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天慕》观后感
文|徐凤娟
9月30日下午,我校组织了全体老师观看电影《天慕》,电影极富传奇色彩。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有这样一条公路:从西宁出发经格尔木到达拉萨,穿越雪域,跨过山河,它就是青藏公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也是《冈仁波齐》中无数信徒磕长头朝拜的朝圣之路,电影《天慕》讲述的便是开拓这条"天路",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的将军慕生忠的震撼事迹。
影片展现的不仅仅是建设青藏公路的艰辛,更是传达老一辈革命者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4000米之上,对普通人来说,在这里连走路都是件难事,但主人公慕生忠将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着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先辈们,仅用7个月零4天在青藏高原修筑了2100公里的公路。
主人公除了要面对难以克服的天险之外,在那个物资困乏的时代,慕生忠还要在缺钱、缺人的情况下跟土匪火拼。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才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同时也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一条路,中国梦,电影《天慕》透过尘封的英雄传奇事迹,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这份历史的荣耀,这样一部弘扬国家正能量,反映时代价值与理念的影片,深深震撼了每一位教师的心!
不知不觉,来到小桔灯工作已十多个年头。自己也亲生经历小桔灯一步一步在成长中所历经的艰难困苦,但不管多难,我们始终不忘我们走的是教育之路,我们始终不忘教书育人。
在这十年中我仿佛是随着普通人群的步伐一步步在教育之路上前行!前行的道路上尽管也是荆棘丛生,但只要真心爱这份事业,心中有一个新理念,苦亦是乐。我们给了学生一个平台――学校,学校就如同一片森林,学生应犹如猴子一般在其间自由跳跃,任意摘吃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
是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调皮的猴子,我们应该看到并赏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有的孩子擅长做题,有的孩子善于表达,还有的孩子喜欢做研究……在"摘吃营养丰富的坚果"的过程中,老师除了引导,还需要不断观察,适应孩子的需求,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从而在不断地探索中也不断挑战自己,改变自己。
教育之路,边教书育人,也要边资助充电。 始终谨记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先有一桶水。有的老师说,现在百度太厉害了,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可以查到。那么,当孩子都会用百度查到知识的时候,老师还教什么,怎么教呢?
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教师的角色是不是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变一下自己的定位呢?以后的教师是不是应该转变成一种服务行业,变成学生学习方向的引领者,学生学习困惑的点拨者,课堂合作的组织者。在这条路上需要我们去勤于开垦和创新!
早在十几年前,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响应号召,这些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也确实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此而带动起来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更是显而易见的。而怎样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更大的发挥科技的作用,使之变为国富民强的动力,这要看一个国家的教育。
其实大到一个国家的教育,小到一个学校的整体教育体制,一个教师的教育责任更为重要。
忽然想起鲁迅文章中的一句话:"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么,我们国家的教育之路在何方?我们学校的发展之路在哪里?我们教师个人的教育成长之路又该怎样去走?
回首昨天,我们沿着前人的足迹一路走来,今天,我们该怎样披荆斩棘,昂首阔步的走下去,去开拓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这是我们正在面临的问题,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大到国家教育建设,小到教师个人的教育发展,都是一个道理。在这条路上,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
如果是走路,我们从迈第一步起,都知道目的地是哪里,最后一脚将会落在哪里。当许多人在路上,向同一个目标进发,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走法,有的人只顾自己低头走,不观察地势,不注意周围形势,也许会走很多弯路,遇到很多荆棘、坎坷而跌倒;
而有的人却在迈出第一脚前,已经洞察地形,知道哪是坦途、哪是坎坷,哪是捷径,哪是悬崖。在这条路上,我们脑子里必须提前形成自己的走法,知道通向目标的这条路该怎样走的更快、更好。
教育也要遵循规律,尊重规律。我们的国家教育,在路上,她的发展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去改革、去创新,同样,我们教师个人的教育工作也是在路上。谁真正认清了教育形势,懂得了教育的历史,教育的意义,懂得了教育的学问,谁就能走好。
具备了行路能力,作为一线教师,还要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我想,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教育的灵魂。它能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和精神境界。因为教育之路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知识只是个载体。
让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及时的反思,让我们在千头万绪繁杂的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教育工作之路在何方,走好脚下的路!
