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的影评(一)
这部影片的前半部看起来像是一个成长的故事,如同德国版的《毕业生》,正值青春期对性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少年,邂逅一个成熟而孤寂的中年妇女,发生一段不该发生的故事。当然,《生死朗读》没有像《毕业生》那样在情感与道德层面对这个中年妇女予以丑化,而是把这个由情欲所引发的故事尽量往爱情方面提升。可要说它是一个爱情故事又不是完全恰切。影片到后半部迅速朝另一个方面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成长、爱情、甚至道德的范围,而进入了罪恶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等灵性领地。最后,所有这一切又交织纠缠在一起,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管怎样,对于这些盘根错节的纠葛,我们还是要试图来一一解开。大部分人认为在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与行为中,只要有爱情就是可以理解与同情的,即使二者有着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在这边影片中,比较麻烦的是罪恶的问题,况且其中的女主人公犯下的不是一般的罪行,而是亲自参与了灭绝犹太人的大罪。这就让人踌躇了。
社会当然有惩处罪行的机制,那就是法律。法律能够保障一个社会正常的运行,正如那位自命不凡的法学教授所说:“人们总以为,社会是靠道德运作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要依靠法律来运作,真正的问题,不是这错了么,而是这合法么?”但法律处理的只是表面,而触及不到内心,更何况法律并非万古如斯,而是随时各异。人们可以找出各种理由来为自己的罪行辩解,聪明狡猾者更可以在法律的缝隙间游刃有余,逍遥自在。所以,罪的根源在于罪性,罪的处理始自罪疚。这都与作为主体的个人相关,而非仅仅与社会秩序相涉。作为犯罪的主体来说,可以承认罪行而没有罪疚,也可以有罪疚而不承认罪行,当然,还有二者都有或都没有。
在影片中出现的这六个作为被告的前女看守,其中那五个都否认自己有罪行(有无罪疚不知道),只有女主人公汉娜出乎意料地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行而又同样令人惊诧地表现出缺乏罪疚。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实际上,问题就出在理性上,就出在法律上。法学教授所说的合法与不合法,是指每个人所处当时的法律。汉娜正是按照自己所处年代的法律与法则来行事为人的。她当年离开西门子公司去应聘当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是合法的,这是她的自由;她每月从60个囚犯中挑出10个来去送死也是合法的,这是她的工作,她要给新来囚犯腾地方,要不然集中营会人满为患;甚至她坚持不打开已经着火的教堂大门之锁也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她是看守,她不能让囚犯逃跑,她不能让秩序失控,她甚至在法庭上对着法官与全体听众都拍案大喊:“我们得负责!!!”法律大于天,责任重于山,这是在汉娜心目中根深蒂固毋容置疑的东西,而一个个生命的存亡则是在她的视线之外的,至少不是她最优先的考虑。这是汉娜的盲点,更是法律的尴尬。她始终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是她最后不能为麦克所接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刑满释放之前麦克对狱中的汉娜做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探望,当时麦克问她怎样回想过去,汉娜回答:“在审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不需要想。而现在我怎么看、怎么想不重要,人死了不能复生。”麦克认为她没有明白问题所在(I wasn't sure what you'd learnt)。汉娜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她已经学会了阅读。她认为学习就是阅读,学会了阅读就是掌握了理性,有了理性就能够明白一切。在汉娜大半生命中,最大的羞耻就是不会阅读,她宁愿坐一辈子牢,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一字不识。可以说,她对于理性怀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这其实又是汉娜的另一个盲点。