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读后感
原创: zzb
一、图书信息
书名:皮格马利翁效应
作者:朱瑟琳・乔塞尔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
二、作者简介(来源百科)
朱瑟琳・乔塞尔森,着名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的得意门生,执业心理治疗师,密歇根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哈佛教育研究生院访问学者,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富尔莱特法案基金心理学教授。
三、总结
第一部分 人际关系中存在幻想
要理解幻想的产生,需要回顾婴儿早期认知世界的过程。刚出生的婴儿对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没有概念,连区分自己和外界事物都很困难。他有任何需求都可以从母亲那得到满足,所以婴儿知道有些东西可以给他带来安慰。20世纪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婴儿理解外在事物时会产生幻想,例如幻想泰迪熊是像母亲一样的存在,他从泰迪熊上找到安慰,对于成长阶段的婴儿,这是他认知外部事物的第一步,即在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之间建立一种连接。泰迪熊本是一件玩具,是婴儿幻想让它有了安慰自己的意义,这件玩具对婴儿来说变得跟妈妈一样重要。这种幻想技能,在人们成年后,会被无意识地用到人际关系中。因为感情的传递很多时候依靠非语言方式,所以人们对关系的理解经常靠猜。例如两个同事相见,互相问好,各自都会把一句早上好在心里翻译一遍,如他跟我说话是不是有点冷淡之类的,日常生活中是没有旁白的,所以可以看出人际交往中,人们情感层次虽然丰富,但往往靠猜,你读取别人的意图,判断你们关系的远近,进而决定下一步如何对待他。人们就是在不断幻想别人的心理,在幻想中搭建这个人的形象。虽然幻想是无意识的,但是否有倾向呢?作者认为是有的,而且他认为幻想的方向取决于你的需要,即你只会看到对方身上对你有意义的信息,你把过去的经验,现在的需求和未来的期待融合在一起,加工成你看人的滤镜。你会想象这个人是你希望或害怕的样子,然后用这层滤镜推测这个人心里的反应,想象他对你的反应代表什么含义。每个人的滤镜不同,这就造成同一个人的表现被解读为不同特质。你会把自己解读的这个人当成他真实的样子,他做的每件事你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出意义。一旦你为对方创造的形象定格了,这个形象会被反复印证,你会按照你那套解释的框架来分析这个人做的每件事,更加深你对他的判定,而这种幻想一旦建立起来,很难改变。人们不仅无意识地创造别人的影响,还会无意识创造别人的行为。
第二部分 人们会在彼此的需要中互相创造
这里需用一个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概念来解释,那就是投射认同。投射认同指人们会无意识地诱导别人,让这个人产生一种特定的行为。最早提出投射认同概念的人是心理学家克莱因,他认为,人在婴儿时期形成了与母亲的互动方式,这个方式逐渐固定下来后,人们在成年后会把它带到跟其他人的关系中。也就是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释放一些情感信号,诱导别人做出自己想要的反应。人们实际上是在强迫别人,扮演自己舞台上需要的角色。这种投射有几种方式:一是你可能引导别人做你接受不了的行为,然后再惩罚他人,你可以惩罚他人身上你最恨的东西,这样就不用惩罚自己了。二是你可能把优秀的特质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这个特质是你可以具备但还没具备的。三是你用自己身上的某种品质,召唤他人身上跟我们相似的东西,这个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潜质但为了增加亲近感,两人在一块会增强同质部分。四是你可能安排另一个体验你自己不想承受的痛苦。上面说的这四种投射方式都会改变别人的行为,但别人真的有那么容易被改变吗?作者的解释是每个人天生就有表现多种特质的潜能,但人们后天的经历会固化其中某些品质而抑制其他品质,但被抑制的品质并未消失,随着阅历增加,当个体遇到能够唤醒这些潜质的人后,个体就会重新构建自己。你能创造别人,意味着你也能被别人创造,你在别人眼中,跟你真实的自己不会完全一致。不同的人对角色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剧本都不一样,如果你的剧本需要一个敌人,你会发现你身边会出现一个总跟你作对的人;如果你需要扮演救世主,你就会创造出需要被拯救的人;如果你需要扮演被降服的人,你就会发现或创造一个独裁者出来。
第三部分 创造关系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现在我们知道双方的关系是通过互相扮演对方需要的角色来确立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风险,即在关系中,我们对一个人认识是片面的。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引拒值,指一个人可以被创造的程度。一个人后天会形成一些特质,与人相处中,人们会根据你身上的特质给你贴标签,我们身上都有标签,这些标签会强化人们对待你的方式,让你更容易被选中扮演固定的角色。用引拒值来解释就是你对这个角色的引拒值很强,一个人可能存在对多个角色的引拒值。人们经常犯一个错误,即认为关系是不可动摇的,当你按照自己的需求塑造他人时,你认为这个人永远是你印象中那样。这里面会出现几个问题:第一,这个人除了扮演你需要的角色,他也在其他舞台扮演其他角色,如果想要完全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整个舞台上全部的角色阵容,否则你会容易忽略他的其他方面。第二,你会只看到他的行为而忽略他的感受,因为人都有偷懒的想法,留心超出角色设定的信息会让你觉得是一种认知负担。第三,对方也在时刻变化,他可能也想尝试不同角色,这会给你们的关系带来变化。
※该文是本人收听完得到APP每天听本书栏目后的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