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一)

  耗子

  四月有个读书节,四月初始,我还想着读书月要比三月看更多的书才行,但整个四月,我就只看了一本书,一本让我边看边思考,还要再看再思考的书――《何为良好生活》

  《何为良好生活》这本书忘了是在哪个读书频道推荐的,当时就记住了这个名字,看名字你一定也以为是一本鸡汤类的书籍,然而并非如此,作者陈嘉映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主要从伦理、伦理学、价值、实践、知行关系、道德等问题作为切入点,阐释他对伦理学与生活的理解,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所以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本探讨伦理学问题的书可以“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对于接触伦理学将近一年的我自己来说,我用学过的知识在看书的过程中重新汇整思考。作者在序言中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我思故我在,诚实地思考,能够直面自己,直面世界,直面人生,真的是人生一大酣畅淋漓之事。威廉斯建议把苏格拉底问题即“人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作为伦理学的初始问题。现阶段我的境界还达不到思考“人该怎样生活”问题,我只能看着别人怎样生活来思考“我该怎样生活”,并且希望能够对生活一直保持敏感,一直思考。

  “苏格拉底问题是道德哲学由之开始的最佳起点。”

  ――威廉斯

  何为良好生活?最近有三个人的三种生活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是在和老师一起去做调研,看到一位西装革履的国企董事长面访时自述自己每天忙忙碌碌,面对着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双重身份,既要抓业务还要完成行政命令,中午只有10分钟的吃饭时间;第二个是上次坐公交,朝外那段路十分拥堵,那个公交司机三十左右,我观察了他三站路,期间他一边操纵着仪表台挪动着小轿车流中的公交车这个庞然大物,一边自说自话小声碎碎念;第三个是因为文章《我是范雨素》而成为网红的文章主人公,“活着就是要做点与吃饭无关的事情,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这位44岁的北京育儿嫂,这位初中文化坚持写作的农民工,这位剖开自己写下世界的时代见证人。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国企董事长有钱有身份但特别忙,公交车司机稳定工作但也面对高精神压力,范雨素在工作生活之余还能坚持自己喜欢的写些随笔记录一生。他们的生活是良好生活吗?他们的生活不是良好生活吗?曰是曰否,都能说出一番道理。无论什么道理,都不是孤零零的。就像“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关乎我自己,就像“人该怎样生活”总是与“我该怎样生活”连在一起来考虑才有意义。

  那到底何为良好生活?我又该怎样生活呢?陈嘉映先生在书中说“我究竟该怎样生活”这个命题,不仅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难题,也是贯穿人一生的焦点。“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从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这是陈先生大半生的人生经验得出的思考体会。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的努力,那么现在在这个意义上我终于可以把这个“纯粹”或“纯洁”和陈老一样理解为:自身通透。这种自身通透,也就是要洞明自己在何处,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但解决一切事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the best answer is doing)。所以我们去思量,去考察,去知道什么叫知道,说白了就是穷理,只有想明白了,捋清楚了,才能自身通透啊。穷理,不是在平面上的追索,而是向纵深处追求探寻。向深处追索远比向前困难得多,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中国的高铁不知道向前追索了多长,技术相当成熟,但向深处的上天入地继续追索困难重重;再比如地球60亿人类,几乎都向前跑了8848米,但有多少向上向下8848呢?所以屈原才说“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不是前后,而不是左右。这样看来,哲学真的很厉害,伦理学真的很有用,难怪商务印书馆把《尼各马可伦理学》放在经典书目推荐的第一位,难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能影响至今,难怪说哲学是一门能够让人变得聪明的学问,现在我不得不佩服我那位初中就花白了头发酷爱老子的同学,因为他高考志愿毅然决然地填写了哲学专业,真的很有先见之明,真的很聪明,现在他应该变得更聪明了吧!话说回来,穷理是为了让自身通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要认死理讲出个一二三来,因为我们是为了“良好生活”来的啊!“我们不必太多为事实和逻辑抱屈――人们本来不是要为正确生活,而是要生活得热热闹闹忽忽悠悠,而且细节之真本来与正确判断关系不大。”如威廉斯所云,看法上理解上价值上的“分歧并非必须克服的”。生活中到处是紊流,分明的事实和清明的逻辑不一定能带我们多远,故而聪明的中国人通透后才有了“难得糊涂”之说,再一次为中国人点赞。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体会生的意义”,“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曾经凋谢过”,“人当诗意地栖居”,“良心唯有经常以沉默形式来讲话”,提出这么多经典语录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我们时代的基本调性是谦抑。是的,谦抑,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想起了大学辅导员在大一的一次班会上与我们分享的她喜欢的贾樟柯导演的一句话:“任何真知灼见如果不用善意的心态提出来,你的智慧就不会得到尊重,因为对你来说享受刻薄的快感比分享思想更重要。”我们的确需要以更歉抑的态度来看待说理,任何道理如果不是用善意的语言、谦抑的态度来说出,道理都会大打折扣,你的人格魅力也是大大削减了。所以人际理解远不止是一种智力活动,它首先是一种伦理态度,视对方为理性存在者的态度,如此方能良好生活。

