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台北人》读后感

  夏洛克的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台北人》读后感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反思一下自己的阅读速度,有些慢了,因为这本书每一个故事都不是那么开心读起来,读完一个故事,很难有接着读下去的欲望,因为每个故事都很悲惨,要我一口气读完十四个故事,真的有些难。总要消化一段才能接着读下去,我想作者写书应该比读者更痛苦吧,毕竟写的都是怀古伤今的凄凉情感,看的时候我总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

  白先勇对中国的历史应该比很多人有更多发言权,他的父亲白崇禧将军经历过北伐,经历过从大陆到台湾的历史变迁,所以这些故事被他写出来,就好像把近代史复习了一遍。

  当国共内战,蒋介石带领国民党残余部队逃到台湾,曾经在大陆叱咤风云的军人,来到台湾,等待他们的是落魄和动荡,他们已经不是当初那般威风,年龄不再年轻,时局不再明晰,衰老的身体,壮志未酬的无奈,让这群人有了家仇国恨,所以这本小说集基调非常凄凉和悲惨。

  从大陆来到台湾,军人的大好时光已经过去了,而那些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文人们处境也很无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小说中的主人公曾经亲自参与,而逃到台湾却无法去告诉世人到底当初这段历史是怎样的,只能任人评说,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只能苦涩地闭嘴,他们还有梦想,想研究文学,想把历史真相传递给世人,可是他们只能闭嘴,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当初的青年,他们还要向现实低头,他们只能选择做一个懦夫,出走台湾,去做懦夫。

  这本小说集每一篇都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当这些人物在巨大的历史背景下,显得非常渺小,有人逃到台湾,还有未婚妻子在大陆,等了几十年等来了一场空,人最后都疯了,这就是现实,非常残忍,有人在大陆是灯光一时的戏子,到台湾却只能做别人的配角,没办法,时代变了,曾经的好时光都已经过去了。

  所以作者在这本书里表达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对于国名党过去辉煌的不舍和留恋,对于战功的留恋,对于过去锦衣玉食的生活的留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怀古伤今,所以每个主人公都有自己悲剧的原因,但他们落入悲剧并不是他们自身能抗争的,因为时局动荡,他们也只是时代的牺牲品。

  这本书写的最牛的地方,就是作者把中国近代史融入小说的人物的身世和经历中,从每个小说人物身上,你又亲历了一遍当时的历史,比如北伐战争,主人公亲自去打孙传芳,你又经历一次这样的历史,作者把这段历史放在小说中,你却觉得无比真实。

  所以这与白先勇是名门之后有关系吗?毕竟小说来源于生活,他一定是见了很多这种人物,耳濡目染地才写出这样的历史故事。

  小说里面关于吃饭、喝酒打麻将、跳舞、喝酒的场景描写的非常多,也非常逼真,关于吃的描写也非常多,从鱼翅到桂林米粉,各种场面的食物描写很详细,可能这也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从吃的东西来看,就能判断出来主人公的身份地位的不同,作者可能也比较喜欢打麻将,包括对衣服、配饰的描写,锦衣玉食的描写更加突出这些人物极力想要保持过去的那种风光,去到台湾,女人之间那种今非昔比的感觉会更加强烈,女人总要衰老,但是能够有好的际遇可以不显老,女人之间的攀比就是衣服和年轻,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变老,那真的是很难(想到这里,觉得岁月对女人是十分残酷,所以为难女人的人男权的审美和女人的攀比了),里面有一些女主人公就是在大陆过的不好,到了台湾反而旗开得胜,免不了女人之间相互攀比,看谁年轻,想来很无趣,只是多少人能够挣脱这个枷锁呢?连作者都没能放过女人的青春容颜。

  我觉得这本小说集非常耐读,每一篇都是一段历史,我喜欢读故事,不喜欢历史,这本书就把历史放在故事里,也许这就是写作的功力。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