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读后感3000字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摆脱贫困》有感

  李会玲

  我们都是平凡中的一个,无论是谁,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滴水穿石的坚韧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像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说过的一样:"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这种粉身碎骨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牺牲。虽然这本书是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写的,但是在其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习总书记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和务实的态度,还感受到对于我们一个大学生而言应该具有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持,我想这应该就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在书的序言部分,有一句话让我觉得印象特别深刻。"我们一向认为,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成天想到的,不是向人伸手,就是怨天尤人。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摆脱贫困呢?我们主张思想要解放,工作要扎实。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经验要一点一滴积累。凡事反求诸己,立足于自力更生,就能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如能持之以恒,就能滴水穿石。"这几句话说到的让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政府在力求摆脱地区贫困上的思想教育,更有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认真态度和踏实的作风,俗话说人穷志不穷,再穷也不能穷了志气,有一个好的思想态度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成功道路上的一剂良药,无论是国家官员、政府还是我们任何一个平凡的大众。

  讲摆脱贫困,从中央、地方各领导干部的角度来说,首先做到的是密切联系群众。在书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对于如何走群众路线而做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上的决定,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清楚的看到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在深入基层、走进基层上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古人的这一治政之道在如今也依然适用。过去由于国民党领导的腐败而失去了民心,而中国共产党却在始终坚定不移的走向群众,这也就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古至今,我们都不难看出一个深入群众、深得民心的领导阶层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有多重要,而谈到该如何深得民心这一问题上时,我认为在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时所做的反腐之举就是一个深得民心的方法。官员腐败是历来国家政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也一直处于不断打击的过程中,而近年来的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开展,给了人民安全感和依托感,不少贪污腐败官员的落马让人民心中有了底气,有了依靠,这就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因为值得信任,所以民心所向,这也为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党和人民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发展奋斗。“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一条真理,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需要做到的,无论是党中央的领导干部,还是乡镇的领导干部,无论官职的大小,其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包括了在各个方面的建设,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建设。

  发展经济是摆脱贫困的重要方法。其中也要意识到发展经济必须要有针对性,宁德地区虽然工业基础差,但是农业不差。如今也有部分地区专门发展农业,利用科技带动农业的专业化发展,这不仅为国家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也让农民有了保障。除此之外,针对性的发展农业也会相应的控制人口流动,将农民留在农村发展农业,让城市和农村之间既有一定的界限,又互相联系,各司其职一样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我们国家也正在努力,将农村专业化水平、科技化水平提高,实行创新农村社会的发展模式。同时,也不能只单一的发展经济,与经济发展有着同等重要地位的还有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是货物流通的一个重要的渠道,起着加强与外界联系同时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在2017年的“一带一路”发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铁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发展带给沿路国家和地区的便利。在书中,作者强调“应该在追求更高利益的基础上来促进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欲速则不达,应当看到立足于追求高速度,往往是对资源的挤压过剩,整个经济生活没有回旋余地,不恰当的速度会对生产力发展产生一种破环作用。”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一些国家过快的经济发展带给了社会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延伸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的一些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越来越糟糕,这个地区连最基本的发展载体都没有了,又何谈发展,因此要想让一个地区发展起来,就必须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生态环境,提供足够的资源。森林资源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资源,而在书中也写到"发展林业是闽东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林业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好林业就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森林资源的利用,作者在书中也提出了这样几点措施:一是完善林业责任制。这就意味着农民种林有了保障,同时解决了群众的怕变心理,让林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二是健全林业经营机制。这样就使林业的发展有了具体的规章制度,从而减少了滥砍滥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综合开发,使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当然就一个森林资源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问题,由于森林资源的可再生周期比较长,如果只是依靠这一个资源也是行不通的,因此就需要开发一种崭新的资源,我这里说的资源并不是自然资源,而是劳动力资源,改革开放后闽东农村就剩余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对于这个地区的发展有好也有坏,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会阻碍经济发展,陷入进一步的贫困,在《摆脱贫困》中明确提出:"对于剩余劳动力我们应该及时疏导,把这些劳动力引向山海开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抓住这一机遇,推动农村经济上新的台阶"。这就意味着只要能有效的利用这些富余劳动力,就可以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提到的另一个重要的建设与我们青少年密切相关,那就是共青团建设,这一建设在书中有明确提到,也给了我一些启发。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是青少年一代的象征,我们青年学生具有的是朝气蓬勃的气质,散发出的也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动力与正能量,作为新的一代,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协助党一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在共青团建设的这一过程中,我们要顺应改革的潮流,从实际出发。唯物辩证理论就强调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所以我们也应该在建设中避免一个模式的占领,而应该从各区的的实际出发,为地区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发挥青年组织的创造能力,为国家增添人才。其次,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要服从党的指挥,服务党的工作,同时也要有自身的发展特点。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很容易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做事情过于急躁,没有耐心和毅力,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切忌操之过急,在处理问题上要善于分析,掌握事情的发展趋向,在思想上要积极向上,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最后还要做到为全体人民服务,共青团要以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重,青年要在重大事件面前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符合人民利益的决断,不可枉然评论或决断一个事件。

  一个贫困地区还需要精神文明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都是一个地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质文明建设就相当于是经济建设了,而精神文明建设则是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和保障。作者说过“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有自然和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也就是地区领导能力的缺乏了,而自然因素则是地区先天的资源匮乏,地理位置的偏僻所引起的了,自然因素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人文因素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改变并必须去改变的,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改变人文因素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从而调动干部和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科技脱贫致富。在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做到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的特色发展,做出与地区发展相适应的产品特色,这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摆脱贫困,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完成的任务,不可懈怠。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