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大家都活得舒心
――读张丽钧散文有感
江声周玲老师
儿子总是笑话我落伍,说他们老师七十多岁了玩微信都很溜的,而我除了工作必需外,几乎不使用QQ、微信等社交软件。我喜爱在宁静的空间里生活,大家都真实而真诚地交往着,哪怕有缺点,也无需矫情和掩饰。加之肩颈处时常疼痛,不宜蹲在网络里,于是依然继续着老土的休闲方式――阅读,且看纸质的。我这人,没什么高远的志向,故除了《中学语文》外,并不爱读专业方面的鸿篇巨制,也不爱专啃某一个人的著作。总以为,那些妙语连珠的讲座、高屋建瓴的报告、系统科学的专著或多或少有些雕琢的成分,于是偏爱那些能让人看见心迹、听见心声的散文。
除了买些散文集阅读外,我多年来一直订阅了《青年博览》和《读者》杂志,将其置于床头、车内、办公桌上,空闲时或是烦闷时,便与它们为友。从中,认识了很多人――周国平、毕淑敏、杨绛、龙应台、汪曾祺、蒋勋、王鼎钧、刘墉、肖复兴、林夕、雪小禅、叶倾城、蒋光宇、李丹崖、马未都、马德、星云大师……喜欢他们笔下那些有温度有灵性有智慧的文字。常常是读到某一篇文章之后,便有了走近其作者的兴趣,然后去查找相关信息,进而又读到更多的好文章。走近张丽钧也是如此。
原本只是被她的文章吸引,后来知道她是河北开滦一中的校长后,更添了对她的敬意。因为在繁杂的公务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她竟保持了真诚、善良的心灵,竟保持了写作的良好习惯。她的外表是美丽的,留着卷发穿着绿毛衣围着绿围巾的那张照片煞是好看。美得典雅,美得纯净,没有一丝世俗的媚态。她的心是柔软的,文学与艺术的底蕴也是深厚的,于是溢出了诸多清丽隽永的文字。
钦佩她身为校长的人本思想。比如:"如果说真教育是灵魂的唤醒,那么,唤醒灵魂的,必是灵魂。""这三个健康同等重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倘若今天我们不用心办教育,那么明天我们就得用心办监狱。"更敬仰她身为文字信徒的那份执着。她总能把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人、事、物写得深入人心,她的每一篇散文都可以成为中学生的写作范文。她散文中的许多句子令我产生过共鸣。
读到《寄情落叶》中的"爱落叶的人,自爱亦爱人。寄情一片落叶,其实是寄情另一个诗意自我",遂想起,曾经一家三口在深秋去植物园,看到金黄的枫叶铺满道路,便联想到"黄金大道",看到火红的枫叶在空中打着旋儿纷纷飘落,仿佛那是一场美丽的红雪,悄无声息。遂像个孩子似地跑跳起来,伸出手去追,去接。然后将捉到的那些叶片拿在手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回来还将其置于汽车前台之上,几日后干枯了才肯丢弃。儿子笑着说:"妈妈,你还算是半个文艺青年呢。"哦,文艺青年?不就是追求一种洒脱、自然的生活境界的那群人吗?不就是以善感的心去欣赏和珍爱每一个细小的美点吗?看到经过秋霜浸染之后如此火烈与绚烂的枫叶,于是决定自那天起把QQ名"枫叶飘零"改成"枫叶飘舞",祈愿自己即使步入生命的秋天,亦能活出那般优雅从容的姿态。
读到《没有一天不值得记述》中的"日子被写进日记,尘屑就获得了成为金子的机缘","让我们的思想留下它珍贵的辙印,这是对自我的尊重,更是对岁月的酬酢",遂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和中专时代,几乎天天写日记,当时并没有老师强求我们写,也没有人说能为考场作文拿高分作铺垫。我只是想在日记本里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就像基督徒面对牧师似的,让自己的灵魂能在某一处做出最赤裸最坦诚的告白。无需别人读到它们,更无需公之于世去接受外界的评头品足。那小时候的日记,竟化解过家庭里的小矛盾。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曾在日记中写下父母吵架时儿女身在一旁的尴尬和无助(大概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导致的)。没想到,爸爸"偷看"了我的日记后竟在里面留下一行字:"以后我会做到两个字――勇和忍,面对家庭的责任,勇敢。和你妈妈有矛盾时,忍让。"悄然之间,日记竟起到了勉励和敦促爸爸的作用。或许,这就是尘屑成了金子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拥有这种民主和文明氛围的家庭恐怕不多。此后,爸爸的确在家庭中扮演了伟丈夫的角色,怜爱妻子儿女,并把自己日夜辛苦赚来的钱都用于培养我和弟弟读书而无怨无悔。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对我们姐弟俩均造成了深入骨髓的影响。
张丽钧曾说,她是一个从日记中走出来的作家,她发表的文章大多是日记变体。我才疏学浅,也未能持之以恒,自是成不了"家",但对于写作,我向来坚持一种态度――独抒性灵。这是对自我的尊重。的确,多年之后,再去啜饮自己笑与泪凝成的文字时,常常仍会为自己感动。或许,当它们有了读者时,也能感动他人。我少年时的日记早已"解密"了,随手放在抽屉里,儿子都曾翻阅过。他竟郑重地说:"妈妈,我觉得你初中的日记比现在的文章好。那里能读到少年的报负和遐想,情感无拘无束。现在,看你们大人的文章,都难免有拘束之感。"儿子还笑着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传奇,有时间你该把你的日记敲成电子稿,那是最真实的人生历史,很有价值。"是呀,如果把自己年少时上进奋发的励志故事和青年时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拍成怀旧影片,说不定也有感染力呢。看来,每个人真没有一天不值得记述,将所有的记述串联起来,不就是一部部引人入胜的人生历史吗?
