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静心陪伴,方显成效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静心陪伴,方显成效

  --《正面管教》读后感

  原创: 陶桂林

  温馨提示:《正面管教》为家庭教育读书会第3本读物,本篇约10000字,笔者理论联系实际,自我剖析,精准到位,值得借鉴!

  今天下午当女儿把这本书带给我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我:妈妈、这是你从翟老师那里拿的第二本书了,你看书的速度这么快,真的都读懂了吗?考试能考100分吗?额……我停顿了很久,回答她说:妈妈正在和你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妈妈想学习用更好的方式方法来和你相处。虽然妈妈不考试,但是妈妈一直在努力获取好的教育方法,你支持妈妈吗?她说:我喜欢你做在我旁边看书,不喜欢你玩手机。这就是我改变的开始,女儿喜欢的环境氛围。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的成长道路中,父母的方式一贯是采用惩罚,如果有了做得好的事情,父母也很少说出来,认为那是应该达到的标准,一旦做错了,会采用各种惩罚,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能记住这次教训,以致于很多时候活在担忧中,做事的出发点往往容易站在对与错、好与坏之间衡量,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身,一旦知道这事情做错了,总想着怎么减轻自己的责任或者害怕被发现,形成做事很被动的个性,很多时候总是希望别人来告诉我这个事情怎么做,现在看来,我是在有意地规避风险。现在对女儿也是一样,做错事打手心,面壁思过,惩罚她,下次她还会重复犯错,而正面管教的方法旨在解决或改善问题,把焦点放在问题本身,而不是负面情绪上。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和她们的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和善、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首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用和善的语言去跟孩子沟通,不惩罚不说教,而是问一些启发性语言,使孩子积极的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其次,全面分析怎样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想办法鼓励孩子,采取有效的鼓励方式。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如何去面对,去解决错误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持统一态度,搁在以前,女儿犯错误了,我会让她第一时间道歉,深刻反省,告知她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只要犯了错误,就应该获得惩罚,以示惩戒。读完这一章节让我知道,这样教育女儿的后果是不能犯错误,如果犯错误了要想办法推卸责任、为自己辩解,或者撒谎不承认自己犯过错误。但是,如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情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每次犯错都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孩子只有感觉好才能做的好,所以,相信孩子,给孩子理解和尊重,教孩子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才会更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是需要赞扬和奖励,认为这是对她学习的一种认可一种肯定,殊不知鼓励才能教会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做正确事的能力。对孩子有信心且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带两个小朋友去放风筝,之前有提过,女儿从小生活吃穿都是奶奶一手包办,所以动手能力差,朋友家的小孩通过和妈妈合作很快把风筝放飞,刚开始女儿看到她们的风筝放飞了,着急了,一个劲的说:妈妈你就不能快一点吗?我当时也生气了:你自己动手能力差,笨的要命,要放风筝,自己弄不好却怪妈妈的速度慢,真的不想和你合作任何事情。那一刻她哭了,说我不相信她,对她没有信心,今天读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这件事。那一刻我把对女儿的尊重放在了哪里?对女儿的信任又放在了哪里?信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父母对她的爱,尊重和信任。女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妈妈你相信我吗?我的回答永远都是:妈妈相信你!只要努力了,坚持了,不管结果怎样?你都会成为那个你最棒的自己。

  爱哭这个词语基本可以说在女儿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语气重了她会哭,玩具整理不好她会哭,摔跤了她会哭,作业写不好她会哭,考试没考好她也会哭。所以一直以来只要看到她哭,我就会莫名的烦躁,我对她说:妈妈只允许你在受了委屈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哭,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鼻子,就立刻给我停止,擦干眼泪,你就不能勇敢坚强一点吗?现在看来是我忽略了她的感受,缺少倾听,就像文章中说的有些孩子天生敏感,这也许是她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我更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倾听并帮助她处理这些感受。不管是《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还是《正面管教》给我感触最深也最记忆深刻的词语:倾听,沟通、尊重、合作。最初我对合作的理解也是"按照我说的做""要听妈妈的话"等,当女儿说"不"或拒绝,我就会认为她不合作。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会有自己的想法,分析既浅显易懂而又非常透彻、非常深刻,可谓触及灵魂,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深处。它让我真正地懂得了,为什么我过去的很多做法、想法是错误的;更让我清楚地知道了,我今后应该怎样做,才会对孩子、对自己都更好。

  今天早上当我还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女儿抱着她的闹钟站在我的床前喊我:妈妈,你昨晚回来没看到我给你留的纸条和送你的礼物吗?睡眼惺忪的说:妈妈没看到啊?你放在了哪里?然后女儿嘟囔着小嘴什么也没说就去刷牙了。因为女儿自从上一年级以后她就独自一人睡觉了,所以看到这里我也是有感而发,我和女儿的分床还算顺利,刚开始她要求我陪她睡一个星期,晚上陪她聊天,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晚上到家女儿已经入睡,她就养成了偶尔给我写纸条的习惯,开始她会分享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也都是一些在大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所以时间一长,她偶尔写而我却不是很用心的去看了,有时甚至会忘记看。如果搁在以前我肯定会说:你放那儿吧,妈妈会看的,敷衍解决。今天早上就在那一刻,师傅的话仿佛在耳边萦绕,缺少实际行动,缺少改变,学再多不运用到实践中去,都没用。我立刻起床跑去卫生间,女儿刚刷完牙,我蹲在她旁边深深的拥抱了她,我跟她说:妈妈昨晚回来已经很晚了,而且妈妈这几天颈椎疼,回来洗漱完就休息了,没注意到你的纸条和礼物,妈妈很抱歉!女儿用她的小手在我的肩膀上轻轻的捶着,问我这样是不是好一点了!过一会她拿来了纸条和剪好的花瓣纸(礼物),纸条上写了:妈妈今晚我又背了两首古诗,还剩四首我就背完了,你放心吧!我肯定能背完,我想等你回来睡觉。再看着眼前的花瓣纸,那一刻我只想静静的抱着她,什么也不想去想。

