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一)
任 帅
昨晚,夜读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书中对中国教育现状问题的本质做了精准的诊断,对于书中提到的中国教育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和平时我对中国一些教育问题碎片化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了郑先生的书后使我对教育现状的一些个人思考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中国教育制度在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终生讨厌学习,毁灭了一代人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第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能力,第二个功能是赢得社会竞争。能力的高低是没有办法进行衡量的,在时间上首先就没办法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考察是要长期的一个人的爆发发展是不定期的,能力的那么多指标你怎么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分数呢?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本质上是把人区分出来的制度,它并不是提升能力的办法。而分数让提升能力变得不重要,把人区分出来的变得很重要。要改变高考制度下中国教育的问题要一点一滴的慢慢改进。当前推进教育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崔雪君老师之所以创办"袋鼠妈妈悦读教室",就是因为在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和经过了大量的教育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基于对教育的理想和责任心所推出的传统经典阅读+电影阅读的兴趣教育方法。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读图时代、视频时代,书本阅读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对求知的兴趣,电影阅读把孩子们的抽象想法具像化,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电影实践课、读书行走计划去让孩子亲身感受阅读的快乐,协作的快乐,让孩子在快乐实践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锻炼他们的情商和协作精神。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都是在培养智商教育,而情商教育在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中是要比智商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情商教育和创造力凸显的异常重要。例如互联网和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产生了嘀嘀打车,乐视的董事长贾跃亭把很多行业的精英人才都团结到自己的旗下做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这需要何等的情商了。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下让孩子把兴趣、实践、求知精神结合起来都能在将来产生很多伟大的成就,他们都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知识的力量,阅读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下显得更加重要,它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骄傲的传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二)
如何消解"学历军备竞赛"的恐惧
――我读《吾国教育病理》
陈文芳
我上研究生时学的是教育学,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内心比较复杂,有欣喜,也有难过。欣喜的是又多了一种看中国教育的方式,另外,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很多可以继续涉足的小径之门,也使我开心;难过的是作者寻找到的中国教育症结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改变,还有一点,我特别不愿意讲,但却是无法掩饰的事实――今天的大部分所谓的教育研究专家,根本就没有能力写出这种有丰富内容、又有历史厚度的教育研究著作。
还是回到今天活动的主题,我想先谈谈这本书的书名――《吾国教育病理》,书名意味着它是一本诊断性的书,核心是谈中国教育的病症。作者郑也夫诊断出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历军备竞赛".
一直以来,把中国教育的问题归结于应试教育这个说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同,郑也夫提出的"学历军备竞赛"源自应试教育,但与应试教育有根本性区别。应试教育"可以是一家一户的态度和行为"(前言),家庭是有选择空间的――这一部分家庭选择应试教育,另外一些家庭也可以选择别的教育方式。而学历军备竞赛,和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非常相似,一个国家亮出一个新型武器,与之敌对的国家一定会亮出一个更高级的装备,这种军备竞赛是病态的,无休止的。仇恨是双方的主导情绪。
我们福州一加一教师读书俱乐部成员黄静老师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画得也很好,可是上高中后,她拒绝进艺术班。不是她不喜欢画画了,而是因为周围的学艺术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成绩不好才去学的艺术,为此她感到压力很大:自己本来学习成绩挺好的,一旦选择考艺校,很多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来看我,觉得我是因为成绩差才去考艺校的,而成绩差又意味着我这个人很差。黄静女儿感受到的这种奇怪的、无法逃避的、无处遁形的、却真实存在的压力,正是郑也夫所说的学历军备竞赛所造成的。
学历军备竞赛导致了这么一种社会认知:只有你的学习成绩是好的,你的人才是"好"的,你的未来才可能走得好;你想要拥有好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条出路――考出好成绩。这样的意识形态既影响了家庭对待孩子的观念和方式,也以某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了孩子对他自己人生的理解和判断。
