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读书有感
姜远航
这个假期我看了五本书,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水平,在假期结束的时候还是决定写一个类似总结的文章,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大脑宛如西瓜皮,对看过的东西"过目就忘",所以七千多字的文章断断续续拖了好几天。东北的秋天已经到来,憋了一肚子的话,"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很早前就对《送你一颗子弹》这本书早有耳闻,所以也是迫不及待地买了看,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学博士刘瑜,书的名气很大,虽然只是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的所感所想,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反映了自由而又通俗的思想见解。不得不坦白,作者是我心目中真正大学老师的形象,由于我党的教育政策我无缘听这种级别老师的课,可见字如面,一字千金。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孤独,就是"他人即魔鬼"的那种,自己和同龄人的大部队渐行渐远,我时而自惭形秽时而愤世嫉俗。到底是我活拧巴了,还是通往自由的途中注定孤独?所谓的热热闹闹,不过是认识更多的人,忘记更多的人。被更多的人记住,被更多的人遗忘,吹出更多的肥皂泡,然后看到更多肥皂泡破裂。自己川流不息的生活,不过是别人手机里的两个音节而已。而过几个月,就连音节也不是了,仅仅是被消耗掉的无法追问的那段时间,躺在烟灰缸里的几截烟灰而已。说到底,如果这种孤独感是因为"看得清楚,活得明白"带来的,那我愿意以此作为追逐自由而付出的的代价。
我再也不敢拿青春说事即使它现在还是进行时,因为在青春的掩护下,颓废是勇气,懒惰是反抗,空虚是性感。先是期待然后享受最后不舍,人类贱骨头的进化在时间面前停滞了数百年,青春的浓雾散尽以后,裸露出时间的荒原。这时候你黯然神伤,发现除了被自己搞垮的身体外还多收获了一片空白的大脑,生活的残酷成了你挥霍青春的借口,一边把豆蔻年华像旧棉花一样絮在记忆的棉被里,一边把希望和成功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周而复始不知疲倦,所以青春总是那么脆弱,与其说不愿提起,不如说羞于面对。
我对于体制和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样一个政治关心度不高的国家有些字变得刺眼,从最开始的不满到后来的无奈和向往再到现在的矛盾,我作为公民这个身份既参与其中又置身其外。大多数时候如作者所言,"所谓国家,就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世界上有一种强权,"虚弱得只剩下暴力"."这时候我会愤怒并且寻法改变自己,后来稍微了解全面一点后就又觉得,"墙"在冲洗我们大脑的同时也真真切切地抵挡住了无数难以预测的风险和麻烦,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依赖或是反感它的理由。自由和民主无比美好,可又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付出代价,这样的选择题在若干年前我们的政府已经已帮我们做出了答案。随着时代向前,这道选择题的弊端和优势进化的越来越明显,我们选的没错,但我们貌似选的没有人家好。
这时候大多数公民会选择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待政府的态度像对待自己的继父一样,渴望依赖却没有安全感,尝试喜欢但终究不能叫爱。谈论一个与自己没啥关系且鲜能改变的东西听起来确实意义不大,可漠不关心才是逆来顺受的开始。至于答案,作者这样说,"制度固然重要,但是文化才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的最有效因素。"然后是生活和态度,我涉世尚浅一直对这样的话题尽量回避,活了一遭到头来总结人生经验一般都是大师爱干的事,我听听就好。这样的话听多了也会受益匪浅,作者说"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又说"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等等,其实读完之后最大的收获,反倒不是那些关于民主和自由的讨论,而是对世界又深入了解后的窃喜,以及对于自己无知的恐惧。我差点真的以为自己在祖国不错的庇护下过着充实而又繁忙的生活,忘了检讨离开父母后不仅仅是口袋里的一贫如洗,在美其名曰高等教育的包装下,在"北京挺好的"谎言的包装下,是我狭义而有无知到可怕的灵魂。生活有好看衣服女孩的爱以及土耳其的旅行,就应当有苛政猛于虎的百姓出轨的丈夫以及柴米油盐的味道。正真的知识,在世界的所有角落无奈或者悲伤的发生着。
就这样断断续续了一周,感觉自己的身心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真实生活到乌托邦大幅度地起伏着,为了平稳着陆,我去看了冯唐的《万物生长》,接下来的一周大脑都被一个叙述狂占有,文字的连贯性或者叫废话的艺术性让我叹为观止。我管作者的风格叫"北京雅痞",说白了就是带点流氓味道的的书生气。他干了好多我想干却没敢干的事儿,闲逛,泡妞,上床…往不好听了说叫走心也走肾,往好听了说就是风情万种。
