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有道,平心而论
――读《好老师读心术》体会
城计头完小 李云叶
《好老师读心术》精选了39个中小学生心理案例,介绍了学生常见的六类心理问题。分别是学生学业心理、学生怀春心理、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生自我心理、学生人格心理以及学生异常心理。
那么对于小学生,尤其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学业、自我性格和人际交往更为重要。小学中年级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开始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认知活动的随意性目的性均有明显增长。
三四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有以下特点:1、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化比较明显。2、三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3、三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时间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4、三年级的学生情绪比较稳定,对情绪的调节,开始和某种道德规范相联系,同时情绪容易外露,且愿意依靠老师,由老师进行评价。5、与此同时,男女之间开始出现界线,男女生之间容易保持一定的距离。
面对中年级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马老师所倡导的老师的读心术,我认为在处理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时候,作为老师首先要做到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待他们理解并宽容他们的处事方式。不独立但追求独立,想长大却还未长大的他们,更需要的是我们的认同,当然这种认同必须是在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做出的正确的行为,只有认同了他们、了解了他们才有可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而不是一贯的要求他们如何做。他们的成长不是简单条条框框下的束缚,而是自我追求下的飞翔。
这本书为我们出示理论并结合现实案例进行讲解,使得这本书更具有实用性。那么在面对自我评价开始形成,但无意记忆还占绝对优势的小学三四年级学生时,就如书中所说,老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就更为突出了,学生的成才之路,不是总要与痛苦相伴,学生的成才之路一样可以与快乐同行,期待破茧成蝶,但也希望随风飘扬。帮助学生在成才之路上找到兴趣,并正确对待现实是每一位真正好老师理应做到的。
三四年级的学生自我认知力还不够,并且生于农村的孩子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态。在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中的第二课题目就是《美丽放大镜》,放大镜并不是要你扩大自己,而是让你能够学会抓住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去发扬,在对自己有优缺点的认知后,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而不是对自己的不足耿耿于怀。我们班里有一个孤儿,我以为他会因为自己的身世而不善言谈,所以处处小心,没见到他之前就想不在他面前提爸爸妈妈,不说一些敏感的字眼。可是,当我见到他,我发现,他的姑姑一定给了他一个很快乐的童年,虽然会犯错,但是他的笑容总是能让人忘记生气。孩子也不介意同学们日常聊天里提到爸爸妈妈,他会说起他的姑姑和奶奶。我们每个人或者每位老师应该教给学生的是去放大自己的快乐,而不是纠结于不足和缺憾,这样才能进步和成长。
读完这本书,看完这些案例结合班主任工作,我有了很多体会:
1、适当降低要求
对学生而言,过强的学习动机恰恰会降低学习效率,掌握好学习动机的倒"U"曲线规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破除偏执型期望引导学生学会将必须转化为希望或争取,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弹性就会少一些压力,反而会多一些动力。
2、给学生适当空间
"班主任"三个字一出口学生就会发怵,这三个字是严肃,严格的代表,其实我一直希望看到的教育结果是我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而不是简单的我要求你行动。但是长期的教育模式已经让学生产生了这样的心理,所以,老师要想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内心,还应该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因为"距离产生美".
3、学会向学生学习
回头想想自己的学生时代,都可以算得上一部奋斗史了,而如今呢?还有没有费尽心思的去研究知识点和学生了?再看看孩子们每天的学习、做题、写字,我们只有自愧不如的份儿,所以只要用心,结合合适的方法何愁我们无法与学生一起进步成长呢?
4、摘掉"帽子",学会无身份交流
班里有个问题学生,从三年级下学期到现在,似乎班里面所有捣乱的事都没离开过他,上课小动作,下课欺负学生……简直无处不在。"问题学生"的高帽、"班主任"的名号,这使得他在我身边或者我的课堂还算安生,可是一转眼就肆无忌惮起来,头疼的事更是屡禁不止!而我面对着他这个"问题学生",一听到告状就马上来气,久而久之,我发现他没有改变而我也是心累到极点。几个月前在与他家长面谈之后,我放下了"班主任"特有的偏见和他"问题学生"的头衔,再遇到问题时,心平气和地询问原因,采取用与其他学生一样的处理方法,慢慢的发现,似乎这个学生变化了不少,不再无所事事的乱找事。而且与家长沟通,在家里也稳当了不少。
从心出发,希望我与孩子们更亲,老师与学生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