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后感
《学会提问》指出,要想学会问right questions,就要首先从critical thinking开始。
一、facts and opinions
Critical thinking可不是看了本书就能学会的,它是需要练习和培养的。怎么培养呢?我看到了这么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外国的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培养进行facts和opinions的区分,到底什么才是事实,什么才是观点,区分这一点对培养criticalthinking很重要。大体操作是这样,低年级时学会简单的事实和观点区分。比如“这是一个苹果“这是事实,而”我喜欢吃苹果“则是观点。高年级的时候就对复杂的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拿出报纸上的文章让学生来区分事实和观点。再后来,让学生了解到即使是事实,很多时候也会包裹着偏见和观念的外衣。如此,系统的critical thinking就养成了。为何我当初看到这篇文章非常感兴趣呢?这样的一篇facts and opinions在牛津初中教材初二上的一个单元的study skills里面,作为本单元一个学习技巧放在单元里面。当时我在上到这个课时时,由于它既没有太多语言点,也没有任何生词,换句话说,就不是考试的重点时,我是一带而过上完的。现在回头想来,我恰恰浪费了一个培养学生critical thinking的好时机。如果我能抓住那次机会,给学生引入critical thinking的概念,虽然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有了批判性考虑问题的方法,但是应该能够抛砖引玉,起到投石问路之效果。
二、听话的教育
我们常问,为何孩子没有critical thinking?我想,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教育比较偏爱听话的孩子。这个孩子听话、不捣乱、成绩好,那基本就是教师的宠儿。那么,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就是,自己要做这样的孩子。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得到比人的肯定呢?这样就导致孩子在听话的路上越走越远,哪还有什么critical thinking可言?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发生的事情。那天评讲学案时我讲错了一个题目,我给学生的答案也是错的,评讲的时候我也没有注意到。直到第二天晚上,隔壁班学生来办公室找老师确认,我才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第三天我早早到达教室去更正这个错误。我告诉学生昨天的学案上我讲错一个题目,让学生猜是哪个题目,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告诉我是选择题最后一题。我更正完这个题目后想了很久。学生明明知道我讲错了,为何没有人提出质疑,甚至课后告诉我?说起来,我并非脾气暴躁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较为融洽,学生也应该不是怕伤害我的面子而不说,那么是不是长久以来的教育让他养成了这样的教育习惯: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想到这里,我忽然觉得有点悲哀。我自己在上学的时候就是个听话的孩子。结果,十几年过去了,教育发生了那么多深刻的变革,而学生却好似还停留在原地。教学内容再变,教学方式再变,学生不过还是循着多年前自己走过的黑黢黢的道路,融入未来不辨的前方。
三、互动促进成长
我有一个朋友和我很聊得来,我们经常就某个问题讨论、分析、总结。但正因为这样,我们常常一言不和就抬杠,说着说着会生气。我才意识到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常修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价值观,这些东西构成了你看待事物和问题的基础。当我和朋友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只要指出相反的观点,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虚心倾听,而是觉得他在找茬。其实,我们多数情况下争论的只不过是观点,很多时候并没有任何事实来支撑,只不过却很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信服自己的观点。结果常常是谁也不接受谁的观点。难怪说世上两件事最难:让别人从口袋掏钱和传播自己的观点。在本书22页,给出了很多让对话顺利进行的建议,这些建议都非常实用,对照自己,心中有着这样一种观念,我想,逐步是能够慢慢改变和别人谈话的方式的。
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