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一)

  我们敢于走进荆棘丛

  就是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死去的那一天

  才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这大概也是生而为人

  能得到的最大满足。

  ――读《巨人的陨落》有感

  药学院

  2014级药物分析专业本科1班

  席宇

  这是可以说是我在近一年上市的新书中,看过的最好看的小说了。它的阅读体验征服了我,它给了我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高潮。

  小说展现的是五个国家、五大家族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中跌宕起伏的命运。读到后面的时候,有一种停不下来的感觉,一种在另一个世界中完全沉浸之后,把一辆跑车在旷野无人的高速公路上从150码逐渐加速到280码的感觉,一种特别不想结束那个世界却又欲罢不能的感觉。

  人,是这部史诗的真正主角。而在这些人身上,我看到的一直是我们“自己”,处于千千万万个不同境遇之下的自己,拥有不同性格和命运的自己。

  整个故事,讲了很多人的生活,在一个全人类都被裹挟其中的大背景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每个人类,教师,逃犯,吸毒者,贵族,流浪汉,知识分子,无产阶级,革命家,哲学家,诗人……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有人尊重了内心的召唤,有人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有人被国家宣传的标语俘获,有人为与生俱来的野性驱动……有人勇敢,有人懦弱,有人坚定,有人迷茫,有人成长,有人扭曲,有人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有人拖了世界的后腿。

  当看到他们以清晰严密的逻辑思考,做出了一个个符合自己处境的决策――而这一个个合理决策,又汇聚为世界大战和人民革命的风暴时,我感到自己就处在风暴中心,真实、刺激。

  每个人的选择,无非两种,追随命运滚滚而下,或是异军突起。这是每个人的自我选择,让他们在那段时空中成为了最终的自己。人性在每一个选择的瞬间闪烁,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在《巨人的陨落》中,随着战争发展,女性不得不走上社会工作,填补男性参战造成的劳动力空缺。女权意识随之觉醒,其中,女仆出身的艾瑟尔是最让我佩服的“女汉子”。 她在伯爵的大庄园里当管家期间,勇敢大胆地爱上了伯爵本人,怀孕之后,伯爵想用钱堵住她的嘴。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

  艾瑟尔痛苦地做出了理性的决定:她要和肚子里的小生命一起离开,但不是空着手,她让伯爵买了一栋两层小楼,一半自住,一半出租补贴家用,她一边工作一边独自抚养孩子长大。 她以未婚先孕的姿态,嫁给了一个与她志同道合的好男人,在当时的社会里,她这样“特立独行”的女人,连亲生母亲都不能理解。

  但艾瑟尔的觉醒和奋斗,始终没有停止,婚后,她不甘于当个家庭主妇,而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最终在纷乱的时局里,为自己挣得了一席之地,她成了一名可以为更多底层民众发声的英国议员。

  是的,我们敢于走进荆棘丛,就是希望生活得有意义,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死去的那一天,才发现自己从没活过。

  这大概也是生而为人,能得到的最大满足。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二)

  金欣

  其实英国文豪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这本书,很早便收入囊中了,但一直被琐事所扰,读来断断续续,这一段时间终于读完,大有酣畅淋漓之感。

  先说说对这本书的总体印象吧。《巨人的陨落》不仅是一本好小说,也是一本特定时代的一个精彩的微注解,让我们不仅读到了一个好故事,也对这个故事的背景时代有了更好的理解。作为一部故事性很强的历史小说,这里面不仅有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有大时代的波澜壮阔,很容易让人有种自然而然的带入感,仿佛身临其中。不得不说,肯叔沉稳的文字叙述,精致的细节描写,庞大的家族纠葛,充满矛盾、对抗的人物性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严谨认真的历史观,一击便击中了很多人的心灵,无怪乎这部作品受到全球千万读者疯狂追捧,一跃成为“现象级”的畅销作品。

  肯叔将故事的时间轴设定为1911年-1924年,一战前后(非常有意思的历史时段)。看似波澜不惊的世界局势,实际上正酝酿着一系列的剧烈变革,新旧观念的矛盾冲突已走到了水深火热、日益胶着对抗的阶段,一点火星便能引来世界巨变。肯叔从几条线着笔写出五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向我们揭露了整个时代变革的脉搏,故事从叙述一名不列颠岛上的未成年矿工经历着他人生中一大考验――来自其他矿工的欺凌抓弄开始,讲到富有的英格兰伯爵为即将到访的乔治五世进行紧张的筹备,接着又说道在沙皇残暴统治下的青年工头向自己的杀父仇人做着生产演示…..看似各自独立、迥然不同的人物命运在历史的浪潮下已相互交织纠葛。书中人经历纷繁复杂的变化,而我们则看到鲜活生动的历史:一战、十月革命、凡尔赛和约……紧凑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让人目不暇接,这也许就是众人手不释卷的原因吧。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那样,肯叔讲述的这个时代,同样繁荣与腐败共生,热情与冷漠相伴,昔日的权威正统正逐步走向没落,而来自社会底层的新兴力量不断崛起。对于昔日大英帝国、固步自封的权贵而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内忧外患来形容英国当时的处境其实是比较贴切,内部固守传统与改革创新持续对立,阶级矛盾和地区分野时常引发社会和政府内部的冲突;在外部,英国正陷入一战的巨大冲击,逐步失去霸主地位。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对于英国、世界、劳苦大众、平民阶级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不破不立,越是走向穷途末路越需要有人在背后助推一把。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很多英雄,他们都积极向上,热情似火,为了个人的命运勇敢地与整个社会的偏见、不公积极抗争。

