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读后感5000字
这本唐浩明写的曾国藩传在我书单里排在前列,但是迟迟未看,这次回家之初,内心有些忧虑,对待该做之事尚有许多过去偏见在其中,总是不得安宁。遂开始翻看此书。这套书是以小说来体现出来的,大概翻看了字数有100多万字,于是想起之前看的巴菲特传也是100多万字,如果用纸质书表现出来大概有1000多页的样子。心中欣喜,觉得能看一段时间,结果,这些天不做本职之事,一直翻看此书。看着看着,没过几天就看完了,归家之初的逃避之心也大概收敛。从明日起就该重操旧业了。
翻看此书之前,对待曾国藩的认识仅限于历史书上的卖国贼,对其生平事迹不甚了解,恕我愚昧,其建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在其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等事迹更是不清,在印象中,不愿去了解那段尽是屈辱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书上,总是赞美我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看尽了中国的繁华,又遭遇了如此的屈辱,加之当代是从百废待兴中奋起之时,心中难免抵触过去的颓废。在教科书中,总是将事情分的如此分明,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年幼之时,总认为清朝落后、腐败。中国人民懦弱、奴性。随着年岁的增长,看到的人逐渐增多,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再从是非对错、从事后结果再去看待了,而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再去看待,以这种视角看待历史人物,顿觉跟随主人公活了一个时代。常有感,人生苦短,若白驹过隙,活着活着就没了。传记,不就是让人重新活一回么。
这本书,感受颇多,过去认为的清朝,好的一面是康乾盛世,极尽繁华,加之各种狗血电视剧的渲染,对清朝徒增好感,过去还以自身为满族人为豪。后来看过清军入侵中国时的各种屠城记录,以及遗留的名篇扬州十日,顿感心凉。当然,只要是战争,总会有死亡,有人类的兽性的展示,这是人性使然,在《乌合之众》中对这现象有过剖析。只是这打破了小时看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各种幻想,过去的自己还是太蠢,现在也蠢。这本书,其时代背景正是清朝的末期,以曾国藩的事迹为主线,迁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不同层次不同阶级的人的认知状态以及一些富有时代感的社会风气。当以个人带入其中,将主人公看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会发现很多有趣、值得深思的看法。
从思维角度来进行分类,曾国藩前期是深受孔孟之道影响的读书人,满脑子都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想法,加之仕途顺利,想的便是成为国家宰相,位极人臣,光宗耀祖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此人不仅深信儒家的道理,最可怕的是其坚持以此道理入世,个人认为,儒家那套,学学,大概了解,对自己言谈举止有些约束,显得有些修养之外,要以此入世,基于这些道理来行事,来处理人与人关系等,会处处受挫。个人认为,儒家的道理是好的,如果个人完全遵守,只能对这个人钦佩。如果所有人都严格遵守儒家的道理,那为人处世当遵守于此且不会碰壁,但是儒家的道理很多方面都反人性,人心叵测,读再多圣贤书,人性依然无法泯灭,你一个人遵守此法,并不代表其他人也遵守此法。在曾国藩前半生,他以儒家之学入世,处处碰钉子,无论办事还是与人处事其结果都不甚满意,但是其严格遵守儒家之道,其品格无可挑剔,其目的是辅佐皇帝重建康乾盛世,为民造福,以佛教的角度看,曾国藩是以渡世人的大乘佛法来行事的。然,当时的清朝,早已疲敝不堪。时逢乱世,人性的贪婪、自大、嫉妒、一切只顾自己利益的一面在这种时代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些人性,或隐藏在那些饱读圣贤书的斯文面孔之下,或被流氓地痞直接体现。这个时代大概有以下一些阶级,皇亲国戚阶级,也就是各种王爷、皇帝以及依据血缘关系的各种官员。这些人中,胸无点墨、贪图享乐除了恭亲王奕 之外,再无有大本事之人,根本无法从中找到什么电视剧中的英明神武的各种阿哥,看到的只是娇生惯养之下的纨绔子弟。想着与当权之人建立关系,好舒舒服服的苟活于人世。这个阶级的富二代,每天只想着花前月下,三妻四妾,寻花问柳,饮酒作乐,不过想想,嗯…的确蛮爽的。这些富二代还真不像如今的富二代,如今好些富二代是真正的社会精英,有远见,见过大世面,有格局。时代不同,人的追求也不同了。这个阶级,是当时中国的掌舵者,中国前进的方向在其手中,其治理措施和处事原则是不信任汉人,但是本族又没啥有真正才干之人,表面上对各个臣子恭敬有加,实则视其为蝼蚁,其决策反复无常,目的只为了维系破碎的山河,想让这种享乐的日子延续下去。
