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读后感:读《摆脱贫困》有感1000字
李兴伟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同志于25年前,也就是1992年,在他离开宁德两年以后,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出版的第一部专著,收录了习近平同志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共29篇,12.1万字。真实记录了他在宁德地区工作期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方位的各个领域。其中我体会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青年干部经历充沛,年富力强,热情高,有闯劲,但也有许多短处",青年干部有迫力,敢作敢为,果断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未来在我们手中,要用我们之矛攻彼之盾,抵制消极思想,弘扬党的好风纪,好风貌。作为一名刚入法院工作的基层干警,我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于这些观点的认识:
一、忌急于求成。俗话说:墉基不可仓促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每个人,每件事,都要经历一番"痛彻心骨"才能成功。作为青年干部,尤其对于我来说,刚刚考上公务员,很多事,很多人都不了解,工作更是不能很快抓住精髓,做事情也想着"快刀斩落麻",但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因此,无论是大事还是小情都应当事事上心,放缓急于做成的步伐,做到精而准,事无细不成,急于成更不行,成功的背后往往不含有一个"急"字。
二、忌自以为是。人从年幼到年老,都处在社会之中,为人处世,说话办事都不能将自己看的过重,己重则他轻。袁世凯登基称皇,自认为当上总统就能够成功掌控中国,但他失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一生斩敌无数俘获秦兵40余万本能成功,但其刚愎自用,西楚霸业终毁于一旦。所以青年干部应当学会放低自己的姿态,不自以为是,多向前辈学习,"老干部"毕竟经历多,很多事情工作方法的循循善诱,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懂得太少。"每日三省吾身"省事,警事,吾身,没成功不气馁,取得一点成绩不膨胀,抓好自身底线,不可逾越雷池半步。
三、忌朝令夕改。青年干部虽说年轻,但不能"嘴上没门",说话做事要有担当,说到做到,如果一次失信,次次受挫,更不用说树立自己一个良好的干部形象。面对群众更得如此,欺谁不能欺民,慌事不能慌民,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刻起,人民群众就已成为巨大的磐石,支撑党的事业蓬勃发展,人民是国家不变的主人,青年干部要慎重从民,其言信,不令而行,其言不信,虽令不从。
四、忌眼高手低。"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尤其是进入工作岗位没多久的青年干部,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年轻,知识,活力",当然青年干部有雄心是好的,但不脚踏实地也是不行的,只是溜溜嘴皮子固然不能干好事,更别提及为人民多做事,做好事。当下,也不稀缺"心中雄鹰"、"嘴上少将"的青年干部,有志向,不走路,眼高手低,就只能被"遗弃".
说道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兴则国兴。"只有我们补足精神之钙,从精神上摆脱贫困,才能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我们中国才能真正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