  “现代人所谓意义流失的感觉,多多少少跟这种变化有关――前近代的人们,可能缺衣少食,但不大却意义,相反,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却常感到意义在流失。”

  曾经在央视热门采访“你幸福吗”的时候,我也思考过“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思索良久我给出的答案是:被需要。被需要是一种幸福,真的,“人是那么需要被需要,乃至于修到淡泊名利还容易些,修到不被需要更难一阶”。在我们这个自动化时代,人与人的直接需要减少了,不像以前社会我们会去串门借个姜和醋,不像以前杀猪盖房子村里人都一起上,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手机在手,一切不愁”,细思极恐,在这个千变万化的消费时代,我们最大的需要变成了消费,通过消费好像报复了那份没人需要的失落,伴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当机器人代替了人的工作,你被需要的幸福感该从何而来呢?我很怕麻烦别人,但有时候我会故意去麻烦一些人,因为我需要他们,因为他们被我需要,因为我希望彼此都幸福。当妈妈因为怕我忙怕耽误我事而小心翼翼与我微信催促我去忙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是复杂,一方面我没法满足妈妈陪伴的需要,一方面不知道怎么就被剥夺了这种“被需要”的权利。人总是被需要的,你也总是被需要的,怕就怕你自己的需要太多,要钱,要享乐,要脸面,要人尊重你,因而不再有时间有心境让人需要你。

  何为良好生活?我目前在书中找到的答案是穷理、谦抑、被需要。穷理让自己通透,谦抑让自己与时,被需要让自己幸福。但陈嘉映先生在书中还阐述了事实与价值、实践目的、知行合一、快乐德性、个体与普遍性问题,明明探讨的都是伦理学的问题,我看完本书写完本文,真的没有感觉到哲学书籍的生涩,一气呵成的感觉真的很棒。在陈嘉映看来,“我们生活在大地上,是基本事实中最基本者”,这本书中,他对“伦理”与“道德”等词语展开辨析,在论述过程中,则用挖沟、糊火柴盒、下围棋、买彩票、抽烟等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说理,引人入胜,把哲学拉回到“粗糙的地面”。水积而成江海,土积而成丘山。纷纷万物,各有其所成。万物之所成就即是善好。我承认这世界太容易让我们焦虑,我承认这世界也容易让我们迷失,就像我已经准备好了改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结果看起来一席道理就把我改变了。保持初心不容易,有时候走得远了渐渐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远方太远,我只看得到脚下,用有所作为、留下点什么来看待生活。走好脚下的路,勿忘来时的梦,有所作为和成功学没多大关系,有所作为包括成功,因而不要追随成功,当你足够好时成功自然就会追随你。在不知不觉中,有一天你忽然发现量变实现了质变,没有什么快乐比那种自己努力而获得成就感带来的快乐更光彩,更持久,更让人欣喜。

  良好生活真的不强调要成贤成圣,而是着眼于每一个自我发现、每一阶段的生活日常。最后用陈嘉映文中的良好生活作结:“我们不是颜回,他不改其乐,我们可能觉得苦不堪言。我们更不是耶稣,以一身尽赎人类的罪孽。我们有一点儿品格,有一点灵性,但远没有强大到单靠品格和灵性获得幸福,我们还想在最通俗的意义上过上好日子。若以年龄论,年轻人要更多培养品格、修炼灵性,老年人过得安逸一点儿,似乎顺理成章,所谓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 愿大家都能良好生活!

