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读《论语》有感:"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众恶之必察焉"之我见

  ――读《论语》有感

  高二(6)李炜曦

  作者在分享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意思是:众人厌恶他,一定要仔细审查;众人都喜欢他,(也)一定要仔细审查。

  如果从交友方面理解的话,《论语・子路》篇24章也有类似的记录,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一个人的好坏可以从别人对他的态度看出,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评价都会或多或少地伴有个人情绪在里面,所以在你从别人口中得出某人是怎样时,你也要心里判断此人的品行怎样、与某人的关系如何,再下定论。

  从为人的方面可以理解为,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你不是海草,你不能随波飘摇。如"三十而立"所表达的一样,就是个人对于自己和社会都有比较明确的见解,明白自己的处境和接下的安排,不是整天被牵着鼻子的水牛,而是有独立的意识的人。

  还有就是《论语・阳货》第26章记录了孔子的一句话,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那么他这一辈子完了。"众恶之"的"之"不一定是别人,也有可能是自己。在你发现自己似乎被周边的人讨厌时,你就应该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给别人惹了麻烦,要设法加以改正,不要等到在你急需别人帮助却没有人愿意时,才后悔不已。

  在学习上,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是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古代,很多人都认为世界是方的,存在着天涯海角,如果你在那时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面",周边的人可能会被你笑死,因为"世界是方的"在当时来说是一件公认的事,大家都觉得这是对的,然后过了许多年之后,有人发现世界应该是圆的,并且举出了许多例子,接着人们就都也认为世界是圆的,这在当时也是被许许多多的人认为是对的,然后又是几十年过去了,这时又有人说世界不是圆的,他应该是椭圆的,接着又举出他的证据……很明显,有时候就算是很多人都认为是对的事也会是错的,不然又怎么会有"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呢。哲学书上也有"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新的事物不会以直线的捷径去发展,而是曲线进程上升。不被周边的"正确"所左右的人,才最有可能抓住真理的尾巴,成为第一个看到真理的人。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