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影评(一)
不是冲着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才去看这部电影的,是故事本身吸引了我。想必米洛斯・福尔曼的本意也不是让你看偶像。
待故事结束,“酋长”奔向海边的树林,我却意外地重见了电影初始的长镜头。静止如水,最远处有横行的山,近一点是笔直的路,然后是水,水波不兴,似乎也有芦苇,风吹不动。是的,我们看到的仅此而已。一座疯人院安身立命于此,天人合一,便也是公平无比。造物主是不会偏袒谁的,就像时间的分配。
毋庸置疑,《飞越疯人院》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讽喻。美国评论界称它是“一个具有自由精神的人与不能容忍他的社会之间展开的一场巨大斗争”。
麦克墨菲结束牢狱生涯,被当作智障者遣送到疯人院。他的出现打乱了病人们的“生物钟”,打乱了固守的宁静。病人们开始拒绝疯人院的时间,拒绝按时吃药、治疗、听音乐,拒绝按时洗手、活动、睡觉,他们意识到了“画地为牢”的痛苦,他们是“自由人”了。
看看麦克墨菲,我们的英雄,他是怎样对抗拉奇德小姐对抗疯人院的制度的呢?他倔犟地跟拉奇德小姐(一个道貌岸然不苟言笑的女人,任护士长一职)争论不休,为病人们争取看电视的权利;他把妓女带进来让失落的比利体验爱情;又用打篮球的方式发泄对疯人院的愤怒,并唤醒了“酋长”(一个高大强壮的病人,“酋长”是他的绰号)的心智;他还翻出眼白假扮被摘除了脑叶的白痴来迷惑拉奇德(这个情节也是一场悲剧性的预设,影片结尾他被摘除脑叶,真的变成白痴的时候,冲破牢笼的希望也就破灭了);他甚至翻过高高的围栏,劫走院车,把病人们带到海边去坐船(这是全片最明亮的一个段落,病人们拿着鱼竿钓鱼,看漂亮的小妞,听海风吹过,海水自由流淌)。然而,“一切为了自由”(引自英国影片《一切为了爱》),却终于什么都无法达成,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跳进另一个牢笼,与“画地为牢”又有何不同呢?就像众所周知的游戏,“跳房子”,命运本身与这个游戏的差别谨小慎微。
然而,我们终究害怕绝望,好莱坞也害怕(好莱坞电影有一个原则:起死要回生。这和中国的大团圆式结局有些类似,某些鄙弃它们的人<比如蔡明亮>会说,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我最憎恨的就是这种结尾,你把我封杀了我也不认为好莱坞是主流!”)。于是,福尔曼犹豫着亮出了希望的底牌(也就是忠于原著:肯・克西的同名小说),高大而强壮(“高大强壮”才有气势上的力量,希望也才会有力量;同时也为其出逃提供了可能性:只有强壮的“酋长”才能搬起那个水泥墩砸破窗户)的“酋长”跳出窗户,跑向自由。
那是“酋长”最后一次跟麦克墨菲(已被摘除脑叶)讲话了。“现在我们可以走了,麦克,我感到自己高大得像座山。”“麦克,我不能抛下你,我不能让你这样留在这里。你和我一起走。”“我们走吧!”他绝望地用枕头捂死了麦克,他说,我们走吧!