这个阶级之下,便是各种官员、臣子,这帮人太无聊,在做任何决策时都要磨磨唧唧,思前想后,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更多的是想着通过对一件事的表态来建立各种关系,并根据自身的目标对问题加以评论,没事就从古时候的历史找例子,也是,一个个读历史读的是真好,毕竟能当上官也是那个社会的精英阶级,引经据典,张口就来,加之中国历史那么长,发生的故事那么多,无论做哪件事都能从历史中找到正面和反面的例子,也正是如此,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找不同的例子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也因此,在做任何决定之前总会用历史讨论一番,而且事后,无论结果好坏,总会有多种评论。关系好的呢,支持、吹捧,关系不好的,贬低、嘲讽。不只靠关系,还要看个人的社会地位,这个人做了一件有好结果的事,各个官员过来吹一波,做了有不好结果的事,一个个避而远之。无聊至极,但又是人性使然,当然,这个阶级中不乏以孔孟之道自律之人,有信仰的人,有职业操守的人,这些人真是值得钦佩。但是在当时,这些人还是太少了。大多都是蛀虫。
在曾国藩前半生,有一个阶级与他息息相关,姑且将其称为太平天国阶级,这个阶级在历史书上是给予正面的评价,说是对封建制度的动摇等等。这样评价是从共产阶级、资产阶级的角度看的,且认为共产阶级就是好的角度来看待的,认为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当抛开这个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是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状况,因为清朝官场是在腐败,百姓活的十分不开心,造反这是必然,这个起义,不从阶级的角度来看,实质上就是一场动乱,让本就颓废的国家更加雪上加霜,总觉得像是给一个陲迈的老者吃了一记大剂量的春药,让其加速灭亡。这个阶级信奉的耶稣,建立结合国情的拜上帝教,本身就是狗屁不通,但由于其思想恰逢当时百姓信赖,也便是一呼百应,迅速形成势力。但是我觉得,这个起义,从结果上没有任何好处,其领袖目光短浅,急于享受,就算是推翻了清朝,也不认为中国百姓活的会更好,这场动乱中,最倒霉的还是百姓。这个阶级,就是一堆反动分子。还有入侵的歪果仁,这些人自诩文明,实则是一帮强盗,仗着科技发达,欺凌弱小,实在让人不齿。
再一阶级是生活于其中的百姓,处于乱世中的百姓是真倒霉,天天打仗,这个城被清军守着,被太平军打一波,防守住了依旧受清朝的欺压,破城了,免不了太平军的一番烧杀抢掠,奸淫掳掠,被抢完了,再被太平军的欺压,之后清军再来收复此地,再守城,再被破城,再被抢一波,哇,这就很难受。这个阶级不只是单纯的百姓,也是十分复杂的存在,不能一概而论,这些人分很多类,一类是普通读书人,这些人想着忠君报国,读圣贤书,修身养性。一类是有武艺,胆大不要命的武夫,这类人没有什么伦理纲常,一切只为了赤裸裸的私欲,从乱中得好处,希望这个世道越乱越好。剩下的便是普通的想过平平安安日子的百姓,但是乱世之中岂能过好日常生活。这类人中不乏地痞流氓,拉帮结派仗势欺人之辈。实际上,真正倒霉的是那些遵守日常规范,渴望过上平安稳定生活的寻常百姓。无论是哪类人,都是为了自己着想,都有着自己的目的。普通百姓想过稳定的生活,其并不关心是谁骑在她们头上拉屎,这类人也是受害最深之人,被这帮人抢完被那帮人抢,被这帮人剥削完又被那帮人剥削。那些地痞流氓,不要命的各路人,也都怀揣着乱世之中捡便宜的心思,想着浑水摸鱼,越是不遵从所谓的道德规范和为人之本的人越是得到更多的好处。这类人有几个出处,要么加入某方势力,入清军或入太平军。要么加入各种组织,串子会,哥老会等。要么一伙人拉帮结派占山为王。除此之外,便是隐居山林。每逢朝代末期,战争迭起,大致的出路也便几条。每个人从小的认知不同,看待世界、生活的角度不同,其目的也不尽相同,每个人根据着自己的目的进行选择,不同的选择又形成了不同的人生。面对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着不同的看法,也因此,出现各种故事,或美好或凄惨或令人愤怒或令人惋惜。各色人马,齐聚晚清末期,迸发出了许多有趣之事。
