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老中医之路》有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名老中医之路》有感

  作者:迟显苏 山东中医药大学

  医者艺也,惟精诚者是也。做医者难,做大医者更难,做苍生大医者难乎其难。趟过历史的横流,携一身沧桑一路走来,道不明走过了多少朝代,说不清经历了多少雨雪。寒窗苦读,研前人之著作;秉心执笔,创现世之妙方;心系患者,救黎民之百姓,“大医精诚”是铸就铁杆中医的灵魂。

  书非悟,无以集医学之大成。岳美中说:“读书宁涩勿滑。”医学著作汗牛充栋,欲有所收获,就要对主要著作扎扎实实地下功夫,熟读、领悟。许多著名的中医家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等著作皆是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如任应秋每晚就寝前30分钟编一味药的诗决,姜春华读《内经》时作图表帮助理解,金寿山一边读《伤寒》一边写按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医学大家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求医治学要苦学,苦学养成习惯,则不以为苦,而以为乐。苦学也要做到三个勤:口勤、手勤、笔勤。读必读之书,反复诵读必将熟能生巧,勤加朗读必能熟读成诵。苦学之后也定要多问,学问学问,不耻下问,有问才有悟。有悟就下笔,写的有骨有肉、不蔓不枝才能算得上学有所得。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之处,就是他的一针一药都关乎患者的健康,如果不认真学习,不多学多悟,也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

  术非练,无以济百姓之大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李聪甫所说:四诊之中,切脉尤难掌握。微与濡,弱与细,涩与滑,紧与数,弦与革等等脉象都只有几微之辨,往往心中了然,指下茫然,必须从长期诊察病人过程中边摸索、边认识、边掌握这种规律。医书所列疾病,不过是沧海一粟,临床上的病症,往往是多个并发症,一个方子对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疗效。走过的路多了,便知道路要怎么走。同理,治得病多了,便知道病要怎么治。见习时对久病成医一词深有感悟,病的次数多了,也就知道怎样医治了。“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书固然要多读,若不临床,不能学以致用,也算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了。要知道,真正的好医生,绝不会是“理论一大套,看病汗直冒”的医生,也绝不是经典出口成章却治病无从下手的医生。眼高手低,绝不是一个医生应有的品质。正如张磊所说,临床经验是练出来的,没有长期的经验积累,经验是不会丰富的。因此,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就是要踏实、扎实,在校时勤跟师抄方诊脉,从医时多临床辨病。学医之路就是长征路,一步一个脚印,收获才能更大。

  心非诚,无以施仁爱于人。看过琼的这样一段话:“医道渊源起于炎黄,精诚之心来于圣才。舍己为人,故神农尝百草,以解天下之苦痛;爱家之心,故仲景从政坐堂,著伤寒以慰往昔之沦丧;爱己之心,故李杲疗治脾病,亲实践以创学术之先河”。从《名老中医之路》第1辑到第3辑,国医大师、医学名家、专家等无不都强调医德二字。言至于此,不免想起当初一字一句背诵的《大医精诚》。《大医精诚》之“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般感同身受的心,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从医需心系千家忧与乐,临证应胸怀众生疾和苦。《医说》中这样说,医者自当念云:“人身疾病,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或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本。”

  信中医,捍卫中医人永远姓“中”。中医大家走上中医之路,或因中医救治过自身疾病,或亲眼看见中医之疗效,或心怀救助百姓之心,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一个“信”字。信则有,不信则无。中医姓“中”,“中”是中华的“中”。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有问曰:“中华其基石何?其支柱何?其后盾何?”曰:“一国学也,二国医也,三国药也”。

  习岐黄之术,卫中华之魂,当勤而行之,自强不息。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