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回家的方向
――《流浪地球》观后感
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 戴志梅
大年初一,去看了一场电影《流浪地球》。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我读过一些,一开始读的时候,有点费劲,需要指读,因为我是文科生,习惯了读那些情感为先的生活化小说。但,后来,习惯了刘慈欣的表达风格,也就有点喜欢读他的文字,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思维是可以优化和训练的。
中午的街巷,人极其少。下午的影院,人极其多。整个影院,随着《流浪地球》情节的展开,我清晰地听到了一个小女孩的哭声,不是被情节吓哭,而是感动的哭。
"流浪地球"计划,意思是带着地球去流浪。渺小的人类在地球上建立无数个巨大的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去到4.3光年距离外的另一个星系,建立新家园。至于为什么要流浪?也许因为太阳即将急速膨胀,吞噬地球。人类不得以出此下策,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在原著作品中,根据联合政府制定的"流浪地球"计划,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他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
影片中出现的一些数字,例如,4.3光年的距离,2500年的时间,100代人的努力,150亿吨的推力,太阳系45亿年的历史,地球上35亿的人口,等等,无论怎么看,简直就是一部宏大的叙事,想象奇特。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强大的绝望感,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论怎么努力。
这部影片伴随着绝望感的同时,更孕育了强大的希望。"影片在不经意间,就呈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深刻而宏大的历史命题。"张泉灵曾经说过:"科幻电影不是完全给你一个你从来不认识的世界,而是架构在一个新的时空当中,讲述一个还跟你的心紧紧贴合的这样的一个故事".在这影片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一种温情。故事的主线,是宇航员刘培强和刘启之间的父子关系,由于长久的时空阻隔而产生隔阂,却又在绝境里彼此关爱,最终父子之间的隔阂得以消除。老人韩子昂,为救刘启和朵朵,牺牲了自己。指挥官王磊,看似冷酷无情,但在整个救护过程中,紧紧守护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他们之所以能紧紧团结,彼此相助,因他们知道,守护家园,团结大家是不变的主题。家是地球上的每一个小单位,没有地球,家就无从附着,地球是每一个人的家。整个影片看完,深深打动我的就是这个,是影片中父子之间的彼此守候,是同伴之间的彼此团结。
当然,影片中的特效也很美,场景的大片设计感很强。如果绝望与希望,是该影片的两个关键词,是重要的催泪点。电影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如果事先看一下原作,在观影的时候进行对比,可能会更有好玩吧。
偏爱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希望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钻石,是回家的方向。"看完后,我更加喜欢了。说得真好,希望,真是回家的方向。我想,该片放在大年初一上映,可能,编剧和作者刘慈欣也希望我们喜爱这句台词吧。
(写于2019年2月5日晚21:30,大年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