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一)
袁超
三毛写过一首《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这本书就是三毛在拉丁美洲"流浪"的缩影,她的旅途在墨西哥开始,沿着印第安人的足迹,相继去了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个、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最后回到了大陆,在上海、苏州、宁波留下了无尽的怀念,回归了家乡。
在看这本书时,跟着三毛领略了太平洋东岸的这几个国家的同时,也看到了三毛内心的情感,感性的忧伤时刻的在文字中体现,而我只能看到一个表面的三毛,不能看到她的内心。
这段旅行是在墨西哥开始,对于我来说虽遥不可及,但在字里行间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氛围,就像浮现在眼前一样,又好像记忆中的电影片段,一个一个的文字续写了一段段的情节。三毛的这段旅行是带着忧伤的,在墨西哥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开始不太顺利的旅程并不是因为其他人其他事,只是她的内心是烦躁的,不开心的。并且,在这块土地上,她看到了自杀神,这个不起眼的神像竟吸引到了她,能看到她的内心是挣扎的,也正因为是这样,三毛在"晚年"自杀了,其实,并不能称之为晚年,因为那时的她才四十八岁,正值一个人在事业拼搏奋斗的年龄,她还是忍受不了内心的那份挣扎。
第二站洪都拉斯,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是那里的贫穷,尤其是山区中的人民的生活的艰苦,三毛在这个国家里所去的地方是那些贫穷的地方,只有这些地方才能寄托她的内心,然而,洪都拉斯也有水准极高的工业、城镇和住宅区,是一个景色壮丽、人民有礼、安静而有希望的国家。在哥斯达黎加,这里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因为这里聚集了拼搏奋斗的中国人,他们不是那样的显赫一族,靠雄厚的资金闯出一个帝国,他们是一群农夫,热爱土地的农夫,他们也是一群永远漂泊在他乡的人,因为生活的紧迫让他们移民,去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那份辛酸显而易见,可是他们得到了应有的价值,在这块土地上,艰苦的经营,也开辟了一片乐土,看到这里时,为这些农夫感动,有多少人没能有这样的坚持而放弃,放弃了所以失败了,我们生活中痛楚不是别人带来的,是自己的带来的,不要去怪其他人,其实有时候,只有自己本身让自己痛了,才会收获到更多的价值。而相同的,在巴拿马之行也出现了这样的努力,三毛的表妹一家人,经历了十年的海外生活,一份真正的生活教育,在苦难中走过来的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汇报。
最让我惊讶的地方是哥伦比亚,这是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地方,用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句话:"画风转变的太快了。"在自身的生活中是玩玩没有遇到过的,每时每刻都在紧张自己是否被抢劫,在这样的高压下生活的人们能够幸福?还是被同化成这样的人?还原书中情节,她去路边小摊小白饼和烤香肠,卖食物的中年人叫她先给二十五披索,她说一手交钱一手交饼,小贩说她拿了饼会跑,然而小贩拿了钱就不给她饼,在我们的思想中,这样的情景有些夸张,但它确实存在,而这样的场景在哥伦比亚这个地方来说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在飞机场领出哥伦比亚的行李时,每一只包包都已被打开,衣物乱翻,锁着的皮箱被刀割开大口,零碎东西失踪。读到此文时,真的很难想象是如此的一幕,连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了吗?这样生活的人们还有什么样的生活乐趣!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三毛身体羸弱多病,不适合任何一种交通工具,但她坚持把自己的一腔沉寂且蓄势待发的热忱倾注在对自然的深爱上。这种深爱使她一度忘记病痛的折磨,她呐喊,她祈祷,她追寻,她守候,为的只是抛开尘世纷扰,找到蕴含在灵魂深处,宇宙深处的自然的美,她用一说纤细的腿,走遍这世上被现代的我们所遗忘的万水千山。