  ――耗子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二)

  快乐和幸福

  操蕾

  今天仍是关于陈嘉映先生所著《何为良好生活》一书的读书心得

  《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全书共分八章,主要从伦理、伦理学、价值、实践、知行关系、道德等问题作为切入点,阐释他对伦理学与生活的理解。“我究竟该怎样生活”这个命题,不仅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难题,也是贯穿人一生的焦点。“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常谈常新,它与时代、社会、个体都密切相关。在《何为良好生活》一书中,站在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哲人的立场上,从伦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所谓良好生活,不只是有所作为,还与德性、识见等编织在一起。其中,德性也需要不断学习,以求自我与有德融合,最终实现自身。如何培养德性?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如果人有意为恶呢?这些问题都需要重新审视,诚实思考。亚里士多德所说“善好乃万物之所向”,人都要过良好生活。这一前提,突显德性的重要,但即便如此,在讨论“善”是否与“恶”作对时,书中提出人的有限性,再次把看起来高悬千古的良好生活的理想“拉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思想的确可以带我们跳离大地进入太空,超出善恶之分,但这跳开,仍是从地面跳开。”

  对于伦理、伦理学、道德等词语,可能并不陌生,然而深究起来,可能就语焉不详。在探究“我究竟该怎样生活”时,有必要对这些概念进行学理上的辨析。该书第一章“伦理与伦理学”中,作者从古今中外学者的论述中,从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进行论述。概而言之,伦理是人们处理相互关系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而伦理学就是研究道德的学问。

  当前,很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在研究中善于使用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乐于和自然科学“联姻”,但是伦理与道德直指人的灵魂深处,无法进行数据层面的量化。“伦理学不是自然科学,也无法被自然科学化。”确实,伦理与道德皆指涉某种规范系统,伦理偏重于社会的层面,道德则偏重于个人的层面。各种伦理道德缺位现象之所以存在,除了历史、传统和社会因素之外,和个人的学养有着紧密联系。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人生际遇都不尽相同。总体上来讲,若要过上有尊严的良好生活,提升知识修养是前提,对人生和社会要有通透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在社会实践中善于运用知识,时常反思言行,追随天性的步伐,努力做到“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快乐和幸福,人人都为之向往。有人以为快乐等同于幸福,但其实两者并不能等同。如有的人以伤害他人、侵损他人利益为乐,这种快乐显然不是幸福,更不能说是一种良好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讲,快乐是短暂、转瞬即逝的,与善好无关,人不能为了一时之乐而触碰伦理道德的底线。幸福不仅涵盖快乐,幸福和善好的品质也紧密相连,如果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非但不幸福,更是一种罪。“良好生活首先从品性、识见、有所作为着眼来看待生活”。“夫乐(音乐之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快乐主义”的人似乎都去追去快乐,而且不是把它作为手段而是为其自身来追求。休谟说:“人类心智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是快乐和痛苦”。美德的本质在于产生快乐,邪恶的本质则在于造成痛苦。对有些人来说,快乐是一种目的或是一种欲望,欲望是后面驱动着做什么;目的则是在前面引领我们做什么。但无论是基于目的或是欲望之上,快乐都是融化在所事之中的快乐。快乐总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连同某种活动才能感知,德行之乐完全融入在行有德之事的实践中。那快乐等同于幸福,而幸福又等同于良好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良好生活包含着品格、灵性、有所作为。马斯洛划分了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是从每个人的生活旨趣来衡量的,也是每个人在追求成功的终极目标。

  对于“良好生活”的可能性,不强调要成贤成圣,而是着眼于每一个人、每一阶段的日常生活。“我们有一点品格,有一点灵性,但远没有强大到单靠品格和灵性获得幸福的程度,我们还想在最通俗的意义上过上好日子。若以年龄论,年轻人要更多培养品格、修炼灵性,老年人过得安逸一点,似乎顺理成章。所谓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三)

  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文 | 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

