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有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黄帝内经有感(一)

  周红昌

  今日阅读中医传世名著《黄帝内经》,对人之所以生病和短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尤其对自己的病损和短寿忧心忡忡:

  我之所以生病和短寿,原因在于一不法天,二不法地,三不法自然,四不法自体。用法律和社会学术语讲,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

  《黄帝内经》上讲,上古时代的人,特别是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大都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尤其注意:一、饮食有所节制;二、作息有规律;三、不妄事操劳,不操闲心;四、调和情志,不发脾气,不生闷气,没有看不惯的,没有挺不顺的;五、避免过度的房事;六、避免来自外界的刀金之伤和虫啃鼠咬。此六条,是其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的主要原因。

  可是,现在的人呢?吃饭没有饥饱,早上懒床不吃饭,中午、晚上吃饭不及时,吃得多、吃得饱,吃得难消化;白天烂生活过的像在夜里,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晚上夜生活的像在白天,纸醉金迷,声色犬马;把酒当水喝,革命小酒天天醉,滥饮无度;喝水要冰镇的,吃肉要烧烤的,喝汤要酸辣的;一人谈好几个异性朋友,养好几个情人,生好几窝孩子;醉酒行房,恣情纵欲;不但在家琐琐碎碎事儿多,出去照样丝丝嚷嚷都是事儿;生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穿梭在机器、车辆间,动不动就去抽血、输水、做手术,外伤严重……这样,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真气耗散而不及收敛充盈,精气亏伤,神志浮伏,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七十、八十都急急地交户口本儿了。

  由此,我很感慨:

  一、现代人眼界太宽了,见的太多了,这是短寿的原因之一。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但你见识有那么多,因此你的烦心事肯定就多,肯定就会影响你的情志、心态,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你是不是看见啥好吃的就想吃、看见啥好喝的就想喝,看见啥好穿的就想穿,看见啥好玩的就想玩,看见啥挣钱就想挣,看见有啥好事儿就想占一份儿,看见哪美女都想多看一眼,看见谁家孩子考上北大清华都艳羡?自己的信仰自己怀疑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推倒了,自己的德行修养自己丢弃了,自己的守持自己放松了……

  二、现代人的腿太长了,社会关系太复杂了,这是短寿的原因之二。俗话说,常过河必有一湿脚,但你天天东西南北到处窜,你经受的自然考验和你遭遇伤害的几率会少下来吗?关键是,你的腿有多长,你的社会关系就会多复杂。社会关系复杂了,你的琐琐碎碎、丝丝嚷嚷、恩恩怨怨、爱恨情仇自然就少不了,少不了的结果,就是你纠结难缠、劳心伤神、生气上火,最后急急如律令,仓皇把自己送给马克思。

  三、现代人吃的太滥了,五脏六腑负担太重了,这是短寿的原因之三。俗话说,病从口入。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但拿一些站的高看的远的人的话来说,现在还有什么是人不敢吃的?各种各样的肉,各种各样的菜,各种各样的奶,各种各样的小吃、零食,还有各种各样的调味料、添加剂、防腐剂……还有我很无能为力的就是现代人都好吃各种各样的药,谁要是不懂几样药,不知道几个偏方、秘方好像就会被看不起。更吓人的是,现代社会人人都是医生,这是很要命的。你现在敢在朋友圈里说你不舒服?嘿,马上就有好多好多关心你的人给出各种各样的方子。

  四、现代人住的太好了,高楼大厦不沾地,这是短寿的原因之四。俗话说,人是土造的。我们经常要求别人接地气,不是叫你买一袋面送给群众,而是叫你到群众生活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和群众聊聊土地的那些事儿。拆迁难,群众刁?不是的,群众是真不想上楼,群众是真离不开生他养他的土地,你们真的懂吗?高楼大厦阻断了人与大地母亲的亲密接触,阻断了三里五村那份邻里亲情,阻断了人们与大自然的沟通交流……高楼大厦有什么好?活动少了、见阳光少了、辐射多了、压抑抑郁多了……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净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麽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大家守持自己的礼节操守,简单地活着,愉快地生活,随世俗处事,糊涂地处世,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法天、法地、法自然、法自体,简单地活着,愉快地生活,随世俗处事,糊涂地处世,尊重并亲近自然,尊重并适应规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睁只眼闭只眼,看见美女就当没看见,你能做到吗?

  嘿,说你呢!!往这儿看!!!

