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心灯
――读《如何做一名会说话的好医生》后有感
王立肖
记得有一位医学前辈告诉过我,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医生,也不管你掌握了多少生物学、化学,甚至是解剖学的知识,也不论探索人体的技术如何发展,面对面与病人交流依然是最基本的医患接触方式,它的力量令人惊叹。
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70岁,女性,双眼高度近视眼,双眼核性白内障,我们为其实施了双眼白内障手术。术后右眼视力恢复至0.15,左眼视力提高不明显,后查出左眼有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因此导致左眼视力在白内障术后无明显提高。患者与女儿对左眼术后效果不满意,情绪激动,抱怨视力没有提高,作为主治医生的我不断地跟患者解释病情,但患者和女儿仍然情绪激动,我亦是满腔委屈,将这一情况向科主任汇报。主任问清楚诊疗经过及患者诉求后,微笑着将患者老伴和女儿请到眼科实验室,利用眼球的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患者视力提高不明显的原因:术前因患者患有白内障,在玻璃体混浊的情况下,无法检查出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现在通过白内障手术,改善了晶体状况,才使得医生能清楚地看到眼底病变。因此想提高视力,还需要继续治疗。经过主任耐心、生动的解释,患者及家属终于清楚了老人的病情,情绪也逐渐恢复下来。
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有时候只是换一种沟通方式,效果完全不同,这也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近日阅读了院党委发的《如何做一名会说话的好医生》一书后,感触颇深,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与患者沟通交流是医患和谐的重要推动力,医患纠纷的发生多数来源于没有有效的沟通。书中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生动的医疗事故中,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作为医师,加强人文理念,提高个人修养,增加与病患有效沟通,乃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根本之路。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治疗并不总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常常是体恤、减轻痛苦。诊疗过程其实是医师对另一个生命体的悉心观察和感情交流。也许我们常常无法去做伟大的事,但可以用伟大的关爱和仁慈的心来做些小事。"热心、爱心、真心、关心"是医务工作者心中一盏不熄的灯。作为一名年轻医师,我们除了要修炼自己的精湛技术,也不能忽视自身的人文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掌握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方式和技巧。点燃心灯,它是我们的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也行路上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我们也会迈着坚定的步伐,追寻梦想的足迹。(眼科医院二病区王丽肖)
注:本文转载自宝鸡市人民医院内部资料《宝鸡人民医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