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传》读后感3000字
设计师先生 朱维波
自然既极博大,也极残忍,战胜一切,孕育众生。蝼蚁蚍蜉,伟人巨匠,一样在它怀抱中,和光同尘。因新陈代谢,有华屋山丘。直着明白“现象”,不为困缚,所以能用文字,在一切有生陆续失去意义,本身亦因死亡毫无意义时,使生命之火,熠熠照人,如烛如金。――《虚烛》
――题记
沈从文祖先据说乃宋代充军到湘西的囚犯,至其祖父辈已历数百载,祖父沈宏富出身贫寒,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起于卒伍,是累功逐级擢升为曾国藩统领的湘军高级将领。至其祖父辈终于为沈家在凤凰挣得一份优越地位,跻身于当地的上层阶级。
沈宗嗣一生追随父亲生前的死后的荣光,梦想着将来也做一名将军,可是不随愿,年近三十仍只是助手大沽炮台的一名裨将。
二十世纪初,义和团反帝战争失败,大沽失守,沈从文父亲逃返湘西家中,这次回家也使他有了第四个孩子――沈岳焕
如一般乡绅名流之子,沈自幼进了私塾,过着衣食无忧,同时令私塾先生头疼的生活。童年件所有的顽皮与乐趣释放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却是腥风血雨,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这一年,革命的火已经烧到了武昌千里之外的凤凰,湘西的苗族人急于接着革命的东风清算百年来清政府残酷不公的通知,在革命党人士的领导下起义。缺乏军事组织力,虽有人数优势起义仍失败,清军开始清剿乱党。而就是这一场清剿第一次让沈岳焕脑子里有了命运的概念。――持续数月站在城墙上看砍头,终因要被砍头者太多只能砍一部分放一部分,这其中做决定竟是到天王庙掷爻。
历史的潮流毕竟势不可挡,清政府终于垮台,沈岳焕之父因暗中参与革命党而得以在凤凰参选省议会代表,终因失败心中不平觉得脸上无光一气之下离开凤凰跑到北京。在京期间组织密谋刺杀袁世凯被发现后连夜出逃改名换姓隐匿于父亲朋友处数年。
沈岳焕父亲的这次冒险之举虽然没有给历史留下任何痕迹,却直接做成了沈家在凤凰的落败。这恐怕也是一个乡绅名流之子命运不得已的转折点的开始。
1915年,沈岳焕转到了凤凰县城的新式小学,那里照例给了他很多新鲜。他依旧是一个贪玩的野孩子,最不听话的孩子,最然家里人揪心的孩子。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着,一转眼来到了1917年,沈岳焕14岁,已经小学毕业准备上初中,这一年也真正的是几年前父亲刺杀袁世凯失利事件给家里造成影响在他身上真真切切的体现。
1916年袁世凯死后沈父开始给家里来信要求典田还债,1917年二姐病逝。家中的落败,二姐的死促使母亲做了一个艰难的决断――与其让我留在家里不学无术,不如让我自己挣一份口粮到世界上去学习生存。于是,母亲将沈岳焕安排给了一个路过的军官做了补充兵随军。
这位母亲承受的精神压力之大,是不难想象的。一个女人家,丈夫多年下落不明,全靠自己一人操持,。及至丈夫有了消息,还没等到他回家,家里已经破产。大儿子耳聋眼瞎,难有多大指望。大女儿迟早嫁人。二女儿正当如花年龄,却不幸病逝。小儿子已经过继给叔父,小女儿刚满五岁。原指望第二个儿子一改顽劣习性,中能为家中争气,却又偏偏恶习难改,不得不在他小小年纪,狠下心将它送出去经受磨难。她经历的原是旧家败落的痛苦。“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轮到沈家,还不过三世。这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动中许多官宦世家的共同命运。鲁迅、老舍、巴金、等许多中国现代作家,都经历过类似的家庭悲剧。他带给这些旧家子弟始料不及的痛苦,却也使它们能够直面现实人生,并间接做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在30年代的繁荣。
从军不久,所属的部队就全军覆没,因为人小和老弱病残官兵留守后勤得以逃生,
沈岳焕刚刚独自走进人生,就置身与一个非理性的世界,生命全在死亡的铁磨下旋转,生与死全然是那样突然。全不由生活这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们自己做主,他们也不曾想到要自己做主。他们的理性世界一片荒芜。死的无声的死去,活下来的,就那样昏天黑地的活着。被杀的十分愚昧,杀人者也极其愚蠢。不明不白的杀人,又不明不白的被人杀。然而,在当时,他们包括沈岳焕在内的人全认为这一切只是“照习惯办事”,“十分尽情合理。等到他意识到这是“这是许多人泪做出的蠢事,简直无从说起””,应当是几年以后的事情。然而,这一份血的经验掺入到他的生命里再也无法抹掉了。
“*师爷,你叫什么名字?”