法律与理性也许可以让人知道罪,但不能自动地唤起人的罪疚。罪疚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情感。也不能说汉娜完全没有罪疚,如她最后的遗嘱中交待要把那个小茶叶罐和7000元钱交给当年受害人的女儿来处理就是一种悔罪的表现,但她的罪疚与忏悔是很有限的,它们只指向那活着的人,而对那些死难者她并没有任何表示,所以,将她的行为称为一种补偿也许更恰当一些。其实,罪疚与忏悔是一种灵性生活,它们需要以永恒为背景,以上帝为核心。如果没有永恒,它们就行之不远效果甚微;如果没有上帝,那它们就更是毫无意义。汉娜不相信有永恒,所以不愿意去想怎么去面对那些死难者;汉娜不相信有上帝,所以,她觉得自己怎么看、怎么想不重要(It doesn't matter what I feel.It doesn't matter what I think.)。她使用无人称句来加以陈述,也充分表明了她对这个事件的态度。实际上,并非没有一个主体在看,除了人间的关心之外,还有一个超越的主体在时刻关注我们每一个人,那就是上帝。上帝不仅在乎我们怎么做、怎么行,而且在乎我们怎么看、怎么想。“你施慈爱与千万人,又将父亲的罪孽报应在他后世子孙的怀中,是至大全能的神,万军之耶和华是你的名。谋事有大略,行事有大能,注目观看世人一切的举动,为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利米书》32:18-19)“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并要照你们的行为报应你们各人。”(《启示录》2:23)“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篇》51:17)应该说,汉娜在认罪与忏悔方面,并没有让人与神满意的表现。
在感情生活中,汉娜似乎是一个敢作敢为、率性而动的感性女人。作为一个成熟的女人居然主动去勾引一个尚未成年的男性,这已经够惊世骇俗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她始终没有摆脱理性的羁绊。她不能容忍麦克的脸上有脏黑的煤灰,毫不犹豫地抹去之并命令他马上去洗澡。当在电车上与她邂逅的麦克热切地向她表示亲近时,她不但没有丝毫回应,而且冷眼相待,甚至后来还大发雷霆,因为麦克的举动打破了她理性所划定的秩序。在与麦克的感情生活中,她有两次决然的离去,都是出自于一种绝对冷静理性的抉择。第一次是在她与麦克的感情出现裂缝时,她让麦克回到自己的同学之中去,而自己迅速搬离了住地,不辞而别,把麦克火热的心悬晾在空中。第二次是在监狱中,其实,麦克已经为她出狱后的生活做好了准备,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去――永远的离去。汉娜是一个高度理性的人、一个具有德国式理性的人,不过,她的这种理性不完全是自己思考的结果,而更多地来自于外界的灌输。就是说,她被所处的社会塑造为一个具有如此理性的人,她对文盲身份的羞耻实质上就是对理性的恐惧,她害怕自己被发现置身于理性之外。惟有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惟有掌握了理性,她才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是有价值的。可以说,汉娜不仅被法律与理性耽误了今生,也被它们夺去了永恒。
如果说,在汉娜身上体现了法律与理性对她职业与感情生活的双重误导的话,那么,麦克职业与感情生活的命运则是由于他对良知与道德的双重犹豫所造成的。麦克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一种难以抗拒诱惑的。如果说这是一场错误的话,那么,这首先不是他的错误,他完全是被汉娜引导着往前走,整个局面是在汉娜的掌控之中。我们先放下道德判断,仅就情感来说。在最初的激情过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就逐渐显露出来,而年轻新面孔的出现也让他心挂两头不能专一。正是由于看穿了麦克的这种情感状态,汉娜才毅然选择了离开。当然,麦克不止是情感上的犹疑(说实话,他们俩对这种情感的未来都缺乏设计与想象,或许他们当时就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还有道德上的顾虑。他不敢向任何亲近或熟悉的人来吐露与公开这种情感,对于自己的家人更是讳莫如深,当然,在毫不相干的陌生人面前,他可以无所顾忌,就像他敢于在饭店老板娘面前热吻被误认为是他母亲的汉娜一样。人的每一行为,特别是在情感生活中,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是有心还是无心,是初恋时不懂爱情,还是见多了什么都无所谓,都会带来相应的结果。这段情感极大地影响了麦克后来的婚姻生活,使他难以再把全部情感专注在一个人身上,与他相处的女人总不能完全了解他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在最需要全神贯注的性爱生活中他也有时候会忽然心不在焉。