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父》有感:我的父亲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我 的 父 亲

  ―― 读《家父》有感

  作者 姚朝社

  2014年春节因雾霾和雨雪天气几乎没出门,静心拜读了周建秋学兄的鸿篇巨著《家父》。建秋学兄是怀着对其父亲的敬仰和思念,醮着汗水和泪水,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述了其父亲的一生。阅读中,我时而感慨万千,时而热泪盈眶,时而拍案叫绝,时而掩卷深思。周伯父的一生可谓坎坷的一生、传奇的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周伯父用其一生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着“忠、孝、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周伯父那种敢作敢当、敢爱敢恨、侠胆义肝、宁折不弯的性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是“坡上人”(巩义对鲁庄人的俗称)的典型代表。

  阅读《家父》的过程,也是我追思先父、回忆先父往事的过程。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五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每逢冬春两次祭奠,不论刮风下雨我从未间断。伫立在先父坟茔之前,每每默读碑文:“夫巩邑鲁庄村姚公讳永才,系十七世讳全中公之三子、新来公之继子也。生于民国十六年岁次丁卯三月二十九日,卒于公元二零零零年庚辰十一月二日,享寿七十有四。公幼承庭教,聪悟诚厚,勤事稼穑,朴中蕴秀,颇具匠心,尤喜扶弱济困,热衷公益,民功甚丰,德厚桑梓,深得信誉,日居月诸,厚德难忘,岁月沧桑,杯土易移,遂于吉月良日,贞珉镌文,以祈簋奠祀,百代流芳,祥云长护,溢馨永远”,百感交集。父亲的一生,像全景式画卷浮现在脑海之中。

  我的父亲出生于1927年3月29日,兄弟姊妹六人,两个姐姐,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排行老三。因生不逢时,天灾人祸,国破家穷 。历经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大饥荒,日寇侵占中原的大逃亡,生灵涂炭,兵荒马乱,真乃九死一生。整日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逃壮丁,当童工 ,尝遍人间疾苦,阅尽世态炎凉。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他顽强刚毅、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性格,培养了他忠孝仁爱、乐善好施、扶弱济困的品德,形成了他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勤俭持家的作风。他总是教诲我们做人要尽孝、做事要尽心、处世要尽善。

  做人要尽孝

  同族新来爷爷有两子,长子木,被抓壮丁,生死不明。次子彦,婚后病故,妻改嫁,无子嗣,老无所依,生活艰辛。族亲劝其在近亲侄辈中选一人过继来做养子,为其养老送终,新来爷爷认为近亲侄辈中无合适人选。经其长期观察,认为远门族侄中,父亲为人忠厚,心底善良,聪慧贤达,非他莫属。初,爷奶不舍,父亲不愿,新来爷爷多次登门做爷奶及父亲的工作,精诚所至,加之族人力劝,新来爷爷终如愿。

  父亲不负新来爷爷奶奶的期望,担负起照料全家之重任。照顾二老,如同生身父母,无微不至,使其衣食无忧,享天伦之乐中颐养天年。新来爷爷奶奶去世,父亲披麻戴孝,行人子之礼,尽人子之责。新来爷奶去世后,父亲便成了家族亲情和联系的纽带,亲戚来往不断,使他们有感情寄托和归宿,其乐融融,令人称赞。遵父嘱,父母去世后也安葬在新来爷奶身边。新来爷奶晚年常自夸其一生最重要、最正确、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收父亲做继子。族人也赞谓父亲是养子中的楷模。

  父亲不因过继为人子而推托对爷奶赡养之责,与伯父、叔父一道给爷奶养老送终,“家产一分不要,赡养父母责任一分不减”,父亲说到做到。

  我家鲁庄村离我外婆家东庄村有六公里左右,从我记事起,每年我外婆(外爷去世早)都到我家住几个月。每逢村里节日、庙会、唱戏等喜庆之事,父亲提前几天安排我们姊妹兄弟几个,拉架子车把外婆接来小住。父亲非常节俭,从不在外边买零食吃,更不舍得去饭店吃饭,但只要外婆在我家住,总是不断买点肉、豆腐、蔬莱之类(不过节我家从不买这些奢侈品),偶尔还买几个水煎包、烧饼等让外婆改善生活。当时粮食短缺,尤其是细粮(麦子面)更是稀少,不是过年过节是吃不到白面馍的。只有外婆除外,一天三顿能吃到细粮。外婆看着我们姊妹兄弟几个可怜,假装吃不完,留下点白面馍,悄悄给我们几个吃,被父亲看到,我们是要受到训斥的。外婆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时常发作,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父亲请医购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外婆在我家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父亲把家里棚板掀掉,给外婆做“四堵”棺材(四块整板无拼接,为上好棺木),并安葬了外婆。外婆的亲戚及街邻直夸父亲是难得的好女婿。父亲说为父母养老送终,闺女、儿子、女婿都有责,女婿不是“半个儿”,和儿子是一个样的。

  父亲经常告诫我们: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就不要指望他还能对谁真好。这种人不可交,要远离。

