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该如何定义呢?看完韩国电影《阳光姐妹淘》,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在想自己的青春是远远走去了,还是躲在身边哪个不知名的角落里,等待一声呼唤就猛然跑了出来。
在共青团的定义中,15岁至28岁的人是青年;在国家统计局的标准中,15岁至34岁的人为青年;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在2013年确定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
《阳光姐妹淘》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不该用年纪、皱纹和白发定义。或许,坐在补习班里暮气沉沉的孩子并不青春。明眸皓齿却整日以泪洗面的少女并不青春。我觉得,像屏幕上的娜美和春花那样,四十好几了,还能一起疯一起笑一起闹,一起流泪和淘气,面对死亡和病痛依然恶作剧,鼓起勇气把画像送给暗恋哥哥的中年妇女,很青春。
娜美是一个平常的家庭主妇,常被忙碌的丈夫忽略,被叛逆的女儿厌倦。看上去,她的日子如一杯凉白开,没有味道和波澜。但是,当她遇到了即将离世的闺蜜金花,找回了年少时“阳光”组合的成员,才重新回到自己也曾沸腾过、疯狂过的青春。
最近似乎格外流行这类青春怀旧电影。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致青春》,每一部都击中我们的内心和泪点。让我们发现,青春不是一个触碰不到、遥不可及的梦,而是随时随地可以在屏幕上、回忆里、现实中、泪水和欢笑中渐渐苏醒。
婴儿肥的面颊、女神身边的“电灯泡”、男生的绝缘体、容易害羞和脸红,娜美常常让我觉得似曾相识,仿佛看到十几岁的自己。(www.fwsir.Com)那时候,没有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生活简单到除了书本就是友谊,往往一点小事就觉得是地动山摇、天大的事情。像娜美一样,只是秀智一个爱答不理的目光,就让她纠结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直到疙瘩解开才豁然开朗。暗恋是最辛苦最甜蜜的部分。偷偷关注他的一切。为他一句话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想要偶遇,撞见了却脸红得一个晚上都在发烫。现在的孩子,一个私信、一秒钟的冲动就表白了吧,何必百转千回。以前觉得天塌地裂的几句话,现在未必看得那么重。漫漫人生磨钝了棱角,感情成了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不再那么追求完美、认真执着。觉得合则聚、不合则散,何必费神费力地苦苦挽留?
那些年的姐妹也各奔东西了,最要好的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一个在重庆。说过要环游世界的我,却留在了父母身边。当年因为考到重庆、想家而哭得稀里哗啦的莹,因为一段爱情远走他乡。命运总是出人意料,像万花筒永远猜不透它将怎样排列组合。回想起来,不是青春无悔,而是有太多的后悔。后悔没有更珍惜彼此、没有更多相聚和更多拥抱,后悔毕业那天滴酒不沾的自己没有像舍友那样喝个酩酊大醉,后悔没有在春天里多逃几节课去爬学校的后山,后悔搬家时丢了ta好远好远寄来的明信片。唯独不后悔对你说出心里的喜欢,可知那句话几乎耗尽了此生所有的勇气。
青春一直都在,假如你见到喜欢的人还会脸红,假如你的心里始终跳动着追逐美好的梦想,假如你身边还有一群能随时淘气的伙伴,假如你在夏天到来时还为一条新裙子而满心欢喜……就算到了80岁,也可以过青年节,只要你愿意。
- 纪录片《看见》观后感
- 电影《烛光之约》观后感
- 电影《阳光姐妹淘》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