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地看完了《三峡好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整体来讲,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既有淡淡的哀伤,也有隐隐的生机。
我在看《三峡好人》的过程中,不由而然地想起了贾樟珂前年的片子《世界》,就放在一起说吧。
1、关键词:长镜头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长镜头,渡船上形形色色的市井乡民,他们的喜怒哀乐拍得自然流畅,男主角出现时我不得不感叹导演选演员的水平,主演放到大街上一点不会被认出来,太平民化了,他的演出注定是真实的。
长镜头是优秀电影的重要杀招。一般电影出字幕的片尾镜头我都不太看,但是《辛德勒的名单》片尾那段出字幕的长镜头伴着世界著名犹太裔小提琴家如泣如诉的弦乐缓缓扫过已被铺成路面的无数刻有犹太教经文的石碑,每次看到这里我的心都会被轻轻揪起看完整段。贾樟珂在《世界》的一开头就用了一个长达两分多种的超长镜头表现女主人公的工作生活,非常真实而且"抓人",片尾男女主人公死后被头靠头摆在地上的那个长镜头也是令我揪着心,画面逐渐暗淡,泪水悄悄泛起。
2、关键词:真实的生活
电影无疑是虚构的,但是导演把它拍得像记录片一样真实,平淡的人物,平淡的情节,平淡的场景,平淡的色调,但是当一切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真实而平淡地展现在面前时,带来的却恰恰是欲罢不能地沉浸进去,跟随着角色为平淡的生活中平淡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
这种平淡而真实的感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场景设定真实。本篇场景设定在重庆市奉节县,实地拍摄,群众演员就是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他们无需表演,只要按照原来的生活去生活别看镜头就可以了。几个主要演员几乎就是本色演出,甚至不需要特别多的表情,这一点与神经质的琼瑶剧是两个极端。
《世界》里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如此,他们的身份设定是深圳世界之窗的保安和舞蹈演员,也是实地拍摄本色风格的演出。
二是来自情节的平民化。男主人公来自山西,十几年前花3000块买个奉节的媳妇,16年前媳妇被公安解救,还把女儿也带走了。现在他来奉节找媳妇想看看孩子,却不想恰遇山峡移民,只好在当地打工等待机会,终于等到了媳妇,得知她现在过得不好,决定带她走。这期间,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三峡工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中间还插播了一段一名山西来的女护士寻找2年来不通音讯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另外的女人的丈夫,为了当面告诉他离婚的决定,因为她已经爱上别的男人准备一起奔赴新的生活。这些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很可能遇到的平常事,被导演借助三峡移民这个大背景娓娓道来,倒也自然。
《世界》里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展现给了观众众多普通人的生活琐事,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贴近我们。
3、关键词:莫名的哀伤
《三峡好人》与《世界》一样带给我许多淡淡的哀伤,一半由角色与情节而引起,一半竟是由他们而联想到自己。这种哀伤是莫名的,淡而深,阅后许久方能平复。
我想,这种哀伤可能是因为导演把极为平常的生活化的情节与人物展示出来以后,极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当然,也必须是像我这样的一介草民,如果生来富贵是不会喜欢贾樟珂这两部电影,因为他们不会有共鸣感不会读懂人物与情节背后的东西。
看到众多百姓告别家乡,看着百姓围着拆迁办的人吵闹不公平的待遇,看到工人因厂子被卖失业围着厂长吵闹今后的活路,看着因丈夫打工致残而不得不靠卖身挣钱的女人平淡而认命的话语,看到16岁的小姑娘为了生计自荐愿意背井离乡当保姆,看到旅馆老板何大爷房子拆迁后搬到拱桥下桥洞改造成的窟窿房子去住而旁边就是与他无缘的崭新的高楼大厦,看到她原先的媳妇16后的今天穿着破旧的绿军装在船上打工而且不得不委身船老大,看到众多民工为了生计东奔西走,看着镜头里出现的无数衣衫褴褛、身形佝偻、憔悴与茫然写在脸上的百姓们,我为他们感叹,中国还远没有实现富裕,老百姓还是在温饱线上奔波着,(www.lieshai.com)无奈而坚强地活着。
