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去哪儿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姜莹 机司青年
从2013年10月开始,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大众关注,各种媒体上热议不断。该节目融入的亲子关系、乡村生活、民间文化、明星效应等诸多要素,都切中了当代人的精神需求。而孩子的表现,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看点。如何对待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疑惑的,人们首先会想到一个字,爱。节目中,爸爸们所流露出的爱的意愿和爱的能力,无疑正是观众的普遍期待。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应该爱孩子,那一定就显得唐突。然而,在五百年前的欧洲,这个问题并不唐突,而且就是在这个问题的催逼下,儿童才被人们从人群中发现的。此话怎讲呢?这正是本文要推荐的《儿童的世纪》一书的内容。该书于1960年首先出版法文版,两年后即翻译成英文,作者是著名法国历史学家阿利埃斯,
如今,当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儿童"这个词时,不仅是标志一个生物意义上的年龄段,更常用的内涵是关于一种与成人相互隔离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儿童是被特殊对待的,和成人有着不同的世界。然而,阿利埃斯认为,在西方,16、17世纪以前,人们并没有把儿童当作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儿童一旦断奶,就会进入成人社会,与成人一起劳动、玩耍。在生活中,儿童被直接往成人的方向塑造,而不是单独建立一套对待的方式。阿利埃斯从4个世纪的绘画、日记、游戏、学校以及儿童的课程中,观察到了这些。
比如,在13世纪的一幅宗教画中,讲到耶稣将五饼二鱼化作许多饼和鱼让几千人吃饱的神迹,画上耶稣与门徒站在一位小人的两边,小人的个子只及耶稣和门徒的腰部,但是这个小人没有儿童的容貌和服饰特征,他被处理成了一个身材缩小的成人。
甚至直到1890年,在14到17岁之间的人口里,美国中学只招收了7%,而另外93%的人口和许多更加年幼的儿童一起从事着成人的劳动。一些儿童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在各大城市比比皆是。(见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试再举一例。女孩儿一旦脱离襁褓,要被包在用铁及鲸鱼骨支撑的紧身围腰及紧身胸衣里,以确保她们的身体被塑造成流行的成人体型。穿迷你型成人衣服,她们被期望符合标准成人女性体态及姿势,尤其要维持直立的姿势及缓慢、优雅的步态。被用来实现这些目标的装置经常导致女孩的身体扭曲或器官移位,有时甚至导致死亡。这里仅举一例。有位乔治・伊芙琳的市民,他的两岁女儿伊丽莎白于1665年死亡,医生告诉他,紧身围腰是她的致命伤,这东西阻碍了肺部成长;检查身体的外科医师说,她的胸骨凹陷得非常深,两根肋骨折断了,而紧身围腰对肺部的压力更造成呼吸困难及她的死亡。(见劳伦斯・斯通《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
这些都是儿童完全被当作成人来塑造和对待的例子。
阿利埃斯认为,当一种以对儿童的教育为中心的新型家庭形态发展起来后,父母才逐渐开始鼓励把成人和儿童分离开来。这种分离,又逐渐引发了对建立儿童式生活方式的热情,并最终形成了当今的儿童观。也就是说,把儿童从成人世界拯救出来的主要动力,来自教育。
阿利埃斯此书,引爆了学术界对儿童史的关注,一批相同论题的专著随之逐渐问世,围绕着阿利埃斯的论点,或批评,或赞赏。好奇的读者诸君,不妨也拿来对比着读一读。看到这些被历史学家展现出来的"童年"的过去,或许能启发我们去思考,"童年"的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法】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