严格说来,学历军备竞赛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洗脑手段,它效率极高,让大部分人认同并且只认可(有的时候也是别无选择)这条道路。学历军备竞赛发展到今天,"选手"的年龄越来越小,不少孩子一生下来就加入了这场拥有亿万选手的战场。偶尔有反叛者,反叛的过程大多极为惨烈――长时间背负冷眼、疏离与指责。
实际上,生活在忙于学历军备竞赛的社会,每个人内心都是不安全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谋划要如何超越他人,只有超越了他人才能证明"我"的价值,而"我"超越他人的反面则是:不断地有人超越"我".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时时处于害怕被人超越的恐惧当中,这样的恐惧滋生出普遍性的对生命的漠视与仇恨。
郑也夫是大学里的教授,这本书的写作有着明显的理论研究特征。所谓理论就是能够自圆其说,具备论说的自足性。
在《前言》第一句,郑也夫就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他承认自己是带着很强的情绪来写这部理论著作的,听上去完全违背了"做研究要理性、中立、客观"的基本原则。但在本书的156到162页,作者转述了多项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情绪驱使没什么不好。我以为人类成员的多数行为是由情绪驱使的。……我甚至认为,好的研究大多在选题时已积蓄了充沛的动力,那动力若与情感无涉倒令人费解了。"(前言)首先让自己的写作动机取得"合法性",这里面既隐藏着作者对教条化的研究规范的批判,又透露出一股对自己的研究的自信。
当我读到"爱无疑是一种情感,恨其实与爱构成了情感这枚硬币的正反面"这句话时,我意识到,郑也夫的"愤懑"背后,也隐藏着对孩子,对生命成长的深沉的爱意。我读书时喜欢时不时地从文本中跳出来,然后从自己的视角去分析、品味、体验作者写某句话、某段话时的情绪状态,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好玩的。这是题外话。
正是在不断地遭遇问题-愤懑-继续遭遇问题-继续愤懑之中,郑也夫开始"寻找真问题――解释其产生之因――寻求其解决之路".我们可以在本书的前两章看到作者寻找真问题的线索,以及对问题产生之原因的严谨分析。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下作者分析出的"解决之路"对我的启发。
我在读这一类书的时候,经常是"双管齐下",一是看作者如何谈问题,(www.lieshai.com)一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可以去做些什么。
本书给我的启发可以归到下面这个题目中来谈:什么才是教育的正道?我将从父母、教师和个体自身三个方面来谈这个话题。
从父母的角度来讲。
我们的父母应当坚定一个信念,"永远不要去爱使儿童备受折磨的教育体制"(张文质语),"家长天真地支持学校强制的体制,却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敌人,有时是终生的敌人".(P150)从最低的底线来说,如果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孩子正处于学历军备竞赛的洪流当中,出于生命本能的对孩子的爱,也不应做学历军备竞赛的帮凶。父母应该无条件地站在呵护孩子生命的这一边,保证孩子从学历军备竞赛的战场回到家后,身心疲惫之时,能够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理解、呵护与帮助。父母应时时记得提醒自己的孩子:这并不是唯一道路。
之所以我会把学历军备竞赛比作"洪流",是因为它不管不问,没有任何警告,就直接把所有它经过之处的人们席卷其中。父母对此无法正面反抗,消极以对倒成了比较好的方式。
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正面引导呢?书中引用了一位日本圣人远山正瑛的话:"孩子是看着父辈的背影长大的。"(P13)以此说明"其一,身教胜于言传;其二,父辈的影响恐怕不是学校所能替代".(P13)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两点启示:其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道德榜样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影响非常大;其二,学历军备竞赛并非密不透风,家庭教育有可能修复孩子在"战场"所受的伤。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减少学历军备竞赛给孩子生命造成的危害,父母二字的前头有必要加一个定语:"学习型"父母。
可以断言,每一位拥有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的父母,都将获得一些基本的与学历军备竞赛这个吞噬孩子生命的恶魔斡旋的勇气和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走教育的正道?
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好教师既要理解儿童,又要理解学习的本质。
理解儿童首先要回到对基本的人性的理解上来谈,这意味着教师要摒弃过去"观念决定行动"的一元认识,以更宽广的态度去面对、去理解人性的复杂性。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复杂性思考的必要性,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根据进化时间的不同,分成三个部分,最古老的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最低层,叫爬行动物大脑,负责一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吃食;后来的一部分位于头颅的中间位置,叫旧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情感;最后出现的部分位于头颅的最高层,叫新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理智和语言,这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三层大脑虽然各有分工,但最高层无法"宏观"控制最低层。(P153)换言之,人类身体的工作原理是既相互联系又各司其职,所谓的理智并不能在人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把这个科研成果放到教育工作的现场,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抄了几百遍《学生守则》却还是改不了做小动作的习惯,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在路上遇到老师总要躲起来,以防被老师发现……这样的"问题"可以一直列举下去。