  对于"顶嘴"我家很少会跟我顶嘴,偶尔会有的"哼"这样的词语会出现在她嘴里,可是我从来都不给她机会,我会咯吱她,就会边开玩笑的说:再"哼"我就咯吱你,多咯吱几下她也没了脾气,我也会比较轻松。电子产品我觉得还是家庭环境占主要因素,在女儿没有查出有散光之前,也是在没有入小学之前,我基本不会很控制她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入小学之前我们开了家庭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关于观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内容,同时也争取了女儿的意见,这项计划几乎是成功的。

  对于女儿发脾气我一向采取的方式都是置之不理,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脾气,她需要有一个发泄的过程,我相信她最终能处理好自己的感受,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是给出正确的信息,帮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上周末女儿去学画画,因为画板没有找到,在家发脾气,方爸爸当时应该有劝说她,无效,方爸爸也生气了,因为我在上班,女儿打电话给我,在电话里大哭,说找不到画板,我说:那你让爸爸先送你去画室看看有没有丢在画室,我就听到方爸爸说:要去自己去,自己看看时间都几点了。无可避免大人也会有脾气。在这里就证明了女儿和方爸爸缺少沟通技巧,方爸爸没有兴趣知道孩子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女儿的内心是害怕的,害怕老师的批评,害怕自己丢了画板妈妈会责骂。我再打电话过去的时候方爸爸已经把她送去了画室,画板丢在了老师那里,晚上我回到家,告诉她:妈妈不喜欢你遇到事情不想办法,就乱发脾气,可以把你的感受告诉爸爸,让他帮助你,因为发脾气和哭没有任何效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看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感悟到:教育是需要耐心,需要大人一点点先成长起来。

  房间脏乱的问题几乎在我家是没有的,我跟女儿的约定:管理好自己的书桌,每晚写完作业后,准备好第二天上课的书,书桌整理干净,如果发现脏乱差,我就扔掉书桌上的东西,可能是我一直坚持这样做,中间也扔过她的东西,所以保持的都还不错。

  分离焦虑,有时候当我们独自面对一些人和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感到紧张和焦虑,更何况孩子,我是一个所谓"儿女心"很重的人,总认为女儿离不开我,单位的外地培训学习我不参加,单位的旅游我不参加,只想尽可能的多一点时间去陪伴她。女儿的适应能力还是不错的,记得我刚到班级去晨读的时候,女儿在路上鼓励我说:妈妈!你放轻松,不要紧张,多来我们班几次就好了。我们都应该给自己给孩子时间和耐心,一点一点的来实现这种过渡。

  过度保护、溺爱和解救这一篇里的一句话:你越是试图干涉、管得太细,孩子就越容易丧失信心并失去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因为女儿从小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是奶奶在照顾,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女儿对奶奶的依赖性是很大的,所以她从小就缺乏独立自理能力,因为我们把她的事情全部给做了,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家长都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一个机会,多鼓励,在错误中学习成长。害羞、又再一次提到了给孩子贴标签,"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贴标签给我的触动最大,以前我总爱给女儿贴上"她内向、她害羞、她不行、她不会"等一系列的标签,今天看到这里,我更应该好好去检讨自己,我随意式的标签可能会宣判她一辈子就是一个害羞、内向、没用的人。也许就像文章中所述:内向是有些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接受并给予尊重,理解你的孩子,并且相信她在准备好后会加入进来,撕掉你贴在她身上的"害羞"标签。

  家务活,我自己就不是一个好的榜样,婆婆一直照顾着我们的生活起居,大小事都独揽包办,慢慢的我也就很少伸手去做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我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今天读到这里也让我想起昨日母亲节,女儿帮忙和我一起叠衣服并且把所有衣服分类摆放好,做完以后她高兴的问我:妈妈我是不是很棒,其实我还可以做更多的事,看着她额头的汗水和开心的表情,让我知道她长大了,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很多事情了,并且可以做的那样认真,通过家务劳动,我觉得既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也能让她明白做家务的辛苦,摆脱依赖意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家庭的融洽关系。

  还记得这学期刚开学没多久,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女儿洗好小手坐在餐桌前,迟迟没有动筷子,我就顺手夹了她爱吃的菜放到她的碗里,她看着我说:妈妈你都这么大了,难道没学过餐桌礼仪吗?我惊讶的看着她,她继续说:翟老师教我们吃饭的时候要注重餐桌礼仪,长辈没有动筷子夹菜之前,我们就不可以先动筷子,还是等奶奶从厨房出来后,她先夹了菜我们再吃。那一刻我还是比较羞愧的,一直以来对于餐桌礼仪从来没有列入我的教育名单内,女儿消化系统差,容易积食,但是奶奶总希望她能多吃一点,给她盛饭比较多,可是她经常吃不掉,总会剩饭,奶奶又会唠叨她浪费粮食,女儿的抱怨,奶奶的唠叨,愈演愈烈,女儿那一刻的餐桌礼仪着实让我惊醒了,教育不仅仅要教她如何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可忽视。再就是就寝时的烦恼,我家以前就寝时最大的烦恼就是:说好每晚读三节选的故事,她总是会在爸爸读完故事以后,继续要求再读一节,甚至于连续要求再多读一节,爸爸总会一本正经的跟她说:我们约定好今晚就读这么多的,时间不早了,你需要睡觉了,然后关灯让她入睡。女儿也总是会愤愤不平的说:难道多读书不是好事吗?哼…爸爸真懒。此时女儿的角度是认为爸爸偷懒不愿意再多和她多看一节故事,可是爸爸的出发点是觉得既然约定好的时间,就应该彼此遵守。爸爸是一个控制型家长,缺少和女儿的互动,沟通,更缺少倾听,虽然属于坚定型却缺乏和善。恐惧、应该是每一位父母都会有吧,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绑架、拐卖、失踪儿童屡见不鲜,我也会时常口头教女儿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该如何去处理,却缺少让她自己去实践的处理一些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和建议给了我很好的启示。