4、关键词:希望
记得《世界》的最后,男女主人公历经波折最终决定共同努力打造美好的生活,却在当天那个寒冷的雪夜死于煤气中毒,当他们被人抬出来头靠头地摆在地上时,旁白加上了他们俩心灵的对白,男的问"我们是不是死了",女的回答说"不,我们的世界才刚刚开始",由一对死人说出这句充满希望的话语实在是导演的终极必杀技,生活的本质:真实、无奈、坚强、希望,被另类地表现出来。
《三峡好人》中,最后的结局还是令人鼓舞的,男主人公承诺给船老大付清大舅哥欠下的3万块钱,然后带着愿意跟他一起去山西挖煤的民工兄弟回山西挣钱"赎老婆"去了,插播情节中的女主人公也终于当面与丈夫约定了离婚酸涩而坚定地奔向新生活了,一切在残垣断壁中充满了朝阳的味道。这样的结局毕竟比《世界》里的结局更让人舒服。
5、关键词:坚强地活着
男主人公是个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人,被摩的司机宰客也只是抱怨几句,被大舅哥的兄弟踹几脚也不言语,正部影片的台词也不多,但是坚定而踏实。得知必须等一段时间才能见到媳妇,他就找到一份打工的活住了下来,还和原先欺负他排斥他的人们成了生死弟兄,尤其最后他得知媳妇现在的境况后坚决地告诉船老大他要带走他的女人,欠的钱他准备回去挖一年煤还上来赎他的女人,真是个爷们!
插播情节中的女主人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找到丈夫告诉他离婚的决定,虽然哀伤但是却非常坚定,当他们分头各自走开时,她的步伐虽然迟涩却终于没有回头,对于生活的态度,她也是勇敢而坚强的。
甚至那个卖身养家的女人面对生活也是选择了坚强地活着,没有抛弃残疾的丈夫,最后跟随人群南下打工,她的一句川语"没的办法,总要活 "令我对她充满尊敬。
男主人公的民工朋友们想跟他一起去山西挖煤,但是听到他说很危险,每年矿上都要死十几个人,大家都不言语了只是狠狠地抽烟。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还是跟随他上路了,不为别的,就为了生活!
这些也不由得想起我们自己也何尝不是在这繁华都市里流浪奔忙?按照这都市的水准来看,我们中的大多数又何尝不是在温饱线上挣扎?买了房买了车就是富裕了?中产阶级?还差的远呢!我们又何尝不是被生活的洪流冲击着无奈而勇敢地活着!为了各自的理想和目标略显茫然而又坚定勇敢地努力着!这种"生"的力量正是我们不断求上进求成功的原动力。
结语:一部好电影无疑会引发许多联想与感慨,对我而言,《三峡好人》就是这样一部好电影。
一不留神写了好多,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三峡好人》观后感(二)
贾的三峡好人终于公映了,观后感慨万千啊,同时也对这部电影拍手称快,在中国目前的社会转型期,民众需要这样的艺术作品,需要冷静地客观地剖析社会现状,了解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关注潜在的和已经严重存在的社会矛盾,这不仅仅是电影人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特别是政府部门应该深刻分析和探讨的历史性问题。
三峡好人比较全面的展示了中国改革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弱势群体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种基于改革而带来的困难甚至是灾难在某中程度被舆论给淹没了,这个时候问题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政府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严格控制舆论,永远只报道改革的利好消息,把改革所带来的社会深层次问题一笔带过,或许在某种程度说是在加深潜在的社会矛盾。当然政府在这方面也做了不懈的努力,从三峡移民的政策和重视程度可以看出,但在具体的政策落实上就大相近廷,这时的问题就是政治体制的缺失问题,政策无法落实到基层,使改革积累的民怨,制造了社会矛盾,而《三峡好人》在这个时候的公映恰恰让大众看到了光彩背后的社会代价,所以说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写实电影,这是我要说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三峡好人的公映说明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长期的基于政治敏感的电影题材限制,随着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电影工业也随着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前进水平和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还相差甚远,随着像华娱兄弟这样的民营企业的进入,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了中国 电影市场的发展,从近几年的电影作品就可以看出。