这个段落,让我想到《早晨37°2》,影像中的查格乔装混进医院,用枕头捂死了心爱的贝蒂。面对生不如死的境况,我们往往只能这样选择。西班牙影片《深海长眠》探讨了安乐死,我称之为“电影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它也为植物人的死亡权利敲开了一扇门。
“酋长径直走向水泥墩,端详了一会儿,伸手把它抱起(埋在水泥墩里的自来水管爆裂,水柱四射),举过头顶,走到铁窗边,奋力扔去,铁窗砸断,玻璃窗也砸碎了,酋长纵身跳出窗户,在黑暗中,向远方莽莽的原始森林奔去。”
这是一个明亮的结局,但是光线又很微弱,你想吧,逃出一个人又能改变什么呢?无名也在《英雄》里对秦王说过,一个人的安危比之于天下百姓又能算什么呢?我看阿方索・卡隆(墨西哥导演,拍了《哈利・波特和阿兹卡班的囚徒》,我以为这是波特系列里拍得最好的一部,但是却被骂“太黑暗了,叫孩子怎么看?”)的《人类之子》就是这种感觉,故事结局,一个婴儿坐小船逃离邪恶的世界,但这样一条小生命能挽回什么呢?就像《人类之子》的电影宣传语:The last one to die please turn out the light。最后一个死掉的人请关灯。是彻底的黑暗啊,毫无退路。
但历来人们都说《飞越疯人院》是以希望之光作结,我也很赞成。毕竟命运的“真善美”比噩运本身要长寿,好莱坞一以贯之的弘扬“真善美”,而光亮本身就是从黑暗中起头。此时我想到另一部电影,《一切为了爱》,讲述拿破仑时期的故事,我顶喜欢那个编剧,艾伦・丘比特,名字也特梦幻。这部电影讲到了残酷的兄弟之仇,却被他编的像美丽的童话一样。故事里的弗劳拉小姐说:“先生,你受了很多苦吗?”杰克・圣伊万说:“我又能说什么呢,如果你能把这个国家的山川、小溪、土地、风、河流、岩石都带在身边,你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飞越疯人院影评(二)
美国的这类电影实在很多,――关于压制和反抗的母题,比如亿万影迷心目中经典的《肖申克的救赎》、金凯利主演的《楚门的世界》,还有这部更早的佳作《飞越疯人院》。有意思的是,这几部电影都成为了电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佳作:《肖申克的救赎》和《楚门的世界》虽然与奥斯卡擦肩而过,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经典,前者更是在imdb上排名第二,也许由于时代关系,《飞越疯人院》的命运比前两者好了很多,一举囊括奥斯卡五项最主要的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女主角)。
也许是人类自从阶级社会出现以后,就存在着无处不在的压制和反抗,因此在它们成为了艺术表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母题,并深深引起全世界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压制的具体表征是监狱,《楚门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飞越疯人院》中是一个精神病院,说这些都是具象表征,是因为一切压制不过来自于人的内心,自己的心狱。不是吗?(www.lieshai.com)《肖申克的救赎》中摩根・弗里曼饰演的老囚犯雷德一次次拒绝了被假释的机会,宁可呆在监牢中,这跟《飞越疯人院》中的那个印第安人起初的行径如出一辙,他装聋作哑,即使有能力也不想逃走。那些精神病患者都是如此,他们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和schedule,我们都像《楚门的世界》中那些看客一样,反抗的基因也许已经消失殆尽。但是总会有人站出来反抗,才让这个单调乏味的世界有些希望。《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飞越疯人院》中的麦克默菲就是这样的人。看到开头,我总以为这些影片会以悲剧收尾,没有想到结尾都是光明的,给人以希望。的确,存在我们心中的也许只有希望。
一个有意味的关注点:《肖申克救赎》中的安迪和《飞越疯人院》的麦克默菲都是白人,而两个被拯救者雷德和酋长都是有色人种,分别是黑人和印第安人。是不是有色人种只能通过白人的激发和教育才能进步?(《飞越疯人院》的原著是以酋长的视角来写的,但是电影被改编成了麦克默菲的视角,作者对此极为不满,甚至要提出起诉制片人)一句玩笑,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好莱坞的潜规则:有色人种很难在电影中担纲主角,只能从事一些低微的工作或者担当配角,当然随着电影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现在已经改观很多了。