三毛最后的行程是回到了家乡。她踏遍万水千山,无论是异国都市的生活情调,还是天涯海角的奇风异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于心中的中国情节,尽管她嫁给了一个深眼高鼻梁的洋人,但她仍是一个完整的东方女性。在三毛故乡归的这篇中,是以"妹妹"的称呼记述的,回到家乡见到分隔许久的家人,也完成了祭祖,完成了这件人生中的大事,此生无憾。
其实静静的思考一下,我们完全能慢慢理解做出不顾一切决定走遍万水千山的疯女孩,在国外漂流十四年,可能还会对这个女孩产生一份很飘渺的敬佩,一份来自心灵的默默的赞许。对自由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愿望,看完整篇文章,我轻轻问问自己,你想放下一切去追求自由吗?追求那像风一般的感觉,还是像鸟儿一起在天空翱翔。
当问道自己时,答案是肯定的,我做不到,这需要一种气魄来完成如此大的自由。回想起这几年的时光,我并没有到过很多地方去旅行,在学校中去过的地方有崂山、栈桥等,都是青岛常谈的景点,当看到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传说中的美丽景色也不过如此。我相信,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实中的景象是无法和你想象中的景色相比的,想象中的是完美的、虚拟的。但是这样的想法随着我最近一段时间有所改变,并且最近我常常遗憾没有将青岛的景点游遍,当你想去一个地方去游玩的时候,那种心情是愉悦的,会对这件事情充满期待,不会像三毛那样,带着忧伤去旅行,去感悟,现在的我是通过这些旅行来达到生活的幸福与乐趣。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二)
郭利军
家中的藏书多的到处都是,三毛所有的书也都在列,而我偏是个不喜欢读书的,至少没有好好完整地读过一本书。《万水千山走遍》算是我完整读过的三毛第一本书,在这本书之前,我大概看过她的《撒哈拉的故事》,描写了三毛与丈夫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所见所闻,当时觉得三毛这个人真是个世上少有的奇女子,她能够抛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了贫困的大沙漠,这里没有太多的水,只有沙子,甚至没有家具没有床,但是她与荷西却还是生活着很快乐,她的灵魂如漂泊的女子,去寻找幸福的国度。从她的身上我开始感知并感悟到了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也感动她与荷西简单、朴实的爱情。
了解到这本《万水千山走遍》是三毛的丈夫荷西去世几年后,本以为这本书写在荷西去世以后,应该充满哀伤,但看完后却越发佩服起三毛的坚强。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三毛游历中南美洲的经历,描写了很多引人入胜的事件和当地风俗,淡淡的文字透出对生活的渴望,我想这时她的心境应该与写撒哈拉沙漠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了一些南美雨季淅淅沥沥的哀愁在里面,而缺了撒哈拉那种耀眼的阳光。
我想一个女子,要想走遍千山万水,其中的艰辛曲折不言而喻。旅行中那么多的困境,在洪都拉斯的雨城里奔波,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原上头疼剧烈,在去玛丘毕丘的路上遭遇洪水…但是这些,或许对她而言比有稳定的工作,平静的生活更加接近幸福的定义。或许她的骨子里,早就有这漂泊的宿命。流浪,再没有比这个词更具有浪漫色彩了。一种要把世界走通的脚步,一种要把万水千山走遍的脚步。三毛,就这样前进着。是这种脚步,让那些困境都不算困境。因为流浪者不曾注意脚下,他们只看前方。三毛通常是拿起行李,便要远行。即使是撒哈拉沙漠的无人区,只因为想看沙漠在夕阳下的景象,便想横穿整个撒哈拉。拥有这样举动的人,要么足够洒脱,要么足够执着,或者两者都有。
但是三毛从不在一个地方停下,一个地方再好,再吸引她。她还是会毅然离开。也许对她来说,这一个个地点只是生命的各站停靠。而归航的目的地,只属于她的家。(www.lieshai.com)这也许并不符合流浪者的定义,因为流浪者的心中是没有家的。但是就是三毛,她的脚步像流浪者一样坚定,但是她的心,却被家延伸出来的枝叶,紧紧抓住了。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到:
一个忧郁而有着自己个性的三毛:在生活与工作上,那种孜孜不不倦,那种天真烂漫,那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下的三毛。可以泪水连连,但必须是一个人的时候,在别人面前,装作很坚强的模样。即便的病倒的时候,还是倔强万分。
一个孤独的对于过往情不自禁的女人:不论是一种臆想,还是现实中的那种情感,都可以看到她对失去了荷西的痛心。在失去家庭之后,她更情愿四海为家。