  做事要尽心

  我父亲因家境贫寒,无缘学问。但他天资聪慧,心灵手巧,记忆力超群,加之勤奋好学,后来竟能勉强读书看报。更神奇的是,靠给木匠、泥瓦匠短期帮工,竟学会了木匠和泥瓦匠的全部技能。后置办了锛、锯、锉、水平尺、瓦刀等全套木工、泥瓦工工具,学会了做桌、椅、床、风门等家俱的全部工艺,我结婚的床就是父亲的杰作,至今在老家保存完好。他还掌握了盖瓦房、券窑洞、修建大门楼等砖瓦结构的传统技法。他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能修建现浇房(现场浇灌混凝土屋顶,一次成型,当时农村不多见)、预置板房等砖混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父亲在处理房屋险情时更有“独门绝技”。因鲁庄村历史悠久,是个古村落,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房子比比皆是。当时经济条件差,房屋年久失修,出见漏雨、墙裂、墙倾斜,甚至檐折梁断现象,人们温饱尚且不能,更无力拆屋重建了。只好“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得过且过。这就要求在保证房屋架构不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偷梁换柱”、“拆旧墙换新墙”来排除险情。父亲总是现场反复勘察,找出症结所在,经过绘图(示意图)、计算(心算),(www.lieshai.com)根据力学原理,确定支撑点,采取顶、支、戗等方法来确定排险方案。在关键环节,如拆旧梁换新梁、移旧柱安新柱、拆旧墙确立最后受力点时,父亲总是亲自动手,让无关人员全部撤到建筑物外的安全地带,避免因不慎而造成房倒屋塌后人员伤亡现象的出现。因这种排险方法既省钱、省力、省时,还能保留建筑物的原貌,深受人们的欢迎。当然,这也有极高风险。由于父亲胆大心细、方法科学,经他手排险上百起,从未失手,在十里八村小有名气。

  父亲的要好朋友不止一次给我讲和父亲打赌的故事。有一年,有个人新批宅基地,春节后准备盖个两层楼房,与大门、院墙一起建(俗称四脚落地),父亲提前列了所需建筑材料数量清单。建设过程中,这个朋友三次质疑砖备的不够,督促再去买砖,以免误事,均被父亲制止,说:“够了”。于是,这个朋友就与父亲打赌,赌注也由一条烟增加到三条烟。工程结束后,尚剩余几十块砖,这个朋友乖乖认输买了三条烟。这个朋友百思不得其解,并说他是查了书本上的公式,反复计算无误后,才给父亲赌,不知错在哪里,父亲反问:“你看我们完工后有很多半截砖吗?书上公式允许有正常损耗,但老百姓盖房不容易,浪费不起。”这个朋友对父亲说:“你完全是用心算,用了十几万块砖,最后加上半截砖仅剩不足一百块砖,我算真服你了。”

  父亲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施工队伍也不断壮大。承建的工程,也开始从小型民用建筑向大型公用建筑转变,工地也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在“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各级、各地大兴土木建粮仓。父亲带领施工队先后兴建村里“十孔大窑”、“五孔大窑”做粮仓,这在当时是全村最大的单体建筑,就是今天看来,仍然十分壮观。建筑材料,就近山上挖石头和自己烧砖,全部就地取材,最大限度节约成本,石头做根基,砖券顶,单窑库容量由几十吨到几百吨,用来储存全村的“多余”的粮食。因土地贫瘠,缺水少肥,产量不高,尽管交了“公粮”、分了“口粮”,所剩无几,还要存“余粮”,“备战、备荒”。

  随着建“大窑粮仓”的宽度不断增加,库容量不断增大,建筑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父亲先后带队给鲁庄镇、回郭镇粮管所建粮仓,还到洛阳、西安建粮库(很多粮仓至今仍在使用)。由砖石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单孔单拱大券到单孔多拱小券,由开始看不懂施工图纸到后来竞参与图纸设计,被建设单位尊称谓“姚工程师”,殊不知父亲是个“文盲”。

  鲁庄地处巩义市西南丘陵地带,十年九旱,水贵如油,找水引水是鲁庄人生存之道。父亲带领施工队先后参加了“引曹入鲁(曹河水库)”、“引桑入鲁(桑家沟水库)”、“引洛入鲁(伊洛河水)”等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由于缺乏严谨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几乎没发挥什么效益,大都废弃。但父亲带队参与建设的“引洛入鲁工程”的标志性建筑“五级站”、“六级站”渡槽依然存在。它们像一座座丰碑,记录着父亲的艰苦岁月。

  父亲两度带队参与“陆浑灌渠工程”建设(引嵩县陆浑水库水入巩义,长约200公里),风餐露宿,艰苦奋战,历经数年,终如愿通水,结束了鲁庄村庄稼“靠天收”的历史,村里绝大部分土地都能自流灌溉。如今父亲安息之地的庄稼,都能及时得到陆浑水库水的滋润,父亲如地下有知应感到欣慰。

