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班主任对学生的谈心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班主任对学生的谈心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感

  作者 | 刘雪芬

  学校 | 仁化县周田中学

  近段时间,我认真拜读了蒙古兴安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赵桂红老师的《班主任对学生的谈心与心理健康教育》。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富有针对性和极具实用性,本书通过不同的案例,精心钻研学生心理,把握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施教。既可信手拈来,即学即用;也可启迪灵感,触类旁通,它为我们教育者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因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的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也呈日趋上升态势的。阅读之余,在2018年3月18日17时48分,湖南省洞口县城胜利小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更加让我觉得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显得非常重要。

  案情简要介绍:

  2018年3月18日17时48分,湖南省洞口县城胜利小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罗灿(系死者罗春光的亲生女儿,案发前就读于洞口县第一中学高一520班,本县一所重点高中尖子班的学生)。因家庭矛盾和学习问题在家遭到父亲罗某光打骂后情绪失控,持水果刀将罗某光刺伤,罗春光(洞口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5班班主任,数学教师。)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发生的过程大体如下:

  根据民警调,3月18日下午4时许,罗灿和罗春光父女俩在家争论有关罗灿学习安排的时候缺乏有效沟通,发生激烈口角(当时在场的还有死者罗春光的母亲、妻子及出生不到40天的小儿子)。在争论过程中,罗春光忍不住动手打骂罗灿,罗灿受到打骂后跑回自己的房中,其妻子曾美春因对罗春光的教育方式存异议进而发生口角,导致夫妻二人对骂后继而跑进主卧室扣上门互相厮打。罗春光母亲见情况不妙便前去敲门,罗灿听到动静也跑出来。据罗灿在公安机关自述称,她先是想拿根凳子去帮母亲,但又一想父亲身材那么大可能制服不了,一眼瞅见客厅隔断上有把水果刀,就把刀揣进口袋里,正好罗灿母亲挣脱了其父亲的手打开了主卧室门想跑出来,却又被罗春光拉回房间。罗灿与其奶奶进入卧室后,见两人仍在厮打,此时的罗春光正将妻子曾美春按在了床上,罗灿见状拿出水果刀敲击父亲罗春光的头部,水果刀先是连着鞘子的,敲了几下后鞘子脱落露出了刀锋,罗灿便持刀戳罗春光背部,戳了几下后可能罗春光感觉到了疼痛,放开妻子回过身来夺刀,手一扫将罗灿扫到了床上,此时罗灿也许吓坏了,仍持刀对着父亲罗春光乱舞,罗春光可能因为混乱中站立不稳,一下扑倒在罗灿身上,而刀尖正好插进了罗春光心脏部位,罗灿紧接着爬起来跑出了主卧室,罗春光也站了起来,罗母见儿子背上流血便要其到医院治疗,罗春光也意识到自己受了伤,刚跨出家门,就倒在了门前的楼梯上,于是罗灿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医生赶到后进行了紧急救护,但因罗春光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据案发前罗灿所在学校的班主任反馈及其本人向警方的口述交代。罗灿与罗春光父女之间素来缺乏有效沟通,罗灿本身学习上已经很努力,但结果却很难达到父亲罗春光的期望值,所以从罗灿上初中开始,罗春光就把这种期望化为巨大压力。据其亲人反映,罗春光家暴严重,动辄拳脚相加,导致父女关系越来越紧张。2018年春节前几天,罗春光以罗灿学习退步为由,对罗灿又进行了殴打,扯住罗灿头发往沙发上撞。正月初十,还是同样的理由同样的做法,罗灿一赌气离家出走三天。班主任多次做过父女两人的思想工作,但一直收效甚微,最后竟然在这样一个家庭导致了这样一场悲剧。

  这个案例就刚好浓缩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家庭因双方心理上的不健康导致了一个家庭的彻底破灭:做为教育者家长对罗春光,对小孩的期望值过高,造成对小孩心理的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家长的暴力行为,也凸显教育者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不健康因素。这起由于教育和暴力引发的杀人事件,确实值得各位深思:我们要反家庭暴力,使家庭和睦,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做好一个引路人,确保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偏离航向。有可能因为你冷静下来了,而最悲剧的事件就可以避免,也有可能因为一时的冲动,从此阴阳两隔了,权衡好事件利弊,多去思考少动手打骂,才是解决问题之根本。

  因此,现代的教育工作,不仅是做好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灵阴影,教育者本身的心理疏导工作也不可忽视。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当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面对性格迥异,出身、家庭等等各有不同的学生,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如何走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作为一班"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以上案例的警醒,我们再回归到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中来,其实我们很多家长向老师反映,上了初中,孩子变得特别逆反,不爱说话,很多事情都不愿意跟大人交流了;学习的事情,问多了,还会烦;甚至在一些问题上还与家长对着干,也不知道孩子成天在想什么。究竟是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还是处于青期的孩子都是这样?怎么才能让孩子安全的度过青春期呢?

  男孩女孩,在13岁到18岁期间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被称为"第二反抗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压抑,往往产生一些逆反行为,(www.lieshai.com)无端地拒绝父母,动不动就和父母对干。对此,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心,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家长只要弄明白孩子逆反的原因以开明的态度辩证地看待和接纳孩子,并给予有效的疏导,相信孩子就能顺利度过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逐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以成人自居于是,通过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以显示自己的成人感。这是孩子产生逆反的主观原因。但是,同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逆反行为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却是不同的教育产生的必然后果,是孩子逆反行为的客观原因。

  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一方面家长或老师的特权教育,使孩子自我的发展受到了压制,孩子为了"我"的尊严不得不以逆反来捍卫总监的尊严,而且压制越多,逆反越严重;另一方面,长期疏远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导致孩子向家长老师关闭了心扉,什么事也不愿意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结果,家长和老师很难理解孩子,难免对孩子的逆反行为横加唠叨和指责,这反而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针对青春期逆反的孩子,家长首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否和谐?孩子是否拥有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和相对自由的个性空间?孩子是否能够从这里得到尊重,平等和信任?如果没有,家长不妨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无条件地悦纳你的孩子吧!家长只有悦纳孩子,孩子才可接纳家长。不过在这里,需要提醒那些孩子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家长,不要等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再去考虑和解决孩子的青春期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在孩子相应的心理发育之施行的,虽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但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却已红成为事实。既然是可以预见的问题,要提前一步做好预防。

  总之,阅读《班主任对学生的谈心与心理健康教育》这本教育著作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成功的教育经验,并且引导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增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信心,同时,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者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们教学生涯中的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END-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