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公民的诞生》有感
――第一幼儿园园长 温颖
《公民的诞生》以公民教育为主线,全面论述培养真正公民所进行的智能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以及劳动教育。什么是真正的公民?作者在本书中用了大篇幅阐述他的观点,那就是:真正的公民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其核心就是人的道德的形成。通过阅读并结合这些年来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公民诞生的过程就是立德树人的过程,也就是良好道德的形成过程。作为一名幼儿教育的管理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和践行:
一、责任感是良好道德形成的前提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必须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培养责任感是公民教育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 ,他引导孩子们对自己种植的果园负责、对教室的卫生负责、对自己的学业成绩负责等等,他的理念就是从小事做起,是培养责任感的最有效途径。只有小事做好了,才能上升到对社会、对祖国、对人民的负责 。这与南怀瑾先生提出教育要从“洒扫应对”做起的观点是统一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之后,他的那些自觉行为会渐渐内化成为品德,并在学习、做人、做事方面表现出来,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强调“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因此,我们特别注重一日活动的安排,从点滴入手,随机进行,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一是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核心素养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甚至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二是注重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所以要教育幼儿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等。三是注重培养良好的公德习惯。养成良好的公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这些在成人听起来事儿真是太小了,然而就是这些小事,又有多少成人能够做到?小事面前见责任,责任感的培养只能从小事做起。
二、劳动是良好道德形成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之所以在道德上会犯错 ,很大原因在于游手好闲 ,无事可做 。人类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劳动实践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培育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会使学生产生自豪感 ,激发崇高的精神 。从这个角度说,劳动就是道德形成的源泉。随着阅读本书,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劳动教育的价值。我们幼儿园更应提倡劳动教育,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摆放物品、收拾桌椅、清扫地面、种植蔬菜、饲养小动物等等,让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学会清洁、学会节俭、学会珍惜、学会自信、学会感恩等等,可见,劳动教育多么珍贵,它是良好道德形成的源泉。
三、心灵是良好道德形成的关键
道德教育的基础是道德信念,如何坚定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就是培育心灵。如何培育少年的心灵,在少年的心灵中培植起对于做坏事的免疫力?我认为:一是了解少年的心灵。只有成为少年儿童的知心人,才能真正了解他们。二是走进少年的心灵,用心灵塑造心灵。“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心灵塑造心灵,需要用生动的话语、鲜明的形象等努力去触及孩子的思想深处,从而引发心灵的震颤和思想共鸣。尤其是我们幼儿教育,更需要教师勤于学习,真正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善于观察,解读幼儿行为;深入思考,走进幼儿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公民的诞生”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责任感教育、劳动教育、心灵教育做起,定会收获真正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