  处世要尽善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从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生命难以为继的苦孩子,到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生存无忧,可谓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始终满怀感恩之情,把“听毛主席的话,跟着共产党走”做为其不二的信念。时刻听从党和政府的号召,事事处处带头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加之父亲人缘好,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父亲先后担任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高级农业合作社副社长、副村长和村支部副书记等职。不论职务如何调整,岗位如何变化,父亲始终坚守自己“讲原则、懂规矩、守纪律,不贪不占(占便宜),踏踏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对起组织、对起百姓、对起良心”的底线。不论是分管农业、工业、宅基地审批,还是领工程搞建设等,父亲从不经手钱,并坚持账、钱、物分开管理,互相监督,分工调整,财物移交,一清二白,手续完备,不留遗患。

  几十年来,不论“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小四清”、“四清”,还是“文化大革命”、“整党、整风”等“运动”,父亲总是一次“过关”,从未受到质疑和非议。这可能是父亲“任尔东南西北风,守住底线不放松”的缘故吧!

  鲁庄村是个大村,人口有五六千人之众,又是镇政府所在地,村情复杂。有一次,村支部换届,公社考察组经推荐、座谈、了解,有几个人同时成为支部书记候选人,但因这几个人性格、脾气、阅历差异较大,又难一起合作共事,形不成优势互补。但几个候选人不约而同都把父亲做为副职第一人选,考察组不解,问一个老党员何故?答曰:“他(指我父亲)不贪不占、不图名、不争权、不夺利、只干事,不说事(不说是非),你不愿与这种人搭班子吗?”考察组顿悟。

  父亲因有幼年挨饿受冻的苦难经历,对落难之人富有同情之心。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一年大年三十下午,天上飘着雪花,父亲在回家吃饭的路上,见本村一老人独自在村边转,老人身边无子女,父亲判断其肯定有难处,便让母亲下了两碗饺子(用玉米面、红著面两掺做面皮包的白萝卜、粉条馅饺子),又带了几斤两掺面和饺子馅送到老人家中。他和老伴拥被而坐,凉锅凉灶,老伴见了母亲,哭诉:“一天都没吃饭了,让老头出外借点吃的,可老头说人家都难,到黑竟空手而归,准备再熬一天,初二外出讨饭。”老两口多年后,仍念念不忘,说那是一辈子最好吃的饺子。

  “文革”期间,不断有“知青”、“工作组”、“改造对象”到村里来,接受“再教育”。这些人到村里后,要按排到各家轮流吃饭,一家一天,名曰“派饭”。父亲对这些人,不管职务高低,来自何处,什么原因,皆给最高“礼遇”。一日三餐,全部细粮,早、中、晚饭,豆腐、肉、鸡蛋,菜不重样。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位姓冯的老师因“路线错误”,从城里下放到我们生产队“劳动改造”有一年多时间,在我家先后吃过十余天饭。他看在我家有如此高待遇,惶惶不安,感觉每天三角钱、一斤粮票远远不够,总是在晚餐后,碗下面多放两角钱。当他离开村时,父亲把他一年来给我家的钱、粮票全部退还他,他深受感动。若干年后,父亲患病住院,他多次去看望,父亲去世,他抱病前去送葬。

  有一年,我高中放假在家休息,父亲看到我们附近的一家在盖房,知道这家主人身体不好,孩子尚小,经济条件又差,不敢雇人,便让我去帮忙,并交待不能在那家吃饭,一连干了十几天。完工后,这家实在过意不去,买了两斤糕点,去我家表示感谢。我家坚拒不收,无奈来人放下就跑,父亲又执意让送去两元钱了事。

  1987年夏,在给村小学盖房时,父亲不慎从脚手架摔下,昏迷一个多小时,住院治疗半月余。之后,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多次请辞村里的所有职务,获准。父亲任职期间多次被推选为县、乡人大代表、党代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受到地区、县、乡党委和政府的表彰。村支两委、党员、群众念及父亲几十年来在村里的辛勤工作及做出的突出贡献,经村支部提议,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议表决同意:父亲自离开岗位起,每月享受5元生活补贴。这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实属不易,父亲是我村获此“礼遇”的第一人。

  父亲患病期间,村支两委、党员、群众,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多次前去探望。父亲去世后,村里的群众自发组织“狮子社”,以“狮舞祭灵”这种最隆重的礼节表达哀思。村支部书记介绍父亲生平,镇党委书记致悼辞,村全体党员扶灵送葬,如此高的规格,是党组织和党员,对父亲这个农村普通党员的最高礼遇。那些默默来、悄悄去的,那些见面的、未见面的,相识的、不相识的送葬人群是对父亲人格魅力的最高褒奖。

  因父亲处事低调,不事张扬,只做不说,加之以上叙说的事情,仅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实乃沧海一粟,难免挂一漏万,可谓以管窥天。

  父亲在我们姊妹兄弟心中,是一座丰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留下的精神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去年儿子结婚,我写了“忠、孝、爱、和”四个字做为结婚礼物送给他们。虽然字写得令人汗颜,难登大雅之堂,但内容博大精深,字字千金,需要用一生、用行动去践行。但愿他们能真正理解其含义,明白父辈之用心。倘若我父亲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传统能在我的孩子及后代的身上得以传承和不断发扬光大,则是家门之幸!

  2014.02.09(农历正月初十)于郑州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