  读一本好书就是感受另一种人生,《巨人的陨落》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三)

  一部内容丰富的畅销小说

  边虹

  不知从何时起,每本新书都有了一个称之为腰封的东西,它比书本身要耀眼的多,上面用对比色的粗体字写着蛊惑人心的话语,比如:30国读者含泪推荐!(岛上书店);再比如:希拉里和克林顿除了爱当总统之外,还有个爱好就是看这本书!(暗杀大师)。诸如此类,很不要脸,怪不得叫“要疯!”

  《巨人的陨落》也不例外,它的广告语是:每三秒卖出一本!全球读者平均3个通宵读完!――感觉像是在淘宝上卖倩碧黄油一样。

  拿到新书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大惊小怪又碍事的东西拿下来丢到垃圾桶,然后坐下来慢慢读。我虽痛恨“要疯”,却常因此上当,所以读不下去时只好抛开去看其他书。但这本真的很好看,故事性强,期间也没什么隐晦冗长的东西,非常符合畅销书的特点。特别是第一本,每一章都是精彩纷呈,高潮迭起,里面有所有你想看的东西:贫穷、灾难、贵族、政治、阴谋、爱情、战争、正义、革命、勇敢、懦弱等等。许多的大主题在书里交集在一起,跌宕起伏,感觉就跟看电视连续剧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三大本厚厚的书,大概六十万字左右,我用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认真读完。就我平时那种蜗牛一样的阅读速度,这算是最快的一次了。所以这回“要疯”以阅读速度为卖点的广告词虽很夸大,倒是也不算骗人。

  肯.福莱特无疑是个经验丰富的畅销书作家,他在写作的时候头脑非常冷静,他完全知道读者想要什么――特别是在这个很多人不读书或者一章节没读到高潮就要把书丢到一边去快餐文化时代――福莱特懂得怎样去取悦广大的读者。他和那些自顾自玩深沉的作家不同,他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快感,然后再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之买单。我可以想象在小说完稿后福莱特站在高台上高傲的样子,估计他是这样大声宣布的:拿去加印吧!越多越好!然后他像个上帝似的把手中的书稿朝台下抛去,下面是无数的为之疯狂的出版商们。

  畅销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似乎变成了一个的带点讽刺的贬义词。但就这本书来说,这种说法显得不公道也欠刻薄。《巨人的陨落》无疑是一部好小说,(www.lieshai.com)也是肯.福莱特抱有很大野心的一部小说。他写的非常宏大,看得出是呕心沥血之作。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大背景,把欧洲的几个大国都囊括了进来,然后是多个家庭、大量的主配角人物、很多有名的历史大事件、和无数的多层次线索。说实话我真佩服作者强大的编织故事的能力――那么多条线索要在多个国家多个城市多家庭和人物间串联起来,并保证其在叙述中的合理性和不穿帮,太难了。

  所以每当作者换了个场景后我总是必须要先回忆一下:这是谁?之前在那里出现过?现在又是在那个国家?战场上现在是谁在打谁?谁和谁又是同盟军?他们间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屡清关系后我才能继续读下去。读这本书需要对一战的历史背景有个大概了解,但也无需太多,只要你依稀还记得从前那点用来应付考试的历史大事件就够――因为其他一切复杂的逻辑关系肯.福莱特都已帮你弄的煞灵清了,当然这原本就是他预先布好的局。他的头脑是极其有条理的,他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打酱油配角的存在合理性,简直是太面面俱到了,这脑子也太好使了吧。我想他一定得在书桌上贴一张超详细的人物关系和出场表进行对照吧?当然这或许只是我的愚见而已,他根本就不需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东线战场

