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晚清最后十八年》读后感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朱业

  01

  像这种文史方面的读物,一般对我来说都是打发时间,休闲娱乐的另外一种方式,但是这本小说《晚清最后十八年》深深吸引着我,都说晚清时期的中国是一段屈辱史。我不这样认为,每一段历史都是一段宝贵的财富。有了以往的失败和错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才有我们今天繁荣昌盛的国家。经济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政治的落后。

  纵观历史,各朝各代都有反腐;放眼海外,腐败是个世界性难题。十八大以来,中国掀起的“习式反腐”却让世人眼前一亮。知名历史作家二月河说,当前的反腐势头可谓是“蛟龙愤怒,鱼鳖惊慌,春雷一击,震撼四野”,“现在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了反腐之于改革的重要性。但是晚清时期的“国家最高权力集团”并没有这种意识,当时两大利益集团,以光绪皇帝为中心的帝党集团和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的后党集团,为了权力,明争暗夺,各自为营。

  02

  晚清时期,日本一直虎视眈眈的看着清朝,如果想得到些什么,必定要先改变自己,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的成功,制度实现华丽转型,国家实行君主立宪,结束封国,跨入现代国家行列。更有甚者,日本著名学者福泽谕吉,在当时抛出了著名的“脱亚入欧论”。而此时,清朝“戊戌变法”熄火,整个版图继续在制度上落后。

  戊戌变法之所以会失败,在于后党的领导人物慈禧的内心深处是不愿意变法的,“维护社会稳定”才是她的第一需求,社会稳定,也就意味着权力的稳定,只要现有的权力平衡不被打破,她就能继续“垂帘听政”。也就是说,变法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彻底改变,还是利益集团之间为了平衡权力不得已做出的选择。这一点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清朝亡,日本兴,变法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通过中日战前对比,晚清积极进行的“洋务运动”促使国力大增,所建海军,北洋水师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书中对海战细节描写的相当细致,北洋主力军舰,即:“六镇八远一大康,超勇、扬威和操江。”而参战军舰即“八远”、超勇、扬威等12艘军舰,还外加鱼雷艇,典型的船坚利炮。而日本海军则摒弃坚船利炮原则,炮以速射为主,军舰以速度为先),却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被实力明显逊色于北洋水师的日本海军全歼。

  当时,清朝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而日本经济总量只有清朝的1/5;占世界总量比例,清朝为17.6%,日本为3.5%。坚船利炮,指的是硬实力;制度与人心,则是软实力。只有硬实力没有软实力,就是清朝被打败的关键。表面上的富强,只是虚弱的面具。

  03

  表面富强的清朝,并不能抵抗日本穷追不舍打击,最后清朝走向灭亡也是事出有因的。由于洋务运动的先天不足,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形成了官僚资本主义。在这场运动中,虽然口号是“自强”和“求富”,但仅仅是富了官僚集团,要想更好的变法,首先要对洋务运动进行深刻反思和真正的总结,改进洋务运动中的各种弊端,做好经济上的准备,实现全民富裕,才能更好的实施变法。真可谓:兴一利不如除一弊。有了经济上的充分准备还不是关键,要有政治上的觉悟。有前人分析,“清国的腐朽风气源于明末”,全民贪图金钱、享乐之事,丧失信仰和追求。最可怕的是,清国虽然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薄弱、民心涣散,想的不是如何改变,却是在“虚张声势”,塑造一个强国应有的形象。

  政治的腐败,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徒有强大的外表并不能抵抗住列强的入侵,唯有脚踏实地,实干兴邦,才是正道。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