这就难怪他的妻子最后离去,后继者也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了。也许,成年后的他已经明白,他与汉娜之间不仅仅是一场美丽的邂逅,而是一种深挚的情感,但他没有勇气迈出那关键性的一步。他知道汉娜是个文盲的秘密,但他没有出来给她作证,洗刷别人强加给她的罪名;他与众多的探望者一同跨入了监狱的大门,可他最终没有出现在探望间之中,让汉娜空等一场。当然,他不是一个绝情的人,他用无数次倾情的朗读支撑了汉娜在监狱中的生命,激励她去学习与思考,重新点燃她对生活的盼望与期待,但是在最至关紧要之处,他再次止步不前。在监狱的会面中,麦克很高兴汉娜学会了阅读,汉娜却说:我更喜欢听人朗读。这实际上是汉娜对他们未来共同生活愿望的一种表达,可麦克却没有予以回应,他也很快松开了汉娜伸过来的那只充满期待的手。爱情梦想的落空是给汉娜的致命一击,她所需要的并非苟延残喘于人世,而是重新续写自己与麦克当初的那份美好。当然,麦克对汉娜的拒绝并非完全出自情感与道德因素,其中还有良知的障碍。在法庭再次见到作为被告汉娜之后,已是法律系学生的他与教授及同学关于如何对待汉娜这些曾经为纳粹工作的女人有过激烈的争论,他也亲自去过奥斯维辛集中营,了解了其中残酷的真相。正是由于这一点,他对汉娜的情感有所保留,他也特别在乎汉娜对这一段经历的态度,所以,在监狱会面中,他特别提及,但汉娜的回答并不能令他满意。他就梗在这里了。在此,涉及到了一个十分重要而棘手的问题。对于一个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罪孽的人,即一个还没有完全忏悔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宽恕?应该接纳?还是应该拒之门外?严惩到底?
这个问题对于那位后来成为了作家的女幸存者而言不是问题,她的答案是明确而坚定的,就是当她知道了汉娜忏悔的态度之后,她也不愿意给予汉娜以宽恕与赦免。她明确地告诉麦克,她不能接受汉娜的那7000元钱,因为那意味着赦免,而她不能也无资格给予。这是一种典型的犹太人立场与原则,就是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它好像与“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含义也相差无几。与汉娜的羞耻原则一样,这也是一种理性态度,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理性。那么,这就是绝对正确的方式吗?这就是无可商量的最后答案吗?我们看到,作家也还是犹疑了,她留下了汉娜盛钱的那个小茶叶罐,那其实就是她的,就是她最珍爱之物,其中凝聚着她与亲人们所度过的美好时光,她只是不好意思在麦克面前承认罢了。最后,她把这一小茶叶罐放到了自己全家福的旁边。这一举动说明,她的心灵还是给汉娜留了一条小缝。
其实,认罪与忏悔主要不是向着人的,宽恕与赦免也不是人固有的权利,救赎就更不是人力所能所及了。影片中人物悲剧的最终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面向超越,接受神圣,没有把所有这些问题最终带到超越者与神圣者的面前。汉娜所依据的原则是法律与理性,她的忏悔只指向活着的人,她的救赎也仅仅是人的情感――麦克的爱情。她的死亡方式具有极强隐喻意义,她是踩着摞起来的厚厚书籍而悬梁自尽的。对于她来说,书是知识与理性的象征,又是爱情与希望的标记,她的真正有光彩的生活,都与书密切相关,但书又把她最终带上绝路。这说明,理性与爱情,不能成为人的最终救赎。麦克生活的失败也同样说明情感、道德与良知的有限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工作、亲手断送三百多条人命……要跨越如此深重的苦难、要承担如此巨大的罪责,光靠人的情感、道德与良知是远远不够的,麦克就是这样被压垮的。女作家也只能凭借这些获得一种表明上的平静与自尊。人犯罪首先得罪的是神,这是人对神的诫命、原则的背叛,因此,人首先应为自己的罪向神忏悔。宽恕与赦免也来自于神,人体会到了神对自己的宽恕与赦免,才有资格与宽恕与赦免他人。而救赎更是神的专利,只有通过耶稣基督,人才能获得救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罪大到神不能宽恕与赦免,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心小到神不愿意给与救赎。“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7-8)因此,对于麦克所面临的那个问题,回答应该是前者,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保罗说的这些话也成为重要的理据:“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哥林多前书》7:12-14,16)是啊!麦克怎能知道,他不能带领汉娜忏悔呢?