  恐惧(孩子们)又再一次的提到了倾听、认可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找到减轻恐惧的方法,鼓励孩子将困难分成一个个小步骤来解决。其实我真的没有想过孩子们的恐惧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方法来化解。女儿恐惧打针、恐惧拔牙、恐惧看作战片,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女儿在看电视《中国诗词大会2》刚结束,爸爸就顺手调至作战片,女儿捂住眼睛大叫,我害怕,不敢看,爸爸当时还嘲笑她"胆小鬼",今天看到这里明白了我们都不应该嘲笑或评判孩子的恐惧,尽量的去安慰她并和他一起尝试减少恐惧的方法。在学钢琴、舞蹈、运动和其他活动这一章节里我就属于典型的控制型家长,起初女儿在幼儿园的时候学围棋一直都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幼儿园结束该上小学了,我跟她深谈了一次,其实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给她发表意见和想法的权利,停掉了她的围棋,为此她埋冤了我很久,坚持让她学琴学画画。现在想想我当时并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没有认真想过对女儿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我家我从来没有给过女儿零花钱,需要什么一般都是我给她买,爷爷有时候会在她学习成绩不错的情况下奖励她钱,可能是她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可能是舍不得花自己钱,所以她从来没有拿出来用过,还是要杜绝爷爷这种用钱来奖励学习的做法,要合理的给她适当的零花钱,教她正确运用和管理金钱,列一份愿望清单,通过存储零花钱去购买。旅行,这一点女儿表现还是不错的,因为她有自己的旅行箱,所以她每次出去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自己收拾,当然适当的提醒也是必需要有的。

  我闺蜜家的女儿刚好跟方若琳年龄相仿,从小一块长大,一起哭一起笑的日子是常有的,偶尔不见面会想,见面了又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去争吵,方若琳实属那种傻大个型的,不拘小节,闺蜜的女儿要精明一点,小心思多一点,以前她俩只要争吵,朋友的女儿就会大哭,说一大堆方若琳的不是,我家只会含着眼泪委屈的看着我,那一刻我就是文章中的拯救者,寻找她俩都能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她俩和好如初。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偶尔的小矛盾还是会有,但!我已经很少去充当拯救者了,女儿慢慢在成长,她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去处理自己生活中的痛苦经历,她应该学会承担责任,作出改变。

  汽车里的烦恼,我应该反思、应该检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一直给她坐安全座椅,慢慢的她长大了,我拿掉了安全座椅,她就是坐副驾驶位置我也会经常忘记喊她系安全带,所以她这方面的意识很差,关键问题是出在我身上的,缺乏言传身教,缺少安全意识,所以乘车方面的安全意识还有待加强。至于乘车的旅途中方若琳也有过抱怨,时间太长,太无聊,我的处理还是很不错的,她很喜欢看脑筋急转弯,喜欢听歌,所以我把方爸爸的车上长期备有脑筋急转弯和下载一些她喜欢的歌曲,短小而充满乐趣的脑筋急转弯经常会让我和女儿捧腹大笑。

  教育真的是需要时间去学习去实践,我发现女儿经常的一句"等一会儿"现在很少有了,以前只要喊她去干嘛的时候,她总会给你来一句:等一会儿。自从开始读书后,我改变了和她讲话的方式方法,比较重要的事情我都会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而坚定的去说,顺势地拥抱也是少不了的,对于孩子而言你做到了可以倾听她的想法、尊重她的行为、她感受到了,她就会去改变,去合作。

  撒谎或编造,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说谎,有善意的、有无奈的。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诚实的美德。有一次是快考试了,我让方若琳在家做练习题,等我下班回去检查的时候发现有几题她是抄了参考答案的,我把她叫到我旁边尽量压制自己愤怒的情绪,拉着她的手问:今天有不会做的题吗?她声音很小的说:没有,而且我都检查过了。那一刻我愤怒的情绪真的快爆发了,我在心里反复的问自己女儿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说谎了,我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决定寻找她撒谎的原因,帮助女儿矫正。当我静静的倾听着她跟我讲述是因为我给她布置的课外作业太多,她无法完成时才去抄了答案。我庆幸自己没有去发脾气,但是,还是罚她去错题本上抄题了!女儿虽小,也要让她知道不能遮掩自己的错误,要养成知错、认错、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从大班开始的暑假,我和女儿都会制定一个我俩彼此都能接受的暑期计划,主要内容就是每天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看课外书、什么时间玩游戏看电视,每周星期几去兴趣班等等…都会规划好,她同意了也就可以很好的去执行了。我一直认为太顺从的孩子是没有自己思想的,是为了父母而活的,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其实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以至于现在,我妈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的任何不顺从都变成不知好歹,不孝顺,你要是去反驳他们,他们可能会说:你长大了,翅膀硬了".难道孝顺就一定要顺从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爱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中出现了脏话,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就无可厚非了。如果父母们可以管住自己的嘴不说粗话,孩子没有模仿对象也就不太容易讲脏话了。虽然我们很难改变社会大环境,但完全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的家庭环境,女儿偶尔也会说粗话,特别是对待爷爷奶奶不礼貌。后来,每当她说话不注意时,我就很严肃地对她说:‘这句话我不能接受,没有礼貌,缺乏对别人的尊重,如果妈妈用这样的话语针对你,你的内心会舒服吗?换个词再说一遍!’慢慢地,女儿就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了。

  死亡和悲伤,这方面我不善于处理,我本就是一个有了悲伤情绪后很难平复的人,幼儿园的时候女儿养了很久的兔子走了,她哭的很伤心,问我为什么兔子会死?小区搭建灵堂,她也会问我:人为什么会死?经过查询一些资料后,我是这样答复女儿的: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小草到冬天就会枯死;冬天树上的树叶是要掉光的。有时候我会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有意回避。但,我知道我必需遵守一个原则,不能脱离事实,否则很难让女儿再相信我。

  拖延,在女儿学习和做作业中很少会出现拖延的现象,她也能自己很合理的去安排时间,当然这跟我和她制定的学习计划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但在生活方面女儿还是有欠缺的,尤其当奶奶喊她去做什么的时候,她的那一句"等一会儿",时常会出现,这也许就像文中所说:女儿会觉得奶奶是在对她发号施令,并期待她按奶奶说的去做,没有给她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所以尊重她们,和她们一起参与制订计划,她们会更愿意做事情。

