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兰亭集序》有感(一)
作者:星宇
初读《兰亭集序》于初中课本,彼时词意尚且不熟,读之朗朗上口逐将古文熟记于心。最近热衷于小楷书法,独爱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其书法体式"飘若浮云,娇若惊龙",赏心悦目之时,逐笔临摹王家任先生的小楷作品《兰亭集序》,其一撇一捺,笔法精湛,亦不乏揖让趣味,临摹更是饶有意趣。透过笔墨丹青,无不被其优美流畅的语言艺术、清丽淡雅的意境所折服,无论是"天下第一行书"还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都在美的历史里已经不朽。
阳春三月,微风和煦,一群文人们在盈盈笑意中走向了春天,亲近自然。原本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可惜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代,则国家分裂,民不聊生。而众贤才汇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便是他们理想中的"桃花源".于是乎他们陶醉于清风美酒意,古韵渺渺中,饮酒赋诗,感悟人生。
永和九年的暮春,万事万物萌发勃勃生机。他们在宜人风光中举行修禊仪式。喝酒写诗,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自然的景物给他人一种超世脱俗的感觉。恰逢天朗无云,惠风和畅,好山好水之中,风景秀丽,仰首宇宙是如此浩大,俯视大地万物这般繁多。众人诗兴大发,争相吟诗作对,年轻潇洒的王羲之在这群文人墨客中显得格外出众,在众人的推荐之下,已有几分醉意的王羲之,拿起笔挥墨洒毫,挥洒而就,千古名篇《兰亭集序》便跃然纸上。
山水竹林、天朗气清、暖阳微风,给人呈现出一个极美的"世外桃源"的情景。仿佛置身仙境之中,多么令人神往。此情此景,无不令人心生感慨,诗人心灵深处的伤感随即而来,乱世之中对生死的思考一时将兴高采烈、吟诗作赋酣畅淋漓的王羲之笼罩,随即感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确,人生的快乐是极其有限的,到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很乏味。而时光飞逝,过往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应该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在岁月的长河里,人生的确如此白驹过隙,岁月的年轮终将驶向终点。然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喜好不同,命运不同,结局更不同,最终还是化为尘土,草木同朽。"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王羲之对生活的眷恋与热爱。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生活在战乱年代,越是战火纷飞,就越对生死与美好的事物心怀向往、渴望之极。他想赋予人生意义,给生命一个说法,然而人生的意义何在?
果真有意义否?若有,意义安在哉?
有些人活着,却如同蝇营狗苟,无法享受生命的价值,只当人生是一场徒劳。泰戈尔说:生命如同渡过一重大海,向着彼岸各奔前程。只有当我们回顾过去的时候,才会有所感悟。
而今,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亦如此幸福美好。此时,我们年轻,无惧于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沐浴在青春的光芒中,应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美景",方可不在晚年而唉声叹气、后悔莫及。享受着这样的时刻,品尝拼搏的滋味,不再彷徨着,迷茫不前。向着梦想的远方去追逐,在青春谱写自己的"兰亭"美景。
作者简介:王小奇,笔名星宇,甘肃平凉人,现就读于天水师范学院。瀚海潮文学社成员,热爱读书,喜欢用文字去抒写世间的真情,去感受文字给予的温暖,喜欢散文、诗歌,钟情书法。散文作品有《那一缕阳光》,诗歌作品《等待》。书法作品在中文学院书法大赛中获奖。
唯愿墨香能沁入心脾,愿文字能陶冶情操!
