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客家》有感
虽说我身处客家人最多的地带,但是实话说我仍然不太懂得客家文化,所以这个暑假我决定从理论上了解一下客家文化。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的一员:是汉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族体系之一:是一个不以地域命名,具有显著特性的民系。客家人的血缘是汉族,客家先人是南迁的汉民,客家民系族源迁徙情况,族源只有一个还是多个,客家民系形成于何时何地,"客家"命名由来等有关客家历史与文化的重要问题,至今未有一致认同的定论。早期学者罗香林在其1933年出版的具有开创性建树的《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提出"五次大迁徙"之说,详细论证了客家之源为"中原衣冠旧族".他认为:客家先民元自中原迁居南方,其中总计大迁移五次。客家"基地"是闽粤赣边区,其范围包括:福建汀州各属8县;江西赣州各属,宁都各属共18个县(市):广东南雄各属,韶州(今韶关)各属,连州各属,惠州各属,嘉应各属,大埔,丰顺,龙门等,共29个县(市)由于未有公认的划分标准,或有应列霍不应列而列入的县市,但大致可概而言之,客家大本营开始于赣州,续于汀州,成于梅州。
其实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客家话,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客家话与粤语和普通话如此相似。原来唐末至宋,元明,客家先民先后进入赣南,闽西,粤东休养生息,经若干代的承传,孕育出以中州古语在江淮地区发展形成的江淮官话为基础的客家话,也同时形成了客家体系。在汉语各大方言里,因迁徙而形成新的方言,客家话是最典型的例子。南迁汉人进入江淮或客家先民行至湘赣闽粤,都还拥有中原文化的优势,同化当地语言或方言是主流,接受影响是支流,因此成型的客家话尽管分布极广,但内部一致性极大,各地客家人不会出现交际上的困难。又因粤东的梅县(现梅州市城区)是清代以来客家人口最集中,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其后许多客家人又是从这里迁徙到别的地方如东南亚一带,梅县话很自然成了客家话的代表,是各地客家人普遍认同的客家话标准语。
"客家妇女"是客家历史文化主要议题之一。客家妇女的优良品质和出色表现,古今中外有口皆碑。为客家妇女树立丰碑的文字,洋洋大观。外国人对客家妇女赞誉有加;:客家妇女,真是我所见到的任何一族妇女中最值得赞叹的了,在客家社会里。一切艰苦的日常工作,几乎全属于她们承担的责任。""日本妇女之所以温柔顺从,是病态,因为她们的生活需靠男子,不能不借此求怜固宠;而客家妇女的温柔顺从是健康的,因为她们都能独立生活,她们这样做,纯然是真挚的爱和传统的对丈夫的崇敬。"
客家人都崇文尚学,这是他们的社会风气。他们兴学教育,也正因为她们坚守兴学教育才是民系发展和稳定的首要因素,所以客家发展如此繁荣。几乎所有家庭都支持家中孩子读书。即使生活难以为继的家庭,也要"喉咙省出缴子读,只盼孩儿美名扬".家族,宗族都把办好本族子弟的教育视为本族兴旺发达的大业。宗族的伺堂大都用来办学馆,学校,伺堂亦学堂,确保子弟就读。宗族的"公尝"(公田收益)重要用途之一就是培育本族子弟,包括开办学校,聘请教师,奖励学业优秀子弟,资助无钱读书的子弟等。有的宗伺,家族,则专门设有"学租田",收取租谷,用于栽培子孙。
民居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空间。客家传统民居既继承我国民居的传统,又根据迁徙定居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特点,并部分地融合了原住居民"干栏式"民居的结构分布局,发展成为实用功能与艺术造型协调且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现存的客家传统民居,最具特色的有堂屋,围龙屋,方楼,圆楼等。
汉族为世所公认的最会吃得民族。客家饮食与汉民族其他地区基本相同,但也另有其民系特点。就赣闽粤边去各地的客家菜而言,同中有异,各呈特色;播迁四方的客家人聚居地区,亦创造了各具地域性特点的客家饮食文化。因为东江流贯粤东客家地区,多称客家菜为"东江菜".客家人口味偏于"浓重","咸,肥,香"是客家菜的特色,与客家人的烹饪技艺和饮食习惯并论,可概括为"咸,烧,肥,香,熟,陈"6个字。客家人早期多聚居于山高水冷地区,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这便形成"烧,香,熟"的特点。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这便形成"咸,肥"的特点。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客家人的文化素质也是非常高的,当我知道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等名人,他们有"客家血统"时,我更加的佩服与欣赏这一民族,虽然在读一本书中客家的一些文化我是讨厌的,如一些客家妇女的婚姻悲剧,童养媳,重男轻女的习俗,但是每一各民系也总有不值得赞扬的地方,并且在我身边的客家人们似乎已经改掉了许多不好的习俗,这一种去旧迎新的精神难道不足以让我去欣赏吗?答案是肯定的,我想读完这本书后,我应该好好亲身体验一下客家文化,去品尝一下客家的美食,领略一下真正的客家风光,我知道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将会使我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或许客家语言也将会成为我的第二语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