  外出工作,我一直对方若琳是有内疚感的,曾经的无数次晚上等我回家陪她睡觉聊天,最后等睡着了,那一刻我心里是满满的歉疚感,觉得孩子成长的太快,还没来得及陪伴,她就已经长大。不过我发现没有我的陪伴,她可以自己独立去读题,写作业,独立思考,若我在旁边她就会有过多的依赖,不会的题不思考就来问我。所以这也是给她机会让她去独立学习、独立成长。"做父母只是你众多身份中的一个方面"这一句话算是对我的一种宽慰吧!玩具和整洁、这一方面方若琳的进步还是有的,我以前总是不停的跟在后面喊,跟在后面收拾,我发现我真的快累死了,快疯了。我就采取了自己玩的玩具自己收拾,否则等我收拾的结果就是扔掉,不允许再买,如果自己完成不了,妈妈可以提供帮助,虽然方法有点极端,效果还是可以的,在整理的过程中表扬是不可缺少的。

  "我的孩子总是抱怨无聊,想让我放下所有事情去跟玩".我也是经常没有办法处理,方若琳也是如此,有时在陪她排解无聊的时候却往往敷衍了事,心不在焉,或许我也可以试一下和她一起列出"当我无聊时可以做的事情"清单,让她学会找事情来做。

  学校里的问题,还记得上学期方若琳的同桌一个小男孩,由于上课总在她脖子里挠痒痒,导致她没有办法专心听课,她回来跟我讲了几次,我让她自己去处理,毕竟刚入小学,很多孩子还停留在幼儿园的生活模式里,可是女儿并没有去处理,直到有一次我看到她的衬衫被剪坏(美术课都会带小剪刀)。才知女儿曾经对我寻求过帮助,我却没有给她任何解决问题的建议,我认真的倾听女儿陈述了整个过程,并帮助她一起去解决问题,我负责去和家长沟通,女儿则在我的鼓励下去和她的同桌沟通解决问题。此后虽然偶尔还会有小摩擦,但!女儿告诉我小事情她会努力的去尝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喊妈妈帮忙。我很欣慰,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鼓励她、相信她是必不可少的。

  性虐待,孩子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很多危险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更要让孩子知道不能随便的暴露出自己的隐私位置,不要让别人碰自己的身体,让孩子从小就知道隐私和自我保护。

  养育方式的差异、家庭成员太多总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会有分歧,也会有争论,总觉的自己的养育方式是对的,因为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带孩子,你一句标准,他一句标准,没有统一标准。有时候因为女儿达不到自己心里期望的样子而心累。"非对即错的思维方式"其实方爸爸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他一直很尊重我的养育方式,也会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提供给我一些参考意见,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句话:养育孩子和教育孩子是不一样的,养育重视的是"养",教育重视的则是"教",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去学习。

  最近很奇怪,很多想表达的,想写的,却无从下笔……

  1.要求过多,我不是一个女儿提任何要求我都会去满足她的人,但是,如果我认为她所提的要求在正常范围内的,我能接受的并且合理的,我都会去满足她。可有些东西我认为她是不需要的,我也会很肯定的去拒绝她,也出现过她向我提要求,我可以满足她,但,不是马上、立刻,而是要达到我所制定的目标才可以。我缺少倾听她所提的要求源于什么?她为什么会提这种要求?我觉得文章中的建议是可以很好的去采纳的,给孩子提供一个有限制的选择,帮助她们并且和孩子像一个团队一样的合作去解决她的要求。也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好的实施方案,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她的要求。就像师傅跟我说过给她贴上"你能行,我对你有信心"等类似于这样好的标签。通过经常的去贴正面的标签,固化她的思想,让她相信她自己没问题,她有这个能力。在她通过实践去操作并且顺利完成了她所要求的事情时,那么她所得到的结果也许将是她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所以不要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做出让步。

  2、咬人,这也是我和女儿生活中从未出现过的。

  3、滥用药物:也是在现在的生活中不曾接触过的,但、通过阅读这一节,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有效的引导孩子远离毒品!爱护生命。

  幼儿园和日间照料中心,当方若琳到了入幼儿园的时候,我也是充满各种的担忧和不放心,网络媒体曝光一些幼儿园羞辱或不尊重及体罚孩子的报道历历在目。可是孩子需要成长,需要独立。于是我在住家周边考察了几家幼儿园,从口碑、环境、及幼儿园各项特色课程反复斟酌考虑,最后确定下来后还是女儿的一句话:她说她喜欢这个幼儿园的颜色和老师的笑容。我选择尊重她。入园前期并不顺利,女儿的哭泣撕碎了我的心,我反复跟自己说相信她会适应的,一切都会顺利的。小孩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结交了好朋友,每天都过的很开心,两位老师也是尽心尽责。

  早晨的问题,上学的早上,起床这个过程是方若琳最大的的难题,每次闹铃响了以后,最少要在床上磨蹭5分钟才起来。可是我现在有一招很管用,就是语文课本16课《一分钟》文章中的主人翁元元因为迟起床一分钟错过了公交车,到校迟到了20分钟,元元非常后悔。我跟女儿说难道你想和元元一样吗?因为想多睡一分钟而迟到吗?收到成效,虽然说她不会在闹铃响起的时候就马上起床,但是也不会懒在那里不动了,会跟我说两句话然后起床,有一点点进步就是好的。

  注意力缺乏症: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注意力的专注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来得到完善的,就像书中所提到的,每个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一样,精力旺盛程度不一样。方若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不管是看电视也好,看绘本也罢,哪怕是在玩玩具,你跟她讲话或者喊她,她总是跟没听见一样,那个阶段我总认为她不礼貌,别人在和她说话的时候她假装没听见,总会不停的去教育她。这里面其实包含了:我说的太多,观察的却太少,没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她的专注力。其实那个阶段正是锻炼她专注力的时候,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多观察,多给她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去打扰她。等她愿意跟我分享成果时给予我对她的鼓励和她专注力的肯定。我在校门口接送孩子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或当者孩子的面和其它家长说:她(他)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类似的标签。其实我以前也有过,自从读《非暴力沟通亲子篇》以后我已经渐渐的开始撕掉我曾经贴在方若琳身上的负面标签了。

  "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孩子的性格缺陷"多么深刻的一句话,我相信很多家长都应该自省。不要在孩子之间相互比较,这也是我偶尔会范的错误。我们家长更应该做到,避免使用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语言如:对孩子的责备、辱骂。不要将孩子的过错进行累加,只谈眼前,不翻旧帐。来维护孩子及我们家长都应有的那一份自尊。

