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文集读后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周国平文集读后感(一):教育即生长

  作者:刘立兰

  对于《西游记》的结局,民间有这样一个版本:那块晒经石本是一个妖精,趁唐僧师徒四人晒经书之时,将所有的经文吞吃下去,待四人发现抢救时,只剩下"南无阿弥陀佛"一句话,唐僧只好带着这句话回去讲经传道。没想到我读书竟有唐僧一样的遭遇,几年前,读了大哲学家周国平的文集,其中有关于教育的,我记得且仅仅记得其中一句话:"教育即生长,除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它好像开启了我教育智慧之门,让我顿悟教育的真谛。几年来,它就像那句佛语不绝于僧人之口一样萦绕在我心中――教育即生长,除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为了写这篇感想,我又打开这本书,重温哲人的叮咛。

  "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人自由发展,使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健康的生长,而不是将许多外在的东西灌输到一个容器里。"这句话里的"生长"即是人的自由发展,是在最宽松自由的环境里,人的天性得以保护,人的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锻炼。人人都由于内在的需要,内在的动力,自我学习,自我督促,自我成长。在这样的过程中,最后人人都成长成为"自我",成长成为一个个独特的人。就像白桦长得高耸入云,垂柳却长得婀娜多姿;就像山长得威严,水生得温柔;就像习近平成了国家主席,我成了人民教师一样。既然是这样,我们谁都没有资格给哪一个该怎么生长,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下一个定论,然后,让他(或她)按照你的预设去生长。如果你硬要这么做,就无异于园丁给盆景剪造型,盆景永远长不成大树;坏人给流浪儿弄残疾,流浪儿永远做不成一个完整的人。然而,事实上,我们许多人真的这样做了。我们许多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就把他送去学这样学那样。想要孩子成长成为自己心中的偶像,想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心愿,但是就是没有想过孩子其实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需要什么样的阳光和空气。我们许多老师,面对学生就像面对一群机器,要求他们有一扎齐的梦想,一扎齐的情怀,一扎齐的兴趣爱好,一扎齐能力……就这样,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背负上功名的包袱,艰难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们没有真正体验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安居乐业的中年和安详淡定的晚年,一路上只知道冲冲冲。还记得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一幅漫画: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躺在摇篮里,摇篮上挂着一张大纸,上面写着:高考倒计时:离高考还有6205天!我相信,作为一位中国人,谁看到这幅漫画都能心领神会,又都觉得其对中国孩子生长的悲惨境遇概况之精准,对国人教育孩子的疯狂举措批判之深刻!

  "除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正是因为看到了国人教育目的之泛滥,目的之强大,目的之愚蠢,周国平先生才痛心地做此忠告。我们的教育,上至国家,中至学校,下至家庭,目的太多了,太明显了。有培养"接班人"的目的,有"光宗耀祖"的目的,有"出人头地"的目的,有"争名夺利"的目的……我们家长想的,谁谁谁家的孩子考大学办喜酒了我家也要,是谁谁谁家的孩子出国留学了我家也想。于是就有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有了"严师出高徒"的理想,有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信念……这样的理想信念组成的家庭、学校、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在熔炉里接受煎熬。十几二十年过去,这些孩子就修炼成果,他们中当然不乏像齐天大圣一样火眼金睛,武艺高强的成功者。但更多的是烧得变了形的"产品",他们被磨掉了菱角,蒸发了灵气,驱散了兴趣。他们身坚似铁,心空如也。记得著名作家三毛曾经悲哀地写道,有一次回家,带侄儿们外出旅游,让他们亲近大自然,带他们认识狗尾巴草,但孩子们毫无兴趣。其中一个女孩为了不让姑姑扫兴,只是远远地站着让姑姑给采一棵草给她。一回到家,孩子们立即沉迷到电视当中,无人做声。这是中国孩子现状的一个缩影,三毛当年的悲哀现在成了我们国人的悲哀!