飞越疯人院影评(三)
《飞越疯人院》是一部于1975年上映的美国片,在当年度的奥斯卡奖上,一共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飞越疯人院》是美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被称为“影视表演的必修课”,在最新的IMDB前250电影中排名第八。
《飞越疯人院》的导演是米洛斯-福尔曼,他的导演生涯基本上是由一部得奖史构成的。福尔曼出生于捷克,接受过正统的电影学院派训练、承袭捷克新浪潮电影的风格。福尔曼从1963年推出第一部作品《黑彼得》后就受到国际影坛的瞩目,接下来的两部作品都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福尔曼在1968年、苏联军队开进布拉克时辗转逃到美国,1971年推出的作品《逃家》获得当年度戛纳影展评审会大奖。1973年执导《飞越疯人院》获得奥斯卡五项大奖,1984年执导的《莫扎特传》则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八项大奖。福尔曼是极少数能同时获得观众和评审高度青睐的导演之一。
《飞越疯人院》是一部集诙谐与伤感、欢笑与恐惧于一身的作品,尽管影片的诉求在于反应政治社会问题,影片内容和拍摄手法在清楚传递信息之余,却不会让人感受到沉闷和压力。影片故事是讲述一名监狱犯人麦克墨菲,因为屡屡破坏监狱规矩而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鉴定,狱方认为麦克墨菲是为了逃避监狱生活而装疯卖傻。麦克墨菲被送进去的精神病院环境堪称优雅,管理有条不紊,其中所收容的病人也都是温和、没有攻击性的。主管病院的护士长瑞秋是一个一丝不苟、理性尽责的人,绝少大声说话或是喝斥病人。然而麦克墨菲的到来却搅乱了病院的一池春水。
麦克墨菲因为与未成年少女发生关系而入狱,尽管行为松散爱胡闹,但并不是一个邪恶的人,只是他不守规矩的性格与条理分明的护士长瑞秋不免形成冲突。麦克墨菲到了病院后,组织病人们赌博、要求降低音乐音量、要求修改作息时间以观看正在进行的棒球大赛,就像一个规矩的班级里来了个顽皮学生一般。对于麦克墨菲的行为,护士长瑞秋尽管难以接受,但始终以大家长的姿态,迂回着加以限制,例如她开始管制病人的香烟,从赌资这头断绝麦克墨菲的赌局;她以言语开导,解释许多病人听力不佳因此需要较大的音量;她举行民主投票,让病人共同决定是否修改作息,但清楚知道有能力参与投票的病人不超过半数。然而,护士长瑞秋尽管看似通情达理,但她的规矩不容改变却是昭然若揭的事实。
压制越强,反弹越大。麦克墨菲带着病人们打篮球、唱歌跳舞、后来竟然偷偷将病人带出病院去乘船钓鱼。对于麦克墨菲的不规矩行为,主治医生觉得并不是精神问题,但护士长瑞秋表示在这种状态下将他送回监狱是不负责的表现,于是麦克墨菲继续留在病院里。直到此时,麦克墨菲才明白如果护士长瑞秋不同意,即使他的刑期已满,也无法离开病院。病院里的病人其实大多数是自愿入院的,只要愿意,他们随时可以起身离开病院,然而他们却习惯了护士长瑞秋设下的总总规定,丧失离开的勇气。然而,麦克墨菲为病人带来的影响日渐明显,病人开始质疑起护士长瑞秋的权威,控诉她那种强迫病人说出隐私的谈话方式、控诉她任意地扣押病人的香烟,并因此发生了一场暴力事件。
在接受了几次电击惩处后,麦克墨菲决定要逃离病院,并怂恿另一个借由装聋作哑以躲避外面世界的印第安人一同逃走。一个夜晚,麦克墨菲买通了保安,并找来了两个女性朋友,带来大批的烈酒,他要在临别之际与他这群病人朋友狂欢。当晚的事情最终却以悲剧收场。所有人都喝醉了,病院被搞得天翻地覆,麦克墨菲和印第安人也睡过了逃跑机会。当清晨来临、护士长瑞秋连同病院人员见到这混乱的场面,自然是怒不可遏。其中一个性格退缩懦弱的病人在护士长的恫吓下,竟然割颈自杀。愤怒之下,麦克墨菲扼住了护士长的脖子,差点将她杀死,幸好病院保安及时将麦克墨菲制服。
几天过去后的一个深夜,麦克墨菲终于被送回病房。这次印第安人下定决心和麦克墨菲一起逃走,当他起身试图摇醒麦克墨菲时,却发现麦克墨菲两眼空洞、如行尸走肉一般。麦克墨菲的头上多了两道伤疤,他被动手术切除脑前页,已然成为一个废人!最终,印第安人独自砸毁窗栅,在病友的欢呼声中逃回自由的天地。但在临走前,印第安人捂死麦克墨菲,绝不让这病院困住麦克墨菲!