理解儿童最终的落脚点是教育,是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教师要在哪些方面去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呢?让我们翻到本书第九章,"知情志"是构成人类心理的三个基本要素:知是智力;情是情绪情感;志是意志。处于学历军备竞赛之中的中国的学校教育,关注焦点只集中于学生"知"的提升上。如果再往深处挖掘,我们还会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所关注的"知",从内容上来看有着狭隘、刻板的带有特定政治意图的编排,从方法上来看是野蛮、粗暴的灌输与死记硬背。而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对完整的生命的促进,是对知情志三位一体的生命整全发展的促进。
好教师还要理解学习终究只能是自我教育。潘光旦说:"所谓教,也无非是激发与鼓励此种自动的力量罢了。"(P154)潘光旦先生说的就是教师要激发与鼓励学生自动学习的力量,因为只有自动去学,对学习主体而言才是有意义的。
海德格尔对儿童游戏的论述对我们理解"自动去学"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儿童为什么要游戏呢?儿童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游戏。‘因为’二字在游戏中消失了。游戏没有‘为什么’。(P173)"游戏事实上是人自发学习的典型状态,所以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自发的学习状态当中,学习的目的消失了,自发的学习不要问"为什么",孩子会自然而然地、随着生命的节奏进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有过"自动去学"的经历,一个人才能够体验到自己探究、发现事物的快乐,才能够体验到那种沉浸于学习当中的乐趣;而真正的学习――即沉浸于学习当中的学习状态――需要有"连续的时间",否则"你无法总结整理扔过来的知识碎片"(P141)。好教师需要敏锐的嗅觉,这样才可能给予那些沉浸于学习当中的孩子以更多的自由的"连续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没有什么干扰,真正安静的时刻,孩子反而可以发展自己的自我行为。"(P205)
从个体自身来讲,教育的正道就是去过健康的生活,这意味着你要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总是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施展自己的创造力。
"当代生物学家的研究证明,内分泌与快乐情绪有密切关联,特别是其中四种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清素、脑啡和脑内啡……而研究表明,运动和某些活动同样可以增加这些神经递质。多巴胺与快乐关系密切,运动直接提升多巴胺。……脑内啡可以在从事你所热衷的活动中产生。"(P179)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让你获得更多快乐、安宁的体验,而持续的这类体验又能促使个体生命长久地保持活性状态。
"如果人不能满足自己真正的兴趣,就会引起一种对自身的异化。"(P179)异化的一种最常见的表征就是感到无聊,"日复一日的,我们让自己感到无聊,让他人感到无聊,因为我们始终只发挥了自己人格潜力的十分之一,而且每次都是同样的十分之一。"(P126)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更可能避开日常生活的种种陷阱,对日常生活中的重复、繁琐、无聊产生免疫力。
最后,我想谈谈书中引用的心理学家尼克尔森的一段文字:"我们否定哪种可能性会导致更严重的错误呢――我们确实去促进创造力,而事实上它是不可以被促进的,或者我们没有去促进创造力,而事实上它是可以被促进的。我认为后者是更应遗憾的错误。"(P204)我觉得把文中的"创造力"换成"某种能力"会对我们思考当前的中国的学校教育更有启发意义。
用通俗的话来讲,前半句的意思是,学生没有某种能力(比如门门都要考出高分),但学校和社会都要他去习得这个能力。最终的结果是,部分孩子在分数上的改观好像证明了促进是有效的,而更多孩子的成绩却毫无提升。但尼克尔森说后者才是更应遗憾的,后半句的意思说的是,有的孩子原本有某种(除学科学习之外的)天赋,但由于学校和家庭的无知,依然按常规要求他"以学习为重",最终荒废了他原有的天赋。也就是说,他原本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天才,但人类因自身的无知、自负而漠视、埋没了他的天才,这是最令人遗憾的。
这样的思考让人如坐针毡。但我又想,如果这样的思考能够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日常省思与警示,针毡上的"针"也是可以磨短的;最终,让针毡变成舒适的毛毡,也不是不可能的。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三)
教育权力的争夺
曹峰
在某次教师交流会上,我说:"善待你的学生,他们决定我们未来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教!"
教育是面向的未来事业。每一个人对未来的期许不尽相同,但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未来。由此,教育就变成公众关注对象。对教育的关注,本质上是对教育权力的关注。掌握教育权力,才能有可能让未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发展。国家在教育权力体系中居于垄断地位,垄断了教育资源,最关键的是垄断了评价标准。教育目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育的实施方式、甚至实施教育的人都有国家控制。国家期望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办教育,以期掌握国家未来的走向。民办教育尽管发展迅速,但必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国家标准举办教育,否则举步维艰。南方科技大学的发展即是例证,作为教育家办教育的试验田,既无法与现有体制和睦相处,甚至也难以被社会认同。我国的民办教育还处于谋生存阶段,还无法成为与国家教育权力良性互动的一元,难以办出特色。
现在,国内外都有家长不让孩子进入国家教育体系(违反义务教育法),或者居家自教,或者将孩子送入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地下学堂"学习。经济实力更强的家长,早早地把孩子送往符合其教育理想的国外留学。家长们用自己的方式冲击着国家对教育权力的垄断地位。这是否真的比国家教育体系培养效果更好,还不敢定论,但反映出家长们开始重视教育权力,渴望更多教育选择权。同样, "公共知识分子"们批判教育,无非认为当前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无法塑造他们期望的未来社会。只是,孩子们的未来,到底谁来做主呢?
原来,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