  痛定思痛,该是我们反省自己的教育的时候了。"教育的使命就应该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周国平先生这样说。我所理解的好老师不是那种凡事亲力亲为,凡事照本宣科,努力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师。而是能够关注孩子的个性,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给孩子最大的生长空间的老师。这让我想起了一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其中的年轻美术教师尼康是印度人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阳光、活泼、多才多艺。他的美术课就是和孩子们一起狂欢,一起欣赏窗外的大树和天空的色彩。当孩子们拿起画笔准备画讲桌上的东西时,他统统拿走:"难道你们想画的,仅仅是这些?你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就是这样一位热情的老师,为了一个孩子流过痛心的眼泪,那就是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小男孩伊桑。谁都没有发现这个孩子患有这样一种可怜的病,包括他的父母。他们只是一味地指责他懒惰、愚蠢、固执。外界的排挤使他自卑、恐惧、对任何东西都失去了兴趣,包括最热爱的美术。尼康不停地关注这个"油盐不进"的孩子,发现了他的症结所在,为了帮助他。他带领孩子们来到校外那口水塘游戏,他跋山涉水去找他的父母沟通,他三番五次向校长争取一次全校美术大赛,最终冰释了孩子心中的伤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地球上一颗闪亮的星星,都应该按照他自己的人生轨迹成长,哪怕是看上去像白痴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不是一味地灌输,压制,甚至打击。而是陪伴,引导与静静地等待。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你忘记了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剩下的就是教育。那剩下的该是什么呢?是一小部分常识,一大部分思考的方法与习惯,还有许多教师高尚人格的深刻影响。这一切凭的不是记忆与背诵,而是早已深入骨髓的无法改变的东西,这就是教育的伟大力量。

  难道民间版本的西游记结局偏巧暗合了这种教育理念?经历了九九八十难的唐僧所收获的不是白纸黑字的经文,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剩下的全是自己对佛的深刻领悟。

  那么完美教育者也不必再去背诵哲人的著作,只在心中常念"教育即生长,除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就够了。

  周国平文集读后感(二)

  一、哲学的真谛

  最早接触哲学,还是在中学的政治课上,那是不得不学的,当时我的班主任带这门课,虽然不是主课,但上了几堂课后,我就被这门课吸引住了,课堂上我成了活跃分子,老师也最喜欢提问我,直到现在只要提起中学时代,我就会想起那个给我感觉淡泊又睿智的哲学老师。而自发地去阅读哲学类书籍,应该是在大学和工作以后,从随笔、随感录开始,培根的人生随感录、蒙田的随笔集,曾经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沉浸在哲言的智慧中。后来也尝试去看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但却被它们的高深晦涩吓跑了,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小册子上读到的著作精选,而对哲学的看法是,包含着很多睿智的名言隽语的高深学科。

  真正想静下心来写点哲学的话题,还是在读了《周国平文集》以后,因为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太多我想说的话,产生了太多的共鸣。所以,我第一次想在自己的BLOG发表系列文章,以诠释我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带给我的喜悦。

  周国平喜欢上哲学,也和随感录有很大关系。他说"每当我捧读一部哲学巨著,即使它极有价值,我也会觉得自己是在做功课,搞学问。读好的随感录,却好象在和作者谈心。""学问真是做不完,即使是哲学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摆学术的谱,彼此搞不同的课题,也有隔行之感。但是聊起世态人情来,朋友间时有妙语博人一笑又发人深省,便打破了学术的樊篱,沟通了心灵。""只要人生智慧相通,学海无边又何足悲叹?读随感录时,我获得的正是类似的慰籍。"

  读到这里我已经克服了自己对哲学的那种即渴望又逃避的心理,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你不一定要读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也可以了解哲学,也可以体会到哲学的智慧。

  那么,哲学的真谛是什么呢?我从周国平的话中读到了这些东西,他说,他尤其喜欢赫拉克利特,"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我寻找过我自己","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些格言串在一起,相信哲学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于寻找自己,暗自把那些博学而从不寻找自己的人讥为"美丽的猴子".

  哲学的真谛其实就是教人智慧,寻找自己,就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博学未必智慧,让人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博学的人是如此乏味?我甚至认为哲学就是教你"道"的学科,认识了"道",就获得了灵气,即使步入全新的领域,你也不会迷失。这或许就是很多领域的佼佼者都出自哲学专业的原因,比如索罗斯等。

  认识了哲学的真谛,我就不再把它当作是高深晦涩的学科,是表现自己深刻的装饰品,它和其他学科一样,甚至比其他学科都重要,完全可以跟一个人的生活走得很近。

  我做了一个决定,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中,在合适的时间我一定会为他引入智慧的哲学。

  二、书和文章

  说起书来,我就会想起大学时的图书馆生活。开始是利用课余时间泡图书馆,后来发展到课堂时间也泡。记得有一门叫做《线性代数》的课,我上完第一堂课后,就认定了这是一门既无用也无趣的课,是无论如何不会提起我的兴趣的,从第一堂课后直到考试,就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旷了一学期的课,时间全部在图书馆度过。那时读的多为社科类和文学类书籍,特别是外国文学,(www.lieshai.com)那种一心读书的生活真的很享受。从那时开始,读书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周国平说:"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实际的交往和行动来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助书本。"只有到了"被剥夺了靠交往和行动排遣寂寞的机会,"或者到了"怀着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会用书来排遣这无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来,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于读书的。"