  今天下午当女儿把这本书带给我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我:妈妈、这是你从翟老师那里拿的第二本书了,你看书的速度这么快,真的都读懂了吗?考试能考100分吗?额……我停顿了很久,回答她说:妈妈正在和你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妈妈想学习用更好的方式方法来和你相处。虽然妈妈不考试,但是妈妈一直在努力获取好的教育方法,你支持妈妈吗?她说:我喜欢你做在我旁边看书,不喜欢你玩手机。这就是我改变的开始,女儿喜欢的环境氛围。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的成长道路中,父母的方式一贯是采用惩罚,如果有了做得好的事情,父母也很少说出来,认为那是应该达到的标准,一旦做错了,会采用各种惩罚,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能记住这次教训,以致于很多时候活在担忧中,做事的出发点往往容易站在对与错、好与坏之间衡量,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身,一旦知道这事情做错了,总想着怎么减轻自己的责任或者害怕被发现,形成做事很被动的个性,很多时候总是希望别人来告诉我这个事情怎么做,现在看来,我是在有意地规避风险。现在对女儿也是一样,做错事打手心,面壁思过,惩罚她,下次她还会重复犯错,而正面管教的方法旨在解决或改善问题,把焦点放在问题本身,而不是负面情绪上。要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和她们的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和善、合作、分担责任、相互尊重。首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用和善的语言去跟孩子沟通,不惩罚不说教,而是问一些启发性语言,使孩子积极的解决问题,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其次,全面分析怎样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想办法鼓励孩子,采取有效的鼓励方式。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如何去面对,去解决错误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持统一态度,搁在以前,女儿犯错误了,我会让她第一时间道歉,深刻反省,告知她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只要犯了错误,就应该获得惩罚,以示惩戒。读完这一章节让我知道,这样教育女儿的后果是不能犯错误,如果犯错误了要想办法推卸责任、为自己辩解,或者撒谎不承认自己犯过错误。但是,如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情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每次犯错都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孩子只有感觉好才能做的好,所以,相信孩子,给孩子理解和尊重,教孩子关注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才会更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是需要赞扬和奖励,认为这是对她学习的一种认可一种肯定,殊不知鼓励才能教会孩子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做正确事的能力。对孩子有信心且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带两个小朋友去放风筝,之前有提过,女儿从小生活吃穿都是奶奶一手包办,所以动手能力差,朋友家的小孩通过和妈妈合作很快把风筝放飞,刚开始女儿看到她们的风筝放飞了,着急了,一个劲的说:妈妈你就不能快一点吗?我当时也生气了:你自己动手能力差,笨的要命,要放风筝,自己弄不好却怪妈妈的速度慢,真的不想和你合作任何事情。那一刻她哭了,说我不相信她,对她没有信心,今天读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这件事。那一刻我把对女儿的尊重放在了哪里?对女儿的信任又放在了哪里?信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父母对她的爱,尊重和信任。女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妈妈你相信我吗?我的回答永远都是:妈妈相信你!只要努力了,坚持了,不管结果怎样?你都会成为那个你最棒的自己。

  爱哭这个词语基本可以说在女儿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语气重了她会哭,玩具整理不好她会哭,摔跤了她会哭,作业写不好她会哭,考试没考好她也会哭。所以一直以来只要看到她哭,我就会莫名的烦躁,我对她说:妈妈只允许你在受了委屈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哭,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鼻子,就立刻给我停止,擦干眼泪,你就不能勇敢坚强一点吗?现在看来是我忽略了她的感受,缺少倾听,就像文章中说的有些孩子天生敏感,这也许是她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我更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倾听并帮助她处理这些感受。不管是《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还是《正面管教》给我感触最深也最记忆深刻的词语:倾听,沟通、尊重、合作。最初我对合作的理解也是"按照我说的做""要听妈妈的话"等,当女儿说"不"或拒绝,我就会认为她不合作。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会有自己的想法,分析既浅显易懂而又非常透彻、非常深刻,可谓触及灵魂,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深处。它让我真正地懂得了,为什么我过去的很多做法、想法是错误的;更让我清楚地知道了,我今后应该怎样做,才会对孩子、对自己都更好。

  今天早上当我还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女儿抱着她的闹钟站在我的床前喊我:妈妈,你昨晚回来没看到我给你留的纸条和送你的礼物吗?睡眼惺忪的说:妈妈没看到啊?你放在了哪里?然后女儿嘟囔着小嘴什么也没说就去刷牙了。因为女儿自从上一年级以后她就独自一人睡觉了,所以看到这里我也是有感而发,我和女儿的分床还算顺利,刚开始她要求我陪她睡一个星期,晚上陪她聊天,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晚上到家女儿已经入睡,她就养成了偶尔给我写纸条的习惯,开始她会分享一些学校发生的事情,也都是一些在大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所以时间一长,她偶尔写而我却不是很用心的去看了,有时甚至会忘记看。如果搁在以前我肯定会说:你放那儿吧,妈妈会看的,敷衍解决。今天早上就在那一刻,师傅的话仿佛在耳边萦绕,缺少实际行动,缺少改变,学再多不运用到实践中去,都没用。我立刻起床跑去卫生间,女儿刚刷完牙,我蹲在她旁边深深的拥抱了她,我跟她说:妈妈昨晚回来已经很晚了,而且妈妈这几天颈椎疼,回来洗漱完就休息了,没注意到你的纸条和礼物,妈妈很抱歉!女儿用她的小手在我的肩膀上轻轻的捶着,问我这样是不是好一点了!过一会她拿来了纸条和剪好的花瓣纸(礼物),纸条上写了:妈妈今晚我又背了两首古诗,还剩四首我就背完了,你放心吧!我肯定能背完,我想等你回来睡觉。再看着眼前的花瓣纸,那一刻我只想静静的抱着她,什么也不想去想。

  对于"顶嘴"我家很少会跟我顶嘴,偶尔会有的"哼"这样的词语会出现在她嘴里,可是我从来都不给她机会,我会咯吱她,就会边开玩笑的说:再"哼"我就咯吱你,多咯吱几下她也没了脾气,我也会比较轻松。电子产品我觉得还是家庭环境占主要因素,在女儿没有查出有散光之前,也是在没有入小学之前,我基本不会很控制她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入小学之前我们开了家庭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关于观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和内容,同时也争取了女儿的意见,这项计划几乎是成功的。

