业线的主线之外,加一些有着治愈心灵,互相慰藉的灵魂伴侣,但小说中无论是叶小晶和宫淑鸿的出现到结尾,我尽无半点共鸣,像我这种总是对男女之事感慨万千的我,对此,也觉得不可思议,是我成长了?可是平静的毫无波澜的生活里,怎么能够使我突然之间冷酷。
有人说在职场斗争为主的商场小说里挑儿女情长的毛病,也是没谁了,鸡蛋里挑骨头,他们嗤之以鼻,另类的眼里自然也都是另类,这样仿佛也变得没那么难理解了。我一时无语,但一想到他们没看过小说,也就释怀了,人们中总是会有一些出于某种心理,对自己没有经历过,没有经验的事,站在自以为是的角度来评头论足,以填满自己的虚荣,我总是克制住这种欲望,但当我戒掉之后,生活里总是因为自己不够虚荣变得和他们格格不入,如此,我倍感惋惜!
在我读过的职场小说里,除了蓝小雨,几乎所有的主人公基本都经历过被身边的至亲、至信之人背叛的套路,但另我颇感无奈的是三十多岁的年龄设定,仿佛在他们心中形成共识,这让急于求成的我近乎绝望,毕竟我也没有足够的自信打破这种束缚,成就匹配着年龄,可是在我最想得到的时候得不到,也就是这一阶段的失去,我是怎么样都无法弥补的,二十六七岁是被我定义为最需要快乐的时光,而我想要的快乐不必像太阳辉映下的白云那般美丽,但足够自由,需要没有物质上的枷锁,才能去义无反顾的追寻需要的快乐,这段时光没有遗憾,余生也不有,这段时间不够快乐,余生满是遗憾。此言作罢,有人唱衰,读的少,想的多。
书里曾多次被反复提到成功与失败,可是故事里,我从来没觉得有谁失败过,或者成功过,男主有三个重情重义的志同道合的朋友,生活里的喜乐哀怒有人分享、患难与共的感动、锦上添花的喜悦。
失败失意后的真情,春风得意后的危机,还有哪些掩藏在人后众多不为人知的人性,人都是需要经历过痛苦与甜蜜的洗礼,才是恍然若知的成长,我从不为身边朋友的所面对的处境感到悲观,这些难能可贵的经历,何尝又不是别人求之不得的财富。
我们总是愿意花时间去寻找自己没有的,较少留意自己所拥有的,如果能够减少自己所失去的,我想多多少少都是一种成功吧,赚钱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但是因此损失了,你用多少年才留住的东西,赚再多钱,你也会感到空虚吧,因为我们大部分人赚钱更多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用于满足他人而所获取的成就感、虚荣感等等,就是所谓人的欲望,钱便是作为最直接的介质。
所以我们想用钱去谋取某种欲望的时候,不要反而失去,这种得不偿失的感觉,便是理想与现实的交响曲。
是得到自己想要的还是减少失去自己已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