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孔子的学生,伤不起
――读《季氏将伐颛臾》有感
孔子的一些思想和主张几千年来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都有积极影响和意义。"万世师表""至圣先师",这些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不过,今天,我不想说他那无限的好。而是想说下他那有限的不好。读了《季氏将伐颛臾》,我感觉:做孔子的学生,伤不起!
冉有、季路得知季氏想伐颛臾后,谦虚地,恭敬地一起来 拜见老师孔子。想听听尊师孔子的意见。不想,进门就遭到孔子一顿臭骂。
孔子一听季氏要伐颛臾的事,开口就是”冉有,我应该要责备你了“。然后接下来的话就像机关枪“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看看孔子骂人的话,看起来头头是道。其实呢?我觉得他讲的道理并不是那么有道理。冉有,季路辅佐季氏。季氏是他们的主子,而他们只不过是季氏的工具而已。如果觉得说是工具不好听的话,最多也就算左右手。左右手能帮大脑做事,但却很难左右大脑。在孔子的言论里,他说瞎子走路摇晃快要摔倒了,你陪伴瞎子的人不去扶持,那责任在陪伴瞎子的人。这道理没错,但如果把季氏比喻成瞎子,把冉有季路比喻成瞎子的陪伴者。这显然不合情理。后面的比喻就更加不合情理了。老虎和犀牛从笼里跑出来,过错是在看管笼子的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面被毁坏,过错是在保管匣子的人。这些道理都没错,可问题是,季氏不是被关在笼子的老虎和犀牛,更不是装在匣子里的龟甲和玉器。冉有,季路也根本上充当不了看笼子和管匣子的角色。冉有,季路他们的意见能对季氏有一定的影响、可那影响应该是有限的,谁能说他们的意见能左右季氏呢?
冉有向他解释道:“季氏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听了更是生气,随即骂道:“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很明显,孔子是把自己当做了君子。随后他向他的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主张。他的主张从课文内容概括的话也就是对内做到“均安民和”对外做到" 用文治教化来吸引外人,且使外人安心住下去”。他的主张无疑是好的。可实现主张的具体做法呢?怎么做到均?怎么做到安?怎么做到民和?怎么吸引外人?怎么让外人安心?“仁政”虽好,可如果没有实行仁政的具体措施,那一切只是空话。就像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一样,对于违纪学生的方法也就两个字“教育”。可如何去教育违纪的学生,如何去惩戒违纪的学生,教育制度上找不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制度。
孔子,把自己当作君子。同样,他也是以君子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做人难,做君子更难,做孔子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觉得,做孔子的学生,伤不起!
清远市清新区滨江中学
刘鹄飞
二零一八年三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