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江大海》1-3章有感
婵心
"香港人不太谈自己的来历。香港人很可能彼此在一个办公室同事三十年,不知道彼此都是宁波人,会说上海话,而且都是一九四九年五月前后抱在妈妈怀里过了罗湖口岸的。他们工作的压力太大,工作的时间太长,现实的滚动速度太快,每个人,都在当下的轨道上专心一意地拼搏向前。一过口岸,就进入这个文化和语言的大吸 器、大熔炉里。无法融入的,或者设法离开,或者就被淘汰。" ――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用两天的时间看完《大江大海》前三部。粗看目录感觉残酷的内容应该从第四部分开始。暂停。
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二战时的战场,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迫害,对祖国军的失望,孤儿的悲情……满怀人文关怀,文笔甚至煽情。尚未读完,但很多文字深深印在我心里,说出了我一直堵在胸口的话。包括这段写香港的文字。一系列小人物的故事,着实让人震撼。一对夫妻一世永隔,一片故里沉入水底,一个追着火车眼睁睁看着母亲离去的小孩,一个站在门口看着孩子走出家门的母亲,就因为一个时代,这些变成了诀别,让一个失去记忆的老人会忘记眼前照顾她朝夕相伴五十年的唯一的女儿是谁,却没有忘记生养她二十年的故里淳安江的水…
面对历史,我是小学生。一直以来历史我了解甚少,关于台湾人如何看大陆我几乎一无所知,关于台湾人如何看历史我更未曾想去了解过――曾经读的《我们台湾这些年》勾勒出了一些简单的框架,却不过飘渺遥远的粗线条而已。一无所知那就坦然承认吧,零主观地去体验去感受《大江大海》。我知道不能仅靠这本书了解那年的历史,我宁愿将这本书看成她绝对私人的回忆,个人的承受。可在其文字里,感受到的是一幅幅无可奈何的画面,大部分太残酷。
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我自己,不再有战争年代的被迫漂泊,却因为想要出去看看,而自己走上了远征的道路。龙先生说,上了船,就是一生。在我第一次坐轮船从武汉到上海再到宁波的时候就想到了,结果也印证了。走了,就是一辈子,虽然并不是绝对像美君那样一去不能返还,但想着离开这里,改变生活,至少会有千丝万缕的顾虑。那时候,就是想走出去,想要看更多的地方、经历不同的生活。等折腾到把家安定下来,发现这里并不是我所想要,也许是已经漂泊惯了,也许是未曾找到所爱所依,一眨眼半辈子过去后再看,原来自己都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回头却更是不再有可能。
曾经在韩寒在博文里看到:"可能中国人都不配有乡愁,为活的更好离开故乡,仿佛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活的更好,没成功永远漂泊,成功了在别处扎根".韩寒一定是和我一样,隔靴搔痒,未曾体会过刻骨铭心的乡愁,未曾了解过那么多背井离乡的匆忙离开大陆的台湾人,在远离祖国一去不能复返的漂泊中,对祖国情深意切的惆怅情怀。最后用余光中的《乡愁》,来结束今天的絮叨。继续第四部。
乡 愁
作者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