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矸英烈》读后感
小作者:郑好 指导老师:张哲君
宁波市博平小学四(4)班
文末可“写留言”,给小作者几句点评和鼓励吧!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就注意到了它的封面,这是一位解放军叔叔的雕像,他表情严肃,似乎正面临着什么困境。但他又昂首挺胸,骨子里透着不服输的劲。再看他衣袖高高地卷起,左手紧握着拳头,右手紧握着枪,好像随时准备要大干一场似的……这分明就是位抗战英雄啊!在这位英雄的雕像下,还有着“向革命烈士学习致敬”的标语,可见人们对这位英雄的尊敬和崇拜。这本书,名《大矸英烈》,记述了一个个为了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事迹。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走上那条过去的红色之路……
在这本纪念着大矸先烈的书中,有着唯一的一位女性烈士,她叫冯和兰。1938年金秋的一天,她和姐姐冯仪拜访姐姐的老同学――李侠民(李长来)。原来,冯和兰不愿听父母之命,去嫁给一个志不同、道不合的商人。冯和兰抗婚得到了姐姐全力支持,也得到了李家的全力支持。李家人将和兰安排到公德小学任教,于是她便融入了一个革命大家庭中。冯和兰在学校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案,深得学生尊重。后来“七・七”卢沟桥事变暴发,冯和兰加入中国共产党,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中,帮党做了许多事。1942年4月,镇海县沦陷。冯和兰以公德小学为联络点,在白色恐怖中为地下党组织提供情报。11月的一天夜里,她被一群伪军绑至伪乡公所,最后因逼问不出任何线索被释放。1947年4月12日,冯和兰带着一份秘密文件回学校,未想因叛徒出卖,敌人早已埋伏在学校,秘件被机智沉着的和兰吞入腹中。冯和兰被捕后,被敌人连夜审讯,可敌人不论用硬还是用软,她都誓死不招供。最后,敌人对她下了毒手。1948年4月6日早晨,和兰梳理了头发,换了衣服,从容不迫地上了囚车,被押去刑场。途中,她与战友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年仅31岁。冯和兰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想想平时,爸爸妈妈说我几句,我就不高兴,对比冯和兰,我真惭愧。
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英雄,他叫张仲英,乳名祥 ,学名文治。1920年春天,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亲故取名祥 。在小祥岁时,父亲去世了,一家的顶梁柱倒了,经济的重担便落在了妈妈的身上。为了爱子的前途,妈妈托关系得到了免费读书的照顾。入学之后,他取学名文治。童年的文治深知这份学业来之不易,所以他不负母望,勤奋好学,每天放学帮亲戚做事,常常读书到夜晚。六年后,以优秀成绩高小毕业。文治毕业后,想帮助母亲,便在15岁那年回到上海当学徒,为母亲分担生活重担。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8月13日又发动了“上海事变”,并于11月13日占领上海,还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看到这一串串的数据,我心中为中国人民打抱不平,可真是有心无力呀!在这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年轻的文治忧国忧民,义愤填鹰,于1938年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张文治作为一名党员,尽职尽责地做到了自已的本职工作,为共产党做了许多事。1946年2月20日,张仲英等人被关在第一绥靖区司令部禁闭室,受尽折磨。他曾经对自已的战友王小照说过一句话:“我们为国为民参加革命,即使牺牲了也要保守党的秘密,皮肉吃点苦不要紧,对内部情况一定要咬紧牙关,决不能使党组织被敌人破坏。”后来,王小照获准保释,张仲英被押解到常州,不久就被敌人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27岁。才27岁,张仲英把他的青春全部注入革命战争,他为了兴国安邦,为了老百姓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在有生之年没有好好地孝顺母亲,我想这也是他唯一的遗憾吧。他对战友王小照说的那句话,“即使牺牲了也要保注党的秘密”,令我深思。
我们平时娇生惯养,稍微教训一下就会不开心,甚至是哭闹。再瞧瞧张仲英,我们就真的自愧不如了,他为了党就算牺牲也再所不惜,我真要向他学习。合上这本书,看着封面的这位解放军叔叔,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向革命烈士致敬!身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我一定会向你们学习,不忘过去,不畏将来,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
优爸点评:感谢小作者的这篇读后感,文章内容详细,感情真挚,从头至尾洋溢着令人热血沸腾的革命情怀,让读者也走近了那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小作者的读后感首尾呼应,用书本封面的解放军叔叔串联首尾,将文章的感情连贯起来,既是对小作者的激励,又是对读者的激励。主体部分很详细,小作者叙述了冯和兰和张仲英两位烈士的故事,内容很丰满,充满拳拳报国心,特别是对于两位烈士牺牲时的描写,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优爸认为,小作者在叙述故事时可以更简练一些,而将文章的重点放在抒发自己的感想上,优爸注意到,小作者已经有将书本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的趋势,这很好,可以接着往下写,让这份赤子之心更加动人。优爸也希望小作者能保持这份慷慨激昂的奋斗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