但是对于题材的严格控制,很大程度上把中国的电影定位在了娱乐性质上,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在削弱,因为解放后的战争题材电影对于当时的苦难阶段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而在现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已经不同,所以说基于目前的中国现状,中国电影的时代意义没有显现出来,这里面有体制的原因,社会认知和娱乐倾向的多方面原因,从山峡好人的票房就可以看的出来,中国的电影观众还是不成熟。
我要谈论的第三个问题,中国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这是改革带来的代价,而政府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将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话题,而贫富差距的继续拉大在社会矛盾上已经明显的显现出来。《三峡好人》就是一部反映中国地层弱势群体的生活,它具有它的时代意义,而弱势群体的现状确是血淋淋的,中国的三农问题几十年一定是中国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而三农问题的焦点一直是在利益的分配上,矛盾是深层次的,这几年的三农政策只是杯水车薪,背后更大的问题摆在了政府面前,中国的弱势群体实在是太苦了,他们享受不到改革的成果,而物价水平却在节节攀升,医疗卫生条件的不足,教育资源的稀缺,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在中国经济光环背后苟筵残喘,社会的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又加深了烙印,站在时代的前沿,历史的脚步会走向和谐还是又一个深渊,在政府面前或许就是一念之差。
作为中国农民为了生存,靠己之力,我们只能纵身跳进水深火热中,殊死一搏,因为时代造就了我们。
影片《三峡好人》观后感(三)
杨小A
看片子以前,心里一直在猜想三峡好人是怎样的人,他长什么样,性格是什么,为什么是好人……但是看完以后才明白,"三峡好人"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
一直很害怕看类似的文艺片,因为总在最迷惘的时候故事便结束了。
首先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演员韩三明的形象:他在被人欺诈或是粗暴对待的时候,都温和迟钝,但对于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却丝毫不肯动摇,眼神无辜却坚定,有特别的行动能力。
一男一女,一个是为了找回老婆,另一个是为了找到老公。本片延续贾樟柯一贯对故乡及底层的情感,讲述两段挽回和舍弃的爱情故事。三峡建了,奉节要拆;一个在建,一个在拆。没有人说拆就不该,建就理所当然。所以沈红的拆,与韩三明的建也正是这个非常时期的主旋律,人们被这个旋律所牵制着,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故事以及拆迁中的奉节是急剧变迁中的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烟,酒,茶,糖,分成四个联系的小节,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爱情而言,也反映了两代人的爱情。"荼"是沈红的写照,现代的年轻人不会想得太多,讲求的就是个味道,敢做敢为。"人一走茶就凉",何况一走就是两年。沈红真是为了找到老公,她早就下定了决心,这是难能可贵的。烟,酒,糖是韩三明的爱情写照也是更多平民的爱情的写照,就是那么现实那么不可改变。十六年前花了三千块钱换回了老婆,十六年后又用三万块钱再次把她买了回来。
"好人一生平安","上海滩"的手机铃声成了人物性格的代表。"两只蝴蝶","你是我的玫瑰花"使一个时代,平民特色反复出现。那些原滋原味的生活场景,那些处在急剧变化的城市,以及那里人们的生活就是那样的现实。
大家没有到过对方的故乡,在人民币的背面,他们互相自豪着家乡的美丽风光。
四川奉节县,是产生李白名诗《早发白帝城》的地方。"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工程使其成为一片废墟,即将也被淹没。
原先住在这里的人成为新的一代被动移民。他们失去了家园,也没有了故乡……