  我不想说我喜欢读书的原因,是我一直生活在逆境和困境中,正如周国平论述悲剧情感时所说,"有的人一生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我肯定属于后者,即使我一帆风顺,悲剧情感也依然会笼罩着我,更何况我不是一帆风顺的人。那是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和孤独,我惟有在书中找到自己,得到些许安慰和精神享受。

  直到现在,书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家书店,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进去看看,每当我买到一本好书,想到夜深人静,独坐灯下阅读时的快乐,喜悦之情便溢于言表。

  对书的选择,我完全赞同周国平的观点,"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

  关于文章,特别是散文,周国平认为平淡是极境,平淡而且有味,是好的散文必备的条件,"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周国平用了很形象生动的比喻:

  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

  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不要做作,不要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高深,等等。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

  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

  周国平关于文章的观点,和我在《自然是最高境界》拙作中提到的,那段林清玄对于文章的描述如出一辙,"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自然平淡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为信也。

  三、爱和幸福

  谈论爱和幸福,在我看来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千百年来,爱一直是人类经久不衰的话题,幸福是每一个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即使现在当我想着"爱"时,也是怀着万般的柔情,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损坏了它的神圣。但是,关于爱和幸福,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那是一种含混不清、不太确定的东西。如果让我说自己对爱和幸福的感受,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儿子出生后的那些日子。我常常坐在他的床前,看着他熟睡的小脸,端详着他的眼睛、鼻子、嘴巴,拉着他的小手,审视着每一根手指,莫名地为它们的健全而感动。我就这样默默地看着他,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在那个时刻,我懂得了爱一个人是如此美好,如此幸福,我甚至觉得爱比被爱更加幸福。

  哲人们对爱和幸福有很多观点,周国平说:"自古以来,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和婚姻始终被视为个人幸福之命脉所系。多少幸福或幸的喟叹,都缘此而起。按照孔德的说法,女人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婚姻对于女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即使是行动动物的男人,在事业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功,倘若在爱情和婚姻上失败了,他仍然会觉得自己非常不幸。"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在异性世界中都可能有一个最佳对象,一个所谓的"惟一者"、"独一无二者",周国平引用莫洛亚的话说:"如果因了种种偶然(或者必然)之故,一个求爱者所认为独一无二的对象从未出现, 那么,差不多近似的爱情也会在另一个对象身上感到。"期待中的"惟一者",会化身为千百种形象向一个渴望爱情的人走来。也许爱情永远是个谜,任何人无法说清自己所期待的"惟一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到了堕入情网,陶醉于爱情的极乐,一个人才会惊喜地向自己的情人喊道:"你就是我一直期待着的那个人,就是那个惟一者".而"惟一者"的出现往往是幻想、痴情的结果。周国平相信,"幸福的爱情是一种能不断地激起幻想、又不断地被自身所激起的幻想改造的真实。"

  孤独也是一种爱。周国平说,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无爱的心灵不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我相信,在这一刻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究竟什么是爱?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周国平说:"爱就是对被爱者怀着一些莫须有的哀怜,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怕她(他)冻着饿着,担心她遇到意外,好好地突然想到她有朝一日死了怎么办,轻轻地抚摩她好象她是病人又是易损的瓷器。爱就是做被爱者的保护人的冲动,尽管在旁人看来这种保护毫无必要。"

  我说,爱还是莫名其妙地哭,莫名其妙地笑;爱还是奉献,不求回报地奉献,心甘情愿地为他守侯,守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爱还是遗忘自己,明知道丧失了自我就失去了价值,丧失了被爱的魅力,但依然义无返顾地为了爱遗忘自己。

  什么是幸福?我认为,幸福就是被自己深爱的人爱着。幸福的极致就是和自己深爱并深爱自己的人白头到老。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我死时的情景:当我又老又丑又多病,躺在病塌上的我,温柔地看着他,回想着我和他共同走过的人生之路,他拉着我的手亲吻着,深情地凝望着我,仿佛看着一个宝贝。我希望我的生命在这一刻定格,就让我这样在他怀里幸福地死去。

