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爱看手撕鬼子
――《幽灵党》观后感
力争每部007都坐在影院看,似乎不再是对电影院的向往,更像是一个仪式。这个伴随着80后几乎从小到大的系列,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烙印心中。
007是个人英雄主义在英式刻板幽默下的产物,既想象美国英雄片一样拯救世界,又不想丢掉文艺青年的形象,造成很多时候 大家印象至深的往往不是期间眼花缭乱的打斗,而是结尾抱得美人归的彩蛋。但,系列走到今天,确实也已经有些强弩之末了,那又如何?已经成为经典,去看只是仪式。
于是我想到了某部门对抗日神剧的批判,我本十分认同,但看了《幽灵党》之后,我却忽然感悟了,其实神剧之所以神,只是一个必然趋势而已。007拍到今天,似乎导演已经拍无可拍了,男主随时都有死的可能,男反却常常不让其死得其所,必须在没有必杀的把握下采取折磨的手段,结果就是Q的刁钻高科技常常胜过七级浮屠的救了男主一命,死而复生之后,胜利便来的轻而易举了。而电影里本来应该插成痴呆却没呆,手表这类东西也没别卸下,用手枪击落一架直升机等等,俨然已经直追横店的水准了。
抗日剧一样。如果说小兵张嘎、地道战这些影片是抗日神剧的开端,那么现在的种种神只能说是艺术和特效对其进行的升华。手撕鬼子,枪击战斗机,说出来是没那么符合常理,但林林总总上千部抗战题材文艺作品,如何脱颖而出站上卫星辐射千家万户呢?博眼球的噱头而已。
我想,不管横店一年死多少鬼子,只要它能帮助这个民族永远牢记屈辱的历史,让这一代年轻人不期待鬼子来统治自己,让后世知道我们有一个永远的需要警惕的敌人,那么,我非常能够接受神剧之神。
如果说,美国片喜欢拯救世界,英国片喜欢个人英雄,那么我们抗日片就应该酣畅淋漓,不管手段如何,不管情节是否需要合理。如果文艺作品都必须做到合理,那我想梵高的画也卖不出那么高的价格。
昨天有一个地方软文,写的非常棒:法国遭遇恐怖袭击,你们就和法国站在一个战线共同反恐了,但新疆出现的暴动,全国人民就开始抵制新疆人了,殊不知正是新疆人民战斗中反恐第一线,成为了保护全国的首道防线。我想,我要为新疆反恐人民点赞。同时,我也要为抗日神剧点赞,不管抗日神剧细节处理是否得当,只需要这个题材永远活跃在荧屏之上,以免我们在高唱颂歌时,那个曾经"呀吉给给"的苟且国家再次来搅乱我们的舞台。
我就爱看手撕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