  来源 | 《新京报》

  在《何为良好生活》一书中,陈嘉映先生在一个不大显眼的地方提及,哲学始终是一种翻译,“哲学的努力本在于:把陌生领域的真理……翻译成我们的母语”(287页)。记得先生多年前曾说,他要教哲学说中国话。其时他刚过不惑之年,却在学问和见识上已有成熟的体系,犹如康德进入了他的批判时期。在北大课堂上,他讲得较多的是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和海德格尔,在酒桌上论及人生时,却极推崇古希腊人的生活理想,例如,追求卓越和求真。

  从粗率的角度来看,《何为良好生活》一书的主要工作,是将eudaimonia和phronesis这两个希腊词翻译为我们的母语。前者翻译过来,也即书名中的“良好生活”;后者在书中译为明慧,或者说,实践活动中的明慧。简言之,人们靠明慧(身体力行)求得良好生活(至善)。尼采说,在古希腊人那里,良好生活与行动不可分离(203页)。关于这个问题,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多从普遍主义入手,演绎出一套套的信仰和主义。中国的先哲在讨论性善性恶、心体道体等形而上问题时,倒是更注重身体力行,“知行之中,则一向更重行”(137页)。新文化运动以来,理学心学常被讥为假道学和空谈,(www.lieshai.com)嘉映先生的跨文化“翻译”,却将道学传统所含的“行”的意味突显出来。

  学生未经世事,有什么道德困境

  先秦以降,仁人志士所求之道,原本就是所行之道,行之于途而应于心,遂有历史的跌宕和人世间的风光。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子最重视读书明理,却也说“读书只是第二义的事”。嘉映先生也像朱子那样,劝学生不要死守书斋,最好先去做实际的工作,再来读哲学。

  他自己的经历就丰富得很,三教九流都结识,不同的活法也都见过。记得当年在课堂上让我们列举道德困境的实例,我们想破了脑袋也举不出两个,后来才明白,一群未经世事的学生、又从来没担过什么责任,哪能有什么道德困境!但当时他只是冲着我们乐,那时我们还年轻,喜欢讨论如何面对死亡、人生有何意义这类大问题。去问他,他却说,人生的问题没法一揽子解决,只能与一二知己,就事论事。后来我自己也当老师了,让学生们描述自己最有感觉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无非是在空荡荡的校园里骑车看落叶,那种无所事事的惆怅,恰好是最无感觉时的感受。

  嘉映先生在书中说,“黑格尔那时代,老年人还常老气横秋地教训年轻人,他说青年人抽象――黑格尔把‘抽象’视作缺陷,这我很同意”(126页)。先生大前年过了60大寿,看相貌还像20年前的样子,却常常自称老年人,开学生玩笑。他在书里说,“年轻人没做过什么事,他的远大怀抱,他的高扬理想,难免有点飘”,这倒正常,而且可喜,但若“人到中年还停留在年轻时代的理想方式上,人就变得抽象了。一伙儿退休老头儿每天议论政治局的人事布局,议论怎么为改革做顶层设计,哦哦,那无非是街头下棋之余的另一种消遣”(127页)。看到这里我就想笑,因我想起自己的过去。

  边向有德之人学习,边自我磨砺

  我到清华教美学,先生的两篇短文《从感觉开始》和《感人・关切・艺术》给我极大启发,其中紧要的一点,是不要脱离与世界打交道来孤立地看待情感。然而传统美学,却喜欢描述无关利害的快乐,或某种超凡脱俗的喜好。《何为良好生活》专注伦理问题,却与美学相通,“快乐伴随或内嵌在活动中……快乐是不是好的,要看与该快乐联系在一起的活动好不好”(191页)。传统美学倾向于从情绪、从快乐本身来看快乐,结果掉进了心理主义的陷阱。

  与快乐相通的不仅有行,也有知。然而要将这三者的关系谈清楚,却极不容易。嘉映先生将人世间的修行比喻为说话,以此辨明行与知的关系,“行为、行动一端连结于欲望与冲动,一端连结于伦理系统。说话总是用某种语言说话,我们本来是在说一件事情,但同时就展现了用来说话的语言系统。有德之行在做事的同时,也在展现这个伦理系统”(247页)。

  陈嘉映先生在北京“字里行间”书店活动现场

  伦理系统是在历史中先行形成的,“我们在一个社会中学习善恶,这个社会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已经有一套是非善恶系统”(245页),离开了这个系统,即便有“良知良能”也无济于事。这个系统由圣人提炼和明述出来,便成为修身书中的知识。