小马哥说:"好人一生平安?操,这年头奉节还有什么好人!"其实何止奉节,整个社会不都是这样吗?在现在这个崇尚"黄金"的时代,还有谁会关注"好人".无论是老实的韩三明,还是那一群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民工兄弟,他们都是好人。生活太难了,我们只能选择乐观,即使是身不由己,也要很大牌地笑笑。
电影中最高超的是导演自己在片中说了话,而且说得恬到好处。他的每一个镜头都倾注了精力,那些构思在电影中表现出来就成了导演的语言,比如UFO、标志建筑的升空、片末的走钢丝的人,即使是沈红同学的一句"狗日的"也是导演在说。那些恰到好处的文字注释,如烟、酒、荼、糖、努力、二期水位……这些都是导演在说话。他把人的思维紧紧地牵着,让人沉思。
电影真实得让人觉得可怕,我们都是影片最后那走钢索的人。
三峡好人观后感(四)
诗人西川敏感到影片在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故里的事情。"这个故里的每一块砖瓦、每一个噪音都是故里,每一句骂人的话都是故里。"的确,影片细致地展现了一个正在被拆迁的故里,它的被拆迁状态(废墟状态)触目惊心,但我总觉得这个被拆迁的故里缺少点什么?缺少什么呢?所谓故里即"某人在此出生并从小生活在此的地方".影片中的这个地方即"三峡",具体而言指奉节一带。影片中的故里缺少那在此出生并从小生活在此的"某人".也许,你可以说,韩三明的妻子和那些本地船工、拆迁工就是这个"某人",但他们与故里的关系,尤其是与正在被拆迁的故里的关系在影片中空缺(故事的两个主人公都是外乡人)。一个没有"故里人"在其中的"故里"乃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血肉、没有疼痛、没有历史、也没有现实的"风景"(影片中"故里"就不时向"风景"漂移),最多是一些没有切实所指的"空洞符号"(比如废墟)。作为"风景"与"空洞符号"的故里(三峡)乃是影片给我的故里,一个缺乏故里人之切身性的故里。至于西川谈到的故里则更像是诗人心里的故里,一个在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中虚构的、超历史的、类型化的、安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也没有什么可以的故里。影片中的夔门、江水、云彩、噪音、骂人的话等等在诗人心中唤起的是这个故里,他又把这个故里安在了影片中的三峡。所谓"诗意"便由此而来。
观众认为影片的中心主题是"变化",是大规模的、集体性的变迁。"各种各样的叙事要素围绕着变化而展开,故里正在消失,婚姻、邻里、亲朋的关系也在变异。"因其对社会变迁的展示和对这个世界变迁的思考,影片具有了"史诗的味道".汪晖的分析与西川的说法一样有启示性,但也有些过头和失当。影片的确展示了变迁,但并没有揭示、暗示这种变迁的意义,即缺乏对特定的社会性变迁的独到理解与思考。就该影片所说的大规模的、集体性的、社会性的变迁显然指的是"三峡移民事件".此一事件的确给巨大的人群带来了摧毁性的变化,因此,就此一事件来叙述大规模的、集体性的、社会性的变迁乃是影片获得史诗性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影片并没有真正进入这一事件,换句话说,影片没有写这一事件中移民的命运,移民只是一个背景,影片的主人公在此事件之外。如果说影片的主题是变化,那也只是与三峡移民没有直接关系的变化,因此是没有多大社会历史性意义的变化,比如影片中夫妻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背景完全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地方)。至于作为背景的拆迁废墟所暗示的变化因与移民之具体命运缺乏关联而成为空洞的符号。其实,正是由于缺乏对三峡移民事件给移民带来的变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这一现实事件之历史意义的独到思考,致使编剧者诚实地选择了"由外观看"而不是"由内揭示"的策略,这就在根本上放弃了史诗性的可能。对此,编剧贾樟柯说得很清楚:"在做的时候我跟副导演一起商量,我说我们要做一个这样的电影,因为我们是外来人,我们不可能像生活在当地的真的经受剧变的人民了解这个地方,我们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写这个地区。"