  对于女儿发脾气我一向采取的方式都是置之不理,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脾气,她需要有一个发泄的过程,我相信她最终能处理好自己的感受,作为父母,我们的职责是给出正确的信息,帮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倾听者。上周末女儿去学画画,因为画板没有找到,在家发脾气,方爸爸当时应该有劝说她,无效,方爸爸也生气了,因为我在上班,女儿打电话给我,在电话里大哭,说找不到画板,我说:那你让爸爸先送你去画室看看有没有丢在画室,我就听到方爸爸说:要去自己去,自己看看时间都几点了。无可避免大人也会有脾气。在这里就证明了女儿和方爸爸缺少沟通技巧,方爸爸没有兴趣知道孩子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女儿的内心是害怕的,害怕老师的批评,害怕自己丢了画板妈妈会责骂。我再打电话过去的时候方爸爸已经把她送去了画室,画板丢在了老师那里,晚上我回到家,告诉她:妈妈不喜欢你遇到事情不想办法,就乱发脾气,可以把你的感受告诉爸爸,让他帮助你,因为发脾气和哭没有任何效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看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感悟到:教育是需要耐心,需要大人一点点先成长起来。

  房间脏乱的问题几乎在我家是没有的,我跟女儿的约定:管理好自己的书桌,每晚写完作业后,准备好第二天上课的书,书桌整理干净,如果发现脏乱差,我就扔掉书桌上的东西,可能是我一直坚持这样做,中间也扔过她的东西,所以保持的都还不错。

  分离焦虑,有时候当我们独自面对一些人和一些事情的时候,也会感到紧张和焦虑,更何况孩子,我是一个所谓"儿女心"很重的人,总认为女儿离不开我,单位的外地培训学习我不参加,单位的旅游我不参加,只想尽可能的多一点时间去陪伴她。女儿的适应能力还是不错的,记得我刚到班级去晨读的时候,女儿在路上鼓励我说:妈妈!你放轻松,不要紧张,多来我们班几次就好了。我们都应该给自己给孩子时间和耐心,一点一点的来实现这种过渡。

  过度保护、溺爱和解救这一篇里的一句话:你越是试图干涉、管得太细,孩子就越容易丧失信心并失去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因为女儿从小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是奶奶在照顾,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女儿对奶奶的依赖性是很大的,所以她从小就缺乏独立自理能力,因为我们把她的事情全部给做了,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家长都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一个机会,多鼓励,在错误中学习成长。害羞、又再一次提到了给孩子贴标签,"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贴标签给我的触动最大,以前我总爱给女儿贴上"她内向、她害羞、她不行、她不会"等一系列的标签,今天看到这里,我更应该好好去检讨自己,我随意式的标签可能会宣判她一辈子就是一个害羞、内向、没用的人。也许就像文章中所述:内向是有些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接受并给予尊重,理解你的孩子,并且相信她在准备好后会加入进来,撕掉你贴在她身上的"害羞"标签。

  家务活,我自己就不是一个好的榜样,婆婆一直照顾着我们的生活起居,大小事都独揽包办,慢慢的我也就很少伸手去做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我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榜样,今天读到这里也让我想起昨日母亲节,女儿帮忙和我一起叠衣服并且把所有衣服分类摆放好,做完以后她高兴的问我:妈妈我是不是很棒,其实我还可以做更多的事,看着她额头的汗水和开心的表情,让我知道她长大了,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很多事情了,并且可以做的那样认真,通过家务劳动,我觉得既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也能让她明白做家务的辛苦,摆脱依赖意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家庭的融洽关系。

  还记得这学期刚开学没多久,有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女儿洗好小手坐在餐桌前,迟迟没有动筷子,我就顺手夹了她爱吃的菜放到她的碗里,她看着我说:妈妈你都这么大了,难道没学过餐桌礼仪吗?我惊讶的看着她,她继续说:翟老师教我们吃饭的时候要注重餐桌礼仪,长辈没有动筷子夹菜之前,我们就不可以先动筷子,还是等奶奶从厨房出来后,她先夹了菜我们再吃。那一刻我还是比较羞愧的,一直以来对于餐桌礼仪从来没有列入我的教育名单内,女儿消化系统差,容易积食,但是奶奶总希望她能多吃一点,给她盛饭比较多,可是她经常吃不掉,总会剩饭,奶奶又会唠叨她浪费粮食,女儿的抱怨,奶奶的唠叨,愈演愈烈,女儿那一刻的餐桌礼仪着实让我惊醒了,教育不仅仅要教她如何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可忽视。再就是就寝时的烦恼,我家以前就寝时最大的烦恼就是:说好每晚读三节选的故事,她总是会在爸爸读完故事以后,继续要求再读一节,甚至于连续要求再多读一节,爸爸总会一本正经的跟她说:我们约定好今晚就读这么多的,时间不早了,你需要睡觉了,然后关灯让她入睡。女儿也总是会愤愤不平的说:难道多读书不是好事吗?哼…爸爸真懒。此时女儿的角度是认为爸爸偷懒不愿意再多和她多看一节故事,可是爸爸的出发点是觉得既然约定好的时间,就应该彼此遵守。爸爸是一个控制型家长,缺少和女儿的互动,沟通,更缺少倾听,虽然属于坚定型却缺乏和善。恐惧、应该是每一位父母都会有吧,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绑架、拐卖、失踪儿童屡见不鲜,我也会时常口头教女儿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该如何去处理,却缺少让她自己去实践的处理一些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和建议给了我很好的启示。

