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灿烂
――读刘川鄂的《张爱玲传》有感
文/钟无盐
张爱玲,原名张 。四十年代大红大紫上海滩,文学史上称"异数,旷世奇才张爱玲".
她的作品亦俗亦雅,她笔下所有的人物都是不完美的,正面人物深藏着常人都有的缺点,反面角色也透着常人都有的优点,即便是大奸大恶的人,也会有丝丝善良出现,正应了那句老话"人无完人".使故事显得更真实,更贴近现实。她的文字虽然苍凉,但有生命有灵性,透出常人意想不到的智慧。
冷漠孤高,我行我素的她,却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肠,她深邃的眼睛,时时能洞察到众生百相,细腻地记录下生活里"可笑"背后的"可怜".她细腻孤傲,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者".出身名门的她,却称自己是世俗的小市民,但她却又世俗地如此豁达,如此精致。
名门之后的她,一生多风雨、多磨难。当年,学业未完,留学不能,后来,辗转离开大陆,优雅的转身,淡然的远行。她一直把自己包裹的很严,像个与世隔绝的人,但她又是那么贴近现实,她的文字没有苏青的"五四精神",也没有丁玲的"延安希望",她用七巧、白流苏、范柳原、阿小等这类小人物的声音,来叙述刀光剑影生死存亡的大上海。她对待任何事情,表现出来的那种清醒、那种远见和睿智,真的让人折服。
张对待好多事,像早已知道定局一样的判断精准。当年,在那场"军装、人民装"到来之前,她就想好了要离开大陆,还冷静地对姑姑说:"从此,我们也断了联系吧。"因此,在那场文化浩劫里,姑姑也没有因海外关系而受牵连。
多年后,在大西洋彼岸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依然风采依旧。辞世前,把自己的遗书和重要物品收拾整齐,静静地躺在那张临窗的行军床上,双手优雅的放在胸前,静静地消失在大西洋彼岸,消失的那样静美、那样孤独、那样安详。"往事如梦,今事也如梦,未来更如梦".只留下苍凉的文字,炫美着以往的灿烂。
当年红透上海滩时,她仍然能低调的保持自己不亢不卑的风格,用不同于常人的角度清醒的看事情。动荡的时代,动荡的年龄,却有着镇定的神态。"晓得面子上放开手脚,我行我素无所不往,心里会计算好分寸;晓得这世界表面上没有规矩,暗底下却有着钢筋铁骨的大原则,不可得陇望蜀;晓得做人没意思,就挑那些有意思的去做;晓得人是有限的,就在有限的范围里周转;晓得不能左右他人,就左右自己吧。"
虽然,她短暂而凄美的婚姻,该怎么说呢,是不幸福吗?但她却说 :毕竟拥有过。撇开胡兰成的身份不说,她与胡之间的情感:"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即亲密无缝又能自由呼吸,正如她说的:"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有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到现实。不论是在艺术里还是人生里,最难得的是懂得什么时候应该歇手。""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把间。"淡淡的文字透着深深的哲理,使人豁然。
她是个不会经营社交的人,几乎没有朋友,社交圈子有限。不欣赏她的交友方式,只敬佩她不管逆境还是顺境,表现出来的那种清醒淡定,坦然独特的生存态度。 到底是大家之后,即便是破落了,血脉里仍有贵族气质流淌,就连骨缝里都透着见多识广的淡然,散发着超凡脱俗的坦然。
虽然她是大家之后,却钟情于舒适淡雅的田园风格。家居服饰上以纯棉制衣为主,享受着既传统又时尚的精致与深邃,崇尚自然,生活中充满了返璞归真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