读《兰亭集序》有感(二)
取诸怀抱,一往情深
传媒技术学院2015级数字媒体技术杨珍
旧历三月三日,重览《兰亭集序》,犹如吹皱春池,涟漪四起,全文凡324字,反复赏读,果如羲之先生所言,每每有感于斯文。
今年上巳,亦如千年之前,惠风和畅,天朗气清。此时正值暮春之初,书圣先生肯定又会兴致勃勃地邀上朋友们进入山林,流觞曲水,挥毫筑笔,吟诗结对了。可如今,他已长眠于深爱的自然山林之中,再唤不起,"死生亦大矣",作为物质的肉身,最终总不能与自然规律抗拒,这也是先生兴感之由吧。只是,先生作为书圣的精神,却跨越古今,令后人感怀。
后人大概只知道王羲之先生是一位书法家,著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其他恐不甚了解,总是这样,从此时追溯遥远的彼时,世事沧桑,年华总会砍去许多无关紧要的枝蔓,留下最经典的部分,这往往是历史选择的必然。且看《兰亭集序》字字句句,真是一座袖珍的书艺殿堂,尺幅之中,蕴藏无尽美好。唐太宗曾叹"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赞"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后人唱着"兰亭临帖,行笔如行云流水".
《兰亭集序》书法的美表现在每一个细部,无论横,竖,点,撇,勾,折,捺,极尽用笔使风之妙,每一个字都有着鲜活的生命,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仪态万千,众象毕现,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序中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风韵,气脉贯通,像一条华美的丝绦,将一颗颗珠玑串联,变成了一件叹为观止的艺术品,闪耀在历史的篇章里。可惜《兰亭集序》真迹已不知所踪,最盛传的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至死对《兰亭集序》恋恋不舍,将真迹随其共葬昭陵,永远与之相伴。南宋大诗人陆游作诗感叹:"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后世各名家虽争相竭力模仿,却未能得其全。宋代姜燮酷爱《兰亭集序》,日日研读,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兰亭集序》艺术奥妙的深邃。《兰亭集序》是中华书法史上一部彪炳千秋的杰作,树立了新的审美典范,解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兰亭集序》字的灵气不止表现在书道形态上,文风同样灿若云霞,这明媚入水的佳作仿佛如用以流觞的溪流一样汩汩而出。开篇先交代修禊盛事,接着不胜感慨地将目光放在自然山水上。青峦叠翠,秀峰怀抱,境界清幽,写林写竹,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碧绿苍翠,(www.lieshai.com)极力营造出一种鲜盈,雅致的清淡格调。一汪碧蓝,几许澄澈,给人恰逢其时的美感,这样的山水,正可以涵养淡泊,宁静的心性,文字格调的清淡正是先生人格性情的体现。他对山水一往情深,"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山林之美,为他的精神赋予强烈的生命活力。晋人之美,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评,有着"人格的唯美主义".仪表上,此时的士人们服食五十散成风,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以为时尚。精神上,随着故土的南迁,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心灵煎熬之后,他们转向了一直与自己相通相感的自然,青山绿水成了他们伤痕累累的心灵最后的家园,大抵从汉末以来,士人们从关心政治,砥砺名教和积极入仕的思想,转变为不问政治,逃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同时,以老,庄,易为内容的玄学思想开始兴盛。东晋的士人不比百年前竹林七贤们的刚烈怪诞恣意,他们的方式更为柔和许多,在山水间悠哉游哉,返回自己的心灵,将自己的内心, 性情变得非常纯粹,毫无功利色彩,尽情发挥着艺术情怀,造就了精神异常丰富的时代。王羲之先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构造着自己的精神山水家园。
