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怎样分析诗歌?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怎样分析诗歌?

  ――读《如是解读作品》有感

  原创: 小鱼儿

  诗歌需不需要分析?答案是肯定的。虽然诗歌的抒情性决定了教学方式应以诵读为主,但诵读时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并非一件易事。当然,我们需要的分析,不是逐字逐句的碎碎念式的提问和解析;不是贴标签,人云亦云;也不是以意象的固定内涵作为工具来机械地解读诗词。

  何谓分析?孙绍振先生在《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中方法论部分指出,"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尚且不论诗歌内在的差异性或矛盾性,诗歌外在显示出来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也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歌外部的语言差异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一句为五言,后一句为六言。虽说古体诗常常不拘字数、韵脚的限制,但在短短四句诗中混以五言、六言,实属罕见。且这四句诗,若是要做到句式整齐,也实在太容易不过了,只需把后两句常人不太以之入诗的虚词去掉即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

  句式虽然整齐了,但是和之前相比,表达效果相差甚远。学生朗读了原诗和变形之后的诗,发现后两句有"之"和"而"时节奏明显要慢,语气也没有前一句那么强烈。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前"一"后",对比明显,否定副词"不见"感情强烈,前两句读起来紧张而急促,诗人登上古时燕昭王为招募贤士而修建的幽州台,联想到当时自己得不到重用的处境,对比燕昭王和武则天在用人上的差异,愤怒、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而"两个虚词不仅延长了音节,同时也拉长了诗人的思绪,延展了时间和空间,诗人身处的这个时空越是无限绵延,自己就越渺小有限。诗人对人生、宇宙、自我的思考,让这首诗有着千年的穿透力。

  这样的差异是由表及里的,通过"之"和"而",我们找到了分析诗歌的切入点,还原了诗人的情感逻辑,这是孙邵振先生提出的"还原法",此外,孙先生还提出"比较法",我们可以通过诗歌之间的横向比较,寻找诗歌分析的切入点。

  统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写到"报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里的"黄金台"就是《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为战国时期燕昭王招纳贤士而筑,故址位于进北京西南,故名"幽州台",又因燕昭王在此地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又名"黄金台".两位诗人在诗中都运用了"燕昭王纳贤士"这一典故,而选入诗的地名却不同。若是从这两个地名入手,细细琢磨,也能对这两首诗歌的大意有所把握。

  "幽州台"之"幽",与"天地之悠悠"之"幽"读音相同,陈子昂诗中"幽州台"这一核心意象,虽只在诗中标题上出现,但题中"幽"和"悠"的遥遥相应,更增加了诗歌绵长悠远的意境。"幽"有"昏暗""幽静"之义,"昏暗"不正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吗?"悠"本意是"思念",有"长久""久远"之义,由内心的不明、愤恨到对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天地之大而自我渺小的感慨,"幽静"之"幽",不更与"独怆然而涕下"之"独"一意相承吗?

  "报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句中为何用"黄金台"而非"幽州台"?诗人这样的选择是经过一番推敲的。在诗中,"黄金台"与前几联描写战场的"黑云""金鳞""秋色""燕脂""夜紫""红旗""霜重""玉龙"等浓重艳丽的色彩词语,一同将边塞风光和惨烈的战斗场面描摹得交相辉映,战士们的所向披靡、勇气和谋略俱佳的形象跃然纸上。

  战场上的拼杀是残酷的,李贺这般用浓艳的色彩描摹战场,似有歌颂战争的意味,这样的文学主题,不太常见。

  关键还在于最后一句,"黄金台"中的"黄金",看得见,摸得着,已成为君王和将士之间有形的联结,诗人似是在解答之前埋下的伏笔,又像是为我们补述着那一个个发生在君王和将士之间久远的故事,它让诗中这位燕昭王式的明君形象变得具体可感,不再是《登幽州台歌》中那样可望而不可及。明君和死士,让一场场残酷的战争充满了侠义和豪情。"士为知己者死",似乎才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的主题。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