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教师》有感:在守望中国共产党成长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致教师》有感:在守望中国共产党成长

  潘培梁

  趁着暑期空闲,我阅读了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思考当下学校教育现状,感受颇深。

  朱教授倡导“晨诵、午读、暮省”活动,认为“晨诵”应该引导学生知晓意思,享受诵读的快乐,而不能限于“死记硬背”,我认为颇有道理。诵读经典如果要深入还有许多工作可做:从内容上来看,除了国学经典外,可以补充一些近现代的中外名家诗歌,按照年级编辑成册,比如普希金、泰戈尔、毛泽东、舒婷、顾城、圣野、金波等的作品。从方法上来看,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懂其义;或者讲故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可以创设情境,在动听的音乐、语言中享受诗情画意。让诵读变得趣味盎然。

  倡导“师生共读好书”,在阅读中国共产党同成长。老师与学生一起阅读,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阅读后,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对感兴趣的话题,引发讨论,老师可以解答一些困惑,并随机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这与学生自行阅读,自生自灭,效果显然不同。推荐的书,应该精心精挑细选,必须要最好的。阅读时间最好固定,比如中午饭后20分钟,让学生静静的阅读。时间久了,就会形成阅读习惯。另外,学校要有计划开展富有趣味的读书活动,比如读书知识抢答赛,写读后感比赛,做手抄报等。总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让学生爱上阅读,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应该倾力而为。

  阅读应该成为老师每天必做的事情。老师的阅读书籍可以分为三类:专业类、教育类、人文类。作为老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在每天的阅读中获取新的知识。好书就是一名好老师,诲人不倦;好书也是一个好朋友,不离不弃;好书更是一面窗户,风光无限。在阅读中享受精神的富足与快乐。老师会说:“我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阅读。”朱教授指出,把阅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有时间就可以拿起书看一会儿,在包里放本书,随时可以看一会儿。这比大把时间花在聊天上、玩手机上有意思的多。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思想。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进行不断的反思,以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写作,能够很好促进反思。朱教授提出“朱永新成功保险计划”,要求老师用心记录生活,每天坚持记录一千字,坚持十年,保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写教育叙事,写教学中发生的故事,写教学的得失,写教学案例与论文等。为什么会有职业倦怠?老师丧失了创新的激情,一年、两年、五年、十年……教案是相同的,教法是陈旧的,教学理念几乎也没有变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机械重复着,自然,这样的工作是索然无味,面目可憎的。因此,要思变,要创新,要做课题,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去想方设法改变。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工作也是新的,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思索,新的收获,自然就会很有意思。

  学校应该是学生追求梦想的地方,一个幸福成长的地方。不要以成绩论英雄,学校应该有更多的“尺子”去衡量学生,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智能并不相同,有的学生侧重于语言智能,有的则是数理逻辑思维,有的却是人际交往智能……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学生读书成绩一般,但是排球打得特别好,在学校排球吉尼斯比赛中获奖,对于他而言,是莫大的鼓励。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差,但是语文作文写得好,在写作中获奖,让他满怀信心。有的学生读书差,但是打扫卫生积极,任劳任怨……每个学生都会有其闪光点。学校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才能,并获得成功。在这样的学校学习,学生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对于学校教育,首先应该“立德树人”,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学习成绩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倘若眼里只有分数,而不见“人”,无疑是教育短视,本末倒置,贻害无穷。

  《致教师》论述丰富,涉及面广,以上所见,只是冰山一角。怀揣教育梦想,开始新教育实验,在守望中国共产党成长,“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是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