然"晋人虽超,未能忘情",羲之先生虽欣赏着这江南温润明秀的山水,但到底意难平。当世,王,谢,庾,桓是东晋四大望族,他又是大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不可避免地参与了许多政治事件。"触景兴怀,俯仰之间若有余痛",羲之先生做不到彻底的旷达,对寄情山水的人生还是"惘惘不甘,忽忽若失".在《兰亭诗》中,"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强烈的表达了他的志向。他虽在老庄的高逸旷达中得到一些解脱,但他否定"一死生,齐彭殇"的空洞虚无的遁世思想,而且饱含着复杂的入世心态,存着希望和壮志难酬的情结。关于这一点,韩愈说得更透彻具体"一死生,解外胶。是其为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王羲之先生与韩愈同是受儒释道所影响的文人,同在官场与山水中有着漫漫的浮沉。
山水是文人们永恒的生命绿色,人与山川的相感,源于中国古代文人觉醒得相当早的生命意识。孔圣人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又有乐山乐水之论;羲之先生稍后的陶渊明大声地发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呐喊;东坡居士与友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怡然自得……如若,史事变更,羲之先生未搬离山东,不受江南的熏染,恐他笔下流动的风采非今日所见的苍翠清淡了。山水给文人们以别样的因缘灵感,外在表现行于纸上。文人们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此时,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一旦对自然抱有了无限深情,哲人心灵与自然山川便仿佛相通了,渺渺于怀,念念不忘,一往而情深。我们到底是自然的孩子,自然以其无限的包容力感召着我们。
现临文嗟悼,喻之于怀。虽世殊事异,总令人感怀。
写下《兰亭集序》后三年,王羲之称病去官,并在父母墓前发誓终不再入仕,与东土人士营山水弋钓之乐,并慷慨地说:"我卒当以乐死",彻底走入了山林,进入了自然的怀抱。千年一瞬,时光流逝,现如今高楼林立,世事变迁,柔顺的羊毫早被硬笔和赋予变化的键盘替代,流觞曲水这样的雅事再不复见。
墨香难觅,书道罕至。尽管深知每个时代有总有每个时代的趣好,但每看到风起云动,花谢花飞,总有与历史交汇之感,难免发古之幽情,无论是书法还是文学,探求内心的追求总不该被淡漠。太匆匆,令人怅惘和惋惜。
行行重重行行,对生命自然的深情将一直被后世追寻。
读《兰亭集序》有感(三)
生应如树,郁郁葱葱
林心慧
合上课本,我心中百感交集,王羲之"死生亦大事"的观点令我深思。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亦认为:人生如树,郁郁葱葱。
我们奇迹般地来到这喧闹繁华的世界,正如一棵嫩绿的树苗,为成长参天大树而奋斗,生应如树,珍惜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珍惜春天的第一滴雨露,郁郁葱葱,寂静生长。
一代书圣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并执着努力,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郡品,古今莫二"的高度,并挥毫写下了"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兰亭集序》。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这是清雅优美的景色;"生死亦大矣,岂不痛哉!"只是深沉且富有哲理的人生感叹《兰亭集序》使我顿悟:"人生如树,郁郁葱葱。"
南宋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们虽然没有项羽死得悲壮伟大,但展枝向阳,傲然挺立,曾努力,曾奋斗,曾触摸到那缕最美好灿烂的阳光,便也就死而无憾了。每一棵树都有伤痕,但他们认可沐浴于春阳之下,向蔚蓝的天空伸展树枝,只为追逐灿烂的阳光,寂静成为参天大树。这就是树的生命,顽强生长,郁郁葱葱。人,生应如树般努力、茂盛。
琼 贝兹说过:"你无法选择如何死去,何时死去,只能选择怎样活着。"生命短暂,王羲之活着充实且乐观,他在历史长河中傲人站立,永驻于我们心中。下雨天,要看到的不是因景悲伤的惆怅精神,而是镜中自己不变的笑容;美好的早晨,要听到的不是烦闷的抱怨声,而是朗朗的读书声,生命只有一次,要活得漂亮且有意以,才哦能不辜负上天给予我们的一切。我们是蓄势待发的烟火,要努力向上才能照亮人生的漫漫长夜,绽放人生不一样的烟火。生应如此,如烟花般徇烂,如大树般繁茂。
清风拂面,泛起层层睡意,恍惚中,一位气质非凡的男子伫足感叹人生,"生死一大事"五字掷地有声,激起层层波澜。
虽短短一生,不及回眸,也应如树般,积极向阳,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