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写这个地区就注定了只能写这个地区表面的变化。三峡移民事件给移民带来的最为根本的变化是什么呢?是移民与故里的彻底分离。那曾经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骤然之间就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了。摩托仔指着江面说自己的家就被淹没在水底;旅店老板住进了桥洞;色衰的暗娼弃家只身前往广州;因公伤残的工人没有社会保障且只得服从大局迁往广东;活蹦乱跳的小马哥转眼间成了埋在拆迁废墟中的手机铃声;在拆迁中谋生的农民被迫离乡背井去远方找活路┅┅。这些白描式的镜头多少表达了底层民众在这一重大事件中的彷徨、无助与无奈,但仅仅是"表皮的略过",与三峡事件有关的现实深度也就停留于此,最后镜头又含混地指向了人生的荒诞与无常:一个划空而过的飞碟,一座纪念塔冲上云霄,一个人在空中走钢丝。"带着摄影机闯入这座即将消失的城市,看拆毁、爆炸、坍塌,在喧嚣的噪音和飞舞的尘土中",作为一个外来的旁观者,编剧感觉到并刻意想表达的是"即使在如此绝望的地方,生命本身都会绽放灿烂的颜色。"这种诗性信念我们非常熟悉,但如果根本就没有深入"如此绝望的地方",所谓生命"绽放灿烂的颜色"也只能是空洞的虚构,这就是《三峡好人》的故里诗意。
故里从来就被故里人相信是"自己的"地方,但在此移民事件中,故里断然成了"别人的"地方,故里人被命令放弃自己的地方。命令的不可抗拒性揭示了一个可怕的秘密:故里从来就不是自己的,因为自己没有主宰、保护它的权利。故里只是一个暂时被恩赐又随时可以被收回的地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才是故里人忘记了的生存真实与历史命运。所谓变化不就是这一不变命运的凸显与轮回吗?就此而言,那变化中的不变者才是变化的根源与命运,而对此命运的思考才具有史诗的力量。史诗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既是描绘社会历史性变化的"史",更是启示人思考变化之根由的"诗".《山峡好人》既没有深入描绘社会历史性变化,也没有启示人思考变化的根由,因此,谓之"史诗"就有些离谱了。
影片的现实主义品格是座谈者一致推崇的,对此,我基本赞同,但也有所保留。影片关注现实的意向与善的情怀非常珍贵,尤其是在"大片"逃离现实、背弃良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不过,影片给出的现实还缺乏足够的艺术力量,因为它没有成为启示观众深入理解现实的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作品中的现实都是符号性的,它表达着作者对现实的理解,也开启着观众对现实的理解。那种用"复杂性"、"模糊性"、"暧昧性"等等说法来搪塞在现实理解上的无能是不可取的。任何严肃的艺术都是理解现实和解释现实的方式,这也是艺术存在的根由之一。现实是一团乱麻,艺术是揭示其内在秩序的方式而不是进一步扭麻花的游戏;现实是一团浑水,艺术是将其澄明的方式而不是进一步搅浑水的把戏;现实有多种意义,艺术要扑捉那揭示真相的意义而不是真假不分照单全收。因此,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尽管这种理解和解释暗藏在对特定现实的虚构与描述中。
在《三峡好人》中有两大现实:其一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拆迁地的背景,比如废墟),其二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无关的现实(两个外来人的故事)。崔卫平说"废墟"才是这部影片的主角,这种说法触及到影片的一种关注或崔卫平本人的愿望,想让废墟成为主角,想关注由之象征的重大现实事件,可惜的是编剧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废墟并未成为主角,只能退为背景,主角仍是外来人的故事。对此,贾樟柯本人是诚实的,"当时我也很矛盾,是以一个在当地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感受这个故事,还是以外来人进入到这个现实里面展开讲,我后来觉得应该以一个诚实的视角进入,所以就采用了两个外来人来到这个地方,可能有很深入的介入,可能有表皮的略过。"贾樟柯在此说到的现实指就是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即崔卫平说的"废墟".那"在当地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显然是与废墟切身相关的人。对当地人来说,废墟般的现实具有切身性,对影片的两个外来主角而言,废墟般的现实则只有旁观性。由于缺乏对处身现实(移民事件)中的当地人(移民)之命运的了解与思考,编剧就不可能以当地人的视角进入当地的现实,不可能对这种视角中呈现的现实进行反思性表达。对编剧来说,选择外来人(看客)的视角显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遗憾,而非应当如此的选择。当然,进入现实的视角可以是多元的,但就重大现实事件之现实性的表达而言,"切身性视角"是最为"基本的视角",因为重大现实事件的现实性不是别的什么,而是它所导致的人的现实命运。由于缺乏这一"基本视角",影片所呈现的就只是有关"废墟"之外部观看的印象碎片,这种碎片能构成现实性和史诗性的要素吗?