从麦克与汉娜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爱情、婚姻,还是法律、理性与良知,都只有在神圣的光照与引领下,才能够各得其所,相处合宜,否则就会一叶障目,铸成大错。影片中有两次出现了教堂,前一次是中年汉娜与少年麦克在骑车郊游时进入了教堂,聆听了赞美神的歌声,汉娜忍不住掩面而泣,也许是在神面前她想到了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吧,可惜的是她没有沿着这个路向进一步深思下去。后一次是汉娜去世后,麦克带着自己的女儿来到了教堂旁边汉娜的墓前,赞美的歌声仍然连绵不断地从教堂里飘出,麦克向女儿吐露了自己隐秘的情感故事……这对于父女二人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会从此接受永恒?还是再次与神圣擦肩而过?
朗读者的影评(二)
刚刚看完了《朗读者》,象前天一样,先去洗了澡平复下心情,然后再开始写。
我是冲着凯特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的缘故来看这部电影的,看完后感觉,确实名副其实,也许能入围提名的5位演员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但我想评委把奖颁给了凯特,更多的是对凯特在这样一个复杂角色的把握上表示了肯定。
本片前半段,让我有点纳闷儿,好象是部情色片,估计如果要引进入我国的话,前半部肯定有大段要筛剪的。然而就在这样一片暧昧的氛围里,隐藏了些不寻常的东西,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些隐藏的东西逐渐展现出来,更加重了主题的渲染力度。
对于二战的反思,已经有很多作品,今天我看了《文汇报》,里面也登了篇对于包括《朗读者》《刺杀希特勒》等反映二战的电影的评价,认为现在对二战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角度,好象文中引用的一句话:历史就是不断的被注解(好象是类似的意思)。(www.lieshai.com)这部电影给的角度,是二战中一个原本普通的工人,在战后审判中成为了罪犯而被判终生监禁。战争给普通人带来了什么?我愿意相信凯特扮演的懵懂青年在战争中的迷惘,因为最终,她还是对自己的过去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也相信本片还要反映的是那些侥幸脱狱,至今可能对当年所作所为仍毫无悔改的真正该下地狱的罪人们;同时我更愿意相信所有看过此片的人都能明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不管是已经死去的,还是依然生存的,我们有义务要告诉我们的下一代。
电影如果没有在前半段过多的情色描写的话,我估计可能获得的评价会更高些吧。凯特在本片中有出色的表现,获得大奖理所当然。在这里,稍稍对布拉德・皮特表示遗憾,《朗读者》与《本杰明・巴顿奇事》这两片,男女主演的年龄跨度都非常大,凯特占便宜的地方,是顺时而为;而可怜的皮特,当他满脸皱纹,要大飙演技的时候,他的角色还只能躺在襁袱里、坐在轮椅上,等到能挥洒自如的时候,人又变的越来越年轻,而我们恐怕都已经熟悉了那又帅又酷的皮特,所以只好让他又一次引恨奥斯卡了。在此,只能鼓励他再接再厉了。
朗读者的影评(三)