  恐惧(孩子们)又再一次的提到了倾听、认可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找到减轻恐惧的方法,鼓励孩子将困难分成一个个小步骤来解决。其实我真的没有想过孩子们的恐惧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的方法来化解。女儿恐惧打针、恐惧拔牙、恐惧看作战片,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女儿在看电视《中国诗词大会2》刚结束,爸爸就顺手调至作战片,女儿捂住眼睛大叫,我害怕,不敢看,爸爸当时还嘲笑她"胆小鬼",今天看到这里明白了我们都不应该嘲笑或评判孩子的恐惧,尽量的去安慰她并和他一起尝试减少恐惧的方法。(www.lieshai.com)在学钢琴、舞蹈、运动和其他活动这一章节里我就属于典型的控制型家长,起初女儿在幼儿园的时候学围棋一直都很感兴趣也很喜欢,幼儿园结束该上小学了,我跟她深谈了一次,其实那个时候我并没有给她发表意见和想法的权利,停掉了她的围棋,为此她埋冤了我很久,坚持让她学琴学画画。现在想想我当时并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没有认真想过对女儿来说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我家我从来没有给过女儿零花钱,需要什么一般都是我给她买,爷爷有时候会在她学习成绩不错的情况下奖励她钱,可能是她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可能是舍不得花自己钱,所以她从来没有拿出来用过,还是要杜绝爷爷这种用钱来奖励学习的做法,要合理的给她适当的零花钱,教她正确运用和管理金钱,列一份愿望清单,通过存储零花钱去购买。旅行,这一点女儿表现还是不错的,因为她有自己的旅行箱,所以她每次出去玩的东西大部分都是自己收拾,当然适当的提醒也是必需要有的。

  我闺蜜家的女儿刚好跟方若琳年龄相仿,从小一块长大,一起哭一起笑的日子是常有的,偶尔不见面会想,见面了又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去争吵,方若琳实属那种傻大个型的,不拘小节,闺蜜的女儿要精明一点,小心思多一点,以前她俩只要争吵,朋友的女儿就会大哭,说一大堆方若琳的不是,我家只会含着眼泪委屈的看着我,那一刻我就是文章中的拯救者,寻找她俩都能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她俩和好如初。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偶尔的小矛盾还是会有,但!我已经很少去充当拯救者了,女儿慢慢在成长,她应该有勇气和信心去处理自己生活中的痛苦经历,她应该学会承担责任,作出改变。

  汽车里的烦恼,我应该反思、应该检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一直给她坐安全座椅,慢慢的她长大了,我拿掉了安全座椅,她就是坐副驾驶位置我也会经常忘记喊她系安全带,所以她这方面的意识很差,关键问题是出在我身上的,缺乏言传身教,缺少安全意识,所以乘车方面的安全意识还有待加强。至于乘车的旅途中方若琳也有过抱怨,时间太长,太无聊,我的处理还是很不错的,她很喜欢看脑筋急转弯,喜欢听歌,所以我把方爸爸的车上长期备有脑筋急转弯和下载一些她喜欢的歌曲,短小而充满乐趣的脑筋急转弯经常会让我和女儿捧腹大笑。

  教育真的是需要时间去学习去实践,我发现女儿经常的一句"等一会儿"现在很少有了,以前只要喊她去干嘛的时候,她总会给你来一句:等一会儿。自从开始读书后,我改变了和她讲话的方式方法,比较重要的事情我都会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而坚定的去说,顺势地拥抱也是少不了的,对于孩子而言你做到了可以倾听她的想法、尊重她的行为、她感受到了,她就会去改变,去合作。

  撒谎或编造,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说谎,有善意的、有无奈的。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诚实的美德。有一次是快考试了,我让方若琳在家做练习题,等我下班回去检查的时候发现有几题她是抄了参考答案的,我把她叫到我旁边尽量压制自己愤怒的情绪,拉着她的手问:今天有不会做的题吗?她声音很小的说:没有,而且我都检查过了。那一刻我愤怒的情绪真的快爆发了,我在心里反复的问自己女儿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说谎了,我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决定寻找她撒谎的原因,帮助女儿矫正。当我静静的倾听着她跟我讲述是因为我给她布置的课外作业太多,她无法完成时才去抄了答案。我庆幸自己没有去发脾气,但是,还是罚她去错题本上抄题了!女儿虽小,也要让她知道不能遮掩自己的错误,要养成知错、认错、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从大班开始的暑假,我和女儿都会制定一个我俩彼此都能接受的暑期计划,主要内容就是每天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看课外书、什么时间玩游戏看电视,每周星期几去兴趣班等等…都会规划好,她同意了也就可以很好的去执行了。我一直认为太顺从的孩子是没有自己思想的,是为了父母而活的,是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其实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以至于现在,我妈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的任何不顺从都变成不知好歹,不孝顺,你要是去反驳他们,他们可能会说:你长大了,翅膀硬了".难道孝顺就一定要顺从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爱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言行中出现了脏话,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就无可厚非了。如果父母们可以管住自己的嘴不说粗话,孩子没有模仿对象也就不太容易讲脏话了。虽然我们很难改变社会大环境,但完全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文明的家庭环境,女儿偶尔也会说粗话,特别是对待爷爷奶奶不礼貌。后来,每当她说话不注意时,我就很严肃地对她说:‘这句话我不能接受,没有礼貌,缺乏对别人的尊重,如果妈妈用这样的话语针对你,你的内心会舒服吗?换个词再说一遍!’慢慢地,女儿就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了。

  死亡和悲伤,这方面我不善于处理,我本就是一个有了悲伤情绪后很难平复的人,幼儿园的时候女儿养了很久的兔子走了,她哭的很伤心,问我为什么兔子会死?小区搭建灵堂,她也会问我:人为什么会死?经过查询一些资料后,我是这样答复女儿的:生老病死是正常现象,小草到冬天就会枯死;冬天树上的树叶是要掉光的。有时候我会害怕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有意回避。但,我知道我必需遵守一个原则,不能脱离事实,否则很难让女儿再相信我。

  拖延,在女儿学习和做作业中很少会出现拖延的现象,她也能自己很合理的去安排时间,当然这跟我和她制定的学习计划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但在生活方面女儿还是有欠缺的,尤其当奶奶喊她去做什么的时候,她的那一句"等一会儿",时常会出现,这也许就像文中所说:女儿会觉得奶奶是在对她发号施令,并期待她按奶奶说的去做,没有给她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所以尊重她们,和她们一起参与制订计划,她们会更愿意做事情。