我的青春在一片安分守己努力学习的寂静声中度过,仿佛衬衫最上面一颗扣子一样不苟言笑,时间一久便仿佛亲手葬了种种可能。于是我大胆我幻想了一下自己万物生长版的青春,纹身,打架,抽烟,如若碰到喜欢的姑娘,盯着她看到她脸红,我死皮赖脸又多愁伤感。"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我不要天上的星星,我要尘世的幸福。"人一旦没有了远方的梦想,生活就会变的快乐但是辛苦的多。我不会再穿校服,明目张胆的那种,逃课去打篮球也变得理所应当,课什么的就不听了,和女朋友偷偷拉拉小手多好。晚自习时如果能跑出去就跑出去看电影,是去那种私人放映厅,我们坐在地上相互取暖等待黎明;跑不出去的话就在教室最后一排看大书,从二十四史看到文革回忆录。我仍旧不会去网吧和他们没日没夜地打游戏,节省下来的时间带她晚上拿着啤酒去高架上压马路,我想尝尝真心爱一个人是什么滋味儿,"如果她是一种植物,我的眼光就是水,这样浇灌了三年,或许她从来没有想过她如此滋润的原因。"我要在想亲她的时候就亲她,耳鬓厮磨如胶似漆。
"多数人在夜晚只看见了车灯,不记得脑后还有月亮。"
从某种角度讲我就一混蛋,但是那种可爱又多情的混蛋。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幻想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在惊醒的那瞬间我听到了梦破碎的声音,我追问自己,这种因为放纵而放弃梦想的青春到底是否正确,我回答不上来。阳光底下的万物生长,势如破竹却又怅然若失,或许正如冯唐所说,"真实的生活中,多数故事并不完整,多数没发育成熟的人物有各种各样混蛋的地方。即使造出来时间机器,重新过一遍充满遗憾的年少时光,不完整的故事还是不完整,混蛋的地方还要混蛋。所有的遗憾,一点不能改变。"
都说闲书和专业的书应该并读,看到《给青年编剧的信》这个名字时就觉得是给我的一份礼物,写信的人是我们国家的著名编剧宋方金,书的前半段作者揭露了我们国家如今影视行业混乱的现状以及编剧行业的冷暖百态,后半段切合实际地提出了"钩子""阻力"等等写好故事的技巧。我之前对编剧行业充满好奇和热情,虽没有下一秒就投身其中的准备,但对于会讲故事的人始终心存敬畏。"故事行业是特殊行业,首先是作品,其次才是产品;首先是文化属性,其次才是商品属性",如今都在谈资本谈"IP",一群文艺复兴是什么都说不上来的人插手影视行业,希望在市场操控下文化趋势也跟着他们来,"这是产业最好的时候,却变成了行业最差的时候",这个时候,"作为讲故事的人,我们必须担负起时代的使命,去说真话,写真相,写出时代的真相,情感的真相,人生的真相,人性的真相。使这个民族的人学会恋爱,学会说话。使那些想吵架的人会吵架,骂街的人会骂街;使人在掏出刀子之前先学会掏出心里的话,在掏出枪之前先掏出理智与情感。如果一个民族吵架和骂街都酣畅淋漓,爱与恨能自如地表达,毫无疑问,这个民族就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时代在等着我们去讲故事,讲好故事。亚里士多德说:一个讲不好故事的时代,必然是一个颓废与堕落的时代。讲故事的人,必须讲出时代的故事,为时代赢取光荣与尊严。我们要让一千年以后的人,一千光年以外的人,知道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知道我们还想怎么活下去。"
读到这里,我为影视剧行业风气下行感到痛心疾首,也为大国工匠的拳拳之心感动,我开始重新认识起编剧这样一种职业而不仅仅是"影视戏剧文学"专业那么简单。
编剧,说白了就是讲故事的人,人类自诞生起就从没停止讲述故事的步伐,从树下的老爷爷到今天的荧屏上,改变的只是媒介,不变的是我们期待的眼神,睁大的双眼还有无法安睡的深夜,编剧更是时代记录者。"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以两翼飞行,一翼是科学,一翼是文学。在一个世纪以前,文学一直领先科学。但在最近一百年中,科学后来者居上。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科学已经握住了问题的把手,并终将开启答案的大门。我希望我们文学的阵营能写出伟大的故事,在科学家打开大门的时候,发现我们已经坐在上帝的客厅里喝茶。咖啡也可以。上帝平易近人,我们平易近上帝。"作者又说"其实我们编剧,跟导演、演员、制片人、影视投资人并不是一个行业,他们那个行业叫影视行业,我们编剧从事的这个行业叫故事行业。他们靠的是电,我们靠的是心。没有电,就没有电影电视了,他们就干别的去了。但是没有电,我们还可以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在村头的大槐树下,听白胡子老头给我们讲沧海桑田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坐在田间地头坐在茶馆酒楼,听说书先生讲那些过了几个世纪永远也不翻篇儿的故事;或者三五知己燃一堆篝火,听有故事的人说说他的故事。我们就是那妈妈,就是那白胡子老头,就是那说书先生,就是那个有故事的人。我们在,故事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书的最后,作者还是表示出了对行业的期待和乐观,因为足够热爱所以就要耐心,"我们不那么急功近利的时候,就会有源远流长,我们不那么利令智昏的时候,就会有百花齐放。"在书后记,作者回忆了自己在中戏的早期北漂生活,不乏心酸共鸣。每一代人的奋斗史都截然不同可又拥有共性,不是生活多残酷而是鲜花只在悬崖间,因为种种原因我们选择了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凡道路,就要走完,即使山穷水尽路遥马亡。
