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美的群体》有感

时间:2019-05-28 热度: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读《完美的群体》有感

  前言:阅读完《完美的群体-如何掌控群体智慧的力量》后,最初步的感觉是整本书所讲的跟我对题目的理解不一致,这种感觉跟《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和《思考,快与慢》及《决策是如何产生的》这几本书有些类似,因为从题目来理解感觉应该类似与像《长短经》等春秋战国的一些著作或像《说服他人的秘密》类似的书籍,应该讲的是如何去掌控群体,大致是领导学或心理学的范畴的书籍,但可能真的是中西方的人的思维是有区别的,这几本书的写作框架都是类似的,从先解读一些现象引人入胜,在就这些现象讲一讲一些规律,感觉太多按名字命名的定律了,最后总结一些解决的方法或者一些规律性的指导意见作为结束。因为此书从书评中看或许和《乌合之众》这本书有某种关系,又快速浏览了下这本书,到是感觉200年前的这种书的论述方式还感觉比较好。现在的书籍的整篇文章的框架感觉有些论文化了,感觉深度不够,仅仅是浅尝辄止的阐述。此文读完我又看了一下它的英文题目,顿时我觉得前面我对它的理解偏差都是来自翻译的问题,这种夺人眼球的标题党当真是害人不浅!

  读完此书我觉得可以从此书中明显感觉到现代社会学研究的方向,那就是"科学化",也即是凡事讲究量化,讲究实证,同时最好是能用某种数学图形或表达式来验证,而如果真的用数学来验证了,也就意味着此定律被证明了。在这点上此书确实比其他基本更加"科学化"了。而在这点上我们的东方智慧研究和西方社会学科一百年前的研究都没有能用数学去表达,而是在定性的论述。这种大趋势真的印证了一千多年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

  从整篇文章的大意上看,群体的一些行为就像物理学定律一样是真实存在的,也即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群体,在同样的假设情境下和一些可能还没研究出来的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群体的行为是遵循某种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甚至可以找出它的数学表达式,那么这样我们一来可以预测群体的行为,二来也可以根据这种规律对我们目前的情况做些改进。这点确实是很神奇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这种客观规律不仅存在在物质世界,也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群体中,了解到这些规律就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做指导。

  但是我为什么觉得他们研究的比较浅尝辄止呢?因为我认为目前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或管理学等的一些学科的术语太多,尤其是叫某某定律,某某效应等,例如墨菲定律,奔福德定律,晕轮效应,马太效应,心理账户等等等等,并不是我觉得这些定律是有问题的,这些定律也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他们还是不够科学,研究的不够深入。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现代科学的发源或者思想的启迪,在某种意义上是从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开始的。现在的一门学科,例如经典物理学(牛顿物理学),逻辑学,包括几何学等,其作为一门学科科学的存在,是因为首先这门学科建立都是有它的基础的,例如几何学是由三大公理推导出的一系列定理和推论,这些定理和推论是比较基础的,就像盖楼用的砖头和水泥,而如果已经变成了一个房间,就不会再把它称之为定理来用了,因为那样的话,这门学科的定理就太多了。描述经典宏观世界的物理学也是一样,牛顿三大定律是基石,逻辑学照样存在三大公理,可以说推翻了公理,这门学科就不会存在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社会学科上的一些定律,其实就像最早物理学里把力分为九种,即世界上所有的力的类型都可以分到这九种,后来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及科学的发展,大家知道其实九种力本质上是四种,到现在基本认知是两种力,而以霍金为首的一批人一直想把人对世界本质的认知更近一步,只是还未做到。例如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人们仍然把牛顿的经典物理学和爱因斯坦的分开看待,也就是他们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是真理,后来才发现其实可以统一,牛顿世界的公式全部都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公式作替代。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对人的心理的本质认知还不够,所以才存在数以百计的定律和效应,其中的很多应该在未来可以合并或者说是本质上是同源的,可以有同样的解释。这样不论是人的心理效应亦或是群体的行为规律,才是真正算到了科学研究的地步,而不仅仅是浮在表面上。这才导致现在存在这么多流派,这么多一家之言。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甚至对于一个名词的概念都不能统一。例如什么是管理。也难怪休谟和维特根斯坦都对社会科学有像我一样的看法。

  也许前面的思考和本书关系不大,(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但确实是我的一些想法,希望能理解的人找到共鸣,不理解的话下面才算是正文吧。

  结合平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完美的群体》一书中有几点是引起我思考的。

  一、书的第一章提到作为群体,在某些决策或做某些工作时,群体的决策的正确率有时甚至高达100%,这包括群体中大部分人甚至都不了解问题中到底是什么。文中给出了一个逻辑斯蒂差分方程,用来解释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笔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此方程或许稍作修改可以解释跟本书对立的《乌合之众》的一些描述,也就是群体智慧程度在很多情况下(变量未知)是智慧的,但在某种变量的影响下,其也会经常在混乱和清醒中徘徊。在序言中的"群体智慧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中提到的问题确实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也会遇到。

