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倾城《智慧来自双手》有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叶倾城《智慧来自双手》有感

  田连宇

  转眼间,从弱冠时的小田变成了知天命的老田!

  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至少是lang lang ago了(我的错误英文),我总喜欢说:智慧是装在脑子里的!所以今天在《读者》中看到了叶倾城的《智慧来自双手》(从文中得知,这句普通的话出自教育家皮亚杰~请原谅我不知道这个名字),下意识的就读了一下。

  文中讲的是作者跟着旅行团在德国坐火车返回斯德哥尔摩时,在路边看到的各式木屋引起的赞叹,进而和导游对话中的所思所得,主要的还是中外孩子学习的侧重点问题。

  而这是一个说的太多的问题!

  从升级成父亲开始,我对孩子从来没有太多的苛求!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我自己不需要像许多可怜的家长那样,想通过对孩子的拔苗助长来证明自己!再说的得罪人一点,就是尽管我自己不能飞,但我并不想下个蛋,让后代去飞!

  在传统教育时,我和孩子妈妈(还有别的家长)总是观点不一致。和这些家长热衷于孩子的排名、成绩等不同,我对这些从来不感兴趣,因此我从来不知道我女儿每天都留了哪些作业,不知道我女儿从大到小的各科考试成绩,不知道她在班级、年级、学校、市里的各种排名,也不让她参加凡是学校里讲的任何主课的各种补习班......我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家散养!

  当然散养不是放任不管!

  至少要把她领到有草并且没有狼的地方!

  我同意并有时带女儿去学古筝,去看她的跳舞展演,带她练习乒乓球,学声乐,教她学工笔花鸟画,学习平面设计,学习出书排版,带她买她喜欢的各种烘焙蛋糕的食材,学习很多在多数家长看起来不务正业的东西!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就是没有特意去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

  中国的孩子~确切地说是我见过的中国的孩子,许多都像文中所说的那样:“饭不会做,扣子掉了不会缝,实验室里的小东西坏了不会修,宿舍里电灯泡坏了不会换……”

  这样的孩子,不是我心目中的好孩子!

  我心目中的好孩子,是平安、开心、正直、善良!

  有许多家长问我:“孩子学这么多东西,不影响学习吗?”

  我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看完本文,我知道了,应该这样原样照搬导游的话:“如果会妨碍,那很可能说明你不是学术型人才,就更不必强求了。”

  是啊,世界这么大,为什么都去当学术型人才呢?

  如果不当学术型人才,那么,那些数学题,多解出来几道和少解出来几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在节假日,与其让孩子在写不完的作业中愁眉不展,还不如带着她去图书馆整理图几本图书,去荒漠的土地种上几棵小树,去为失学儿童送去几件衣物、图书,去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义卖上几张报纸......去更多的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如果说我对女儿最大的希望,就是:

  As a father!The only thing I want :My daughter just  is a happy girl ,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y, and he love her too!

  作为一名父亲,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我的女儿是个快乐的女孩,有一天可以站在她喜欢的男孩面前,而他也爱她!

  (上面的英文是我自己翻译的,中式英文)

  这就足够了!

  至于那些数学题,还是那句话:多解几道少解几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附:《智慧来自双手》

  叶倾城

  选自《读者》 2017年18期36页

  坐火车返回斯德哥尔摩的路上,铁轨两侧是大片的黑森林,各式各样的小木屋或隐或现:有些是用粗大的圆木修建,有些却是以细巧的枝条装饰,有些简洁豪放,有些却俏丽婉约。我对小木屋赞不绝口,华人导游却口气平淡:“在瑞典,每个男人都能亲手建造一座小木屋。只有掌握这项技能的男生,才能中毕业。”我疑惑地问:“这些真的都是自己盖的吗?”导游肯定地告诉我:“是的。”

  每个国家对合格人才的标准不一样。中国人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生的标准形象――远庖厨,手不释卷,足不出户,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欧洲人没这么远大的理想,只是朴实地认为人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好家庭,若还有余力,就为社区出出力。我们求大,学的尽是治国之策;他们求小,强调一个人做实事的能力。

  所以,在瑞典中小学里,是有家政课的。男生女生都要学会做饭,不管你是否身怀绝技,首先不能让自己饿死。然后,每年夏天,大部分瑞典家庭都会带上孩子去森林,教孩子们钓鱼、支帐篷、捡柴、生火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瑞典小学从一年级起,木工课就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有专门的木工房和木工老师,各色工具,一应俱全,各种板材码放整齐。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木锯、小木刨、电动工具,甚至木工机床,做出一个个笔筒、玩具和木偶。我脱口而出:“爱因斯坦的小板凳。”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应该也是在类似的教育背景下出现的。

  “会妨碍学习吗?”作为中国家长,我不能不问。导游答:“如果会妨碍,那很可能说明你不是学术型人才,就更不必强求了。”听完他的话,我不免问他:“那你呢?”他笑了,说:“很惭愧!”他出生在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一路顺风顺水地读到大学毕业,连煤气炉都不会开。到瑞典来读研,纯粹是抱着玩票的心态。从来心高气傲的他,也是到了瑞典,才目瞪口呆地发现自己原来是个笨人:饭不会做,扣子掉了不会缝,实验室里的小东西坏了不会修,宿舍里电灯泡坏了不会换……从前人家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自嘲,此刻他才知道,这是耻辱,以及严厉的谴责――就因为你读了点书,你就有资格百无一用?毫无疑问,瑞典是世界上人均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后来,他慢慢地学会使用螺丝刀,还在家里置了一套工具箱,甚至建造了自家的小木屋,带着孩子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夏天。孩子们并没有以此为傲,因为这是每位父亲都会做的事。这“不骄傲”更令他心生满足:这本来就应该是常态。与其对家庭不闻不问,空说什么“父爱如山”,不如实打实地做一个抱抱孩子、带孩子玩儿、为孩子建造未来的好父亲。

  听完他的话,我暗下决心:要从壁橱深处拿出我古老的工具箱。它曾经属于我爸我妈,在我做工科女生那几年,他们给了我。现在,是拿出来交给我女儿的时候了。

  毕竟,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智慧来自双手。”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