  (看看38分钟,20个人回复,多人开药,是不是真的?不要骂我哦,我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

  读《黄帝内经》有感(二)

  浅谈养生

  王健康

  众所周知,《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医学经典著作,也是每一个中医学子必读的中医典籍,是中华炎黄子孙寻求养生之道的宝藏。《黄帝内经》讲究"天人相应"、阴阳平衡、五行对应五脏等中医思维,其篇章字字珠玑,言言如玉,因而几千年来,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读经典,诵经典,是每个中医学子的基础功课,我也不例外。现将自己品读《黄帝内经》的经历和养生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讲述了上古之人如何保存真元之气,如何摄生,其文写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短短的几十个字点明了上古之人的生活习惯讲究天人相应,起居有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而皆年度百岁,现在的生活习惯恰好与之相反,过度劳累,起居无节,饮酒过度,加之繁忙的工作,导致年过半百就开始出现衰老的迹象。通过强烈的对比,意在提醒现在的我们应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养生,即在外顺应自然,在内起居有节,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顺应四时,调养身心,锻炼身体,保精全神,五味和调,按时劳作,劳逸结合。所以在我看来,对当今社会忙碌的我们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在指引我们应如何养生。

  当今社会是处于经济政治快速发展和繁荣的时代,但是忙忙碌碌的人们每天都处在高强度、快节奏、高压力的状态,熬夜加班和工作,不按时吃饭,休息不规律,违背了自然生活状态,因而会导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发,更有很多人因工作强度过大而猝死的事件屡屡发生。人是生活在自然之中的个体,天人合一,与天相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的身体应该保持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而现在的人们过度劳累,缺乏体育锻炼,以及有许多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已经开始破坏人们身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因而诸多疾病的发生也不足为奇。一个懂得养生的人应该效法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遵循自然的生活规律。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点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生活习惯,春夏秋冬,生长收藏。(www.lieshai.com)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写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唯有当我们遵循自然的生活规律,才会使我们的体内阴阳处在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

  养生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调节机体稳态的过程,不仅仅起居有节,还要注意饮食习惯,平日加强体育锻炼,升发体内的阳气。经济飞速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国家的国际地位,与此同时,也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现在的饮食习惯大多都是肥甘厚味之品,走在大街上,中年男士大肚子的很多,痰湿体质很多,糖尿病等富贵病的发病率也年年在增加。《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五味是化生阴精以养五脏的物质基础,是五脏精气之源,饮食的偏嗜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进而使五脏发病,五味酸苦甘辛咸,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太过与不足,均会使对应的内脏受损。过食酸则肝气旺盛,肝旺乘脾,脾气虚弱;过咸则肾气受损,不能生骨充髓;过食苦则心气受损,鼓动无力,则心气喘满;过食甘则损伤脾气,致脾气虚弱。因此谨慎和调五味,才能维持人体阴阳平衡。饮食是一个补充人体能量的过程,有规律的三餐是促进人体成长和发育的保证,因而我们一日三餐应规律饮食。饮食偏淡,使得人体的能量不断地补充;过度的肥甘厚味之品,会导致人体脾胃运化失司,聚湿成痰,痰阻中焦。中焦乃人体的枢纽,中焦失司,因此会发生一系列的疾病。

  在养生理论中,情志养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经》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种情绪变化是人的基本精神活动状态,但突然、长时间、强烈的刺激,超过人体正常的生理范畴,会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写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行。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该篇还指出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绪的变化,能够引起气机的紊乱,表现为升降失调。故《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同时,还认识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因此,七情虽为各脏腑所主,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的失调都可以伤心,心伤则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失调。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良好的心态,没有过多的欲望才能调节安定人的性情,使得人们达到长寿的目的。若不能很好的调养精神,违反自然的生活规律,任意放纵,过分激动,则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引起诸多的疾病。因而《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

  一个真正养生的人,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节,万事皆有度,保持良好的心情,勤于运动,更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坚持。《黄帝内经》中包含了诸多的养生理念与思维,我只是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浅谈了养生的智慧,它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我学在其中也受益匪浅。

  (作者系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

  读《黄帝内经》有感(三)

  杏林颉芳

  蒋宇龙

  再现华章

  序:《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也是迄今为止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著作,与其说是一部医学著作,不如说是一部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因为它是在总结我国秦汉以前的一些医疗经验的同时,汲取和融合了当时先进的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所取得的成就及带有明显传统古典文化特点的思维方法,使其成为一部以医学为主体,融入哲学、天文、历法、气象、心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著作。《内经》虽篇目众多,文字古奥,义理隐晦,相信这是许多初尝中医的杏林学子的共同感受,但若精研细读。也就不难发现,《内经》中的行文论述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古代科学知识,渗透着古代传统的朴素哲学思维。

  还原课本寻术业,回归自然得提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道:"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众所周知,中医善于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即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基本观察,抓住客观世界中具体形象的特征性符号加以概括,依靠象征,比喻,类比等方法进行思维,将自然界的一些客观规律引入中医学说的范畴,化生出许多中医特有的概念。