《飞越疯人院》直到结局到来前都是诙谐幽默的,影片中对人物的塑造极为成功,麦克墨菲尽管无拘无束,但不是一个行为乖戾的人,所作所为都让人觉得有趣但不过分。护士长瑞秋尽管一板一眼,但举止并不严厉残酷。两人之间虽然有所冲突,但却张弛有度,并未出现疯狂叫嚣的激烈场面。影片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观众能感知到事情终将越演越烈,但丝毫没有领受到人与人间激烈冲突所带来的情绪不适。从表面上看来,每个人物都是本性善良的,除了麦克墨菲和护士长外,主治医生和医院保安都理性温和,其他病友也都是怪异中带有可爱。整部影片的观赏情绪是愉悦的,但结局的悲剧性却不由得逼着观众一次一次回想问题出在哪里,事情是从哪个节点上转向不可挽回。这正是这部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很多时候,当一个作品的诉求太过明晰强烈时,观众若不是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就是不由自主地产生逆反心理,不由自主地进行反向思考,寻找挑战导演观点的其他选择。然而当导演呈现一个正面的事件,但加上一个不幸的结局时,这样的反差就足以让观众自动地展开思考,并在不自觉中接受了导演隐含在“正面事件”里的“负面概念”。
《飞越疯人院》的导演米洛斯-福尔曼表示,这部影片是他根据自身从捷克逃亡的经验改编的,他说:任何梦想实现的机会可能不高,但是如果连这个机会都放弃的话,这个梦想实现的机会就只有零。尽管如此,《飞越疯人院》却在美国获得广大的回响,这座病院就如同美国人周遭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是有条理、有规范的。而美国的政治家就像护士长瑞秋,理性温和,一切诉诸民主和沟通,然而仔细观察下,大多数的法律规矩都是既定的,人人遵守规定是因为这些规矩在那里,而不是因为这些规矩有道理。人们其实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步步被规范限制住,丧失了自主思考和挑战权威的能力,而凡是胆敢挑战既有规范的,就会被视为“异类”、“坏人”,其结局不是监狱就是精神病院。其实,从外面的视角看来,这部电影在美国之所以获得广大回响,不也正体现了美国人对创新精神的重视,以及挑战权威、追求梦想的勇气。
除了影片本身外,片中男、女主角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出演护士长瑞秋的路易丝-弗莱彻表现极为抢眼,将片中那个外表严谨、语气始终理性温和、但本性强势固执的护士长表现的极为到位,将人物从和善、理性、严肃、忍耐自制到愤怒爆发的情绪演变过程演绎得非常完整,尤其是在表现忍耐情绪时,一边以冷静温和的语气讲述逻辑之至的词语,一边控制着面部情绪、强忍着额角蹦出的愤怒,令人赞叹。至于出演麦克墨菲的杰克-尼克尔逊,是奥斯卡奖史上提名次数最多的男演员,一共获得12次提名,两次夺得最佳男主角奖,一次夺得最佳男配角奖。在《帝国》杂志票选的“当代100名杰出影星”中,排名第六,是绝对的硬底子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