朋友,如果有朝一日,你发现你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女人,你会怎么做?而当你发现她曾是一名纳粹手下的杀人恶魔,你又该怎么作?最后在你得知她赎去了自己的罪过,并渴望得到你的宽恕,你又能怎么做?如果你一时对此难以回答,那么《朗读者》或许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麦克是一个正在学习戏剧的15岁少年,因为一次猩红热的发作而邂逅了35岁的公车售票员汉娜,病愈之后,麦克登门答谢,但稚嫩的心却被汉娜的丝袜所征服,少年旺盛的力比多怂恿着麦克进入了汉娜的世界,平凡的交往使两人逐渐了解,最终由性生爱。数年之后在一次审判纳粹分子的公开听证会上,麦克再次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汉娜,但此时两人的身份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麦克成为了一名法学院的学生,而汉娜却成了被告席上的一员。最终汉娜在各种势力的算计和“麦克的第一次沉默”的联合绞杀之下,被判终身监禁。在随后数十年中麦克一直无法摆脱内心的羁绊与愧疚,在重回故乡后,他决定开始给汉娜寄送自己朗读的录音带,汉娜也因此获得了新的希望。汉娜通过录音带学会了识字,并写信给麦克,结果却换来麦克的第二次沉默。在汉娜释放之前的那次餐厅相会中,麦克把手收了回来,汉娜的希望也随之被带走,留下的只有麦克的第3次沉默,不久之后,汉娜带着绝望离开人间。最终饱含愧疚的麦克帮汉娜完成了心愿,并在汉娜的墓前对女儿开诚布公,结束了自己的沉默。
我们将如何看待麦克所酷爱的“沉默”呢?
首先在结构上,在麦克少年段落里,情爱与朗读,无疑是构建叙事的重要支点,而到了青年之后的段落,麦克的一再“沉默”俨然成为继它们俩之后,新的剧情发展的支撑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下半段的影片的关键的转折点上都会出现“麦克的沉默”,沉默就像一个数学题的答案,如果第一步答案发生了变化,那么接下来两步的答案也会随之改变。这道“数学题”就是片中决定汉娜命运时,麦克的态度。而汉娜的命运和麦克的态度是本片下半部分的主线,因而“麦克的沉默”便成了我们解开此片下半时众多玄机的一把钥匙,变得至关重要。
既然我们已明确了,麦克在关键时刻对汉娜的态度是“沉默”。那么不妨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是何种原因让麦克选择了这样的态度。
这可是个难题,不如就用解数学题的方法,把它分步找出来.
第一次沉默
出现在判决汉娜前夕,麦克有证据可以证明汉娜是一个文盲,而这个证据无疑可以影响到判决的结果,但他却没有这么做,他选择了沉默。
最好的原因可能是麦克出于对汉娜的自尊考虑,而决定帮助她维护他的隐私与自尊。最坏的原因可能是麦克出于私心,害怕由于自己对汉娜的帮助,会遭来社会的谴责和朋友的非议,甚至会被揭露出曾与汉娜的那段不雅的恋情,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的前途。而居中的原因便是出于一种恨和一种爱,一种对汉娜曾经抛弃过她的怨恨,和一种面对犹太受害者的怜爱。
麦克肯定会有些狠汉娜,但总体仍是爱,就像我们会经常见恋人争吵,但很少见他们拿刀互砍。而在影片中,编导也多次点出了麦克对汉娜的爱,例如他不愿和情人吃早餐,和别的女人做爱之后,要一个人去睡。因而很显然麦克也不会因为狠而意气用事,至于那些怜爱或许会影响到麦克的抉择,但绝不是重点。维护汉娜的自尊,影片中确实有许多证据。从麦克根据回忆“点菜”从而猜到汉娜是文盲,到对教授讲述“如果受害者想保密”,都足够有力地说服我们对麦克是出于维护汉娜而沉默深信不疑。但是这里就有一点蹊跷,那就是为何他没有去问汉娜的看法呢?这让我想起了《黑暗中的舞者》,嘉芙是沙曼的朋友,她就很坦然的去找了沙曼并要求沙曼提出“为了孩子而犯罪”这个有利的条件,而相同事件上,麦克就做的畏首畏尾,为什么会这样呢?很显然麦克有太多的顾忌。嘉芙是沙曼的朋友,他们的友情纯洁被人歌颂。而麦克是汉娜的小情人,他们的爱是被禁忌的爱。沙曼是一个杀警的无知盲女,而汉娜则是一个纳粹的刽子手。所以这才是问题的根源,麦克是个小情人,这点上他害怕;安娜是个邪恶的符号,是被整个社会所谴责和攻击的人。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要对抗所有的人,想必这事放在哪人身上也不会做的不畏首畏尾。