  例如组织行为学中会有对于组织架构和安排的研究,管理学大师西蒙也在其的《管理行为》一书中对现在我们普遍的管理学的十大原则中的一些原则进行了思考,即论证了管理中对分工的认知在实践中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都有困扰。例如我的区域市场的管理,假设以简单的两个工作招商和市场维护来看,我应该是以区域为划分标准,让区域经理做两种工作呢?还是按招商部和销售部进行划分,让两个部门在同一个市场上自行去划分区域呢?另外如果我的人员充足且人均产出也达标的情况下,同一个区域是按办事处去运作,还是采用直线制的总部统管呢?其实从很多公司的实际情况看,什么情况都有,甚至今年用这种明年用另一种,或者不同的区域有直线制的也有办事处制的。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基于这点,通过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可能我之前考虑太过于从组织架构和指挥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像群体的一些属性和个人层面的态度或者认知这块考虑的不够,而且除了组织架构,相应的激励机制薪酬考核等也没有与之匹配,应该全面的再考虑一下才好解决实际问题。

  二、其实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事的判断和决策都是在突发的情况下,需要很快的决策的。也许我的决策类型不属于快速决策的类型,不少情况下事后都会后悔。通过此书的一些阐述,在很多情况下其实是使用群体决策的。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将可能需要决策的事情做一下分类。如果分好类后,遇到的事情不属于个人决策占优的情况,那就要用群体决策。这样应该就会减少不少决策失误,给实际工作带来好处。而且群体决策还有很多的方法,每种方法也有一些适用的条件,这些的掌握也有助于实践中的运用。

  例如,公司每年会针对市场推出新品,而这种新品上市前的调研和讨论会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新品花时间和金钱,且经过多次研讨推出后,市场表现不如预期。或者新品推广的方法研讨会也没什么新的点子出来。现在大概明白了,应该是一贯的文化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很多好的方案没有提出来,或者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对,一帮优秀的人开完会最后得出的决策却是个臭皮匠决策。这些都深刻的验证了不遵循客观的规律,群体决策连个人都不如。那么公司以后可以采用真正的头脑风暴的方法(以前没注意不能打岔)和名义小组方法来对这些会议进行有效的改进,汲取多数人的意见且激发团队中充分的创造性,让群体的决策趋于完美。

  三、检查工作中的本福德定律。

  本福特定律,也称为本福德法则,说明一堆从实际生活得出的数据中,以1为首位数字的数的出现机率约为总数的三成,接近期望值1/9的3倍。推广来说,

  本福特定律

  越大的数,以它为首几位的数出现的机率就越低。它可用于检查各种数据是否有造假。

  这个确实是以前不知道的,因为平时工作中也会接触很多数字报表,例如竞品销售情况,网点的销售数据,一些市场调查记录,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等,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水分,但水分多少不清楚。以后了解了该定律,对工作的帮助也肯定会有的。

  四、群体,团队等这些概念日趋流行,组织行为学里也有专门的论述。而在实际工作中,受制于企业的规模或投入产出比,不管企业如何分工,如何有效的设置组织架构,仍然是有一些工作是无法专门请专人去做或者无法进行精确的分工的。而且《完美的群体》一书的一些描述也是太过于科普,无法指导实际工作。对于企业而言,团队的建设,从它的类型到它的构成,以及影响团队成功的一些要素等,都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去不断了解和学习的。而且,完美的群体之所以很多情况下胜过个体,其中的很多因素,自变量因变量等都可能还不清楚,从领导的权变理论里,我知道这也许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如果不了解团队成员的成熟度和个人的性格等情况,采用了不适合的领导风格,那么完美的团队可能就会变成乌合之众,或者领导的选择也会有一些特制,选错了领导对企业的伤害也不小。

  那么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就明白了。不同的项目,即使是相同的人员,采用的领导风格都应该有区别,因为成熟度不同,成员的技能构成根据不同的项目也不一样了。而且试着在招聘或选拔人才的时候,采用一些人才测评的技巧,不单单通过F2F的方式,可以让选拔的效果更好一些。像文中提到的面试的37%原则,也能给我不少启发。

  总之,通过对《完美的群体》的阅读以及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了解群体的一些属性,通过合适的领导的自我修炼,增强内聚力,提高生产率,同时也通过以后的实践学习发现文中未提及的一些影响变量,让群体达到完美,体现其高超的智慧,而避免成为乌合之众。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用户自行上传或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kf@hequma.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