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苏东坡传》有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苏东坡传》有感

  文/肖刚

  心似巳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    轼

  公元1100年,一生先后被贬谪八州的苏轼终于遇赦北还,结束了十余年的飘泊流离生涯。第二年,他游览金山寺,见到了寺中珍藏的自己十年前的画像,只见那时的他闲淡飘逸、意气风发,而今却巳是两鬓斑斑、垂垂老矣!岁月如斯,人世沧桑,他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用颤抖的手在画像上题下了这首感怀之作。仅仅两个月后,这位千古旷世奇才便溘然长逝,走完了他传奇而又充满坎坷的人生旅程!

  年轻时,他也曾怀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夙愿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治国理想,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也曾幻想着“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希望能实现其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是由于他耿介、宁折不弯的个性,使得朝中新旧两党都视他作敌人,排挤他、容不下他。乌台诗案成了他一生的重大转折点,从政治斗争的倾轧下死里逃生的他,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根本应付不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腥风血雨,从而明智地为自己选择了轻“官人”而重“诗人”的路子,为后世的人们捧出了一篇篇万古流传的诗文佳作。

  乌台诗案后,他被贬谪黄州。在友人的大力帮助下,他在郡城旧营地东面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并自号“东坡居士”,完成了由“官人”苏轼到“旷达文人”苏东坡的优雅转身和变型。此间,他创作出了大量优秀词作,写下了诸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样或是气势磅礴,或是超然旷达,或是孤独旁徨的优美词句。

  贬到蛮荒之地惠州后,他没有消沉颓废、怨天尤人,而是随遇而安、平静乐观,写下了“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清新诗句,俨然有了“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的味道。后来,只身陪伴他来到惠州、当初被他赞誉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爱妾王朝云病故,他悲伤地为她写下了“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夜雨倍思卿”的句子,并在惠州西湖修筑了“苏堤”以示纪念。

  第二次贬到更偏远的瘴疠之地儋州后,他巳是垂暮之年。面对如此变故与打击,他仍是云淡风轻、从容达观――“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他不计自己的苦难得失,仍一如既往地对国、对民抱着一片忠义仁爱之心。他在当地着书、办学、培养青年才俊,以无生的觉悟做着有生的事业。后来,他在儋州写下了《雨夜宿净行院》:“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他早巳看淡名利,清心淡泊,宁静致远,向往着那“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悠闲、隐逸生活。

  黄州、惠州、儋州,磨砺了苏轼,成就了东坡,让后世人们有幸观瞻到了一位诗词达人、旷世英才。正如他自己所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回首平生事,得失我自知。几度宦海浮沉,贬谪流离,身如浮萍飞絮、不系之舟;看取眉头鬓上,形容枯槁,心似秋空霁海、巳灰之木。不如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只是不知,凤凰山下的那朵芙蕖,是否依然开过尚盈盈?

  只是不知,霁雨初晴的望湖楼下,是否依然水如天碧?

  只是不知,水光潋滟的西子湖畔,是否依然可见当年那宛若清水芙蓉的倩影?

  肖刚,四川射洪太和二小教师 。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