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孙行者, 一个文学形象成就一部作品
原创: 王子鸣
诗云: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映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双耳过肩查又硬。
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中,那一个个幽默的文字间,流淌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儿童故事,也不仅仅是一首叙事诗,更是折射出吴先生思想的光芒,永为后人所传诵。
《西游记》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金蝉子陈玄奘唐三藏,一心向善又有些迂腐,胆小而又固执;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行者,本领高强又性情急躁,桀骜不驯又好于卖弄;好吃懒做的天篷元帅猪悟能八戒,坚毅不拔的卷帘大将沙悟净和尚,踏踏实实的白龙马……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当中,孙悟空行者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孙行者本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仙石中孕育成的石猴,他求知欲强,拜菩提祖师为师。真是个领悟性极高的悟空!他勤学苦练,练得一身好武艺。但他好于卖弄,最终离开祖师。他放荡不羁,大闹天空,最终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大唐的圣僧唐三藏救下了两界山下的他,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他便踏上了西天取经的艰程。
我欣赏孙悟空,欣赏他勇于降妖除魔,嫉恶如仇的精神。他是非分明,对于妖怪,从不手下留情。即使困难百阻,也绝不畏惧。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透美猴王》正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这一点。唐僧是非不辨,屡次要念《紧箍儿咒》,他却屡次"不听"师父劝,最终降伏了白骨精。若是遇到身外事,行者也是乐于助人。一路上,各村各家出现妖魔,即使师父没有落入妖魔手中,他也会除恶务尽,使天下太平。显然,他的本领不得不令我们啧啧赞叹。其实,《取经诗话》中的孙悟空本领仍然有限,而吴承恩的笔下,前七回就让孙行者做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表演,畅快淋漓的"大闹天宫",可见吴承恩先生对他也是喜爱的。
我欣赏孙悟空,欣赏他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气质。取经途中,唐僧总是走着走着便害怕有妖怪,让徒弟们"仔细仔细",然而"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孙大圣就从不害怕此类。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开篇,唐僧就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www.lieshai.com)恐有虎狼阻挡。"这么的,莲花洞之灾怎不会降临?"行者道:‘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这段体现了孙悟空"心无挂碍"的品质,是令人敬佩的。
我欣赏孙悟空,欣赏他幽默的语言。幽默的语言不仅是为了人发笑,更可化尴尬为自然,化困境为顺境。孙行者就是这样机智的大圣。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透美猴王》中,白骨精第二次戏唐玄奘,唐僧便是信了八戒的话,欲逐行者。怎知行者曰:"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明知唐僧不晓得什么《松箍儿咒》,却提起它,唐僧也就能留他一次,行者也能把尸魔杀死了。《西游记》中他幽默的语言数不胜数,这却也是吴承恩先生的一个写作风格,谁不喜欢呢?
孙行者象征着心,没有此心,取经就无法成功。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他固有缺点,但其瑕无法掩饰他璀璨的优点。故我欣赏这样的孙行者。
反复翻开《西游记》,我对孙行者感触颇深。有诗为证,诗曰:
"斗战胜佛孙行者,神通广大齐天圣。
魑魅魍魉从未畏,智勇双全持铁棍。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妙语连珠《西游记》,信定不移圣成真。"
2017年10月月度优秀作品,已入围大赛复赛评选名单。
泰州市姜堰励才外国语学校初一(22)班 王子鸣
指导老师: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