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再造一个沈大师?
――读《1984》和《乌合之众》有所思
横笛牧马
读《1984》
乔治・奥威尔的《1984》是一本反乌托邦的政治讽喻小说,以其精准的预言和缜密的逻辑震撼无数人,入选了“二十世纪百年百部最佳英语小说”。
《1984》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未来的某一天世界只由三大国统领,三国之间谁也不能打败谁,因此三国间形成了相对的稳定和独立。在国家不存在外部威胁,又具有绝对权力的情况下,如何统治人民,巩固统治地位便成为了每个国家的核心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政府而言自然人民的思想有罪、自由有罪、和平有罪、情感有罪……所以,只有人民愚蠢没有思想、安于奴役不知何为自由、时刻保持恐惧和仇恨、相互猜忌怀疑……这样的意识形态才是政治正确的。
那么,政府要如何培养这样“政治正确”的愚蠢公民呢?首先是篡改历史,因为“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只有三个国家且消息不互通,那么有绝对权力的国家自然可以编造过去和现在,世界只有这一种声音你无法分辨对错,甚至错误这个概念都不存在了。其次是统治思想,对民众洗脑,喊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制造“老大哥”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感觉,对全民进行监听监视,组建思想警察专门消除异端思想。最后是通过虚假的战争制造恐惧和仇恨,“战争”一方面可以消灭过剩的产品防止有闲人产生,也可以消灭边境附近可能知道真相的人民,更可以制造恐怖事件让人们仇恨“敌人”以此发泄民众多余的经力和弥补空虚的情感。
在这种极端荒诞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让某个人突然消失并清除他的所有痕迹,几天后甚至没有人知道他曾经存在过,政府甚至对一切都有最终解释权。它可以说黑是白,可以说“二加二等于五”,可以肆意屠戮并以正义之名……
读《乌合之众》
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群体心理研究性论着,偌大一本书其实只说了简单的几个群体特征:
1、即群体中的个人在智力上远低于独立的个人,群体中个人的个性被削弱。
2、群体主要受无意识的支配,不受逻辑思维思维或者理性的控制,但形象思维(想象力)更活跃,更情绪化。
3、群体中的个人会感觉得更有力量,更有发泄的本能,道德或理智的束缚降低。
4、群体更冲动、多变,更容受暗示,情绪经过相互传染而被极度放大,表现得单纯和夸张。
5、群体道德更偏执或保守,群体道德更高尚或低劣。
大概理论就这些,所以:勒庞只是问题的发现者,他只描述现象而无法解释本质,而弗洛伊德才是问题的解决者。不过根据这些群体特征,我们可以思考为何说思想要独立?为何闹市的抢劫无人过问而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却常有见义勇为者?为何网络上两年前叫着让六小龄童上春晚的人现在会一片倒的骂着他?为何不一样的声音可以“蹭到热点”?……
恰好上海流浪汉沈大师是当前热点,我也想想,如何利用这两本书的知识来蹭一下沈大师的热度。
如何再造一个沈大师?
我们先开个脑洞:要如何实现指鹿为马?
我认为首先是对方从来没有见过鹿或马,这样你说什么便相当于是下定义了。
如果对方已经知道鹿和马了呢?
那就找一百个人对他指鹿为马,再找假权威专家或者杜撰证明报告。但最重要的是阻断对方再认识马或者鹿的可能性,换言之,垄断。
再想:如何把一个凡人变为英雄或者恶魔,而他还是他自己。
我的方案是先把他“变为”恶魔,再为他洗清冤屈。这样他还是原来的他,在别人看来已然是非常人了。变为恶魔则相反,最好的例子就是翟天临翟博士了,他还是他,却因为自己把自己捧上了神坛又跌下神坛,现在的他已然千夫所指。
有了这些思考,我们进入再造一个沈大师的正题来。
很多人以为现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声,其实这是极大的错觉,能发声的往往是极少的大V,你看每天的微博热榜就知道了。
所以第一步,找几十个微博大V,同一天发布“名牌大学生沈XX抛弃貌美妻子和1岁女儿去拾荒流浪”,同时炒上热收榜至少5个小时,同时在百度发布相关新闻报道。找水军在大V下面渲染“沈XX禽兽不如”的气氛。这样通过调动观众好奇心吸引眼球,一旦人们看到就很难不对沈XX感兴趣,对事件关注和讨论就达到初步目的。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身边有三个人提到某一个名字,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不对这个名字感兴趣。
第二步任由舆论发酵,甚至带头编写沈XX出轨、是变态狂、家暴妻子等能拉动仇恨的文案,版本要有理有据且扑朔迷离。这样至少三天,当网友接受沈XX是魔鬼这个设定,产生仇恨便达到了目的。
群体中的人是最易受暗示,最易煽动的,热门话题下随处可见痛哭流涕的狂热爱国者、口诛笔伐的道德伟人。
接下来在舆论开始将冷却时,另外大V带头放出质疑,发现故事的漏洞。同时发掘沈XX身上的闪光点,比如爱唱歌、爱画画、爱跳舞、爱读书、爱书法……总之要有艺术的高雅。这样难免会有人想到他是为了艺术抛弃了生活,再用“现实版斯特里克兰德”为他宣传,重要的是要杜撰他获得某某国家级大奖,让权威来为他洗白,绝大多数人很难抵抗权威。这种情况下,网友一般会处于纠结徘徊的状态。
群体的一个特点是多变、情绪化,由于理性思维被压制,想象力活跃,因此情绪引导是最佳的煽动方式。
最后就是否定原来的妻女设定,让他本人发声:自己从未娶妻,也未有子女,流浪只是为了更好的艺术创作。
网友出于原先对他责骂的愧疚补偿心理,这时基本会一边倒的站在他一边。至此便完成了沈XX由平凡到恶魔再到英雄的转换。
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话语权垄断,乌合之众的网民其实对真实的沈XX不感兴趣,每个人在事件中都有自己现实的情感投射,或者说每个人都自己幻想了一个心里的“沈XX”,他们需要自我验证,而群体内情感最终总是要统一的,群体会自发消灭不一样的声音,让群体情感统一就需要极具话语权的大V引导,而垄断的话语权让事件一直在控制内。
最后声明,此文纯属理论假设,与真实的沈大师及事件毫无关系。
其实,人类有很多原始的本能,比如习惯被统治,我想任何三五个朋友一起,你也能找到其中一个心理上的“领导者”。其次是盲目从众本能,假想走在大街上,所有人都往一个地方看,你能控制住自己不看吗?还有就是群体中的个体有力量强大和不用负责任的错觉,一个实实在在的懦夫穿上军装在军队里可能表现得英勇异常,一个十足的恶人在正义的群体中也可能不自知的舍生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