所以麦克的害怕是真实的,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记得看完《兵临城下》后,我们就会不难认同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并非无所畏惧的,更何况此时是一个文弱的青年。他知道这样宣判不公平,正如80000个中找16人来当替死鬼;也知道所有守卫都在算计她,正如他们都知道汉娜不识字而却说是她签的名,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沉默。很显然不是出于公平而是出于恐惧。所以此刻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麦克的内心恐惧才是真正的主因。
由于麦克的沉默,使得汉娜不得不在铁窗中度过自己的余生,从而引起了麦克的第二次沉默。
第二次沉默总体上是个铺垫,主要是阐述汉娜从得到麦克的磁带时的激动与积极的微笑到麦克“再次沉默”后的“放纵”的思想变化,而这次的情绪波动也为汉娜得死做了铺垫。
那么这次麦克的沉默原因在哪?此时社会的影响已甚微,出于常识,我们也会知道,人们是不会去在意判刑者者判刑以后生活的,就像没人在意高考状元以后是卖猪肉还是当国家主席一样,他们只会看那一瞬间。所以也再不会有人在意麦克与汉娜的往来。但在外界已不会对麦克的地位构成威胁时,麦克还在顾及什么呢?
1,我个人认为,这次应该算是一种逃避情感的心理惯性,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长久不见的朋友,并且之前有过矛盾,突然有一方要提出相见,相见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因而他们习惯于彼此沉默不去想见,恋人之间尤为明显。这种情感也是真实的,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洞察与尊重。
2,当然他也还会有一些其他顾及的,比如女儿的看法。但毕竟他只是与其通信,这极隐私的事情,旁人是无法知晓的,因而他没必要为子女而躲闪汉娜。3,我还要提及一下关于美梦破碎后的恐惧与怨恨。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情节,在我们心中,一个曾经极度美好的形象,突然间崩塌了,那种心理创伤是刻骨铭心的。就像我们不愿再崇拜那个形象坠落后的父母一样,麦克也不想再爱那个破碎了的梦。这不是因为他不爱汉娜,而是曾经爱的过深,所以现在才要逃的越远。
4,最后当然要说愧疚,我是不大敢再去见我出卖过的朋友的,不管他知不知道是我出卖过他,我都不敢再见他,因为我心中的梦魇让我无法坦然面对,我想麦克那时也略会有我的那种胆怯吧。所以就又沉默了。
不管这次出于哪种原因,他都是已经不再过多的受社会意识的影响了,而且麦克的沉默也更是符合人物性格和人性本源,可见作者对生活是有足够的感悟的。
由于这个铺垫,第三次沉默顺理成章的出现了,也最终造成了安娜的自杀。对于这次我所说的这次沉默或许很多人都会疑惑,因为这次麦克对汉娜的问题是有回应的,他否决了汉娜。但以我拙见,麦克仍然是选择了沉默。在那只手缩回之后,麦克给汉娜的答案是无数个:一,拒绝;二,我还需要些时间;三……而汉娜的这个问题就是“你是还愿意宽恕我,接受我吗?”这是汉娜最想问也是最说不出口的。但麦克在一个问题上给了汉娜可以激发无穷想象的答案,更超过了沉默的残酷,于是她心灰意冷,含泪西去。
而这次的原因又在哪呢?和2次的一个巨大不同就在于,汉娜的释放。她被释放这就意味着她将重新进入麦克的世界,就会对麦克的一切“社会形象”造成影响。因而这时麦克的恐惧的私心又开始复生。