我这样概括自己"总是心怀期待,经常伤春悲秋,偶尔忧国忧民",所以忧国忧民病是间接发作的,《寻路中国》恰好出现在这样的时刻。最开始看到的是英文版,挑战了四分之一最后放弃了,自己的英文水平还有待提高。先看一段作者自己写的内容简介: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
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这七年也正是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期,单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领驾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几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政府在乡村所铺设的公路里程数,就超过了此前半个世纪的总量。《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我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寻路中国》是我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如前两本书那样,它研究中国的核心议题,但并不通过解读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来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做宏观的大而无当的分析。它相信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我经常在一地连续呆上数月、甚至数年,跟踪变化。我不会仅仅听主人公自己讲述,我会睁大眼睛,看着他们的故事在我面前一点点展开。
这三本书横跨了我的中国十年,从1996至2007.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处于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正是在这十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开始增大。更重要的是,这是邓小平去世后的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因素。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我所讲述的都是他们的故事。"
书的出版距今又过了一段时间,中国人民在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又走出了很远一段距离,在此我并非要讨论改革之路对GDP以及宏观经济带来的改变,只想说说当下中国黎民百姓的喜怒哀乐,努力从小人物小角落观察大时代,这才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我母亲的一个朋友,在我家乡的电视台负责节目后期制作工作,正式员工的月薪一般在两千五到三千五左右,科级及其以上干部月薪按级别和学历递增,而对于没有编制的实习生月薪在一千元左右。我的家乡,是中国东北部的一座县城,在这里月薪三千连中产阶级都算不上。有意思的是,在体制工作的巨大庇护下,共产党养育了一群好吃懒做的闲人,朝九晚五的打卡制度以及白天漫长的无所事事在体制内变成了很普遍的事。而前文提到的那个朋友,却有着宛如私企员工的勤劳以及宛如年轻人一样的工作热情,在体制内兢兢业业近十年,一直领着实习生一千五百块的月薪,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环境下,他的能力与责任心让他付出了令人费解的努力。后来我又了解到,他的孩子已经上了初中,日子不出所料的清贫。这时候好多人会质疑他为什么不到大城市靠能力吃饭,他的回答是,"希望有一天,政府和党能给我转正,我得等下去。"你大可觉得这样的想法太过愚蠢,不过在家庭和经济的牵绊下,这目前是他能做的唯一选择。
假期伊始,我想去买自行车代步,却发现十年前的自行车一条街如今所生的商家已是寥寥无几,仅存的几家也在代售电瓶车。在等待安装的过程中又陆续有人过来选购,先是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儿子,浓妆艳抹的女人身上散发着劣质香水的味道,一边不自觉地抚摸着手里的名牌手包和苹果手机,一边炫耀式地和周围人聊天,"这不是嘛,老大考上了高中给他换了车,他这个六千,小的那个两千,我跟他说啊,你俩要是考上了一本,我给你买个两万的。"……"不就一螺丝嘛,丢就丢了,下次让你爸上北京给你带回来俩…"…这几位刚走,又过来一对父子,根据他们的谈话隐约了解到,家在农村的孩子第一次来城里住校读书,父亲过来看望孩子,身体还没长成的小伙子皮肤黝黑,眉宇间透露着庄稼人的老实和对外边世界的渴望,双手提满了便宜但是崭新的服装袋子,可见父子俩刚刚购物回来。父亲反复调试着新买的自行车,儿子在旁边不耐烦地等待着。
在家乡,因医疗教育养老等原因而困于体制不能追求梦想的事情太多太多,这样寒窗苦读把梦想寄托给下一代的家庭不计其数,而一夜暴富到文化水品还不足以支撑财富的人也遍地都是……家乡是中国的缩影,从1978到2008再到2018,改革深入人心。我们喜欢展望,喜欢说"五个一,三个五"之类好听的承诺,这些承诺也确确实实有不少得到了实现,但总是觉得有些地方出了岔子,我回答不上来。