  作者一开始就给故事布局好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路线,然后每一条道都必须走上一遍,到达一地,这里的人物和故事就出场,交待完了就再到下一关。但随着情节的发展,单行线变成了十字路,很多的线索通道和人物之间演变为相互交集的状态,这就需要一种很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来把控全局,才能使得故事的结构不至于散架,情节也不至于不合理。以我的阅读水平倒是没看出什么破绽来,但事情总是过犹不及,正因为此,愈读到后面就越使得众多的人物和场景慢慢地演化成为一种堆砌感和脸谱化。我的阅读感受是:作者在书中织了一张无比大的错综复杂的网,而在最后的收网阶段为了避免所有的线头都不断掉,就只好把它们的进行了强行的打结联接――这就是为什么越到后面很多情节都变的很戏剧化的原因,这使得整本书的厚重感在慢慢削弱。

  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直白的强对比手法来进行叙事,这是一般读者都喜欢看到的,因为这样看起来会很过瘾嘛!从贵族家庭的豪华派对立刻转到地下七八十米深的爆炸矿井内工人们正在逃生;从舞会开始贵族间的优雅矜持转到舞会结束后的男盗女娼;从平民对权贵领导者的信任转到权贵对平民如蝼蚁般的残暴屠杀等等。这种从“朱门酒肉臭”立刻转折到“路有冻死骨”的对比手法是肯.福莱特所擅长的。而且可以看得出来,肯.福莱特很乐于对读者进行这种趋于表面化的思想引导。

  本书的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大量地描述了贵族大臣们参政的整个过程和细节。包括所有在一次世界大战的站前、战间和战后的多方利益集团和个人间的交谈和博弈。肯.福莱特用多角度的论述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描写来向读者展示了这些内幕的发展始末。我不知道这些情节里虚构和真实的比例是多少,但可以肯定作者一定是看了大量的真实史料后写的。所以通过读这本书读者们还可以在这个层面中窥探到很多权贵们在政治上的秘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权贵们不但是信息最灵通的人,而且也绝对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与影响者。在书中,随着这些大使、伯爵、部长、参将、总统助手、还有记者等谈话的深入,你会发现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最大程度上左右了决策者的最终选择。所以很多时候改变历史的某个转折点往往不是由大多数人决定的,而很可能基于某人的一念之间,甚至仅仅是因为其个人的利益驱使而做出的草率的决定。所以,在一个非民主的国家里,政治是一种十分隐晦的东西,它只被掌控于少数的权贵之间。而每当这些少数派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后果就得由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来承担。

  《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的实践和认识》

  小说在讲俄国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讲到了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在布尔什维克赢得胜利之后,社会上却到处充满了各种秘密拘捕和暗杀等乱象,且比之前更甚,这是为何?然后他用伯特兰.罗素当时访问俄国后写的一本小书《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的实践和认识》来解释这疑问。罗素在书中强烈反对了当时如火如荼的正在席卷全世间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罗素反对的理由是: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有了正确的理想后却不能成功地付诸实践。无产阶级如果专政的话最后也同样会被演变成为一个独裁的政权。

  俄国十月革命

  所以民主绝不是无产阶级推翻剥削阶级那么简单,民主应该是和任何阶级斗争无关的,它应该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形态,它必须是适用于地球上的每个人的,这也许这只是我的一种完美想象罢了――但人只要活着,就得有梦想啊!即使梦想最后不能实现也得每天尽量去向她靠拢啊!

  关于民主的定义,我最喜欢英国诗人柯尔律治的感性描述:

  民主是在静脉和动脉中循环的健康血液,肌体的正常功能靠它维持,但它决不应出轨,就像血不能流出脉管一样。

  其他:

  小说的最后阶段有个令我印象深刻并为之感动的画面――是一个美国总统的助手坐在火车上看到的画面。当时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为了制止战争首先提出了关于国际联盟的想法,然后为此去往巴黎进行和谈。在凌晨时分,当他们坐着火车经过一个小镇时,总统的助手格斯无意间望向窗外:他惊讶地看到站台上、铁道线两旁站满了观望的人群。就着微弱的灯光,可以看到有好几千人,有男有女,还有孩子,但听不到任何欢呼声,他们显得十分安静,男人和孩子们纷纷摘下帽子向列车表达敬意。原来他们等了半夜,只是为了目睹这列载着全世界和平希望的火车从前面经过。

  巴黎和会

  另外书中很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肯.福莱特像描述吃饭喝水一样的描述书里的性爱。碰到了就要做,分开了也要做,剧场里要做,图书室里也要做,战争开始了要做,战争结束时更要做――甚至可以和在街头欢庆和平的任何人做。就算不做,嘴里也可随时地说出某些话来,并且毫不尴尬,就像是在说今天天气如何一样自然。这成了本书中唯一一个各国和各阶层间无需争论就能达成共识的点。以至于到了第三本我再看到这些描写时也跟看到吃饭喝水一样无感了。

  肯.福莱特的野心使他想要写出一本史诗级的小说来,但他长期作为畅销小说家的惯性又使得他不能放弃掉固有的戏剧性写法。这样的矛盾心理就使得本书只能成为一本好看的畅销书,而不可能成为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传世之作。

  2017/4/12 杭州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