  四、关于女人

  女人是男人永恒的话题。

  周国平说:"有两种男人最爱谈女人:女性蔑视者和女性崇拜者。两者的共同点是欲望强烈。历来关于女人的最精彩的话都是从他们口中说出的。"女性蔑视者只把女人当作欲望的对象。他们或者如叔本华,终身不恋爱不结婚,但光顾妓院 ,或者如拜伦、莫泊桑,一生中风流韵事不断,但决不真正堕入情网。叔本华说:"女性的美只存在于男人的性欲冲动之中。"他要男人不被性欲蒙蔽,能禁欲就更好。拜伦简直是一副帝王派头:"我喜欢土耳其对女人的做法:拍一下手,'把她们带进来!' 又拍一下手,'把她们带出去!'"女人只为供他泄欲而存在。

  "女人好像不在乎男人蔑视她,否则拜伦、莫泊桑身边就不会美女如云了。"我也很奇怪为什么这些人身边从不缺少女人?周国平如是解释"虚荣心(或曰纯洁的心灵)使她仰慕男人的成功(或曰才华),本能又使她期待男人性欲的旺盛。一个好色的才子使她获得双重的满足,于是对她就有了双重的吸引力。"也许,周国平的解释带有普遍性,但是我仍然很难理解这些女人,难道她们就不在乎男人对她们毫无顾忌的伤害吗?就不在乎是不是拥有一个男人的真心吗?

  女性蔑视者往往是悲观主义者,他的肉体和灵魂是分裂的,肉体需要女人,灵魂却已离弃尘世,无家可归。由于他只带着肉体去女人那里,所以在女人那里也只看到肉体。对于他,女人是供他的肉体堕落的地狱。女性崇拜者则是理想主义者,他透过升华的欲望看女人,在女人身上找到了尘世的天国。对于一般男人来说,女人就是尘世和家园。凡不爱女人的男人,必定也不爱人生。

  我相信周国平是一个热爱女性的人,如果要在女性蔑视者和女性崇拜者之间选择,毫无疑问,他应该是女性崇拜者。"男人一旦和女人一起生活便自以为已经了解女人了。他忘记了一个真理:我们最熟悉的事物 ,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也许,对待女人的最恰当态度是,承认我们不了解女人,永远保持第一回接触女人时的那种 新鲜和神秘的感觉。难道两性差异不是大自然的一个永恒奇迹吗?对此不再感到惊喜,并不表明了解增深,而只表明感觉已被习惯磨钝。我确信,两性间的愉悦要保持在一个满意的程度,对彼此身心差异的那种惊喜之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从他的话中我找到了证明。

  那么什么样的女人是最有魅力的呢?周国平说:"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她的魅力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征服女人。因为她身上既有性的魅力,又有人的魅力。""好的女人是性的魅力与人的魅力的统一。好的爱情是性的吸引与人的吸引的统一。好的婚姻 是性的和谐与人的和谐的统一。性的诱惑足以使人颠倒一时,人的魅力方能使人长久倾心。"

  我再次从周国平的语言中感受到了哲人的智慧,而更加精彩的还在后面。"我欣赏的女人,有弹性,有灵性。弹性是性格的张力。有弹性的女人,性格柔韧,伸缩自如。她善于妥协,也善于在妥协中巧妙地坚持。她不固执己见,但在不固执中自有一种主见。""弹性的反面是僵硬或软弱。和僵硬的女人相处,累。和软弱的女人相处,也累。相反,有弹性的女人既温柔,又洒脱,使人感到双倍的轻松。""灵性是心灵的理解力。有灵性的女人天生慧质,善解人意,善悟事物的真谛。她极其单纯,在单纯中却有一种惊人的深刻。""灵性的反面是浅薄或复杂。和浅薄的女人相处,乏味。和复杂的女人相处,也乏味。有灵性的女人则以她的那种单纯的深刻使我们感到双倍的韵味。"

  读到这里我简直想拥抱周国平了,他使我原本有些混沌不清的想法完全明朗化,他用准确,不,是精确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意犹未尽,再来欣赏一下周国平对风骚、放荡和性感的定义。"性感"是对一个女人的性魅力的肯定评价,"风骚"则用来描述一个女人在性引诱方面的主动态度。风骚也不无魅力。喜同男性交往的女子,或是风骚的,或是智慧的。你知道什么是尤物吗?就是那种既风骚又智慧的女子。放荡和贞洁各有各的魅力,但更有魅力的是二者的混合:荡妇的贞洁,或贞女的放荡。

  面对周国平精辟的论述,我又一次体会到哲学带给我的喜悦。

  五、关于人生

  关于人生的话题,实在是太沉重、太乏味,也太容易令人想到教科书之类,所以,我一直避开这个问题。但是,哲学的主要使命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某种最高真理的寻求,哲学又岂能回避关于人生的话题?