  外出工作,我一直对方若琳是有内疚感的,曾经的无数次晚上等我回家陪她睡觉聊天,最后等睡着了,那一刻我心里是满满的歉疚感,觉得孩子成长的太快,还没来得及陪伴,她就已经长大。不过我发现没有我的陪伴,她可以自己独立去读题,写作业,独立思考,若我在旁边她就会有过多的依赖,不会的题不思考就来问我。所以这也是给她机会让她去独立学习、独立成长。"做父母只是你众多身份中的一个方面"这一句话算是对我的一种宽慰吧!玩具和整洁、这一方面方若琳的进步还是有的,我以前总是不停的跟在后面喊,跟在后面收拾,我发现我真的快累死了,快疯了。我就采取了自己玩的玩具自己收拾,否则等我收拾的结果就是扔掉,不允许再买,如果自己完成不了,妈妈可以提供帮助,虽然方法有点极端,效果还是可以的,在整理的过程中表扬是不可缺少的。

  "我的孩子总是抱怨无聊,想让我放下所有事情去跟玩".我也是经常没有办法处理,方若琳也是如此,有时在陪她排解无聊的时候却往往敷衍了事,心不在焉,或许我也可以试一下和她一起列出"当我无聊时可以做的事情"清单,让她学会找事情来做。

  学校里的问题,还记得上学期方若琳的同桌一个小男孩,由于上课总在她脖子里挠痒痒,导致她没有办法专心听课,她回来跟我讲了几次,我让她自己去处理,毕竟刚入小学,很多孩子还停留在幼儿园的生活模式里,可是女儿并没有去处理,直到有一次我看到她的衬衫被剪坏(美术课都会带小剪刀)。才知女儿曾经对我寻求过帮助,我却没有给她任何解决问题的建议,我认真的倾听女儿陈述了整个过程,并帮助她一起去解决问题,我负责去和家长沟通,女儿则在我的鼓励下去和她的同桌沟通解决问题。此后虽然偶尔还会有小摩擦,但!女儿告诉我小事情她会努力的去尝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喊妈妈帮忙。我很欣慰,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鼓励她、相信她是必不可少的。

  性虐待,孩子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很多危险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更要让孩子知道不能随便的暴露出自己的隐私位置,不要让别人碰自己的身体,让孩子从小就知道隐私和自我保护。

  养育方式的差异、家庭成员太多总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会有分歧,也会有争论,总觉的自己的养育方式是对的,因为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带孩子,你一句标准,他一句标准,没有统一标准。有时候因为女儿达不到自己心里期望的样子而心累。"非对即错的思维方式"其实方爸爸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他一直很尊重我的养育方式,也会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提供给我一些参考意见,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句话:养育孩子和教育孩子是不一样的,养育重视的是"养",教育重视的则是"教",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去学习。

  最近很奇怪,很多想表达的,想写的,却无从下笔……

  1.要求过多,我不是一个女儿提任何要求我都会去满足她的人,但是,如果我认为她所提的要求在正常范围内的,我能接受的并且合理的,我都会去满足她。可有些东西我认为她是不需要的,我也会很肯定的去拒绝她,也出现过她向我提要求,我可以满足她,但,不是马上、立刻,而是要达到我所制定的目标才可以。我缺少倾听她所提的要求源于什么?她为什么会提这种要求?我觉得文章中的建议是可以很好的去采纳的,给孩子提供一个有限制的选择,帮助她们并且和孩子像一个团队一样的合作去解决她的要求。也可以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好的实施方案,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她的要求。就像师傅跟我说过给她贴上"你能行,我对你有信心"等类似于这样好的标签。通过经常的去贴正面的标签,固化她的思想,让她相信她自己没问题,她有这个能力。在她通过实践去操作并且顺利完成了她所要求的事情时,那么她所得到的结果也许将是她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所以不要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做出让步。

  2、咬人,这也是我和女儿生活中从未出现过的。

  3、滥用药物:也是在现在的生活中不曾接触过的,但、通过阅读这一节,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有效的引导孩子远离毒品!爱护生命。

  幼儿园和日间照料中心,当方若琳到了入幼儿园的时候,我也是充满各种的担忧和不放心,网络媒体曝光一些幼儿园羞辱或不尊重及体罚孩子的报道历历在目。可是孩子需要成长,需要独立。于是我在住家周边考察了几家幼儿园,从口碑、环境、及幼儿园各项特色课程反复斟酌考虑,最后确定下来后还是女儿的一句话:她说她喜欢这个幼儿园的颜色和老师的笑容。我选择尊重她。入园前期并不顺利,女儿的哭泣撕碎了我的心,我反复跟自己说相信她会适应的,一切都会顺利的。小孩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结交了好朋友,每天都过的很开心,两位老师也是尽心尽责。

  早晨的问题,上学的早上,起床这个过程是方若琳最大的的难题,每次闹铃响了以后,最少要在床上磨蹭5分钟才起来。可是我现在有一招很管用,就是语文课本16课《一分钟》文章中的主人翁元元因为迟起床一分钟错过了公交车,到校迟到了20分钟,元元非常后悔。我跟女儿说难道你想和元元一样吗?因为想多睡一分钟而迟到吗?收到成效,虽然说她不会在闹铃响起的时候就马上起床,但是也不会懒在那里不动了,会跟我说两句话然后起床,有一点点进步就是好的。

  注意力缺乏症: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注意力的专注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来得到完善的,就像书中所提到的,每个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一样,精力旺盛程度不一样。方若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不管是看电视也好,看绘本也罢,哪怕是在玩玩具,你跟她讲话或者喊她,她总是跟没听见一样,那个阶段我总认为她不礼貌,别人在和她说话的时候她假装没听见,总会不停的去教育她。这里面其实包含了:我说的太多,观察的却太少,没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她的专注力。其实那个阶段正是锻炼她专注力的时候,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多观察,多给她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去打扰她。等她愿意跟我分享成果时给予我对她的鼓励和她专注力的肯定。我在校门口接送孩子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或当者孩子的面和其它家长说:她(他)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类似的标签。其实我以前也有过,自从读《非暴力沟通亲子篇》以后我已经渐渐的开始撕掉我曾经贴在方若琳身上的负面标签了。

  "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孩子的性格缺陷"多么深刻的一句话,我相信很多家长都应该自省。不要在孩子之间相互比较,这也是我偶尔会范的错误。我们家长更应该做到,避免使用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语言如:对孩子的责备、辱骂。不要将孩子的过错进行累加,只谈眼前,不翻旧帐。来维护孩子及我们家长都应有的那一份自尊。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