回到《寻路中国》,作者用西方国家特有的价值观审视着中国,其中有一些独到又透彻的看法令我这个中国人汗颜,关于可持续发展,我一直私以为是国民劣根性加上急功近利导致的鼠目寸光,作者说"就这一代人来说,经济的土壤跟鄂尔多斯的沙漠一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什么都在变――规则在变,经商行为在变,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也在变。总会有新的形势需要琢磨,人们来不及辨明方向。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们先做后想。可持续性是一种奢谈,没几个人有工夫去考虑,尤其在年轻小伙子们可能抛弃故土的村子时更是如此。长远计划没有任何意义:人们的目标就是有钱今天赚,有利今天获。不然,你就只有被下一次变革的浪潮淹没掉。"关于政府收入,我一直以为是税收加上灰色收入,作者联系到了土地的概念,"农民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只有使用权。为了发展经济,市镇政府只有通过买卖土地获得所需的资金(不能发行地方债券,有没有财产税,筹集资金的方式匮乏)――>低价从农民手中"抢"得农业用地,之后再将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将使用权卖给出价最高的开发商,从而赚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房地产开发商则在其上建起新的楼房,并高价卖出赚得更多的利润。这一系列过程中,都有个人,领导从中赢利,小到乡村党委书记,大到市级领导。"类似的分析种种吧,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个更深刻的认识,这里不仅是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不仅有贫富差距、缺乏信仰、关系社会、房价泡沫、食品安全等等弊病,还有若干个无法入册的无奈苦衷。百姓,不仅仅是百家姓那么简单。
快高考的时候因为书名买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但直到这个假期才努力看完。不得不对于蒋方舟当年的阅读量以及对待事物独特的看法表示敬佩,也对书中妙语连珠啧啧称奇。可能是因为我太过浮躁,对于这样故意拗口晦涩并且有意拼接的文学作品,我还是难以接受。书中不乏作者引经据典可见作者阅读量可观。如今"伪专业"的伪君子混溺在各行各业,在我看来,任何行业能到塔尖的人数少之又少,而这些人却更接地气。无论是科学领域还是艺术领域,最高级的美反而容易让人接受。我就一普通百姓,和你们专业到每天不说人话的知识分子的父亲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跟你父亲聊天的时候,你忍心满嘴术语地之乎者也?
但是蒋方舟作为青年作家中的翘楚,还能孜孜不倦地学习并且关心时事政事,我对此表示最大的鼓励与支持。如前文宋方金所说,首先是文化属性,其次才是商品属性,在写字如点钞的时代作者能始终如一,我表示倾佩。所以下面罗列了一些我在阅读过程中觉得不错的段落,仅供参考。
"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役,形也不为心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黄金年代永远在身后。无人能够改变的是,时代的火车往前开――拉着那些愿意的,拖着那些不愿意的。
网络提供了一个脆弱的高台,更彻底地抽身于现实生活,它提供了一种局外人的目光,教会我们更批判地看待我们成长起来的世界和社会习俗。
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
大时代是为少数人准备的――电影里的革命中永远一呼百应,可在现实中,也不过是百人而已。除去那些弄潮儿,大部分人只是时代的承受者,敌人来了,便谨慎苟且度日,敌人走了,继续谨慎苟且度日。"
就这样我断断续续无所事事的用这几本书打发了自己不到两个月的假期时光,真没乞求就因为几本书然后升华飞跃,只是觉得无知是一种残疾。
好多人说我看不惯的事太多负能量爆棚。我私以为不满是进步的开始,若干年前的毛泽东,莎士比亚,海明威…都是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的人。又有好多人说我的文章更新太慢,排版难看,真的不会吸引太多人。我开玩笑说,"我才初试茅庐,就被市场和资本摆了一道。"如果有一天我不幸成为一个靠写字谋生的人,我一定会被冠上"低产"的标签。在我的概念里,一根烟要烧一夜,一点爱要过一生。他们写的是行云流水的文章,我只不过是想找种方式记录生活。冲突和伏笔只存在于电影里,真相是时间将其无比拉长淡化,所以我一直在酝酿情绪积攒感情。加上我胸无点墨,想攒一篇真实的文章,真的挺难。我和奶奶说,无论未来你孙子的生活是富可敌国还是不名一文,都要以他为傲,因为他一定在做一件不能用金钱衡量且无比正确的事。
我朋友很少又不善社交,但是何等幸运在过去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认识了一个牛津大学政治学女博士,一个从医多年怀念青春的老北京,一个开着越野车到处闲逛的老外,一个北大毕业热爱生活的学姐,一个从业多年不忘初衷的编剧,一个偷偷生长向往明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