  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周国平说:"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这是智慧的起点","认识到人的限制、缺陷、不完美是绝对的,困境是永恒的,他已经是在用某种绝对的完美之境做参照系了。"我赞同周国平的观点,人生的本质是苦难。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如何使苦难的人生变得有意义。有一句烂熟于心的话:"生命的意义在于爱和创造,在于奉献",如何赋予这句空洞的话以生命力,还是来看看周国平的解读吧。

  周国平引用了圣埃克苏佩里的《要塞》,在他眼里这是一个特殊版本的《圣经》。沙漠和要塞是书中的两个主要意象。沙漠是无边的荒凉,游牧部落在沙漠上建筑要塞,在要塞的围墙之内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在宇宙的沙漠中,我们人类不正是这样一个游牧部落?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建筑要塞。没有要塞,就没有生活,只有沙漠。人跟要塞很相像,必须限制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人打破围墙要自由自在,他也就只剩下了一堆暴露在星光下的断垣残壁。这时开始无处存身的忧患。""没有立足点的自由不是自由。"那些没有立足点的人,他们哪儿都不在,竟因此自以为是自由的。没有自己的信念,他们称这为思想自由。没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称这为行动自由。没有自己的女人,他们称这为爱情自由。可是,真正的自由始终是以选择和限制为前提的,爱上这朵花,也就是拒绝别的花。一个人即使爱一切存在,仍必须为他的爱找到确定的目标,然后他的博爱之心才可能得到满足。"我们在大地上扎根,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牵挂、责任和爱。"

  在现实世界中,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从不约束自己,从不牵挂别人,自认为活得潇洒自由,可我分明能感觉到他们内心的虚弱无力,他们以不去爱来回避应有的责任,或者把履行责任当成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每当面对他们的时候,我就会产生强烈的悲剧感,本能地想远离他们,无论他们看起来多么风光,在我眼里都是生活的弱者。

  周国平继续论述道,事物的意义本不是事物中现成的东西,而是人的投入。要获得意义,也就不能靠对事物的占有,而要靠爱和创造。当你把爱投入到一个对象上面,你就是在创造。创造是"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 ".这样诞生了画家、雕塑家、手工艺人等等,他们工作一生是为了创造自己用不上的财富。创造会有成败,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创造的热忱。我从周国平的哲学解读中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只有在爱、创造和责任中得到无限延伸。

  另外,在人的一生中,无论何时保留一定的心灵空间都是很重要的。周国平深有体会地说:"我的这番思考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警告,同时也是对所有自愿的忙人的一个提醒。我想说的是 ,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惟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 ,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  我愿以本文与大家共勉,但愿我们都不要迷失人生的意义。

  六、后记

  我在一个姐妹的BLOG看到她描述的心中的博友形象:"那个气质如兰,手捧一本哲学书的女子一定是兰儿",我调侃地评论说:"把我当成哲学女怪了?我以后再也不谈哲学了,毁了我小女人的形象".还有一个博友给我留言说,周国平的东西翻翻也蛮不错,但别说是哲学好吗?

  哲学真的那么令人恐惧吗?真的那么高深莫测吗?我当然不能认同,但是,我仍然担心我在别人心里的"哲学女怪"形象。我真的不想再谈论哲学了,我所看到的哲学家们的洒脱我还远远没有学会,我的心情常常是飘忽不定。就在昨天,我悄悄告诉一个姐妹,我觉得自己博不下去了。现在我又静静地坐在这里,又开始了哲学的话题。一个易于受外界左右的女人,也许真的不该再谈论哲学。可对这个看似抽象的哲学系列,我真的付出了太多的情感,以至于每完成一篇,我都要休息一段时间,以便自己能从中完全走出,特别是那篇《爱和幸福》,当我写完它时,我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几乎处于休克状态,那是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我也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无论斗转星移,岁月变换,在我心里有一份执着和期待始终是不会改变的,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主要意义。

  究竟是什么起因让我开始写这个哲学系列,我在哲学的魅力(1)中提到过,是阅读《周国平文集》时产生的强烈共鸣,对人生、对爱和幸福、对女人、对书和文章等等产生的强烈共鸣,以及我自己的理解和感触,使我有勇气揭开哲学神秘的面纱,静静地在这里用心倾诉,仿佛是在跟哲人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在对话中找到答案和解释。哲学究竟带给我了什么?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是快乐和喜悦,以及过度投入后的眩晕。而我最希望得到的是智慧,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永不迷失的智慧。我得到了吗?也许。不过,有一点我很清楚,那就是,执着的仍然在执着,期待的也依然在期待。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