近日又读到《舒心草》,感叹于张丽钧的诗意和慧心,小小的一株草竟那么幸运,被她关注并关爱。更有意义和价值的是,它让作者开始反思人生――"它要为我滤掉一东西:生命的负累太重,连呼吸都仿佛注了铅。与这株轻灵的小草对视时,我为自己的沉重而羞愧,学着它的样子,我也要删繁就简地打理自己的欲望,以期让我的心能坦然地面对它的素心。"当今社会,拥有语文书中那些作者般的闲适自由心境的人究竟还剩多少呢?为了让自己符合已被物质化的成功标准――有钱,有权,有名,多少人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活在他人的眼里呢?有的甚至还为了填补日益膨胀的欲望,不择手段,违纪违法,给许多无辜的人带来不舒心。当然,生活中也不乏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以及拥有诸多中国传统美德的人,他们以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换来了包括家人、朋友在内的许多人的舒心,可是,在自我牺牲精神的背后,他们的形象不免染上了苦情甚至是悲情的色彩,他们的内心深处是否也会有不舒心的感觉呢?
所以我觉得,人生于世,能让自己舒心也能让别人舒心是最值得追求的一种境界。其实,把自我看轻,把欲望降低,把利益看淡,把心胸放宽,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而美好。
前几天,晚餐后陪妈妈去散步。走到县城里的高档小区――锦绣湘江里,无意间发现有幢别墅的阳台上有一大片的蔷薇花,大红的、紫色的、粉红的……还像紫藤萝瀑布似地垂下来,将各层阳台装点成了五彩斑斓的花墙。楼下院子里,也种满了花草。整个县城所有花店里的花加起来可能都没这户的多。爱花的我们只想能近距离去赏花。铁艺大门半掩着,我不敢进去,担心身居豪宅的主人摆出脸色,并拒绝我们参观。咱这等戴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帽子的人怕是没几人受得了睥睨目光的。可当下因财富而傲慢的人随处可见。院子里没人,妈妈已被花吸引着不管不顾地走了进去,我也紧跟其后,只是在院子里试探性地往前挪步。那主人必是极度爱花之人,给花儿们做了许多"屋子",供它们攀爬,生长,成型。有"幸福门"状的,有圆柱状的……简直太漂亮了!这时,一个六七十岁的奶奶出来了,我们连忙说:"被您家的花吸引过来了。我们看看就走。"没想到,老人一脸慈祥和欢悦,说:"你们尽管看,里面还有好多呢。我女儿爱养花。有空就侍弄这个。"太好了,我们还能继续参观!老人向我们一一介绍着花的品种,一边领着我们走向"庭院深深处".她的女儿面容姣好,三十来岁,正穿着居家服手持长勺在给花儿们浇水。像她母亲一样,她一边劳动,一边热情地介绍着那些我们不知名的花儿,像是介绍自己的孩子。她说,母亲帮她数过,阳台上和楼顶上的花有五百来盆,每天照顾它们挺累的,但爱花爱得"变态"了,就是乐此不疲。她家在湖边,夕阳中,粉色的玫红的玫瑰更是妖娆生姿,女主人穿梭在它们之间,真有人面花儿相映红的意境。离开时,我们诚意地道谢,女主人笑笑说:"没事,种了花就是供人欣赏的,经常有陌生人来。刚才还来了一拨呢。只是你的高跟鞋踩在草里,让我有点心疼,因为草地里我也种了许多花籽。"真是抱歉!她竟然没事先郑重地提醒或交代,只在这时才笑着轻轻说出。真是个善良的有涵养的好女人!心里有暖流淌过,感谢她和她的母亲送给我们一个美丽的黄昏。她不仅让自己舒心也让别人舒心。
我认为,我们平日待人当如此,工作中办事亦当如此。现在,我所在的部门有七八个同事,我顶了个"主任"头衔,有人友善地提醒我说:"你现在是部门的‘头’,要树立自己的威信,管理中不要感性太多,理性不足。"我承认,我在同事面前的确较为温和,鲜有领导铁面、泼辣的范儿,基本没严词厉色地发表过"讲话",即使自己挨了批评也不忍迁怒于人。但自以为这并不意味着"理性不足".现在社会上都在呼吁高校去行政化,更何况我们中学呢?自2007年至现在,我们好几个人都奋战在同一个战壕里,大家是战友,是同事,任务和目标相同,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咱部门的弟弟妹妹大都属"循规蹈矩、不问功利、任劳任怨"型,响鼓不用重捶,他们在尽心尽力地工作,我何必以"领导"自居,再制造太多的"理性、刚性"的准绳带给别人不舒心之感呢?真正能约束人言行的未必是法律是规章,而是内心里为人处世的那根准绳。我们部门里语文老师居多,人文素养较高,将职业幸福感看得比名利重要,若能在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围中工作,是宁愿"士为知己者死"的。于是,我一直习惯和他们及时交代、交流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坦率地交流,有时若出现了确实不应该出现的失误,我便会在QQ中以书面语指出,并写下我的建议或是要求,而他们也成长得很快。我本就是一个注重精神感受的人,向来对人对事的要求较高。现在若是从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执行力等方面来论咱部门的同事,我确是由衷地欣慰,没人拈轻怕重,没人敷衍塞责,每一项工作都在团结和互助中完成。真的,很感谢他们,让我这个偏重内心感觉的人舒心,但愿我的"感性"也能带给他们一些舒心。
人到中年才渐渐明白,其实人生于世,谁的内心都有几多拘束,几许无奈。现代社会倡导以人为本,倡导人们注重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我祈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活出骨气,活出尊严,活出滋味。那就让我们都善良些、温情些吧,不仅自己舒心,也能让别人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