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一)
回望历史 回答现实 回响未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有关抗战这类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银幕上热播。此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东方主战场》第一集《东方危急》,心情难平、激情澎湃。
该作品充分发挥纪录片的特点、特色和特长,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其真实性的力量是任何艺术门类难以替代和重演的。残酷的战争真相以及特定人物活动的氛围与气质,是难以"演"出来、"导"出来和"编"出来的。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纪念什么?思考什么?警醒什么?历史与当今的紧密结合,是如此迫切又如此真切。
第一集《东方危急》序幕用今年大阅兵的盛况链接历史沧桑的血与火,站在全人类反法西斯的视角来展现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不可摧毁的元气、正气、勇气和锐气。作品靠光影的细节感感动我们,靠历史的尖锐性感染我们,不是平铺直叙的文献罗列,而是用艺术的构思和叙述方法走到历史深处,走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这部作品释放出来的强大正能量,是对当前泛娱乐化现象的一种反拨,是对拜金至上、远离信仰的一种唤醒。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贯通着制作团队所付出的心血和激情,感受到创作者执著于使命的跋涉和艺术的探寻。作为一名挚爱纪录片的老兵,我真诚地向他们致敬。
因为,《东方主战场》这部作品,将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回忆、回味、回望,更是对现实的回答和走向未来的回响。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二)
有血有肉的史实
电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第四集看完了,激动的心潮难以平履。这部电视片对史实的把握十分精准,体现了学术界研究的最新高度与最新成果。同时,又有许多新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历史与现实交相闪回。这次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中,将行进着许多英模部队的代表。而这部片子对这些部队和人民军队的英勇卓绝,又作了新的解读。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英雄连,英雄的史诗,血染的战旗,令人不能不肃然起敬。八路军与日军短兵相接,刺刀见红,不能不使人们对即将乘车通过在天安门广场抗战老兵激起深深敬意,向他们敬一个庄严神圣的军礼。本片中讲到左权将军的牺牲,又用史诗般的语言说到"八年抗战,八路军总部先后迁移60多处,始终靠前指挥在抗敌一线,一步也没有离开过这座绵延于华北大地的巍巍太行","总部机关却一直没有专门的警卫部队,所有的兵力都用在了战场的第一线作战。"这里包含着多重的历史份量啊!
本片体现着历史的本身的真切和质朴。历史当事人对日军戴钢盔的独特的解读,对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不称"大老爷" 的史事的述说,对抗日军民所写"矛子枪换日本的三八式"的纸条,虽然土得掉渣,又使人们感动得下泪。而其中体现的历史幽默的元素,有时又会使人带着泪痕发出会心的微笑。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红嫂明德英、少年英雄王二小,他们的事迹一次一次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当人们看到,一位沂蒙母亲,收养抗日烈士遗孤,自己的四个孙子早夭的史实,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她对儿媳妇说:"咱的孩子就是死了你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了根了。"这是怎样的大爱!
敌后游击战的各种作战形式,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独树一帜。尽管这些故事为人们所熟知,但本片又鲜活的史实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惊喜。一位美军上尉观察员亲历了地道战,并自豪地说:"地道战,我是美国军人中第一个参加者。"这是对史实国际化的表达,也体现着纪录片的力量。
《东方主战场》前四集看完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艰苦卓绝。面对这样的铁一般的有血有肉的史实,一些不负责任的发言者,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了吧?
《东方主战场》继续播出。更强烈的期待吸引着我们。我要对我所有的好友说,让我们每天按时坐在电视机的前面,共享《东方主战场》这难得的历史文化的盛宴。
我还要说:同意的亲,狠狠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