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读后感
2015年11月19日
前一段时间,对外国人怎么看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也想了解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根源和内容。看到网上评价本书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亚洲一些国家引起较大反响,还有茅海建、马勇、雷颐等人的推荐,因此,买来一读。看此书,历时较长,却读的很快。"长"是因为读起来有些"涩"和"绕",起初以为是西方人书写习惯和我阅读习惯的差异或作者有些逻辑不清、书结构上有问题造成的,百度了一下该书的作者蓝诗玲,我想应该是翻译的问题;"快"是因为书的故事性较强,有许多未闻的史料,很吸引人。整理了一份蓝诗玲简要材料如下:蓝诗玲(朱丽亚・拉佛尔),英国新生代汉学家、翻译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中文系,曾在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讲授中国历史与文学,现任教于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翻译过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欣然的《天葬》、朱文的《我爱美元》、张爱玲的《色戒》、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以及鲁迅小说全集。蓝诗玲对中国文学评价很高,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困境""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情结""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误读"等方面很感兴趣。
本书中,蓝诗玲用非常严谨的态度,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历史背景,期间历史事件,当时中国和英国相关情况,有关历史人物等等,使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做了详细的描述。但她不是一个历史学家,使用的资料主要是英国的史料,写此书或多或少有先入为主概念化的东西。因此,本书不能作为历史书籍来读。可取的是,它从另外一个方面解读了鸦片战争,让我们了解到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另外一个方面,带给我们很难看到历史资料,值得一读,这样的书多一些让人明智。读此书和评价此书时,过高的评价或不理性的评价均不值得提倡。读完此书,再次让我觉得:我们的历史资料和记载缺少真实、不够完整,我们的社会感性大于理性,我们的文化人文大于科学,我们性格和大于争,我们的历史过于厚重和错综复杂――
读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思考。一是有关"中国威胁论"和"西方阴谋论".(我们不从政治上考量)中国误解西方,西方也误解中国。西方从历史到今天对中国又崇拜又提防,崇拜中国灿烂悠久的文明、取得的成就,又素有"黄祸"之说和现在的"中国威胁论",蓝诗玲认为黄祸论是威胁论的前身。中国对西方的认识把很多方面都归结于"阴谋论",现在比之前似乎有扩大的趋势,还是应该更多的立足于要更加深入更深层次相互了解。二是华夏文明、中华文化的内核、内涵是什么?社会在不断发展中,需要始终坚持什么?值得系统地持续地研究和思考。三是书中讲道,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扩张得如此之大,形成一个大帝国,这使得它很自豪,认为基督教比被征服的民族具有优越性。而当时中国经济体量与之相比是巨大的,由于极度封闭,中国对英国物品的需求远远小于(甚至没有需求)英国对中国瓷器、茶叶等的需求,强大的扩张和贸易逆差,使英国需要占领,掠夺,继续扩张。如今,随着我们社会稳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美国与我们的冲突,似乎也可以从中找到些影子。四是中国对鸦片的记载早在8世纪上半叶,用来治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被方士、房中、御女之术多用之。到明朝,皇帝御用壮阳药用鸦片入药,据说这是明代十六个皇帝中十一个没有活过四十岁的主要原因,还制成其它药品,甚至是食物。清朝时鸦片成为社会时尚,印度种植的鸦片质量优于国内,种植规模很大,促使鸦片在中国迅速普及。鸦片在许多方面都被当做药物,一起持续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被取代。五是从1650年到1800年,康雍 时代,中国人口至少翻了一番,达到大约3亿。人口爆炸性的增长、道光皇帝优柔寡断和诿过他人的缺陷、过度扩张和财政困境、偏向满人的民族歧视政策、通过率极低的科举考试、社会腐朽的根深蒂固、官员的腐败玩忽职守、军队战斗力的下降、极度的封闭以及英国军队的训练有素和武器装备上的巨大悬殊等,使清政府打了一场不该打也打不赢的战争。六是书中对道光皇帝的决策过程、官员的执行过程以及中国式政治做了详细有些 嗦的描述,让人觉得可笑、心酸、寒心,充满负能量,有时隐隐约约的闪现当今官场的影子。七是中国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是朝贡制度,或是中国中心化,华夏文明中心化的概念,此点值得今天注意。八是书中对林则徐、义律、关天培、琦善、孙中山以及三元里抗英战争、南京条约等等的解读,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另外一面,很有意思,很难得。
总之,希望以史为鉴,以古为镜,让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的公民幸福安康,我们的社会充满正能量,让开放、法制、诚信、创新、绿色、共享、协调成为我们秉持的理念和追求。