  不过,它更体现在有德之人的一言一行中,如《弟子规》所云“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我们一方面向人学习,一方面通过自我磨砺,努力使自己也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在所知所行之事中获志意之乐

  与高尚的行为相连的,是健康向上的快乐,如孔颜之乐。嘉映先生将这种快乐命名为志意之乐,以别于情绪之乐,并说“审美的愉悦,实在也有情绪之乐与志意快乐之分。通俗作品也许会让人像吃糖果一样产生某种快乐,精深的作品若说让人愉悦,则多是志意的快乐”(191页)。

  在流俗的见解中,快乐越单纯、越原始越好,孩子的微笑是最美的,长大了的孩子也应该保持一颗童心。据说,这是因为快乐没有受到欲望和俗务的干扰。然而,用心灵/肉体、精神/感官、纯粹/不纯粹这类范畴来区分快乐的高下是不得要领的,“很难想出什么情形,那里只有纯粹肉体的、感官的快乐,柏拉图早就告诉我们说,若没有理知、记忆,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享受快乐”(186页)。我们不仅在所行之事中感到快乐,同时也在所知所识中感知快乐。刘姥姥喝大碗茶就很快乐,妙玉定然不会。同样都是喝茶,一个叫喝,一个叫品,一个叫无知无识,一个叫见解精妙。与妙玉的沏茶功夫类似,《闲情偶记》和《长物志》也是在身心愉快的玩味、品味中发展出来的知识系统。当康德将品味(审美判断)描述为好(动词)与好(名词)的合和时,他实际上预设判断主体已然是有good taste的了,否则不可能凡事如此凑巧,凡我所好便一定是好的。事实上,一个暴发户完全也可以像康德所描述的那样,不关心对象的实存与否,单是看到它就喜欢它,但他的那种喜欢,却对不上那个“好”。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一个新富起来的人,还来不及知道好坏。

  现代人喜欢用趣味无争论来为俗人的好恶做辩护,这种辩护却不得要领。二人转虽然不雅,却同样有精粗高下之别,不是凡欣赏二人转的都是没品位的;只不过,这种品位与昆曲的品位不大好比较,因为二者的知识系统全然不同。然而暴发户的喜欢,若非出于任性,便是出自摹仿,两者都是无知,只不过后一种情况是不懂装懂,也称附庸风雅。无论我们如何主张价值多元,基于无知与基于了解的喜欢还是立时分出了高低。在基于了解的喜欢中,又还有深浅之别,往深里走可以说永无止境。喝茶、习武、画画,都得有这番由浅入深的学习经历,方能小有所成。古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即便不事文艺,也能在砍柴担水、待人接物中日新其德,修得一份人世的圆满,因为“向善赋予生活――日复一日的生活过程――以意义”(234页)。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人该怎么活?善可以成为人生的目的,恶却不行。譬如下棋,赢棋需要努力,输棋却不需要。你可能有意输棋,但前提是你有赢棋的能力,否则就不能叫做有意输。“修善”可以说得通,“修恶”却不成话,因为“恶不是努力,而是偷懒”(235页),也即不向善,不积德,随波逐流。

  嘉映先生赞同孟子用上下比喻善恶,而不赞同告子将之理解为左右对称的东和西。上下、东西都是二元概念,其结构却全然不同。面对价值相对主义,嘉映先生的上下之辩达到了独步古今的境地,我不研究伦理学,却觉得这番道理在美学上也很受用。此书将本性、德性与本能区别开来,将它们视为需要通过学习来完善的,也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无论好德还是好色,中外贤哲皆视自然为至高境界,却缺乏有力的解释,在这个问题上,先生的分析也让人拍案叫绝。此外,此书花大篇幅讨论业行和实践传统,也和习见的伦理学进路不同。实践传统定义了行为的内在目的,行业人明确地知道何为善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修得一份良好生活。我辈虽处在各类实践传统瓦解的时代,却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关于后一点,先生没有明述,却以身作则,为以学术为志业的后辈树立了榜样。我们无法成为他,也不必成为他,因为人各有天性,都要努力实现自己。只是在行走的途中,偶尔会发现一些风光明媚的小道,虽然人迹罕至,却早已被人走过。由此而念天地之悠悠,百感交集。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