“沈岳焕”。
“哈,岳焕。‘焕乎,其有文章?’”他摇晃着脑袋,拖着私塾先生读古文时的那种强调,“我看你就叫沈从文吧。”
就这样,在随军期间,一位军法长给在部队中做文书工作的沈取名沈从文。行伍生涯的无聊让沈从文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其实也不曾想过未来,那时的部队其本质是带有土匪习气的地方军阀。他在部队里照例学会了大牌,骂粗话,学会到处瞎逛寻找乐子。实在无聊时候就临摹习字。
啊呀呀,’身小’(léng)师爷,你人那么一点点大,开口就老子长老子短,好意思!”
“老子不管,这是老子自由”
文颐真停了,并不生气,只是一面摇头,一面看着沈从文微笑。终于看的沈从文不好意思起来。
“莫玩那个。你聪明,应该学好,世上有好多好事情可学。”
沈从文把头一歪:“那你给老子讲讲,老子看什么好就学什么”
直到这里,沈从文似乎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当从日本回来的文颐真将行李箱里那本珍贵的《辞源》展示给沈从文看,并在沈从文惊奇中查找到老子一词的解释,他才知道太上老君原来叫老子
人生总是充满了未知,尤其在他那个年代。不久,自己留守的队伍被撤销,自己被遣散回家。家里的境况比自己离开时候还糟,父亲依旧没有消息,哥哥北上还没有回来,家里的田产已经典完。自己也应该找点事情做,可军队里已经不能再去。熟悉的人一个一个相机死去,一切来得那样平常,那样触目惊心。可是他却又弄不清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一切都是命,万事不由人”。湘西老辈人用以解释人生变故的话语,此时正苍凉的爬上他的心头。
毕竟父辈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有不少亲戚可以投靠。回家后半年终在五舅的警察所里做了一名办事员,后来兼任收税员。人生的阶段总是接踵而至,紧凑的然自己还来不及准备,在芷江的表现让不少乡绅名流都着急着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沈从文。这其中也包括熊希龄家族。
沈从文毕竟度过那么几年书,再加那时五四运动的风已经波及地方,在爱情方面总有点不落俗套。可那却又是个陷阱。熊家向沈从文提亲,可沈从文却偏偏不做老板的女婿也不做官宦的女婿。在儿子神气的问答间,沈母好像预感到沈从文命中注定还得经历许多磨难,而沈母微笑的拒绝议婚中也掺杂着一丝忧虑。
时隔多年沈从文在北京回忆是这样说:
假若命运不给我一些磨难,允许我那么把岁月送走,我想象这时节我应当在那地方做了一个小绅士,我的太太一定是个有财产商人的女儿,我一定做了两任县知事,还一定做了四个以上孩子的父亲;而且还必然学会了吸鸦片烟。照情形来看,我生活是应当在那么一个公式里发展的。这点打算不是现在的想象,当时那亲戚就说到了。
拒绝这次提亲只是因为他的魂被一个少女给勾住了,可他却不知道这是一个美人计。魂不守舍的沈从文以为,那个名叫“爱情”的东西此刻正在自己心里生根发芽。正当他沉醉在爱情中时,少女的哥哥经常向他借钱,沈从文深信他于少女是彼此相爱的,没有顾忌那么多。可是经过无数次的借与还后,母亲交给他保管经营的卖老家房子所得的三千大洋总有一千算不来到底到了哪里去,直到晚年也仍然算不清楚。事出有因却查无实据,同时连同他的爱情和向他借钱的人都失了踪。
犯了这么大的错,落下话柄,终没有脸面再待下去,他偷偷的哭了一场,给母亲留了封信便悄悄的离开了芷江。这一走也成了他命运的转折。
离家出走的日子并不轻松,和表哥等几个年轻人浑浑噩噩在外面混了大半年也没有找着事情做,终撑不下去到保靖城防做了抄写的司书,工作之余依旧玩的浑天暗地。几年来见到人生的种种变故里看到了时间的古怪。一切人一切事全在时间下改变。死去的不由自主的死去,活下来的,又去接受一份新的命运。
可那一份安排对自己来说又是什么样的呢?一切全像眼前的虚空,高原而不见边际。于是他对几个朋友说:“我不晓得我该做什么事。将来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吧”。只是现在,自己知道自己发迹于写字,就每天都狠命的练习书法。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震惊的事情,自己的同事因爱上漂亮有为的女土匪首领后被处死的,有自己差点被变态同性恋上司骚扰的,最近一次,自己非常好的朋友和别人斗气下河潜水淹死的。静静回忆着这些,他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加上当时湘西兴实业办学校,他做出一个决定――到北京去!拿着陈渠珍的批示领了27块大洋后离开了部队。
1922年,20岁的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思考,离开了湖南来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