  阴阳学说,本就是一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主要学术思想,其源自于古代人类基本的生产实践中,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在刀耕火种中对自然规律的观察,逐步明确了阴阳的概念。而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阴阳学说逐渐被引入医学领域,它越来越多地开始表达中医学方面的含义。

  我们在面对这些晦涩难懂的文字时,由于历史观念的时空差异,难免会对中医的一些譬如"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理论理解不够到位。既然它们的形成来源于自然界,如"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全部来源于自然现象这时我们可以尝试着放下课本,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找还原那些概念和学说本来的面目,把书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我们打破书本的限制,全方位地去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构建中医的整体思维,为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勤求古训明医理,博采众方获真知

  诚如元代医家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序》中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遍数中国古代,大凡在医学上集大成者,无不是在杏林治学的医门中上下求索,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一般,小心谨慎,切不可大意疏忽。诚然,医学是一门高深复杂,非下苦工,潜心研读,用心体悟方可寻获其中一些理法方药。正所谓:"若为医道,非难莫可名其状也。"

  反观今天一些医学生,在课堂上背了寥寥数方,便妄图达到一种"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境地,张口闭口苍生大医,面对病邪疾患,也不进行四诊合参,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仅仅凭借主观的臆断猜测,便以为抓住了病机的要点,不由分说地拟方开药,还洋洋洒洒,自以为参透了其中的医道。殊不知,这是及其可悲的。温病学家吴瑭在《温病条辨。序》中写道:"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也。"表达了对技术不精的庸医的憎恶。《大医精诚》里说道:"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医学圣手的至理名言言犹在耳,发人深省!仅仅依靠对方药的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遍阅医籍耕读经典夯基础,多临症候揣摩总结训思维

  近代以来,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碰撞。特别是自从西方的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以来,祖国传统医学便饱受质疑,屡受攻讦,受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社会上掀起了声讨中医的浪潮,一段时间内中医一度被认为是古代封建迷信之流,其发展和传承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现在有许多中医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对西方的现代诊疗技术产生了过度的依赖,而忽视了中医传统的病因病机的诊察。这与中医历来强调的辨证论治的过程是背道而驰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是中医诊病的出发点,也是诊病的最高目标。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观,在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时,中医亦着眼于整体观,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因为中医认为人体本来就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观念既体现在各个脏腑器官之间,气血津液之间,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机能之间,也体现在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之间,人在适应外界外环境的变化过程中也在维持自身功能的稳定。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古代医学典籍的阅读,《内经》就是其中的代表,因为经典中一方面包含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在通过课本的剖析对中医理论有了一定的概念之后,再重新从全新的角度理解它们的含义,来逐步培养中医看待问题,诊察疾病的思维,不至于因为对一些理论理解的不到位,一开始对某些问题的思维方式就存在误区,这一点至关重要。这种在脏腑解剖体系,气血津液相互化生的病理生理都无一例外强调整体观念的思维和现代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那些一味迷信西医诊疗技术,忽视中医诊疗思维,临床技能诊断的人是难以维系的,其诊疗治病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在临床上审证求因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经典对病机进行揣摩和思考,这样诊断病候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有人说学中医,那些晦涩的文言文是一块很大的心病。诚然,学中医不能把它看作是孤立的一部分,中医原本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常识一定量的积累,有些中医相关涉及的文化现象自然是觉得难以理解,医学是个综合性学科,尤其是中医学,它既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也包含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应当在学习中医的同时,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积累,它能够加强我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磨练我们的品行,对我们行医大有裨益,因为合格的中医不仅仅是医术的高超,更是拥有高尚的情操的人。

  我们这一代人无疑是幸运的,国家的政策对中医是大力支持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把"健康中国"作为一个发展战略提到一个更加高的地位,习近平主席"中国梦"伟大构想的提出为中医药指引了发展的方向,中医药这一几千年来为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瑰宝,也必定在新的历史阶段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必定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春天,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中医药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但是机遇就意味着挑战,我们肩负着传承杏林之道,弘扬和传播大医精神的重任,广大中医学子更应当坚定信心,秉持一往无前的信念,无论杏林道路上有多麽巨大的艰险和磨难,都不应当退缩不前。如果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饱览群书,遍阅经典"是我们的左右利刃,在荆棘丛生的道路独辟蹊径,指引我们到达真知的彼岸,那么,"中国梦和中医梦"则是我们手中的火炬,它必将会在杏林大道上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扬帆起航

  既然选择了远方,必当日夜兼程。我们的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中医经典将会见证我们的足迹,历代名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必将再创中医药之辉煌。让我们携起手来,精诚团结,发奋苦读,为了中医药事业有更光明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作者学校:陕西中医药大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