这本书不是旅游指南,很少见这样的游记,几乎见不到风景描写,但是这本书依然能够给我强烈的美的感受。
三毛把万水千山走遍,在她的书中,我走遍万水千山。
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三)
吴宁
三毛是一个喜爱自由的人,真实的人,直面人生,敢爱敢恨的人,她爱旅行和读书,或许也爱那种痛并快乐这的感觉。坚强的她,活在残酷的现实,有着悲伤的经历。仿佛一部旅行记录片,记录了她在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秘鲁的六个国家的见闻。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感受的到快乐,疼痛,伤感,情亲,信任,悲伤,友情,五味成杂,就如人的一生般,那般真实,深沉中的忧郁,半年的时间她到中南美洲旅行,写出了那的自然风景,风土人情,每个地区都是不同的,有热情好客的,有民风淳朴的,也有强词夺理的。各式各样的风土人情,仿佛使作者在抒发自己的内心。悲痛的心情,悲痛的经历。挥之不去的灰暗的过去。面对现实的人生,就像面对每一个人一样。都会有不完整的地方,随之也会提现出最为宝贵的方面。那样真实的写照。
书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渴望自由,要去到向往之地的坚持,幻想着自己的前世今生,那是超脱物质的感想,自己的前世是印第安人,是一个药师的孙女。故事较为悲惨,让人难以忘怀,故事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却是一个伤感的收场。回到了现实,她来到了安地斯高原,又仿佛梦境成真了,前世今生的梦境,寒冷又温暖的高原,雨季里的寂静。雪山中的沉痛,就这么在眼前呈现了出来。那个银色的湖泊,那个叫哈哇的女孩,短暂的一生,快乐的度过着,又随之消散。在洪都拉斯有一个美丽的巴士,叫青鸟,幸福开着车,时光流过,没有人上得了车,对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你要去的地方是青鸟到不了的地方。青鸟的流过,抓住现在,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了。来到了中美洲花园,哥斯达黎加,来到了好友的妹妹家,也看到了独在异乡的困苦与艰难。独自承受的孤独,无法倾诉的情感。还有在异乡与丈夫一起拼搏的美妮表妹,吃苦与坚持换来了成功。哥伦比亚那是一个不安常理出牌的国家。秘鲁之行作者碰上了一个安妮的女孩,因为头是高原病的缘故,住在了一起,她的信任和淳朴让作者非常喜爱。仿佛前世就认识一样,两人无话不谈。那种真真切切的感觉,就像一下击中了她的心一样。还有在路上的一个中年人,执着的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放弃一切。故事中还有一个人陪作者一起去,叫米夏,是一个不怎么称职的家伙。而且还把他比作了唐吉可德。而自己则变成了他的仆人,要去照顾着他。
一路上的旅程,一路走过来,可以过的干干净净,因为经费充足,但作者为了体验,真真的民风生活。宁可和一群人去住一间房间,也不住在干净的酒店。这样的精神让人敬佩。也从书中看出了,作者的敢爱敢恨,狂放不羁,她又像一个流浪者,不过这个地方是多么的好,都没有让她停住了前进的脚步。正是这样,她用书面表达了地方的精神文化。虽然不是那么的引人入胜,但也让你感到欲罢不能,想要让自己也去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人文思想。透过书本感受到了,她的自我,那么的温和,没有脾气,却也是那么的真实,让人记忆深刻,一路走来,感受真实的旅程。让人忍不住回想。岁月的流失有没有自己想做的什么,需要去完成,坚持又是也是快乐的。生命的流露,路途总是艰辛的,不管路上遇到什么,总会让人渴望或者希望的。放开自己,心灵的翱翔。可以看到更多的事物,景色,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特色。离开原有的轨迹,会看到许许多多不同的事物。会想执着的进行这。
人生就像是旅途,或许是走走停停,又或许一直都在行走着,也可以是一直停留在这里,有些事情重要的并不是你做不做,而是看你怎么去做。一场旅行可以让你拥有更多的见闻,也可以放松自己的性情。可以让子自己的心灵得到倾诉。将思想提升到了更高的境地。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到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时,敞开自己的心,接受自然的风景。就可以接受到跟多的事物。万水千山的走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