但随后影片中“最戏剧”的地方出现了,一句“你没有理解到问题的所在”一时真让人摸不到了头脑,我们首先是推测编剧要把麦克搬到了神坛上了,让他的博爱促使他要在近20年之后还要对那些犹太人打抱不平。但让人不解的是这样的神性的诞生了,那整篇所阐述的人性再告诉我们什么呢,人道主义成为了新的主题,那么前半段的情爱经历是在讲述什么呢。当一个从始至终都没被突出的主题突然被搬了出来时,编导也乱了阵脚,忙着帮他找依据。此时编导想到了麦克的沉默,并将其初衷变成了为广大犹太人抱不平,而为了成就这点,编导便在影片之前部分加了一段麦克神游奥斯维辛的片段。这个一切确实足够让人黯然神伤的了,因为它与后文呼应足以可让我们对麦克的初衷作重新的解析,从而颠覆我们曾今的所有的论断,我们的这道数学题在最后一刻答案错误了,要重做了。
但在我们检验时问题又来了,如果麦克真是一个足够正义的人,那他为什么只恨汉娜一人呢?为什么不把汉娜的事情搞得水落石出,把其他的同党也绳之以法呢?为什么不亲口去问汉娜是否发生过这些呢?为什么这些他都没做,难道你要说高尚的人都很腼腆吗,很显然,麦克内心是不坦荡的,而正义最终也不会是他作出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哪位为何会有这一画蛇添足之语呢?
定神思量后,我承认不得不为作者叫好。因为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神来之笔。麦克形象在此被激活了。仔细想想麦克爱岔开话题是有前科的。在之前,麦克在与母亲的谈话时,他就把他的这种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你为何连你父亲死都不回来”,她已是检察官了,她赚得比我都多。”所以如果在这里再出现一次岔开话题,那么麦克的这种个人性格也就成型了。那么整部影片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全身畅通了。想想如果没有麦克这种爱逃避问题躲躲闪闪的性格,那么前面的数次沉默也不就没有了性格依据了吗?外界社会的施压,内心性格的缺陷,内外因相结合,不能不让麦克沉默了。
最终我们靠着一些推测与反问,检验了我们对麦克沉默缘由的判定,虽惊出一身冷汗,但最终还是坚定不移了,我们相信麦克的沉默是源自一种个人理性面对全民感性时的畏惧,一种正义包裹下的对社会属性的依赖,一种自身懦弱犹豫性格的体现。这其中,不管哪种是麦克最终选择的主因,无疑都是真实的,是符合人性的,他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是活生生的。最终表现了编导与作者对观众的真诚,对艺术的真诚。《朗读者》,我很喜欢。
朗读者的影评(四)
一部让我看完心里会很难受的电影。凯特・温丝莱特的演技确实提高了不少。影片前半部分拍得很美,堪称大师手笔。画面很美,音乐也很美,让人看着很舒服。男女主人公那种私密的关系虽然有些畸形,但仍让我感觉很浪漫。男孩愿意为了这个女人离开家;愿意为她卖掉自己心爱的邮票;愿意在别人面前亲吻这个看似是他妈妈的女人;更愿意在做爱之前为她高声朗读。一段忘年之恋改变了这个男孩的一生。
关于战争,影片没有过多描写,只用短短的几句台词让人们感受着二战的残酷。它不再关注那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也没有惨烈的画面作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点放到了普通人身上,通过他们的转变来折射出那段罪恶的往事。面对已是纳粹战犯的汉娜,麦克无法做出选择。而汉娜,却隐藏了自己不识字的秘密,对罪行供认不讳。难道不识字的耻辱比一生的自由还要重要吗?这一点让所有观众都不能理解。
对于汉娜这个人物,影片没有交代她的前史,她的出场也没有让我很喜欢,她的性格直到人性和职责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才得以充分展现。
影片在后半部分没有满足观众的某种欲望,但却在电影美学中上升了一个层次,那就是对宽恕的意义的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