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后感:“梦”开始的地方
文丨范小燕
5月2日,当我看到耀州区举行纪实文学《梁家河》首发式的消息后,就有点迫不及待,恰好,单位给每人发了一本,拿到书后,便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让我对少年时代的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在他身上所发生的故事,让我不由得几次落泪。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励志教科书,对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提升素养及青少年树立梦想有着重大意义。书中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困苦生活中如何坚持学习、埋头苦干、造福于民、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这里就是民族复兴梦开始的地方。
艰难困苦,不忘学习。农村生活,尤其是土壤贫瘠的陕北高原,对一个从北京城来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异常的艰苦,但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从未放弃读书和思考,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放羊时、劳动时总不忘带一本书,经常挑灯夜读到半夜,第二天脸都被煤油灯熏黑,连吐出的痰都是黑的。当时梁家河没有通电,天黑后,劳作一天的群众早早就进入梦乡,只有他的窑洞里还透出一丝光亮,就是这束光照亮了中国的复兴之路。他不但爱读书,且善于读书,读书时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正是由于他爱读书、会读书,才会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对俄罗斯的作家及作品如数家珍,使主持人感到惊讶。才会在柏林演讲时,用《浮士德》中的人物“墨菲斯托”回击西方社会的“中国威胁论”,才会在各种场合,恰当的古诗词“脱口而出”。
扎根农村,造福于民。他初到梁家河几个月,对这里还不适应,回家探亲时,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被当地公安当作“倒流”人口关了五个月,强制干重体力活,回到梁家河后,便使他有了“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的决心,之后经历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对农村生活逐渐适应。他带领群众打坝造田、建铁业社、办代销点、打水井、建沼气池等,经历万般艰难,他用坚毅和智慧把一件件利民好事落实,有些受益至今。正如梁家河村原党支部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打坝造田,多打粮食,让群众填饱肚子;翻修厕所,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建沼气池,保护树木,减少水土流失,这不正是如今脱贫攻坚、农村厕所改造、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利国利民政策的真实实践吗?为群众做实事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在梁家河时就已扎根,从未改变。
深入群众,鱼水情深。缘于其父亲的教诲,他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团结观”,在群众利益面前总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将自己根植于困难群众,同甘共苦,逐渐形成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他正是以这种“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的情怀,与苦难民众融为一体,才有了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全村人来到他的窑洞前泪别送行那一幕。即使已成为国家领导人,依然视当时的小伙伴为最好的朋友,在伙伴们遇到困难时,总会有求必应。如果说梁家河是中国村庄的缩影,那梁家河人民就是全国亿万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人走了,心在这里,在全国每一个“梁家河”里。
凡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七年知青艰苦岁月,锻造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品质,更树立了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做行动上的巨人”、“想办法巧干、避免苦干”、“当干部的身上要留泥土味”、“要一碗水端平”…… 他的一些思想及处事原则使梁家河人民受益至今。如今的梁家河人民从土窑洞搬到了新楼房,生病不再硬抗着,农民也变身上班族,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人人都过上了好光景。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也计划有空去梁家河看看,看看总书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去追寻中国梦开始的地方。
作 者
范小燕,耀州区“访民意、解民困、送温暖”党旗领航奔小康活动协调办公室干部。
- 读《梁家河》有感800字
-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800字
- 读《梁家河》一书有感:要为人民做实事
- 《梁家河》读后感:群纳百汇 盼成其远
- 学习梁家河精神 扎实做好人民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