学习慕生忠将军的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教育之路上,始终记得:把最纯粹的教育献给最可爱的孩子!
2
观看《天慕》有感
文|廉洁
《天慕》这部剧讲述的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五十年代初率领筑路大军修建青藏公路的故事,弘扬老一辈革命军人艰苦奋斗,勇敢创业的精神,歌颂民族团结。
1954年慕生忠将军带领部队两次向西藏运粮,过沼泽,遇土匪,越高山,抗缺氧,狂风冰雪,肆意狂虐,终于到了拉萨,却损失惨重,二万八千头骆驼几乎全军覆没。
慕生忠将军萌发修筑青藏公路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彭德怀和周恩来的支持,修路队在修路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驼工闹情绪,修路资源短缺,气候环境恶劣,战士饿死,修路工生病等等,慕生忠用他坚定的信念和智慧,最终克服各种困难,仅用了七个月零四天,在世界屋脊上修建了全线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为西北人民和藏区人民带来无限福音。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土匪二当家的加入,慕生忠将军第一次运粮的时候,一个战士不小心陷入沼泽地,人们还没赶到的时候他就很快陷入下去,最后连片衣服都没有留下,让人唏嘘不已。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人们还没来得及悲伤,就听到几声枪响,而就发现土匪居然过来抢粮食。
最后的结果就是,战士死伤惨重,而粮食也被抢走很多,慕生忠把仅存的粮食运回去,得到了那里战士感激的话语。
第二次再去运粮的时候,土匪又过来抢粮食,有了第一次经验之后,慕生忠就和其他战士合力把二当家抓住,当时所有的战士都愤愤不平,都想杀了二当家,因为这个土匪杀了他们的同志,还抢了救命的粮食,到被抓还不知悔改。
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慕生忠却把二当家放了,还跟二当家说让他以后看到运粮的队伍能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就离远点。其他人都不解,而慕生忠却一声令下让所有人都离开,将有令,战士们放下个人情绪背上枪纷纷离开。也许是感激慕生忠的恩情,二当家在慕生忠修路紧缺人手的时候带着土匪们归顺,编入修路工,为修建青藏公路贡献了一份力量。
从这部电影里可以看到慕生忠将军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慧眼识人的敏锐,容纳异类的包容,以及敢作敢当的气魄。也许,这就是二当家心甘情愿归顺的原因。
联想到我的生活工作中,对那些赞美的声音,我总是喜闻乐见,也欣然听取。而那些批评的声音,我总是对之敬而远之,充耳不闻,没有一颗包容的心。和慕生忠将军比起来,我可差远了。
17春初到小桔灯工作时,我被分在张湾校区,有个五年级的班,差不多十个学生,上了几次课之后,有部分家长跟舒大姐反应说是课程上的快,孩子回去都听不懂,也做不到作业。当时大姐马上就跟我沟通,提出了这个问题,而我当时不当回事,还反驳大姐说是老师都一样备课,没问题。
后来到了续学的时候问题出现了,一个班上丢失了差不多三四个学生,有两个还转成了一对一,我才意识到自以为是的惨痛后果。如果当时我能吸取大姐的建议,灵活的改变课程的内容,这样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这都是我不能包容别人合理的建议,导致的后果。
而后续我吸取教训,在张湾校区上课的时候把课程内容灵活变通,让孩子们能听懂会做,尽量的顾及每个孩子的感受,孩子们也慢慢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和自信,对我也更加信任和依赖。
人生路途漫漫,除了鲜花和掌声,也总会有些批评的声音,而我不会再盲目拒绝,我要细心聆听,然后寻找妥善的解决办法。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亘古不变的谚语,也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座右铭。
感谢舒大姐,感谢小桔灯,也感谢那些给我批评的人,正是你们的批评让我有了成长的机会,让我变得更加优秀。真心实意的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