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贪官履历有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贪官履历有感

  朱铁志

  读贪官履历,是一份耐人寻味的阅读体验,从中获得的复杂信息,足堪写一部当代中国的官场现形记,抑或新时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01

  远了不说,从之前被查处的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的履历和有关报道就不难看出,万的发迹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每隔一两年甚至更短时间就换个地方或岗位;二是换个地方和岗位就官升一级;三是报道称"早在蕉岭期间,就存在收受巨额贿赂等问题";四是尽管如此,组织部门依然力排众议,将其推向更高的领导岗位;五是早就倡导的用人失察追究制度,至今为止少见相关报道。

  熟悉一项工作需要时间,展开工作思路需要长期调研,见到工作成效更非短期可为。不要说管理一县一市那样复杂的工作,即便性质相对简单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便可立竿见影。某些干部的心思不是放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上,而是处心积虑地经营自己的履历表上,务求一两年上一个台阶,争取人到中年官至司局甚至省部。

  他们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为了自己的仕途,事先有周详的计划,中间有缜密的安排,过程有精心的算计。何时干出几件漂亮的政绩,何时完成形象工程,何时在报刊露一小脸,何时邀请领导视察讲话,何时忙里偷闲弄个博士,何时探访困难群众,何时制造即将高升的舆论……都有明确具体的考虑,而且善于将其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微的行动自然地展示出来,羚羊挂角,不露痕迹。

  02

  表面看去,确有几分政绩,甚至其中不无惠民之处,因而不难浪得几丝虚名,加上舆论机器掌握在自己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容易给不明就里的上级机关抑或来此走马观花视察工作的上级领导造成"特别能干"、"很有成绩"的良好印象。

  做好领导工作不仅需要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更需要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那些经历单一、缺乏丰富经验的同志,面对复杂工作难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因而组织部门在考察使用干部时,不仅要看干部的理论政策水平,更要看其任职履历,看其是否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面对复杂局面和急难险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看履历、重经验,无疑是正确的。

  问题在于,干部的履历究竟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还是上蹿下跳、托关系、跑门子弄出来的?是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还是只有少数上级领导首肯的?要搞清楚这一点,其实一点都不难,只要深入群众,多听听那个地方、那个单位普通群众的真实评价,就立刻可以得出比较实事求是的结论。

  03

  不说别的,单说某些领导同志的学历和学位,就很容易看出端倪。稍有常识的同志都知道,正儿八经地考上一个博士生已属不易,货真价实地读下博士学位更是难上加难。而某些领导同志就是具有非凡的本领,一边当着市长、书记,一边轻而易举拿下博士学位。

  仔细一看,还令人吃惊地发现:所获学位竟然和他从前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这就不能不让人心生疑窦。连普通群众都看得出来的问题,组织部门会看不出来?一个干部的升迁往往要经过个别酝酿、民主推荐、班子提名、民主考察、限时公示、组织任命等一系列复杂程序。

  一个不学无术,单靠巧舌如簧、四处活动的骗子,并不容易轻易得手。但为什么一些华而不实、善于玩弄花架子的干部依然能够瞒天过海、心想事成?为什么一些群众明显不满的领导干部依然能够步步高升、美梦成真?为什么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成了这些奔竞之士仕途的垫脚石和起跳板?

  所有这一切,都值得组织部门好好想想。千头万绪,起码应该先掌握一条,就是不要简单看重某些人的"履历丰富",更要看重一个同志咬定青山不放松,执著于某个地方、某项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那份坚定和坚守。

  (综合整理自中国之声、解放日报、今日头条、法制日报等)

  ― THE END ―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