而曾国藩,他不完全属于任何一个阶级,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前期将那个时代看的并不是十分透彻,他也有自己的私心,有自己的目标。他的目标就是辅佐清朝皇帝平定叛乱,再创盛世,他希望人民对他赞赏,希望自己可以名垂千古。这都是他的私心,都是他个人的目的。这也许是当时大多数读书人的目的所在吧。目的有了,之后便是做法,曾国藩前期是用儒道来实现其目的的,以此修身,以此办事,本身当之无愧是一君子,正气凛然,善恶分明,完全照着古代圣贤之活法来约束自己。每日写日记,三省吾身,常整晚工作,为国分忧,每日早起临帖,读诗。从自身修养角度看,没有任何不妥。但是从为人处世来看,除了被那些真正的君子所钦佩之外,无论是官场还是战场均是失意的。建立湘军之初,以此交际,大家都是当官的,别人不要面子啊,天天绷着个臭脸,认为自己是正义之师,其他人都是迂腐之人,活该被人排挤,活该被人嘲讽和处处做对。在战场上,以此之道行事的曾国藩第一次出征就打了败仗,然后便觉得无言以对父老,直接跳河,但是没死成。回去之后又想死,又被左宗棠骂了一顿。之后重整旗鼓,又打了一仗,结果又是自己跳河了,还是没死成。总之是贼惨,各项事宜都不随人愿。
在家休整一段时日之后,被人启发,研究老庄之道,恍然大悟,并决定以此来应对世人,遂再次出山,通过不断地反思和策略上的改观,运用老庄之道竟屡获成功。曾国藩运用此道与各个阶级、有着各自不同目的的人周旋,通过冷静的分析,对人性、世道的洞察,最终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其目的在大清朝继续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他促进并建立了安庆军械所,大力发展洋务,倡导出国留学,倡导学习西方技术,这些举措在如今看来是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些举措提出之时便遭到各种派系的人的抵触,不知是真的蠢还是有所目的,如此为了国家大计着想的事也被一阵怼,不过好在是着手操办了。
我认为,曾国藩此人并不是什么旷世奇才,他用兵打仗不如左宗棠,才干不如李鸿章,曾国藩更像是一般意义上的常人,只是此人严于律己,善于思考,懂做人、识人、用人。一些人性在其身上很难看到,比如他不贪财,不好女色,不自大,有自知之明,虚心,不是献媚而是真心的思考别人的批评,能做到这些又显示出他的不平常,因为常人很难做到如此并长期坚持下去。总之,他不是那种旷世奇才,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什么天资聪颖,英姿飒爽,不努力便才高八斗。他更像是普通人,由于恪守严格的规则和做人方式而变得不普通。曾国藩会识人,并能根据自身的评判标准来对人进行评价,之后便依据其能力对其进行委任,别人不说,就说李鸿章,便是曾国藩一手提携、教导出来的。曾国藩是如何识人的,他一是看面相,二是看气质、作风,三是看谈吐。他深信面相之说,面向之说不敢断言,但我知道,面相是一个人健康与否的表现,而健康与否又是与做事之成败息息相关,所以这点上我是认同的。气质和作风上,他看的是此人过去做过哪些事,用什么方法处理的事情,这种做事态度的好坏自然有其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意义,没有绝对的好坏,有些态度在如今可能并不适用了。除此之外,其看中的更多的谈吐,也便是此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的标准是:不卑不亢,说话时挺胸抬头,心中无所畏惧,气宇轩昂,对任何事不附庸别人观点,有自己的主见,并且这个主见有一定道理。换句话说,就是对待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要么是深度的看法,要么是广度的看法。这便是其认为是有才干之人的标准。
总的来说,好的标准是:做人上,坦荡、胆大心细。做事上:有独特或深度或广度的见解。此两点便是其识人的大概标准。
其用人,不能说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至少是以此为出发点,而且一旦重用,便充分放权,不对其具体事宜进行干涉。但是原则性问题又是十分严厉,容不得半点马虎。也正是如此,其手下将领能充分发挥其本事,曾国藩众多辉煌的被人称赞的事迹都是靠这些将领打下来的。也正是其知人善用,广纳良才,于是广大的中华土地上又有各路贤士向其靠拢,逐渐形成良性循环,这也便是其另一高明之处。
再说其做人,曾国藩最高明之处我认为便是其做人,对待自己十分严格,完全是照着古代圣贤的叮嘱而制定的标准,在我看来,有些苛刻了,他制定了很高的标准,厉害的是能做到,更厉害的是能坚持,而且一坚持就是几十年。这就有点可怕了,我认为,这点便是曾国藩的最大的优点,也是其成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纵观整本书,我学到的,关于做人,修身是十分重要的,儒家很多的道理对于做一个坦荡的君子而言是极好的。对于与自己之外的人,如何相处,怎样看待外界的一切,当属运用老庄之道,老子洋洋洒洒的五千字道德经是真的蕴藏着大道理,需潜心学习。这些都应属于术,而真正的道还在于自己,自省,不断地找自身的缺点并改正,还有便是坚持,寻常之人通过坚持也便成为了不寻常之人。坚持,也是不寻常的开始。本来还想写太多,结果前面写太多了,不想写了,加之本人愚钝,只能看到一些皮毛,还有太多感受,不想写了,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