"与三峡移民事件有关的现实"因背景化而虚掉了,"与三峡移民事件无关的现实"则因韩三明那朴素的善而落实(另一对夫妻的故事也只是一个陪衬)。这朴素的善是变化中的不变者,是小百姓生存现实的最后支撑,也是韩三明妻子未来的等待,这大概是影片中真正落实的现实与感人的要素。编剧所谓"有很深入的介入"的现实其实是他熟悉的后一种现实,那"可能有表皮的略过"的现实恰恰是他不熟悉的前一种现实。就后一种现实而言,它的确是"深描写实主义",就前一种现实而言,它则是一种"表皮现实主义"了。座谈者谈论的恰恰是前一种现实,所以有些言过其实。
从这两大现实的区分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剧者的优长与限度。早在《小武》中贾樟柯便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天赋:对俗常人生的素朴之善及其现实状态的超常敏感,对视听叙事之细节要素的简要运用,这一天赋在《三峡好人》中也有绝妙的表现,那就是对三明故事的叙述以及对废墟场景与噪音的细描;然而,当贾樟柯试图进入重大历史事件所导致的现实时,他的艺术限度就突出了。《三峡好人》之不如《小武》,就在于它把两种现实机械地拼凑在一起,尤其是把他不甚了解且缺乏深入理解的现实急就地拼接在他熟悉的现实上,使影片中的"现实"成了不伦不类的拼盘。
再看"好人".影片给我的"好人"似乎没有座谈者说的那么玄妙,他就是韩三明那样的人,那种始终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保有素朴之善的人。其实,三明之为"好人"在他所用的手机音乐"好人一路平安"中就有明确的暗示。写三明式的好人,以及这类好人的品质是贾樟柯的拿手好戏,也是他的艺术所具有的道德力量所在,甚至像"小武"那样坏在其外好在其中的人也是这类好人,至少是西川说的"不饱和的"好人。问题同样在于,将这样一个"好人"与"三峡"所象征的移民事件关联起来是否合适?三明式的好人是超然于特定的社会现实之外的,换句话说,不管你在什么样的社会时空中都可能见到这种好人,因此,他与三峡移民事件没有特殊的社会性关联。尽管三明式的好人有永恒的意义,就象最素朴的善具有永恒的价值一样,但那毕竟是一种社会性内涵稀薄的好人。在特定的社会境遇中,尤其是在重大的社会性事件中,"好人"具有复杂的社会性内涵。面对离乡背井的命运"顾全大局"是"好人";面对移民纠纷"让一步"是"好人";邻里有难"援之以手"是"好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好人";循规蹈矩,"遵纪守法"是"好人";世态炎凉"重情守义"是"好人"."好人"的社会性内涵会在重大的社会性事件中变得尖锐而充满悖论,因为你顾全的大局可能有问题,你在纠纷中让一步可能让不义进两步┅┅;你的"好人"之好就得打个问号。还有,在重大事件中,"好人"之"好"也在经受考验,一个日常好人可能会在重大事件中面目全非,"好人一路平安"的日常信念也可能遭到彻底的颠覆。因此,重大社会事件给严肃艺术提供的是这样一个契机:"好人现象"会成为反思个人生存和社会关系的入口,而不是一个预定的出口,这才是高品质艺术世界中的好人!一个与问号关联在一起的好人!
从以上分析可见,《三峡好人》中既没有作为移民事件之象征的三峡,也没有在此事件中的好人,因此,它多少有些文不对题。其实,影片的英文片名Still Life(《静物》)更像编剧要写的东西。正如编剧自己所言,他在"一批又一批劳动者"那"如静物般沉默无语的表情中"看出了"一种被我们忽略的现实",但可惜的是他没有深入这种现实,而是以外来者(两个主角)的眼光把这个现实处理成了旁观之背景。事实上,影片呈现的正是与这个背景没有必然关联的外来人的现实,而不是三峡的现实,更不是"静物"的现实。但编剧何以要"三峡"?而且还要《三峡好人》?我不知道答案。
也许,《小武》还是贾樟柯的一个高度,要超过它并不容易。当然,我更愿意将《三峡好人》看作超越《小武》的尝试,尽管它还不成功,但这种尝试很重要,因为它在向社会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掘进,更是在大片纷纷堕落的时刻持守艺术的基本责任与良知,因此,我非常认同座谈者的用心。不过,真要让贾樟柯的探索达到座谈者期许的高度,友情呵护固然重要,冷静的批评与苦口的良药也许更重要。
- 疯狂原始人观后感800字
- 雨人观后感
- 电影乱世佳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